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翡翠鸟舞动态图片
扩展阅读
中公软件学院孙院长图片 2025-08-15 13:16:50
ps发型素材图片 2025-08-15 13:11:37
橘子树图片卡通 2025-08-15 13:02:09

翡翠鸟舞动态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7-20 13:32:57

A. 壮族舞蹈的翡翠鸟舞

流传于柳州武宣壮族居住区。道具用竹蔑制成鸟形,外糊绿绸缝以绿绒线作羽毛。当地人喜爱翡翠鸟毛色碧绿,啼声清脆,性情温和,视其为吉祥的象征。春节期间,一男子扮裴翠鸟,另一人扮老者,率鸟沿问到各家拜年演出祝福。表演时舞者进道具内,两手分执或勾住鸟头、眼、嘴、翅膀操纵杆,鸟头转动,眼张合,嘴作响,表现飞翔、觅食、饮水、洗澡、磕睡等亲切、动人的动态。舞毕从道具上拔一根“羽毛”送主人,祝愿主家人丁兴旺。主人酬以酒肉、红包。表演的技法与傣族孔雀舞近似,各类鸟形道具的舞蹈融入了壮族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B. 招摇,赌博,思春,醉酒,青春期的李清照是不是一个问题少女呢

李清照一代女词人,少年时就随父从老家济南搬迁到都城汴京,由于是世宦书香门第,李清照少女时光的闺阁生活是幸福又多彩的。

汴京,自然比李清照出生的地方济南更加繁华,李清照在晚年回忆汴京的日子“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冦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李清照词中的“三五”,就是指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亦称上元节。

北宋时期,元宵节无论京城还是地方,都要举行盛大的灯会以及各种民俗活动,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

C. 武宣桐岭镇春节有什么民风民俗习惯

武宣桐岭镇春节的民风民俗习惯:
竹马舞指用竹子编成马的形象,外糊红白纸,表演者戴着纸马边舞边唱。武宣县的竹马舞,以禄新、思灵乡流传最盛。
据老艺人说,相传远古时候有兄弟三人,老大法名三清、老二法名三宝、老三法名三元,后人称他们为三师。他们兄弟三人专做师公、道公为业,其法术高超,善驱魔赶鬼、迎神纳福、消灾除病。他们三人自创本家派系后,便广招门徒,授予各种法术、唱腔舞蹈,就这样代代相传下来。竹马舞,一般是在丧事或人病了请去为死者、病人超度亡灵,迎神驱魔、消灾除病。后来,演变发展到从师公舞中脱颖而出的师公戏后,竹马舞便成了师公戏的附属品一每演师公戏前必先跳一段竹马舞,然后才演唱师公戏的正文。彩蝶舞壮族娱乐舞蹈的一种,即用丝绸结成精致美丽的两个蝴蝶,两个姑娘手执花蓝作前导,边舞边唱人们幻想的故事情节。相传光绪年间,大覃村有一个财主,膝下有一单生女芳梅,爱如掌上明珠,欲寻觅一个门当户对的乘龙快婿。这一消息不径而飞,欲求婚者络绎不绝;无奈女儿生性刚烈,竟闭门不见。村里有一男子叫阿成,生得浓眉大眼,身强力壮,甚是英俊,自幼随父在财主家打扫花园,与芳梅朝夕相见,天长日久,产生了爱慕之情。财主知道后,老羞成怒,大骂女儿大逆不孝,生性下贱,千方百计阻挠他们相爱。阿成和芳梅为了追求婚姻自由的幸福生活,挣脱封建礼教的枷锁,双双出逃。财主则勾结官府到处派兵捕缉,最后追到凤凰山。阿成和芳梅深知这次若被追抓回去,生死难定,毅然相抱投崖自尽,死后便化为一对彩蝶双双飞向远方。后人为了纪念颂扬他俩敢于反抗封建礼教,冲破旧习俗,为追求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便编出了这个彩蝶舞,以传后代。

龙鱼舞指用各种材料结成龙鱼身的龙鱼,一位孩童手执珍珠作前导,边舞边唱某一故事情节。据老艺人说,此舞约一百年前一前清时传入我县桐岭仁和村,后发展到大覃、塘莲等附近方圆几十里皆盛行。每逢喜庆丰收,欢度春节便表演此舞,以赞太平盛世,国泰民安。“龙鱼舞”的龙鱼即是龙头鱼身。相传商周时,朝中有一个阁臣姜子牙,因不满商纣王的荒淫、残暴、残害忠良;上谏陈述,返遭迫害,逃出京城。闻说西岐(今西部)周文王为明圣之君,便到西岐境内一溪边隐居垂钓自尝,静候良机。一天,巧遇青年樵夫武告,通过交谈,武告方知姜子牙“非为钓鱼,意在钓王候”。随后,武告便把姜子牙的才干和他那刚正不阿,不为荣华富贵所动的品质,传到文王耳里。不久,文王即封其为宰相。姜子牙上任后,重修朝纲,制定许多利民措施,使西岐天下太平,最后统一了中国。后民间艺人为了歌颂周文王的功德及姜子牙“宁可直中取,决不屈(曲)中求”的品质,便以这节故事编出了“龙鱼舞”,以激励后人世间。

瑶族猴鼓舞昔日,瑶族多居山鼻,迁徙平凡。相传有一年大搬迁,途中遭到坏人洗劫。虽奋起抗击,由于寡不敌众,正处在危难之时,山上猴王率领猴群前来助战,个个手挥棍棒,勇猛出击,结果把敌人打败。为了纪念猴子助战有功,瑶民模拟猴子动作,创造了这种舞,取名叫“猴鼓舞”。古蓬镇的古稠村,遂意乡的增仰村等地瑶胞,常于瑶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和喜庆节日跳猴鼓舞。舞者学猴子动作,边打鼓边跳舞,边舞边唱,作戏取乐。此种舞,人数多寡不限,服饰、道具简单,戴上脸壳,腰系红带,背上腰鼓即可上场。舞时,动作敏捷、节奏明快、击鼓多变、情趣诙谐,妙趣横生。翡翠舞指用竹片或铁丝结成翡翠鸟骨架,再用绿色毛线装饰形似翡翠鸟,表演该鸟平时的生活活动,形象很逼真。据老艺人说,200多年前,由于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内讧,造成兵战连年,加上旱涝灾害接踵而来,致使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时,一种祈求安宁、自由生活的愿望成了壮族人民的强烈愿望。但是,壮族人民是一个具有惊人聪明才智的民族,他们明知这一愿望在封建统治下,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追求心灵上的自慰与精神上的自娱,并通过其他形式反映出来是可行的。于是民间艺人在劳动生产与生活中,发觉了一种禽鸟动物一翡翠鸟。不但羽毛色彩鲜艳,美丽无比;且性格温驯、善良、不欺异性、勤劳自食,恰与本民族的属性相合;便摸拟翡翠鸟活泼、灵巧的动作特征:它的美丽形态,它的勤劳自食,向往自由、美好的信念。借以体现壮族人民的勤劳、正直、善良的民族特征,激发壮族人民追求美满幸福生活的强烈欲望。

明灯舞指表演者的左右手各拿沾了油的纸条燃上火,四至五人围成一个圆圈,为叙述一件事边舞边唱。相传两千多年前,有位梅山师傅具有起死回生的惊人法术,周朝中一大臣向皇上推荐了两位引光童子前往梅山投师学艺。到梅山后,这两位引光童子经过勤学苦练,炼就了一身技艺;几年后学成下山,替师行道。利用“明灯”和学来的法术,四处为群众降魔除妖、驱赶黑暗,带来光明。村上的人死了,他们也去为死者超度亡灵,消灾除邪,迎神纳福。反映了壮族人民在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压迫下向往自由、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D.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春日杨柳的嫩芽,色泽像黄金,雪白匡梨花,散发着芳香。

出自唐代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二)》,原文为: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译文:

春日杨柳的嫩芽,色泽像黄金,雪白匡梨花,散发着芳香。宫中的玉楼珠殿之上,有翡翠鸟在结巢,殿前的池水中置养着成到的鸳鸯。

于是皇上从后宫中选能歌善舞的宫人,随辇游乐。能职善舞者,在宫中谁可推为第一呢?当然非居住于昭阳殿的赵飞燕而莫属了。

(4)翡翠鸟舞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这组诗为唐天宝二年(743年)春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奉诏为唐玄宗所作,大约与《清平调词三首》作于同期。

思想主题:

这首诗写歌妓中有人偶然被皇帝看中而极度受宠,其得幸的原因和赵飞燕完全相同,故以赵飞燕比之。前四句为比兴,以景物环境烘托宫女歌妓之美。首二句写室外花木,暗示美人嫩、白、香。三四句写殿内鸟雀,暗示善舞能言。五六句写选妓征歌。七八句写歌妓因能歌善舞而宠荣至极。

这首诗前三联对偶,写尽了种种豪华绮艳,曼丽风神,隐含着诗人对行乐者的讽谏,反映了诗人忧世济时的胸怀。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E. 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 求这句翻译

像鸳鸯那样脖子相贴舞动,又像翡翠鸟那样聚在一起欢乐

全文及翻译如下
莺莺传
唐贞元中,有张生者,性温茂,美风容,内秉坚孤,非礼不可入。或朋从游宴,扰杂其间,他人皆汹汹拳拳,若将不及;张生容顺而已,终不能乱。以是年二十三,未尝近女色。知者诘之,谢而言曰:“登徒子非好色者,是有凶行。余真好色者,而适不我值。何以言之?大凡物之尤者,未尝不留连于心,是知其非忘情者也。”诘者识之。无几何,张生游于蒲,蒲之东十余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张生寓焉。适有崔氏孀妇,将归长安,路出于蒲,亦止兹寺。崔氏妇,郑女也;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是岁,浑瑊薨于蒲,有中人丁文雅,不善于军,军人因丧而扰,大掠蒲人。崔氏之家,财产甚厚,多奴仆,旅寓惶骇,不知所托。先是张与蒲将之党有善,请吏护之,遂不及于难。十余日,廉使杜确将天子命以总戎节,令于军,军由是戢。郑厚张之德甚,因饰馔以命张,中堂宴之。复谓张曰:“姨之孤嫠未亡,提携幼稚,不幸属师徒大溃,实不保其身,弱子幼女,犹君之生,岂可比常恩哉?今俾以仁兄礼奉见,冀所以报恩也。”命其子,曰欢郎,可十余岁,容甚温美。次命女:“出拜尔兄,尔兄活尔。”久之辞疾,郑怒曰:“张兄保尔之命,不然,尔且掳矣,能复远嫌乎?”久之乃至,常服睟容,不加新饰。垂鬟接黛,双脸销红而已,颜色艳异,光辉动人。张惊为之礼,因坐郑旁。以郑之抑而见也,凝睇怨绝,若不胜其体者。问其年纪,郑曰:“今天子甲子岁之七月,终于贞元庚辰,生年十七矣。”张生稍以词导之,不对,终席而罢。张自是惑之,愿致其情,无由得也。崔之婢曰红娘,生私为之礼者数四,乘间遂道其衷。婢果惊沮,腆然而奔,张生悔之。翼日,婢复至,张生乃羞而谢之,不复云所求矣。婢因谓张曰:“郎之言,所不敢言,亦不敢泄。然而崔之姻族,君所详也,何不因其德而求娶焉?”张曰:“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绔绮间居,曾莫流盼。不为当年,终有所蔽。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婢曰:“崔之贞慎自保,虽所尊不可以非语犯之,下人之谋,固难入矣。然而善属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君试为喻情诗以乱之,不然则无由也。”张大喜,立缀春词二首以授之。是夕,红娘复至,持彩笺以授张曰:“崔所命也。”题其篇曰《明月三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近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亦微喻其旨,是夕,岁二月旬有四日矣。崔之东有杏花一株,攀援可逾。既望之夕,张因梯其树而逾焉,达于西厢,则户半开矣。红娘寝于床,生因惊之。红娘骇曰:“郎何以至?”张因绐之曰:“崔氏之笺召我也,尔为我告之。”无几,红娘复来,连曰:“至矣!至矣!”张生且喜且骇,必谓获济。及崔至,则端服严容,大数张曰:“兄之恩,活我之家,厚矣。是以慈母以弱子幼女见托。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逸之词,始以护人之乱为义,而终掠乱以求之,是以乱易乱,其去几何?试欲寝其词,则保人之奸,不义;明之于母,则背人之惠,不祥;将寄与婢仆,又惧不得发其真诚。是用托短章,愿自陈启,犹惧兄之见难,是用鄙靡之词,以求其必至。非礼之动,能不愧心,特愿以礼自持,无及于乱。”言毕,翻然而逝。张自失者久之,复逾而出,于是绝望。数夕,张生临轩独寝,忽有人觉之。惊骇而起,则红娘敛衾携枕而至。抚张曰:“至矣!至矣!睡何为哉?”并枕重衾而去。张生拭目危坐久之,犹疑梦寐,然而修谨以俟。俄而红娘捧崔氏而至,至则娇羞融冶,力不能运支体,曩时端庄,不复同矣。是夕旬有八日也,斜月晶莹,幽
辉半床。张生飘飘然,且疑神仙之徒,不谓从人间至矣。有顷,寺钟鸣,天将晓,红娘促去。崔氏娇啼宛转,红娘又捧之而去,终夕无一言。张生辨色而兴,自疑曰:“岂其梦邪?”及明,睹妆在臂,香在衣,泪光荧荧然,犹莹于茵席而已。是后又十余日,杳不复知。张生赋《会真诗》三十韵,未毕,而红娘适至。因授之,以贻崔氏。自是复容之,朝隐而出,暮隐而入,同安于曩所谓西厢者,几一月矣。
张生常诘郑氏之情,则曰:“我(明抄本“我”作“知”)不可奈何矣,因欲就成之。”无何,张生将之长安,先以情喻之。崔氏宛无难词,然而愁怨之容动人矣。将行之再夕,不可复见,而张生遂西下。数月,复游于蒲,会于崔氏者又累月。崔氏甚工刀札,善属文,求索再三,终不可见。往往张生自以文挑,亦不甚睹览。大略崔之出人者,艺必穷极,而貌若不知;言则敏辩,而寡于酬对。待张之意甚厚,然未尝以词继之。时愁艳幽邃,恒若不识;喜愠之容,亦罕形见。异时独夜操琴,愁弄凄恻,张窃听之,求之,则终不复鼓矣。以是愈惑之。张生俄以文调及期,又当西去。当去之夕,不复自言其情,愁叹于崔氏之侧。崔已阴知将诀矣,恭貌怡声,徐谓张曰:“始乱之,终弃之,固其宜矣,愚不敢恨。必也君乱之,君终之,君之惠也;则殁身之誓,其有终矣,又何必深感于此行?然而君既不怿,无以奉宁。君常谓我善鼓琴,向时羞颜,所不能及。今且往矣,既君此诚。”因命拂琴,鼓《霓裳羽衣序》,不数声,哀音怨乱,不复知其是曲也。左右皆嘘唏,崔亦遽止之。投琴,泣下流连,趋归郑所,遂不复至。明旦而张行。明年,文战不胜,张遂止于京,因贻书于崔,以广其意。崔氏缄报之词,粗载于此。曰:“捧览来问,抚爱过深,儿女之情,悲喜交集。兼惠花胜一合,口脂五寸,致耀首膏唇之饰。虽荷殊恩,谁复为容?睹物增怀,但积悲叹耳。伏承使于京中就业,进修之道,固在便安。但恨僻陋之人,永以遐弃,命也如此,知复何言?自去秋已来,常忽忽如有所失,于喧哗之下,或勉为语笑,闲宵自处,无不泪零。乃至梦寝之间,亦多感咽。离忧之思,绸缪缱绻,暂若寻常;幽会未终,惊魂已断。虽半衾如暖,而思之甚遥。一昨拜辞,倏逾旧岁。长安行乐之地,触绪牵情,何幸不忘幽微,眷念无斁。鄙薄之志,无以奉酬。至于终始之盟,则固不忒。鄙昔中表相因,或同宴处,婢仆见诱,遂致私诚,儿女之心,不能自固。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及荐寝席,义盛意深,愚陋之情,永谓终托。岂期既见君子,而不能定情,致有自献之羞,不复明侍巾帻。没身永恨,含叹何言?倘仁人用心,俯遂幽眇;虽死之日,犹生之年。如或达士略情,舍小从大,以先配为丑行,以要盟为可欺。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因风委露,犹托清尘。存没之诚,言尽于此;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玉环一枚,是儿婴年所弄,寄充君子下体所佩。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使不绝。兼乱丝一絇,文竹茶碾子一枚。此数物不足见珍,意者欲君子如玉之真,弊志如环不解,泪痕在竹,愁绪萦丝,因物达情,永以为好耳。心迩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春风多厉,强饭为
嘉。慎言自保,无以鄙为深念。”张生发其书于所知,由是时人多闻之。所善杨巨源好属词,因为赋《崔娘诗》一绝云:“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河南元稹,亦续生《会真诗》三十韵。诗曰。微月透帘栊,萤光度碧空。遥天初缥缈,低树渐葱胧。龙吹过庭竹,鸾歌拂井桐。罗绡垂薄雾,环佩响轻风。绛节随金母,云心捧玉童。更深人悄悄,晨会雨蒙蒙。珠
莹光文履,花明隐绣龙。瑶钗行彩凤,罗帔掩丹虹。言自瑶华浦,将朝碧玉宫。因游洛城北,偶向宋家东。戏调初微拒,柔情已暗通。低鬟蝉影动,回步玉尘蒙。转面流花雪,登床抱绮丛。鸳鸯交颈舞,翡翠合欢笼。眉黛羞偏聚,唇朱暖更融。气清兰蕊馥,肤润玉肌丰。无力佣移腕,多娇爱敛躬。汗流珠点点,发乱绿葱葱。方喜千年会,俄闻五夜穷。留连时有恨,缱绻意难终。慢脸含愁态,芳词誓素衷。赠
环明运合,留结表心同。啼粉流宵镜,残灯远暗虫。华光犹苒苒,旭日渐瞳瞳。乘鹜还归洛,吹箫亦上嵩。衣香犹染麝,枕腻尚残红。幂幂临塘草,飘飘思渚蓬。素琴鸣怨鹤,清汉望归鸿。海阔诚难渡,天高不易冲。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张之友闻之者,莫不耸异之,然而张志亦绝矣。稹特与张厚,因征其词。张曰:“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贵,乘宠娇,不为云,
不为雨,为蛟为螭,吾不知其所变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据百万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于时坐者皆为深叹。后岁余,崔已委身于人,张亦有所娶。适经所居,乃因其夫言于崔,求以外兄见。夫语之,而崔终不为出。张怨念之诚,动于颜色,崔知之,潜赋一章词曰:“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
起,为郎憔悴却羞郎。”竟不之见。后数日,张生将行,又赋一章以谢绝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自是绝不复知矣。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予常与朋会之中,往往及此意者,夫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贞元岁九月,执事李公垂,宿于予靖安里第,语及于是。公垂卓然称异,遂为《莺莺歌》以传之。崔氏小名莺莺,公垂以命篇。
---------------------------------------------------------------------------------------------------------
唐代贞元年间,有位张生,他性格温和而富于感情,风度潇洒,容貌漂亮,意志坚强,脾气孤僻。凡是不合于礼的事情,就别想让他去做。有时跟朋友一起出去游览饮宴,在那杂乱纷扰的地方,别人都吵闹起哄,没完没了,好像都怕表现不出自己,因而个个争先恐后,而张生只表面上逢场做戏般敷衍着。他从不参与始终保持稳重。虽然已是二十三岁了,还没有真正接近过女色。与他接近的人便去问他,他
表示歉意后说:“登徒子不是好色的人,却留下了不好的品行。我倒是喜欢美丽的女子,却总也没让我碰上。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凡出众的美女,我未尝不留心,凭这可以知道我不是没有感情的人。”问他的人这才了解张生。过了不久,张生到蒲州游览。蒲州的东面十多里处,有个庙宇名叫普救寺,张生就寄住在里面。当时正好有个崔家寡妇,将要回长安,路过蒲州,也暂住在这个寺庙中。崔家寡妇是郑家
的女儿,张生的母亲也姓郑,论起亲戚,算是另一支派的姨母。这一年,浑瑊死在蒲州,有宦官丁文雅,不会带兵,军人趁着办丧事进行骚扰,大肆抢劫蒲州人。崔家财产很多,又有很多奴仆,旅途暂住此处,不免惊慌害怕,不知依靠谁。在此以前张生跟蒲州将领那些人有交情,就托他们求官吏保护崔家,因此崔家没遭到兵灾。过了十几天,廉使杜确奉皇帝之命来主持军务,向军队下了命令,军队从此才
安定下来。郑姨母非常感激张生的恩德,于是大摆酒席款待张生。在堂屋的正中举行宴饮,又对张生说:“我是个寡妇,带着孩子,不幸正赶上军队大乱,实在是无法保住生命,弱小的儿子年幼的女儿,都是亏你给了他们再次生命,怎么可以跟平常的恩德一样看待呢?现在让他们以对待仁兄的礼节拜见你,希望以此报答你的恩情。”便叫她的儿子拜见。儿子叫欢郎,大约十多岁,容貌漂亮。接着叫她女儿拜
见:“出来拜见你仁兄,是仁兄救了你。”过了好久未出来,推说有病。郑姨生气地说:“是你张兄保住了你的命,不然的话,你就被抢走,还讲究什么远离避嫌呢?”过了好久她才出来。穿着平常的衣服,面貌丰润,没加新鲜的装饰,环形的发髻下垂到眉旁,两腮飞红,面色艳丽与众不同,光彩焕发,非常动人。张生非常惊讶她的美貌急忙跟她见礼,之后她坐到了郑姨的身旁。因为是郑姨强迫她出见
的,因而眼光斜着注视别处,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身体好像支持不住似的。张生问她年龄,郑姨说:“现在的皇上甲子那年的七月生,到贞元庚辰年,今年十七岁了。”张生慢慢地用话开导引逗,但郑的女儿根本不回答。宴会结束了只好作罢。张生从此念念不忘,心情再也不能平静,想向她表白自己的感情,却没有机会。崔氏女的丫环叫红娘,张生私下里多次向她叩头作揖,趁机说出了自己的心事。丫环
果然吓坏了,很害羞地跑了,张生很后悔。第二天,丫环又来了,张生羞愧地道歉,不再说相求的事。丫环于是对张生说:“你的话,我不敢转达,也不敢泄露,然而崔家的内外亲戚你是了解的,为什么不凭着你对她家的恩情向他们求婚呢?张生说:“我从孩童时候起,性情就不随便附合。有时和妇女们在一起,也不曾看过谁。当年不肯做的事,如今到底还是在习惯上做不来。昨天在宴会上,我几乎不控制自己。这几天来,走路忘了到什么地方去,吃饭也感觉不出饱还是没饱。恐怕过不了早晚,我就会因相思而死了。如果通过媒人去娶亲,又要‘纳采’,又要‘问名’,手续多得很,少说也得三四个月,那时恐我也就不会在人世了。你说我该咋办呢?”丫环说:“崔小姐正派谨慎很注意保护自己,即使所尊敬的人也不能用不正经的话去触犯她。奴才的主意,就更难使她接受。然而她很会写文章,常常思考推敲文章写法,怨恨“思的情形常持续很久。您可以试探地做些情诗来打动她,否则,是没有别的门路了。”张生非常高兴,马上做了两首诗交给了红娘。当天晚上,红娘又来了,拿着彩信纸交给张生说:“这是崔小姐让我交给你的。”看那篇诗的题目是《明月三五夜》,那诗写道:“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也微微地明白了诗的含义,当天晚上,是二月十四日。崔
莺莺住房的东面有一棵杏花树,攀上它可以越过墙。阴历十五的晚上,张生于是把那棵树当作梯子爬过墙去。到了西厢房,一看,门果然半开着,红娘躺在床上,张生很吃惊。红娘十分害怕,说:“你怎么来了?”张生对她说:“崔小姐的信中召我来的,你替我通报一下。”不一会儿,红娘又来了,连声说:“来了!来了!”张生又高兴又害怕,以为一定会成功。等到崔小姐到了,就看她穿戴整齐,表情严肃,大声数落张生说:“哥哥恩德,救了我们全家,这是够大的恩了,因此我的母亲把幼弱的子女托付给你,为什么叫不懂事的丫环,送来了淫乱放荡词?开始是保护别人免受兵乱,这是义,最终乘危要挟来索取,这是以乱换乱,二者相差无几。假如不说破,就是保护别人的欺骗虚伪行为,是不义;向母亲说明这件事呢,就辜负了人家的恩惠,不吉祥;想让婢女转告又怕不能表达我的真实的心意。因此借用短小的诗章,愿意自己说明,又怕哥哥有顾虑,所以使用了旁敲侧击的语言,以便使你一定来到。如果不合乎礼的举动,能不心里有愧吗?只希望用礼约束自己,不要陷入淫乱的泥潭。”说完,马上就走了。张生愣了老半天,不知道怎样才好,只好又翻过墙回去了,于是彻底绝望。一连几个晚上,张生都靠近窗户睡觉,忽然有人叫醒了他。张生惊恐地坐了起来,原来是红娘抱着被子带着枕头来了,安慰张生说:“来了!来了!还睡觉干什么?”把枕头并排起来,把被子搭在一起,然后就走了。张生擦了擦眼睛,端正地坐着等了半天,疑心是在做梦,但是还是打扮得整整齐齐,恭恭敬敬地等待着。不长时间红娘就扶着崔莺莺来了。来了后崔莺莺显得妖美羞涩,和顺美丽,力气好像支持不了肢体,跟从前的端庄完全不一样。那晚上
是十八日,斜挂在天上的月亮非常皎洁,静静的月光照亮了半床。张生不禁飘飘然,简直疑心是神仙下凡,不认为是从人间来的。过了一段时间,寺里的钟响了,天要亮了。红娘催促快走,崔小姐娇滴滴地哭泣,声音委婉。红娘又扶着走了。整个晚上莺莺没说一句话。张生在天蒙蒙亮时就起床了,自己怀疑地说:“难道这是做梦吗?”等到天亮了,看到化妆品的痕迹还留在臂上,香气还留在衣服上,在床
褥上的泪痕还微微发亮、晶莹。这以后十几天,关于莺莺的消息一点也没有。张生就作《会真诗》三十韵,还没作完,红娘来了,于是交给了她,让送给崔莺莺。从此莺莺又允许了,早上偷偷地出去,晚上偷偷地进来,一块儿安寝在以前所说的“西厢”那地方,几乎一个月。张生常问郑姨的态度,莺莺就说:“我没有办法告诉她。”张生便想去跟她当面谈谈,促成这件事。不久,张生将去长安,先把情况
告诉崔莺莺。崔莺莺仿佛没有为难的话,然而忧愁埋怨的表情令人动心。将要走的第二天晚上,莺莺没有来。张生于是向西走了。过了几个月,张生又来到蒲州,跟崔莺莺又聚会了几个月。崔莺莺字写得很好,还善于写文章,张生再三向她索要,但始终没见到她的字和文章。张生常常自己用文章挑逗,崔莺莺也不大看。大体上讲崔莺莺超过众人,技艺达到极高的程度,而表面上好像不懂;言谈敏捷雄辩,却很少应酬;对张生情意深厚,然而却未用话表达出来;经常忧愁羡慕隐微深邃,却常像无知无识的样子;喜怒的表情,很少显现于外表。有一天夜晚。独自弹琴,心情忧愁,弹奏的曲子很伤感。张生偷偷地听到了,请求她再弹奏一次,却始终没弹奏,因此张生更猜不透她的心事。不久张生考试的日子到了,又该到西边去。临走的晚上,张生不再诉说自己的心情,而在崔莺莺面前忧愁叹息。崔莺莺已暗暗知道将要分别了,因而态度恭敬,声音柔和,慢慢地对张生说:“你起先是玩弄,最后是丢弃,你当然是妥当的,我不敢怨恨。一定要你玩弄了我,又由你最终娶我,那是你的恩惠。就连山盟海誓,也有到头的时候,你又何必对这次的离去有这么多感触呢?然而你既然不高兴,我也没有什么安慰你的。你常说我擅长弹琴,我从前害羞,办不到。现在你将早走了,让我弹琴,就满足您的意愿。”于是她开始弹琴,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序,还没弹几声,发出的悲哀的声音又怨又乱,不再知道弹的是什么曲子,身边的人听了哭了起来,崔莺莺也突然停止了演奏,扔下了琴,泪流满面;急步回到了母亲处,再没有来。第二天早上张生出发了。第二年,张生没有考中,便留在长安,于是写给崔莺莺一封信,要她把事情看开些。崔莺莺的回信,粗略地记载于此,信中说:“捧读来信,知道你对我感情很深厚。男女之情的流露,使我悲喜交集。又送我一盒花胜,五寸口脂。你送我这些是想使头发增彩,使嘴唇润泽,虽然承受特殊的恩惠,但打扮了又给谁看呢?看到这些东西更增加了想念,这些东西更使悲伤叹息越来越多罢了。你既接受了到京城参加考试的任务,而进身的途径,就应该在长安安下心来。只遗憾怪僻浅陋的我,因为路远而被丢弃在这里。是我的命该如此,还能说什么呢?从去年秋天以来,常常精神恍惚,像失掉了什么。在喧闹的场合,有时勉强说笑,而在清闲的夜晚自己独处时,怎能不偷偷流泪。甚至在睡梦当中,也常感叹呜咽。想到离别忧愁又缠绵,真觉得我们相处的时间太短,虽然很短可又很不平常。秘密相会没有结束,好梦突然中断了。虽然被子的一半还使人感到温暖,但想念你更多更远。好象昨天才分别,可是转眼就过去一年了。长安是个行乐的地方,不知是什么牵动了你的思绪,还想着我这个微不足道的人。可是我却想念你没有边没有沿,只是我低下卑微的头,无法向你答谢什么。至于我们的山盟海誓,我从来没有改变。我从前跟你以表亲关系相接触,有时一同宴饮相处。是婢女引诱我,于是就在私下与你诚心。青春男女的心不能自我控制,你有时借听琴来挑逗我,我没有象投梭那样的拒绝。等到与你同居,情义很浓,感情很深,我愚蠢浅薄的心,认为终身有了依靠。哪里想到见了您以后,却不能成婚!以致给我造成了的羞耻,不再有光明正大的做妻子的机会。这是死后也会遗憾的事情,我只能心中叹息,还能说什么呢?如果仁义的人肯尽心尽力,体贴我的苦衷,因而委屈地成全婚事,那么即使我死去了,也会像活着的时候那样高兴。或许是通达的人,把一切事情都看得很随便,忽略小的方面,而只看大的方面,把婚前结合看作丑行,把胁迫订的盟约看作可要挟的条件,那么我形体虽然消失,但诚心也不会泯灭。凭着风借着露,我的灵魂还会跟在你的身边。我生死的诚心,全表达在这信上面了。面对信纸我泣不成声,感情也觉得抒发不出来。只是希望你千万爱惜自己,千万爱惜自己。玉环一枚是我婴儿时带过的,寄去权充您佩带的东西。‘玉’取它的坚固润泽不改变。‘环’取它的始终不断;加上头发一缕,文竹茶碾子一枚。这几种东西并不值得被看重,我的意思不过是想让您如玉般真诚,也表示我的志向如环那样不能解开。泪痕落到了竹子上,愁闷的情绪像缠绕的丝。借物表达情意,永远成为相好。心近身远,相会没有机会了。内心的忧郁也许会与你千里相会合。请你千万爱惜保护自己。不要把我老放在心上。”张生把她的信给好朋友看了,由此当时有很多人知道了这事。张生的好友杨巨源好写诗填词,他就把这事作了一首《崔娘》绝句诗:“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销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河南的元稹亦接着张生的会真诗又作才三十韵。诗写道:微微的月光透过窗棂与帘子照入室内,天空也被月色映得有些明亮。在月光之下遥远的天空显得模糊,低处的树木也略露出青翠的颜色。风吹拂着院中的竹子,声如龙吟,鸾鸟的歌声穿过了井旁的桐树。罗绡飘曳像薄雾,身上佩带的玉饰在轻风中发出响声。仪仗随着‘西王母’,云中托着‘玉童’。夜晚人静无声,早晨相会时却下着僇僇细雨。绣鞋上嵌着珠玉一类的饰物,光闪闪的,并绣有不明显的龙形花纹。行走时头上的凤形首饰颤动着,罗做的披肩胜过红色的虹霓。从‘瑶华浦’去到‘碧玉宫’。因到洛城北面游览,偶然的机会遇见了‘宋玉的东邻女’。调戏时,开头还微微拒绝,实际上心中已默许。低头时像蝉翼似的发髻微微颤动,回来的时候,脚上落了一层灰尘。转过脸来如花之美,如雪之白,上床抱着丝绸被子。像鸳鸯那样脖子相贴舞动,又像翡翠鸟那样聚在一起欢乐。眉上的黛色因羞涩而聚向一边,嘴唇上的红色因温暖已融化。呼出的气像兰花的蕊那样香,皮肤滋润,美好的肌肉很丰满。没有力气懒得移动手腕,呈现多种娇态,喜欢缩着身子。流出的汗聚成了一串串汗珠,头发散乱,呈现闪闪绿色。正为千载难逢的相会高兴,却突然听见已到五更。恋恋不舍时产生遗憾,情意缠绵难以结束。懒洋洋的脸
色露出忧愁的神态,用美丽的语言发誓,说出了肺腑之言。赠送玉环表明命运永远相合。留下同心结象征两心相同。夜晚照镜梳妆,眼泪把脸上的粉都冲掉了,昏暗的灯火下,听得到远处虫子鸣叫的声音。化妆后依然光彩很鲜明,而早晨的太阳也渐渐出来了。乘着野鸭回归洛水,吹箫的人也登上了嵩山。衣服上像沾上了麝香,枕头上滑腻腻还留有红色。密密的塘边上的草,轻轻飘飞就像沙洲的蓬草。弹奏素
琴像鹤,仰望天上盼鸿雁归来。大海宽阔难以飞渡,天高,也难飞。像朝为行云的巫山神女一样没有固定处所。只有萧史一个人留在楼中(弄玉已经不知何住)”张生的朋友听到这事的,没有不感到惊异的,然而张生的念头断了。元稹与张生特别有交情,便问他关于这事的想法。张生说:“大凡上天差遣的特出的东西,不祸害他自己,一定祸害别人。假使崔莺莺遇到富贵的人,凭借宠爱,能不做风流韵事,成为潜于深渊的蛟龙,,我就不能预测她会变成什么。以前殷朝的纣王,周代的周幽王,拥有百万户口的国家,那势力是很强大的。然而一个女子就使它垮台了,军队崩溃,自身被杀,至今被天下耻笑。我的德行难以胜过怪异不祥的东西,只有克服自己的感情,跟她断绝关系。”当时在座的人都为此深深感叹。以后一年多,崔莺莺嫁给了别人,张生也娶了亲。一次张生恰好经过崔莺莺住的地方,就通过崔的丈夫转告崔莺莺,要求以表兄的身份相见。丈夫告诉了崔莺莺。可是崔莺莺始终也没出来。张生怨恨思念的诚意,在脸色上表现得很明显。崔莺莺知道后,暗地里写了一首诗:“自从消瘦减容光,万转千回懒下床。不为旁人羞不起,为郎憔悴却羞郎。”最后也未见张生。后来又过了几天,张生将要走了,崔莺莺又写了一篇断绝关系的诗:“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从此以后彻底断绝了音信。当时的人大多赞许张生是善于弥补过失的人。我常在朋友聚会时,谈到这个意思,是为了让那些明智的人不作这样的事;做这样事的人不被迷惑。贞元年九月,朋友李公佐,留宿在我们靖安里住宅里,我谈起了这件事。李公佐觉得这件事非常出奇,连连称道。于是我便作了《莺莺歌》来传播这件事。崔氏小名叫
莺莺,公佐就以此为篇名。
参考资料:http://www.guoxue.com/tangyanjiu/tdjj/yyz.htm

F. 家养小鸟有哪些种类

近年来不断有新的鸟种被人类驯化,加入观赏鸟行列中来。
以鸣声为特色的鸟有画眉、百灵、云雀、红点颏、鹊鸲、乌鸦等。以习舞为特色的鸟有百灵、云雀、绣眼鸟。这些鸟边唱边舞,姿态优美多变,有时颤动双翅,有时空平翔,有时翻身旋转,有的长时间滑翔,恰似出色的杂技表演。以表演杂技为主的有黄雀、金翅、朱顶雀、蜡嘴等鸟;以争斗为主的鸟有棕头雅雀、画眉、鹌鹑、鹊鸲等鸟;以羽色夺魁的鸟有红嘴、蓝鹊、寿带鸟、蓝翡翠鸟。

G. 以人们在日常劳动生活中获得灵感而创作出来的舞蹈有哪些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发掘出一个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陶盆,在陶盆内壁近盆口处,有四道平行带纹,带纹上绘有三组舞人形象,每组五人,面部及身体稍侧,每组边旁两人外侧手臂都画成两条线,可能是表示摆动的样子。他们手牵着手,整齐地一起踏舞。

《西京杂记》载:“相与连臂踏地为节”这是汉代的一种舞蹈。唐代刘禹锡诗《踏歌行》:“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联袂行。”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讲到湖南一些兄弟民族风俗时说:“男女聚而踏歌。

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群),手相握而踏歌。”人们手牵着手,一面歌唱,一面用脚踩着节奏,自由欢畅地舞蹈,参加人数随时可以增减。

这是汉族和其他许多民族自娱性群舞的传统形式。舞蹈纹陶盆的发现,证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创造了这种群舞形式。

陶盆上的舞人,头上有斜着下垂的发辫或饰物,身后都拖了一个小尾巴,这大概是扮鸟兽的装饰把约五千年前先民们扮演“百兽率舞”的形象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了。 这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古老的舞蹈形象,的确十分珍贵。

从远古直到今天,我国各族民间都有很多模拟鸟兽情态的舞蹈如:狮舞、龙舞、孔雀舞、翡翠鸟,鸲鹆舞,鸽鸫理窝等等。

在传统舞蹈术语中,有很多是用鸟兽动态命名的如:打鸳鸯场、雁翘儿,龟背儿(宋周密《癸辛杂识》载《德寿宫舞谱》中的舞蹈动作或队形名)、双飞燕、大鹏展翅、虎跳、扑虎、乌龙搅柱、商羊腿、蝎子步等等。这些举不胜举的舞蹈和富有形象的舞蹈术语,是与狩猎等劳动生活密切相关的。

人类逐渐繁殖,单靠野兽、野果,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聪明勤劳的人类,逐渐懂得了驯养鸟兽,懂得了种植作为动物的伺料和人类食料的植物,畜牧业和农业逐渐发达起来,人类生活领域逐步扩大了,反映生活的歌舞也随着丰富起来。

古代传说中有一个《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这种歌舞有一定的结构和形式,3个人手里拿着牛尾作道具,脚踩着音乐的节奏,边唱边舞。

歌舞分8段:第1段可能是先民们在歌颂人类本身;第2段歌颂他们崇拜的图腾标记——玄鸟(传是商先人的图腾);第3段愿草木生长茂盛;第4段祝五谷丰收;第5段向上天表示敬意;第6段颂天帝佑民的功德;第7段谢大地的赐予;第8段望鸟兽大量繁殖,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衣食。

歌舞与劳动生产相结合,从歌舞中也反映了先民们的原始宗教意识——即对天、地、祖先的崇拜。



H. 关于鸟类知识的资料

1、鸟类(Aves):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心脏是2心房2心室。骨多空隙,内充气体。

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辅助呼吸的气囊。地球上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走禽、猛禽、鸣禽六大类。

2、中国有1186种。根据鸟类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点,可将其大致分为鸣禽、攀禽、猛禽、陆禽、涉禽和游禽六大生态类群。各个类群的鸟类在外形构造、生理功能等方面也发生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变化。

3、鸣禽类

涉禽类适于涉水行进,不善于游泳,善于飞行,且姿态优美。如夜鹭、丹顶鹤、蓑羽鹤、东方白鹳等。涉禽类的外形具有“三长”特征,即喙(嘴)长、颈长、后肢(腿和脚)长,适于涉水捕食生活。

因为喙、颈长且灵活,因此可将长嘴探入水下或在地面取食,而腿长则可以在较深水域中捕食、活动,脚的长度与能够涉水的深度有密切关系。

8、游禽类

游禽类大多生活在水上,在水中获取食物,善于游泳、潜水,不善于在陆地上行走,飞行迅速,如黑天鹅、鸳鸯、绿头鸭、家鹅等。

游禽类一般具有扁平宽阔或尖的嘴,适于在水中滤食或啄鱼;羽毛大多厚而致密,羽绒发达,构成有效的保暖层;尾脂腺发达,能分泌大量油脂并用嘴涂抹于全身羽毛,以保护羽毛不被水浸湿。

脚趾间有蹼,游泳时双脚向后伸直,用力划水,犹如船桨,正如骆宾王在《咏鹅》一诗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形象描述。

I. 翠翘金雀玉搔头,是什么意思

指贵妃头上珍贵的头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