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西安话舒服怎么说
西安话舒服是受活。陕西西安方言受活是指人们享受生活时的快乐感受,和现在的年轻人常用的爽是差不多一个意思,也是享乐、享受、快活、舒坦、痛快淋漓的意思。比如指舒服的意思时,含一些贬义,如看把你受活死了,比如指享受、快活、痛快淋漓的意思时,如我现在受活的很。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西安话的特点
西安方言涵盖了西安人的生产、生活、言行举止、人际关系、生老病死、童趣游戏、农谚、气象、地理、历史、科技等方方面面,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谜语、常识、格言、俚语、俗语和完整的句子。西安方言虽然是土语,却有底蕴、有内涵、有层次,不低俗、不平庸,保留了西安人生产生活的原汁原味儿。
其中有一些词汇甚至从未见诸任何书面形式,仅仅是口口相传。另外,在一些特殊时期还出现过一些昙花一现、但极具时代特性的方言词汇,也是西安方言的重要内容。西安方言丰富多样、简练幽默、一词字多意、一意多词字的特点,是其他任何方言词汇都无法比拟的。
② 陕西 西安话 形容女子 漂亮 怎么说
(𥛑)拼音nù,也就是说一个人漂亮就是(𥛑得很),所以这个𥛑就是表示女子漂亮的意思。
简体部首礻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4画
繁体部首示部,部外笔画10画,总笔画15画
五笔PYDF,仓颉IFMVI,郑码WSGD,结构左右
统一码256D1
(2)西安话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同音字:怒、傉
一、怒拼音nù
1、生气,气愤:怒色。
2、气势盛:怒涛。
3、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族。
4、谴责。
二、傉拼音nù
释义:凄愁、委惋。
③ 西安话口头禅是什么
西安话口头禅:
1、“眼”——好看叫顺眼,讨厌叫训眼,麻烦叫麻眼,难看叫伤眼,不讨人爱叫白眼,勾心斗角叫玩心眼,脾气暴躁叫毛眼,死不认账叫瞪白眼,束手无策叫干瞪眼,事情乱叫没眉眼,另眼看叫翻白眼,盼人穷叫害红眼,不讲亲情叫干睁眼,不灵活叫死心眼,爱捣鬼叫瞎心眼,向上看叫势利眼,有点子有办法叫有板眼,心胸窄气量小叫小心眼。
2、“手”——系陕南一带多用,熟练叫老手,帮忙叫搭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手,小偷小摸叫三只手,谨慎肯干叫挖抓手。
3、“脚”——上坡叫爬脚,下坡叫送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净脚,能干重活叫力脚。
4、“气”——关中一带常把发怒叫着气,遇到坏事叫晦气,自大叫傲气,痴呆叫二气,排场叫阔气,刻薄叫贪气,挨整叫受气,胡搅叫邪气,扭捏叫妖气,努力向上叫争气,老人康健叫福气,心灵手巧叫灵气,痴头笨脑叫木气,办事漂亮叫美气,遇到好事叫运气,死人叫断气,慷慨大方叫爽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
5、“山”——骄傲自满叫张山,耍半吊子叫争山,爱吹大话叫撂山,行动轻浮叫飘山。“水”——掏腰包出钱叫出水,谋取非法所得叫捞油水,太啰嗦叫浆水,找不见叫落水。
6、乡党——同乡人,老乡。
7、屋里人——关中把已婚妇人称为屋里人。
④ 西安话里的散片 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一类人,没有固定男女朋友,工作相对轻松有大把时间,每天沉迷于酒吧、KTV、CLUB夜店和摇滚音乐会。
读音:[ sàn piàn ]
引证:李牧《现代年轻人的原罪》:“散片”这种流行不会成为大众永恒的风尚标,只是年轻人在完善自我,追逐潮流过程中一段显得有些迷茫落寞的路段,需要社会在社会观、价值观、道德观上进行循循善诱和耐心正确地指导!
汉字笔画:
(4)西安话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散片”已经脱离了形容词的范畴,而指向了用“散片”这种态度生活的一类人。 “ 散片”已从特指的一类人群转化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话题。失去了它本来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意义。
这类人数量越来越多,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社会的浮躁和对人际关系的不信任感,“散片”多觉得和这些酒肉朋友在一起很开心,不用想太多,不在意谁算计谁,谁欠谁,在一起,就图个逍遥。
而近些年来人们之间的信任危机愈加严重,最终会导致人们喜欢带上假面和素未蒙面的人成为所谓的“生死之交”,于是“散片”会大幅增加。
⑤ 西安话的陕西话
陕西话中只有四个声调,但与 普通话 声调有很明显的对应关系。大部分字的读音符合声调对照表。以下以西安话为例: 不符合以上对应关系的主要是? 清声母 及 次浊声母 的 入声 字。普通话把清入字不规则地归入阴? ?、阳平、上、去四声,把次浊入声字? ?入去声,而关中话则将清入、次浊入? ?入阴平。如清入“八、福、笔、各”? ?次浊入“麦、月”等。
西安话并非古代汉唐国语,更不是雅言。上古汉语无翘舌音,无唇齿音(f,v),有大量入声字。这些条件现在西安话都不具备。许多艺术家学者(包括高建群)认为:陕西方言在古代叫雅言。(见近期报纸相关稿)这些“专家”没有指明说“陕西方言”是指现代的陕西方言还是古代的陕西方言。但从语言环境中看,应当指现代的陕西方言,——其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关中方言”。
这种说法,从情感上看,爱乡之心可鉴定;但从历史知识角度来说,的确存在问题。
周秦汉唐时期,关中地区长期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这个地方孕育了《诗经》、唐诗的关中方言作为“雅言”,官话,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知道,唐末战乱,五代更迭,两宋孱弱,国度南移,关中自唐后就失去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在北宋是宋辽边界,南宋更是金人领土。唐末,长安皇室、贵族以及上层文化精英为避战火,纷纷南下,当然将所谓的“雅言”—关中方言也带到了南方。据说,这就是现代客家人的组成分子之一。(待考)我就曾听一位学者说过:杭州话是唐雅言。
而留下来的,多系引车卖浆的平头百姓,保卫语言的意识本就淡薄,加上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带来的外来语的强势入侵,“雅言”的纯洁度有多少?再加上,经元、明、清几百年,语言不断吸收新的语汇,发展变化,今天的关中方言早已不等于汉唐雅言了。
至于说,方言中保留个别古汉语词汇的现象,这几乎在中国任何一种方言中都存在。(如小说《国画》的作者王跃文就发现他的家乡方言中有许多古汉语词汇)因为,方言和书面语本身就是互相影响的,古代现代都是如此。诗经、史记等典籍作于陕西,有的作者就是陕西人当然这种现象就更多一点。
保护方言,建立方言角落,从弘扬地域文化的角度来说都应该大力提倡,但是,知识性的错误必须澄清。我们不能因方言戴了“雅言”的帽子,就保护,失去了汉唐的光辉就不理。这都不足取。
⑥ 西安话口头禅有哪些
西安话口头禅:
1、看你窝怂式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看你那没出息的样子,看你那傻样子,有人给你说这句话时候,你可以给他回一句:你得是扎势很!他一定知道是撒意思!
2、二杆子
指做事完全不考虑后果,极度我行我素的人。
3、息息儿
指疲累不堪的状态,可以用于生理心理两个方面。
4、你得是想乃打
“你得是想乃打”这句话和“皮紧了”是一个意思,用来形容事情没有做好,对方需要采取措施来惩罚。
5、倭也
wo ye ,指人漂亮,娇美。如:“你看伢小伙娶的媳妇多倭也!”或者表示事情办停当,令人满意。如:“那人心细,活做的倭也,没啥弹嫌的”! 亦或指屋舍整洁入眼。如“你伢娃把屋子拾掇得多倭也!”
⑦ 西安人说的聊咋咧什么意思
聊咋咧在陕西方言中是“好极了”的意思。
嫽扎咧(注音为:liáo(二声) za(轻声) lie(轻声))这个词为陕西方言, 很多到了陕西的人就想学一句很正宗的陕西话,而"嫽扎咧"就是其中最为经典的口头语。
特别是到陕西上大学的学生,它的意思是就是特别好,很爽很不错的意思是,形容词性。
关中话在发音上跟普通话差别不大,但在声调上有非常明显的对应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普通话读阴平(一声)的声调,陕西关中方言通常会念作轻声。比如,出去的“出”读chū,关中话会读作chu,声音听起来比较轻柔。
普通话读阳平(二声)的声调,陕西关中方言也读阳平,两者没有变化。比如,黎明的“黎”读lí,关中话与普通话的读法完全一致。
普通话读上声(三声)的声调,陕西关中方言通常会念作去声。比如,老师的“老”读lǎo,关中话会读作lào,音同涝。这是因为关中方言里边没有上声,发音时脱口而出,没有必要拐弯,听起来直截了当,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⑧ 陕西话怎么讲
1、声调陕西话中只有四个声调,但与普通话声调有很明显的对应关系。大部分字读音符合声调对照表。以下以西安话例:不符合以上对应关系的主要是清声母及 次浊声母 的入声字。
普通话把清入字不规则地归入阴、阳平、上、去四声,把次浊入声字入去声,而关中话则将清入、次浊入入阴平。如清入“八、福、笔、各”次浊入“麦、月”等。
2、发音
普通话发阴平(一声调)的,陕西话都念轻声,普通话发阳平(二声调)的,陕西话仍读阳平,普通话发上声(三声调)的,陕西话发去声,普通话发去声(四声调)的,陕西话发阴平
3、读音
在读以元音或半元音为开头的字时,有“ η ”(ng)做为声母。如:爱,读作“ηāi” 安,读作“ηan”- t和q、j和z、d和j、y和n有部分混淆或倒。(陕西话使用区各地不尽一致)如:就,读作“zōu”而就本来的发音 jiu"则用来表示蹲下的意思。
(8)西安话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陕西话和普通话还是很接近的,普通话是以中国北方方言为基准,北京话为主音而认为创造的现代白话文。陕西话虽然有一些难懂的词汇,但大体接近于普通话,所以外地人很容易听懂的。现在就教你几招如何快速听懂陕西话及学会说陕西话。
关中话属于中原官话,为其的一个分支,代表方言为西安方言(东府)和宝鸡方言(西府)。关中方言分为关中方言东府话和关中方言西府话。
前者包括西安市、渭南市、铜川市、咸阳市、商洛市下属商州—洛南—丹凤—山阳、陕北的宜川—黄龙—洛川—宜君—黄陵—富县、山西运城—临汾、河南灵宝一带。后者包括宝鸡市、甘肃天水市、庆阳市、平凉市和宁夏西南部。
关中话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使用陕西话(关中话)的人主要集中在关中一带,东起河南灵宝,西到甘肃天水一带,北接延安,南伸秦岭北麓,总人口大约五千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