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腿围应该量哪里
测量方法:被测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腿平均负担体重。测量者将皮尺放在后面臀下横纹处,水平测量大腿一周的围度即为大腿围。
大腿围/大腿最大围:大腿内侧肌肉最膨隆处的水平周长或经臀股沟点的大腿水平围长。
(1)上腿围量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1)身高大腿围指数=(大腿围/身高)×100
大小腿围度指数(leg girth index)=(小腿围/大腿围)×100
大腿长围度指数(thigh length-girth index)=(大腿围/大腿长)×100
(2)下肢根围:以大转子点(tro)为起点,经股腹沟和臀沟至起点的围长。
大腿中部围:在会阴和膝之间的一半处的大腿水平围长。
大腿最小围:膝关节上方,大腿最细处的水平围长 。
(3)大腿厚:臀沟下缘处,大腿前、后最突出部位间的纵向水平直线距离。
大腿宽:臀沟下缘处,大腿胫侧和腓侧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
(4)小腿围/小腿最大围/腿肚围:小腿腿肚最粗处的水平围长 。
‘贰’ 腰围臀围腿围是怎么测量的
A:以BP点(乳点)为基准点,用软皮尺水平测量胸部最丰满处一周,即为胸围尺寸,也称上胸围;下胸围是指乳房基底处的胸围。
B:很多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有的人认为是测量胸部到腰部之间最细的部位的一周,而有的人则认为是测量肚脐一周。其实后者的测量方法较前者来说还准确些。因为很多人的身材都不同,测量最细的部位可能会有所差异。
1、低腰:与肚脐下2英寸的位置沿量腰围。
2、中低腰:于肚脐下1英寸位置沿量腰度即为中低腰腰围。
3、中腰:齐肚脐位置沿量腰度即为中腰腰围。
4、高腰:于肚脐上1英寸(即人体腰围最细处)沿量腰度即为高腰腰围。
C:两腿并拢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以臀部最高点为基准点,皮尺水平绕一周,即为臀围尺寸,测量时需保证水平横切面和在运动前测量,才能得到最准确的数字。
‘叁’ 腿围的正确量法是什么
测量大腿围时,以便准确的量出腿围的大小,需要保持站立姿势。要注意两腿分到与肩同宽,然后量皮尺放在臀部的下围。测大腿围时要放松,不要将皮尺绷的太紧,需要注意穿着的舒适度,尤其是清楚对裤子的要求。
在量小腿围时同上,检测者将卷尺在小腿最粗壮处,以水平位绕其一周计量,大腿的理想标准围度等于身高乘(0.29-0.3)cm,小腿的理想标准围度等于身高乘(0.2-0.21)cm。
(3)上腿围量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女性大腿过粗,不仅影响美观,可能还会影响健康。医师指出正常腿围应该是45-50公分之间,如果超过52公分,大腿内的脂肪就有可能过多。
如果腿围乘以2后,比臀围还多出10公分以上,也表示脂肪比例过高,代表腿太粗,将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大腿愈粗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愈高,建议有这样问题的女性,要赶快运动消脂。
‘肆’ 上腿围是指哪部分
上腿围是说大腿围吗?
大腿围是量大腿最粗的地方,自己看看哪里最粗量哪里,一般是在大腿根部
‘伍’ 腿围怎么量
测量大腿围时,被测者两腿开立同肩宽,检测者在其侧面将软带尺置于被测者臀股皱襞下水平环绕大腿一周计量。
测量小腿围(腿肚围)时,姿势同上,检测者将带尺在小腿最粗壮处以水平位绕其一周计量、测量单位为厘米(cm),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cm。
身高大腿围指数=(大腿围/身高)×100,大腿长围度指数=(大腿围/大腿长)×100;这两项指数女性均大于男性,差异显着。也就是说,同身高女性大腿更粗;女性腿相对粗短,男性相对细长。
这与体脂分布的性别差异有关,雌激素抑制脂肪在腹部的囤积,增加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积,雄激素则刚好相反。而且,女性的肌肉更倾向分布于下肢;与男性相比,女性下肢肌肉质量占全身的比例更高
(5)上腿围量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青春期,男生上体的围、宽度增长得快些,女生则是下肢的围、宽度增长得快些。男生胸围、肩宽的年增长值高峰分别为3.7厘米和1.6厘米,比女生的3.5厘米、1.3厘米大0.2厘米和0.3厘米。
相反,女生大腿围年增长值的波峰为2.3厘米,比男生的2厘米大0.3厘米。11—21岁的女生大腿围共增长11.2厘米,比男生的9.6厘米大1.6厘米。
由于男生的肩宽、胸围比女生的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因而总增长量大,而女生的大腿围比男生增长速度快,持续时间长,因而总增长量大,所以就形成了男生上体宽粗、下肢细长,女生则是上体窄细、下肢粗短的体型
‘陆’ 测量腿围的正确方法图解
测量大腿围的正确方法:
1,被测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腿平均负担体重,测量者将皮尺放在后面臀下横纹处,水平测量大腿一周的围度为大腿围,将测量左右两大腿的围度值相比较,看其左右肌肉发育是否均匀。
2,腿部测量大腿尺寸时,大腿向前伸半步,勿用力,测量臀部下方大腿的部分。大体上讲,双腿并拢后,两腿之间只有4个小空隙才是最标准的。
(6)上腿围量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标准大腿围的相关概念:
1)身高大腿围指数=(大腿围/身高)×100
大小腿围度指数(leg girth index)=(小腿围/大腿围)×100
大腿长围度指数(thigh length-girth index)=(大腿围/大腿长)×100
(2)下肢根围:以大转子点(tro)为起点,经股腹沟和臀沟至起点的围长。
大腿中部围:在会阴和膝之间的一半处的大腿水平围长。
大腿最小围:膝关节上方,大腿最细处的水平围长 。
(3)大腿厚:臀沟下缘处,大腿前、后最突出部位间的纵向水平直线距离。
大腿宽:臀沟下缘处,大腿胫侧和腓侧最突出部位间的横向水平直线距离 。
(4)小腿围/小腿最大围/腿肚围:小腿腿肚最粗处的水平围长。
参考资料来源:大腿围网络
‘柒’ 腿围的正确量法图
被测者两腿分开与肩同宽,两腿平均负担体重,测量大腿尺寸时,大腿向前伸半步,勿用力,将皮尺放在臀部下方大腿的部分,就可以测出腿围数值。将皮尺放在后面臀下横纹处,水平测量大腿一周的围度为大腿围,将测量左右两大腿的围度值相比较,看其左右肌肉发育是否均匀。正常腿围应该是45-50公分之间,如果超过52公分,大腿内的脂肪就有可能过多,如果腿围乘以2后,比臀围还多出10公分以上,也表示脂肪比例过高,代表腿太粗了,将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大腿粗容易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愈高,建议有这样问题的男性或女性,要赶快运动消脂,保持良好的腿围是健康的关键。
腿围的正确量法: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把大腿向前伸半步,不要用力,将皮尺放在臀部下方大腿处就可以测出腿围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