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耳鸣艾灸哪个部位图片
扩展阅读
电脑豌豆图片 2025-07-24 03:45:19
纸盘京剧脸谱图片大全 2025-07-24 03:44:33

耳鸣艾灸哪个部位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6-23 06:03:59

⑴ 艾灸常见的几个部位是哪里

艾灸常见的几个部位如下:

1、身柱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艾灸穴位图

⑵ 人体艾灸学位图面部有哪几个穴位

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旁开5分,鼻唇沟内。
主治:清热散风,宣通鼻窍,预防感冒。适用于感冒、鼻炎、鼻塞、嗅觉不灵、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鼻子不闻香臭,经按压有“通气”感。

太阳穴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1寸凹陷处。
主治:醒脑明目,袪风镇痛,清堵除烦。适用于头痛头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感冒、视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重按较痛,有时向四周发散。

下关穴
位置:颧弓下缘,下颚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
主治:下颚关节炎、面颊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四白穴
位置:四白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解剖:在眶下孔处,当眼轮匝肌和上唇方肌之间;有面动、静脉分支,眶下动、静脉有面神经分支,当眶下神经处。
主治:目赤痛痒,目翳,眼睑(目闰)动,口眼歪斜,头痛眩晕。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
名解:四白。四,数词,指四面八方,亦指穴所在的周围空间。白,可见的颜色、肺之色也。四白穴名意指胃经经水在本穴快速气化成为天部之气。本穴物质为承泣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性温热,由地部流至四白穴时,因吸收脾土之热而在本穴快速气化,气化之气形成白雾之状充斥四周,且清淅可见,故名四白穴。

⑶ 艾灸 耳鸣有哪些能不能治的好啊

1)巧用筷子按摩治耳鸣
将圆头筷子粗的一端(经开水浸热),插入双耳道做插入拔出动作几十次,在作圆圈按摩几次。完毕,双手心揉搓双耳及耳根,至发热止。此法对神经性、缺血性耳鸣有显着疗效
2)小拇指疗法
耳鸣时,尽量用小拇指紧紧插入对侧外耳道内,然后小拇指稍向上,将小拇指弹出,耳鸣立刻可止
3)空抖下巴疗法
每日早、晚张开口空抖下巴各100次,虽不根治,但可控制病情,使症状缓解
4)手指按摩治耳鸣
两手掌心紧按耳孔,五指置于脑后,然后两手食、中、无名三指叩击后脑或将两手食指各压在中指上,食指向下滑弹后脑部。每次弹24下,每日3次
建议你可以试试【茶疗晴洱茶】,【茶疗晴洱茶】融合现代工艺,采用各种天然草本为主要原料精配而成。栀子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加入熟地、黄芪可活血祛淤,通络开窍、泻肝胆、利湿热等作用。适用于耳鸣耳聋,听力下降等人群饮用。

⑷ 神经性耳鸣艾灸灸哪几个穴位

你好,对于这种情况,针灸有一定的效果,可以配合药物来治疗,艾灸也可以主要去胆经和三焦经的穴位,如耳门、听宫、听会、翳风、太冲、阳陵泉。

⑸ 三伏天艾灸有利于人体健康,三伏天艾灸哪些部位

人体最大的穴位-大椎穴。标准定位:当你设置穴位时,你是坐着的。穴位位于人体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处。如果突起的骨头不明显,就让患者移动颈部,不动的关节就是第一胸椎,大概在肩膀水平。主治:发热、疟疾、咳嗽、呼吸困难、骨蒸潮热、颈肩背痛、腰脊柱强壮、角弓延长、小儿惊风、癫痫综合征、五劳不足、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肾经大穴,降火-涌泉穴。标准定位:取穴时,可以采取坐或仰躺,双脚指向的姿势。涌泉穴位于前脚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头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主治:神经衰弱、精力减退、疲劳、妇科病、失眠、嗜睡、高血压、头晕、焦虑、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肾病等。穴位按压治疗脑出血后恢复、穴位按压治疗膀胱炎、穴位按压治疗白发等。艾灸方法:可悬挂艾条或艾灸铜壶进行艾灸。艾条悬灸各穴15-20分钟,铜壶灸各穴30-50分钟。

⑹ 悬灸炉艾灸的常用穴位都有哪些

今天介绍的15个穴位是我们在艾灸时经常要用到的常用穴位,说它们常用,并不是说它们普通,而是因为有效,所以才经常用到它们。希望各位艾友记住他们的功效!

很多艾友说记不住,

多用就记住了!不仅会记住,自己慢慢也会巧用它们了,


这就是老话说的:

熟能生巧!


很多艾友反应,冬天艾灸不是很方便,这些穴位你或艾灸或点揉都可以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1,百 会 穴

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


百会属督脉,位于人体头部,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端连线的交点处。

作 用:

(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开窍宁神的作用,能治疗失眠、神经衰弱;

(2)长期按压这个穴位,有平肝息风的作用,能治疗头痛、眩晕、高血压、中风失语、脑贫血、的作用,能治疗脱肛、子宫脱垂等疾患。

自我按摩:

双手中指交叠,用力向下按揉这个穴位,有酸胀感、刺痛的感觉;每次按揉1-3分钟。


艾灸方法:
很多艾友会觉得百会穴不好灸,实际上用一个单孔艾灸盒扣在百会穴上艾灸15分钟也很好。

2,风 池 穴

清热醒脑还治感冒


风池穴属胆经的穴道,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大概与耳垂齐平。

作 用:

(1) 按摩这个穴位,具有醒脑明目,快速止痛、保健调理的功效;

(2) 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感冒、头痛、头晕、中风、热病、颈项强痛、眼病、鼻炎、耳鸣、咽喉患病、腰痛等疾患,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

自我按摩艾灸法:

用大拇指的指腹从下往上按揉,左右两穴,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大约1-3分钟。也可以自己用艾灸盒扣在这里艾灸10分钟。

3,攒 竹 穴

消除疲劳眼睛好


攒竹穴,属膀胱经的穴道,在眉毛内侧端,眼眶骨上凹陷处。

作 用:

(1)此穴对慢性结膜炎、泪液过多、眼睑震颤、眼睛疼痛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

(2)按摩此穴,能够缓解视力不清、眼睛红肿等症状;

自我按摩艾灸:

每天随时随地的轻轻按揉攒竹穴,时间不限,越多越好。可以用点燃的艾条,在眼睛眶周围打着圈艾灸,每天2-3次,每次每只眼睛3-5分钟。

4,迎 香 穴

抛掉鼻炎和鼻塞


迎香穴属大肠经的穴道。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间。

作 用:

(1) 按压迎香穴,能够治疗各种鼻症, 如鼻腔闭塞、嗅觉减退、鼻疮、鼻内有息肉、鼻炎、鼻塞、鼻出血等;

(2)按压此穴,对口歪、面痒、胆道蛔虫等也有一定疗效;在中医临床中,还运用迎香穴治疗面部神经麻痹或痉挛等问题。

自我按摩艾灸法: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3分钟。可以用点燃的艾条,从印堂穴一直灸到鼻尖,上上下下,每天2次,每次3-5分钟。

5,合 谷 穴

牙痛是病也不怕


合谷穴属大肠经上的穴道,当拇指和食指伸张时,在第一、二掌骨的中点,稍微偏向食指处。

作 用:

(1)合谷穴为全身最大剌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调整机能、开关节而利痹疏风,行气血而通经清瘀;

(2)能治头面的各种症状,不但对牙齿、眼、喉、都有良好的功效,还能止喘、疗疮等;

(3)长期按压此位,对反射性头痛、耳鸣、耳聋、扁桃体炎、视力模糊、呼吸困难、肩胛神经痛、失眠、搜索关注公众号学艾灸,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

自我按摩艾灸法:

每次按压左右手各1-3分钟。取艾条悬灸合谷穴15分钟。

6,内 关 穴

按抚你的胃,体贴你的心


内关穴,属心包经的穴道,在人体的前臂掌侧,从近手腕的横皱纹的中央,往上大约三指宽的中央部位。

作 用:

(1)这个穴位对怀孕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腹泻、痛经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2)长期按压此穴位,对心绞痛、精神异常、风湿疼痛、胃痛、中风、哮喘、偏瘫、偏头痛、产后血晕、忧郁症,具有明显的改善和调理作用;

自我按摩艾灸法:

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按压3分钟,按到该处酸胀为止。也可以按摩3分钟后,再艾灸5分钟,效果更好。

7,天 宗 穴

美体健胸按天宗


天宗穴属于小肠经上的穴道,在肩胛骨中点下缘,下一寸处。

作 用:

(1)按压此穴,具有疏通肩部经络、活血理气的作用;对肩胛疼痛,上肢不举效果很好。

(2)此处穴位,是治疗女性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的特效穴位。按此穴位,对于乳房疼痛、乳汁分泌不足、胸痛也有明显的疗效;

自我按摩艾灸法:

穴位处有酸胀感,先左后右,如有人帮助,也可双侧同时按揉1-3分钟。或者用艾灸盒扣在这里艾灸20分钟。

8,中 渚 穴

更年期女性的好朋友


中渚穴属手三焦经的穴道,在人体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的指根间下2厘米的手背凹陷处,用力按压,会有力量脱落之感。

作 用:

(1)此穴位对耳聋、耳鸣、头痛、咽喉痛、失眠等具有疗效;

(2) 此穴位还能治疗前额疼痛、肩背疼痛、肋间神经痛、手指不能屈伸等症状,都有很好的调理和保健作用。

自我按摩艾灸法:

先左后右,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3分钟。取艾条悬灸中渚穴10分钟。

9,关 元 穴

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关元穴又称丹田穴,属任脉的穴道,在人体的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三寸,就是这个位置。

作 用:

(1) 有培肾固本、调节回阳的作用,能够治疗阳痿、早泄、月以不调、崩漏、带下、不孕、子宫脱垂、闭经、遗精、遗尿、小便频繁、小便不通、痛经、产后出血、小腹痛、腹泄、腹痛、痢疾等症状;

(2) 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尿路感染、肾炎、脱肛、中风、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等疾患,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有调理、改善的功能。

自我按摩艾灸法:

左手中指的指腹按压穴位,右手中指的指腹按压基手中指的指甲上,两手中指同时用力揉按穴位,有酸胀感,每天早晚左右手轮流按揉,先左后右,每次大约1-3分钟。或者用方形4孔艾灸盒扣在关元处艾灸40分钟,同时兼顾中脘穴、肚脐、气海。

10,长 强 穴

便秘腹泻好帮手


长强穴属督脉的第一穴道,在人体的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处。作 用:

(1)按摩此穴,能够促进直肠的收缩,使大便畅通,还能治疗便秘,并且能迅速止腹泻;

(2)长期按压此穴,具有通任督、调肠腑的作用,对肠炎、腹泻,痔疮、便血、脱肛等疾患,这么好的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学艾灸,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自我按摩:

每天分别用左右两手各揉按1-3分钟,先左后右。

11,足 三 里

常按足三里,胃病远离你

保健大穴


足三里主治腹部上、中、下三部之症,因此名为“三里”,此穴位于人体下肢,为了和手三里区别,故称为“足三里”

作 用:

(1)此穴有养生保健的功能,能够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强壮神经、预防衰老、对结核病、伤风感冒、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溢血后遗症具有预防治疗的作用,经常按摩,能够祛病延年,所以也称长寿穴。(2)经常按摩,能够理脾胃、调气血、补虚弱、防治肠胃疾病,对胃肠虚弱、胃功能低下、食欲不振、赢瘦、消化吸收不良、肝脏疾患、胃炎肠炎、胰腺炎胃下垂等,都具有很的疗效;

(3)按摩此穴,还能增强下肢体力,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等症,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风湿痹痛、末稍神经炎等都有疗效。

自我按摩艾灸法:

每天早晚各按一次,每次1-3分钟。也可以每天艾灸此穴30分钟。用单孔艾灸盒艾灸30分钟。

12,三 阴 交

妇科疾病的克星


三阴交指足部的三条阴经(肝、脾、肾)中气血物质在此穴交会,故名“三阴交”。

三阴交属脾经上的穴道,在人体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

作 用:

(1)此穴是妇科主穴,对妇科疾病很有疗效,如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不调、经痛、带下、不孕、崩漏、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行等;(2)按压此穴能治疗男孩女生殖器官的疾病。如遗精、遗尿、阳痿等;

(3)三阴交穴能排除瘀血,产生新血,经常按此穴能有效去除减头皮屑。

自我按摩艾灸法: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按1-3分钟。也可以每天艾灸此穴30分钟。用单孔艾灸盒艾灸此穴30分钟。


13,委 中 穴

腰痛背痛求委中


委中穴属膀胱经上的穴道,在膝盖里侧中央。

作 用:

(1)按摩此位,具有通络止痛、利尿祛燥的作用;

(2)长期按此穴位,对腰背、腿部的各种疾病,如腰腿无力、腰痛、腰连背痛、腰痛不能围侧等,都有良好的疗效;搜索关注公众号学艾灸,对下肢瘫痪,臀部疼痛、膝关节疼痛等病症也作用明显。

自我按摩艾灸法:

食指放在膝盖里侧,就是腿弯的中央部位,用食指按压,有酸胀感。每次左右两侧各按揉1-3分钟,也可双侧同时按揉。可以用艾灸盒艾灸出现20分钟。

14,内 庭 穴

手肢冰冷找内庭


内庭穴属足胃经上的穴道,在足的次趾与中趾之间,脚叉缝尽处的陷凹中。

作 用:

(1)对四肢冰冷,喜欢独处静卧,不喜欢听闻人声,就按此穴;

(2)对牙齿痛、风疹块、急性肠胃炎能及种急慢性胃炎,具有很好的保健调理功能

自我按摩艾灸法: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1-3分钟。取艾条悬灸此穴10分钟。

15,涌 泉 穴

缓解腰酸背痛找涌泉


涌泉穴属足肾经上的穴道。在足底足前部的凹陷处,第二、第三趾的趾缝纹头端和足跟连线的前1/3处。

作 用:

(1)经常按此穴,具有散热生气的作用;

(2)长期按摩此穴,能够益肾、清热、开郁;

(3)按摩此穴,治疗咽喉肿痛、头痛、目眩、失音、失眠、小便不利、休克、中暑、中风、高血压、不孕、月经不调、阴痒、糖尿病、更年期障碍、肾脏疾病。

自我按摩艾灸法:

左右脚心每日早晚各推按1-3分钟。按摩后再艾灸此穴10分钟最好。

⑺ 耳鸣,脑鸣艾灸哪个穴位

1、耳鸣按摩什么穴位
1.1、先用食指和大拇指轻柔按摩听会穴(在耳屏的前下方与小豁口平齐,张嘴时凹窝处)5分钟左右,约350~400次。
1.2、击天鼓50次。即两掌搓热,用两掌心掩耳,十指按在后头部。再将食指叠在中指上,敲击枕骨下方,使耳内可闻及类似击鼓的声音。
1.3、用已搓热的两手掌心捂住两耳,手掌与耳朵完全封闭,然后两掌突然松开,这样重复捂耳30次。
1.4、之后用食指和大拇指,先从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后从下至上按捏,这样反复按捏至双耳有发热感,共按捏耳廓100次。
1.5、按摩合谷穴(伸臂,俯掌,大拇指、食指二个手指并拢,在肌肉最高处取穴)80次。
2、脑鸣按摩什么穴位
首先呢,建议大家可以在脑鸣的时候,按摩太阳穴。可以躺在床上,让自己的亲人帮忙按摩,真的很舒服,对缓解脑鸣也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呢,建议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在家里试一下,效果还是不错的。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脑鸣的人,尽量不爱去空间狭小,人多的地方。
脚底按摩是一直以来很火的一个按摩,因为脚底有很多的穴位,连接是人们全身各处,所以呢,如果脑鸣的话,我建议大家呢,可以去做一个脚底按摩,效果也是挺不错的,然后呢,建议大家在治疗期间呢,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切记不要上火,不要有过激的情绪反映。
3、耳鸣的病因分类
生理性耳鸣:在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处于极其安静环境时可以听到身体内部器官脏器维持其自然活动状态和血液流动时动脉受压所产生的脉动性声音或呼吸声、咽鼓管开放的声音等,这些均属于亚体声,为生理性耳鸣。
病理性耳鸣:任何外界机械性、噪声性、中毒性、感染性、变态反应性、药物耳毒性及全身疾病等病因所引发的耳鸣均属于病理性耳鸣的范畴。药物引起的耳鸣:大剂量水杨酸能引起听力下降和诱发可逆性的耳鸣。耳鸣特点:多为中高频耳鸣、双侧,停药后耳鸣可消失。一般在每天口服400 mg以上水杨酸药物时才会出现耳鸣症状。外伤性耳鸣多发生在脑外伤后,可能与迷路振荡以及脑振荡有关。耳鸣的产生部位可在耳蜗、神经或听中枢,也可混合存在。有证据显示部分脑外伤患者的脑组织出现局部瘢痕,引起异常放电。

⑻ 耳鸣可以治好吗

首先肯定的告诉大家耳鸣艾灸是有用的,这个大家可以放心的,因为很多耳鸣患者艾灸效果不错的!也就是艾灸可以治疗耳鸣的!但是我们想要治疗耳鸣就要知道引起耳鸣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辩证的去艾灸,不盲目!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而引起耳鸣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例如有些人可能是外伤或者感染引起的,举个简单例子来讲患有中耳炎等问题,也很容易导致耳鸣等问题!
而有些人可能压力比较大,精神高度紧绷,本身耳朵正常,但是突然间就耳鸣了,这种情况也有很多。
第三种情况就是有些人长期处于噪音的工作环境中,因为长期噪音会刺激内耳神经损伤,所以一般会产生耳鸣的情况!还有一些人头部受过伤,可能也会导致耳鸣等问题。
第四种情况就是身体其他部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的去治疗,那么可能也会导致耳鸣问题的产生!举个简单例子来讲鼻炎、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问题很容易导致有积水产生从而诱发中耳炎!或者说颈椎以及颅内血管异常,导致血管性杂音传到耳朵内从而产生耳鸣等!还有一些人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脑血疾病等都很容易导致耳鸣。
耳鸣艾灸哪个部位最有效:
上面和大家说了引起耳鸣的原因,而中医认为五脏之中耳病通常和脾、肾、肝、胆关系比较密切,例如肾虚可能会导致耳鸣问题!而肝胆之火旺盛,人容易生气,也非常容易导致耳鸣问题!脾主运化,脾弱则清气不能是上升于耳,也会导致耳鸣问题!
所以说如果患有耳鸣问题的话,那么可以用艾灸治疗的,首先我们可以患处艾灸,也就是直接艾灸耳朵不舒服的位置,耳朵这个部位有些时候不太好艾灸,如果家里有人的话可以让家人手持艾灸,然后采取吹灸的方式!这样艾灸的热力和艾烟等可以进入耳道内,这样的话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或者家里有一次性纸杯,里面衬着一些锡纸,底部弄个孔,把艾条插进去,然后套在耳朵上艾灸也可以的。患处艾灸效果是最好的。
之后大家可以艾灸一下耳门、听宫、听会、翳风这四个穴位,这四个穴位都是在耳朵周围的,附图:

这几个穴位主要是解决耳部问题的,例如耳鸣、耳聋、以及有些人齿痛,颌肿都可以艾灸这些穴位的!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上面是主要艾灸的穴位,下面就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增加辅穴了!例如有些人肾虚,那么可以加上肾俞穴!补肾气,治肾亏!而有些人的话脾胃不好,那么建议加上脾俞穴、胃俞穴这两个穴位调理脾胃!如果是平时肝胆火旺盛,那么可以加上肝俞、胆俞穴!也可以加上太冲穴和太溪穴!太冲散肝火,太溪可以滋阴!
这些穴位是辅穴,大家要根据自己情况去选择辅穴搭配艾灸即可!如果平时有鼻炎问题,鼻炎问题导致的中耳炎,那么可以一边调理鼻炎,一边去艾灸治疗耳鸣即可。
最后笔者想说艾灸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如果耳鸣比较厉害大家可以吃点药物辅助,然后搭配艾灸这样的话效果是最好的!艾灸不是万能的,只有坚持艾灸才能有很好的效果。

⑼ 用艾灸治疗耳鸣有效吗灸什么穴位呢

病情分析:
您好,艾灸能治耳鸣,可以艾灸耳门、听宫、听会等穴位,
指导意见:
耳鸣是在其他疾病并发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对症下药,及时治疗并发疾病,对于功能性耳鸣,需要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戒烟禁酒,可以逐步缓解耳鸣。

⑽ 艾灸能减轻耳鸣吗

艾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中医治疗方式,可以用于治疗耳鸣,但是具体治疗耳鸣的效果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出现耳鸣之后,可以考虑到中医科就诊,进行艾灸治疗,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需要观察病情的变化情况,看一下耳鸣的症状有没有减轻,如果说治疗有效就可以继续治疗。
如果说通过及时的治疗之后,耳鸣症状不能缓解的,还是需要考虑到西医耳鼻喉科就诊,需要进一步的相关检查,可以做一下听力学检测,耳内镜检查,有一部分患者还需要考虑做头部的核磁共振,进一步的明确病变原因。在西医治疗方面,可以考虑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的药物治疗。如果说有炎症反应导致的,还需要考虑用抗生素。
艾灸疗法,是借助灸火的温热力以及艾叶的药效,通过经络的传导,可温通气血,扶正祛邪。适用于针、药效果较差的某些疾病或结合针、药,更能提高疗效。

耳鸣各症型对应的艾灸疗法:

01

风热上扰型

【症状】开始多有感冒等先期表现,起病较速。自感耳中憋气作胀,有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而自声增强

【穴位】听宫、翳风、大椎、曲池、合谷。

【治法】采用艾炷灸泻法,点燃艾炷后用口吹旺其火,使火力劲猛(即泻法),待局部灼痛即更换艾炷再灸。每天1次,每穴每次5炷。

02
肾精亏虚型【症状】耳内常闻蝉鸣之声,昼夜不息,夜间较甚,以致虚烦失眠,听力逐渐下降,兼见头晕目暗,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带下等。【穴位】耳门、听宫、肾俞、阴谷。【治法】采用艾条灸中的温和灸和回旋灸法。主穴耳门、听宫用回旋灸,灸5~10分钟,其他各穴多用温和灸,8~10分钟。

温和灸是指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穴位保持1寸左右距离,使其感到温热而无灼痛的方法;
回旋灸是指使艾条燃着的一端在穴位上方一定距离处做回旋运动,给穴位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对肾精亏虚、气血虚弱的患者不可时间过长,以防伤津灼液。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可常年治疗。

03
清气不升型
【症状】耳中鸣响,劳而更甚,或在蹲下站起时较甚,耳内有突然空虚或发凉的感觉。倦怠乏力,纳少,食后腹胀,大便时溏,面色萎黄,唇舌淡红。
【穴位】听宫、听会、足三里、气海。
【治法】主穴听宫、听会用回旋灸,灸5~10分钟,足三里、气海用艾炷温和灸,8~10分钟,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可常年治疗。

04
肝胆火盛型
【症状】耳鸣如闻潮声,或如风雷声,耳聋时轻时重,每次郁怒之后突发加重,兼耳胀耳痛感,或有头痛,眩晕,目红面赤,口苦咽干,或夜寐不安,烦躁不宁,或有胁痛,大便秘结,小便黄。
【穴位】耳前三穴线(耳门、听宫、听会的连线)、翳风、阴谷。

【治法】采用艾条灸中的温和灸和回旋灸法,耳前三穴多用回旋灸,其他各穴多用温和灸,8~10分钟,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可常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