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猪身上的所有部位的名称叫什么
猪肉除去头、蹄(爪)、尾外,分为以下14个部位。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颈肉,呈条形,肥瘦相同,韧性强。适于做香酥肉、叉烧肉、肉馅等。
2、鹰嘴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质老筋多。适于焖、炖、酱、红烧等。
4、里脊又称小里脊。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一长条肉,一头稍细,肉色发红。这块肉是猪瘦肉中最嫩的一块,适于熘、炒、炸等。
5、通脊又称外脊。位于脊椎骨外与脊椎骨平行的一长条肉。肉色发白,肉质细嫩。适于滑熘、软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后腿骨下部,紧贴臀部肉皮的一块长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质较老。适于做锅爆肉、清酱肉和切肉丝等。
7、三岔位于胯骨与椎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肉,肉质比较嫩。适于做熘、炒菜及切肉丝、肉片等。
8、臀尖紧贴坐臀上的肉,浅红色,肉质细嫩。适于做肉丁、肉段及切肉丝、肉片等。
9、拳头肉又称榔头肉。肉。包着后腿棒子骨的瘦肉,圆形似拳头。肉质细嫩。适于切肉丝、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黄瓜肉紧靠底板肉的一条长圆形内,形似黄瓜,质地较老,适于切肉丝。
11、腰窝后腿下部前端与肚之间的一块瘦肉,肥瘦相连,肉层较薄。适于炖、焖、炒等。
12、罗脊肉连着猪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面包一层脂皮。适于炖、焖或制馅。
13、五花肉位于前腿后、后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间呈五花三层状,肋条部分较好称为上五花,又叫硬肋,没有肋条部分较差称为下五花,又叫软肋。上五花适于片白肉,下五花适于炖、焖及制馅。
14、肘子南方称蹄膀,即腿肉。结缔组织多,质地硬韧,适于酱、焖、煮等。
(1)鹰嘴肉是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不可与猪肉同食的食物警惕饮食安全,猪肉是人们日常接触最多的食品之一,因为太常吃,人们还发明了许多新鲜花样去烹饪这道传统美食。下面这些食物不能与猪肉同煮。
1、大豆
从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豆类与猪肉不宜搭配,是因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
它常与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形成复合物,而影响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还有就是因为豆类与瘦肉、鱼类等荤食中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结合,从而干扰和降低人体对这些元素的吸收。
故猪肉与黄豆不宜搭配,猪蹄炖黄豆是不合适的搭配。
2、羊肝
中医云:“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这主要是因为羊肝气味苦寒,补肝、明目,治肝风虚热。
猪肉滋腻,入胃便作湿热,从食物药性讲,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气,与猪肉共同烹炒,则易生怪味,从烹饪角度讲看,亦不相宜。
3、香菜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与羊肉同吃相宜。芫荽辛温,耗气伤神。猪肉滋腻,助湿热而生痰。古书有记载:“凡肉有补,唯猪肉无补”。一耗气,一无补,故二者配食,对身体有损害。
4、牛肉
猪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说法由来已久,《饮膳正要》指出:“猪肉不可与牛肉同食”。这主要是从中医角度来考虑,一是从中医食物药性来看,猪肉酸冷、微寒,有滋腻阴寒之性,而牛肉则气味甘温,能补脾胃、壮腰脚,有安中益气之功。
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脾胃,一冷腻虚人。性味有所抵触,故不宜同食。
⑵ 怎样猪体各部位肉
按着烹调的需要,猪肉除去头、蹄(爪)、尾外,一般分为以下14个部位。1、血脖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颈肉,呈条形,肥瘦瘦[/url]相同,韧性强。适于做香酥肉、叉烧肉、肉馅等。2、鹰嘴2、鹰嘴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3、哈利巴3、哈利巴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质老筋多。适于焖、炖、酱、红烧等。4、里脊4、里脊又称小里脊。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一长条肉,一头稍细,肉色发红。这块肉是猪瘦瘦[/url]肉中最嫩的一块,适于熘、炒、炸等。5、通脊5、通脊又称外脊。位于脊椎骨外与脊椎骨平行的一长条肉。肉色发白,肉质细嫩。适于滑熘、软炸及制茸泥等。6、底板肉6、底板肉后腿骨下部,紧贴臀部肉皮的一块长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质较老。适于做锅爆肉、清酱肉和切肉丝等。7、三岔7、三岔位于胯骨与椎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肉,肉质比较嫩。适于做熘、炒菜及切肉丝、肉片等。8、臀尖8、臀尖紧贴坐臀上的肉,浅红色,肉质细嫩。适于做肉丁、肉段及切肉丝、肉片等。9、拳头肉9、拳头肉又称榔头肉。包着后腿棒子骨的瘦瘦[/url]肉,圆形似拳头。肉质细嫩。适于切肉丝、肉片和做炸、熘菜等。10、黄瓜肉10、黄瓜肉紧靠底板肉的一条长圆形内,形似黄瓜,质地较老,适于切肉丝。11、腰窝11、腰窝后腿下部前端与肚之间的一块瘦瘦[/url]肉,瘦瘦[/url]相连,肉层较薄。适于炖、焖、炒等。12、罗脊肉12、罗脊肉连着猪板油的一圈瘦瘦[/url]肉,外面包一层脂皮。适于炖、焖或制馅。13、五花肉13、五花肉位于前腿后、后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瘦[/url]相间呈五花三层状,肋条部分较好称为上五花,又叫硬肋,没有肋条部分较差称为下五花,又叫软肋。上五花适于片白肉,下五花适于炖、焖及制馅。14、肘子14、肘子南方称蹄膀,即腿肉。结缔组织多,质地硬韧,适于酱、焖、煮等。---
⑶ 尺骨和鹰嘴分别在哪里
尺骨为前臂的稳定骨,是两根前臂骨中位于内侧且较长的骨,分二端一体。
尺骨的近侧端有一半月形凹陷的滑车切迹。切迹上下两端有两个突起,上方的为鹰嘴,下方的为冠突。
冠突外侧的浅凹为桡骨切迹与桡骨头相关节。冠突下方有一粗糙的尺骨粗隆。尺骨体呈三棱柱形,外侧缘锐利为骨间嵴与桡骨的骨间嵴相对。
远侧端细小,呈圆盘状称尺骨头。从尺骨头后内侧发出一小而圆的突起为尺骨茎突,尺骨茎突的位置较桡骨茎突高1厘米。
(3)鹰嘴肉是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尺骨正位
在正位片上,尺骨上端膨大,其上突的鹰嘴呈不整的四方形。鹰嘴大部分与肱骨滑车重叠,显影致密。冠突位居鹰嘴下方,显影为一稍有上凸的弧形致密线,由此弧形致密线显示出冠突的正位像。
弧形致密线本身是冠突上面的关节面,它与肱骨滑车下缘相对应,构成肱尺关节,并见关节间隙。冠突外侧的桡骨切迹呈矢状位,不能完全显示,但它与桡骨小头对应成桡尺近侧关节,此关节常因两骨重叠而不显间隙,或只显示出不太透明的部分间隙影。
尺骨骨干为管状骨影,两侧皮质较厚,内有骨髓腔。其内侧皮质稍窄,但很清晰,外侧皮质的边缘比较模糊。沿其边缘可见显影较淡的骨间嵴影。
尺骨下端的尺骨小头和尺骨茎突显影都很清晰。尺骨小头与桡骨的尺骨切迹相对应,构成桡尺远侧关节,多半两骨彼此重叠,有时可见关节间隙。尺骨小头下方与腕骨之间关节盘不能显影,X线上两者距离较宽。
⑷ 猪鹰嘴肉和梅花肉一样吗
不一样。
肉是脖子上的肉,俗称梅花肉。猪鹰嘴位于猪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⑸ 各部位猪肉怎样烹饪
猪肉的蛋白质为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并且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因此易被人体充分利用,营养价值高,属于优质蛋白质。猪肉的部位不同肉质也不同,烹调时有不同吃法,按照烹调的需要,今天就为大家介绍猪肉的健康吃法一起去看看吧!
里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条与大排骨相连的瘦肉。肉中无筋,是猪肉中较嫩的肉,可切片、切丝、切丁,也是炸、熘、炒、爆之用最佳部位。
臀尖肉:位于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质鲜嫩,一般可代替里脊肉,多用于炸、熘、炒。
坐臀肉:位于后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为瘦肉,但肉质较老,纤维较长,一般多作为白切肉或回锅肉用。
五花肉:为肋条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层肥肉、一层瘦肉叠起的,适于红烧、白炖和粉蒸肉等用。
夹心肉:位于前腿上部,质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较强,适于制馅、做肉丸子。在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适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汤。
前排肉:又叫上脑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块肉,瘦肉中夹肥肉,肉质较嫩,适于作米粉肉、炖肉用。
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结缔组织多,均为泡泡状,肉质差,多熬油用。
弹子肉:位于后腿上,均为瘦肉,肉质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里脊肉用。
蹄膀:位于前后腿下部,后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红烧和清炖均可。
猪颈肉:又称血脖,这块肉肥瘦不分,肉质差,一般多用来作馅。
猪头:宜于酱、烧、煮、腌,多用来制作冷盘,其中猪耳、猪舌是下酒的好菜。
⑹ 鹰嘴牛肉是哪个部位
就是在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肉,这块肉肉质细嫩,是日常烹饪的首选。
⑺ 猪鹰嘴肉是什么部位的肉
猪鹰嘴位于猪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营养价值:
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脂肪含量最高。瘦猪肉含蛋白质较高,每100克可含高达29克的蛋白质,含脂肪6克。经煮炖后,猪肉的脂肪含量还会降低。猪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可以使身体感到更有力气。猪肉还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猪肉性味甘成,滋阴润燥,可提供血红素(有机铁)和促进铁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铁性贫血。猪排滋阴,猪肚补虚损、健脾胃。
⑻ 鹰嘴肉是什么牛胸口又是什么
鹰嘴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猪肉)
牛胸口肉。没有全肥那么油腻,却比全瘦更香,比较适合搭配东北芝麻酱料
⑼ 猪哪个位置的肉最嫩
猪肉是我们常食用的肉类,猪的浑身都是宝,除了猪肉以外,猪的下水也是美味无比的。比如说猪肺,猪肝,猪肚,猪肠等可以用来卤制,红烧,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猪肉不同的部位吃起来口感也不一样,平时炒菜的话,猪肉的哪个部位最嫩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猪肉哪个部位最适合吃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颈肉,呈条形,肥瘦相同,韧性强。适于做香酥肉、叉烧肉、肉馅等。
2、鹰嘴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质老筋多。适于焖、炖、酱、红烧等。
4、里脊又称小里脊。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一长条肉,一头稍细,肉色发红。这块肉是猪瘦肉中最嫩的一块,适于熘、炒、炸等。
5、通脊又称外脊。位于脊椎骨外与脊椎骨平行的一长条肉。肉色发白,肉质细嫩。适于滑熘、软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后腿骨下部,紧贴臀部肉皮的一块长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质较老。适于做锅爆肉、清酱肉和切肉丝等。
7、三岔位于胯骨与椎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肉,肉质比较嫩。适于做熘、炒菜及切肉丝、肉片等。
8、臀尖紧贴坐臀上的肉,浅红色,肉质细嫩。适于做肉丁、肉段及切肉丝、肉片等。
9、拳头肉又称榔头肉。包着后腿棒子骨的瘦肉,圆形似拳头。肉质细嫩。适于切肉丝、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黄瓜肉紧靠底板肉的一条长圆形内,形似黄瓜,质地较老,适于切肉丝。
11、腰窝后腿下部前端与肚之间的一块瘦肉,肥瘦相连,肉层较薄。适于炖、焖、炒等。
12、罗脊肉连着猪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面包一层脂皮。适于炖、焖或制馅。
13、五花肉位于前腿后、后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间呈五花三层状,肋条部分较好称为上五花,又叫硬肋,没有肋条部分较差称为下五花,又叫软肋。上五花适于片白肉,下五花适于炖、焖及制馅。
14、肘子南方称蹄膀,即腿肉。结缔组织多,质地硬韧,适于酱、焖、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