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这个图片的含义是啥子
这是一个叫做fall out boy(打倒男孩)的美国摇滚乐队曾经发布的一张专辑《save rock and roll》的封面。
这种照片上是一个不羁的摇滚少年牵着一位和尚的手走在路上,它寓意摇滚可以跨越宗教、性别、传统等隔阂。(这一段引自网易云音乐该专辑网友评论)
Ⅱ 斯琴格日乐怎么死的
斯琴格日乐没有死,只是有自杀过。斯琴格日乐,在做客杨澜主持的谈话节目《天下女人》时,说起出道前的“北漂”经历,说起长达两年吃小米粥、熬白菜,睡仓库的生活时一直谈笑自如,对于那段犹如炼狱的感情经历也能平静陈述,然而在说到被迫堕胎时,终于哭出声来。她说自己从2000年到2003年,在不知道对方已婚的情况下,开始与对方交往,最痛苦的时候甚至服下安眠药打算自杀。斯琴格日乐一直没有提到对方的名字,始终用“那个人”指代过去的恋人。摇滚女歌手斯琴格日乐和臧天朔有着撕心裂肺的过往。斯琴格日乐在杨澜的《天下女人》节目里,说自己在不知道对方已婚的情况下开始和对方交往,怀孕后自杀又被迫堕胎,直至发现男方与她和妻子之外还有着另一段感情后,才彻底死心,斩断情丝。当记者询问那个在感情上伤害过她的人是否就是臧天朔时,斯琴格日乐没有否认。
尽管斯琴格日乐一直没有提到对方的名字,但有媒体报道中写到“圈中人都知道,她所谓的‘那个人’就是当初带她出道的音乐人臧天朔。”但那时,臧天朔早已结婚,老婆叫做李梅。是他还未出名的时候就认识的,李梅以前是皮尔卡丹在中国开的第一家餐厅,北京崇文门的马克西姆餐厅的服务员,给他生了一对儿女。2004年,媒体爆出臧天朔已经秘密结婚生子,而斯琴格日乐和臧天朔长达三年的恋情也在那一年结束。可是每次两人中的一个单独出现时,总还是有媒体问及另一个人,但不久前斯琴格日乐对媒体说:“我和那个人没什么关系。
不过,2007年4月,一连几个晚上,斯琴格日乐都出现在臧天朔在南京的立煌酒吧演唱。更意外的是,斯琴格日乐连续三晚一直住在臧天朔的别墅内。臧天朔的妻子一直是个谜,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妻子到底是谁。2006年9月,面对记者,臧天朔首次透露,妻子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两人2001年结婚,妻子与娱乐圈没有任何联系。
Ⅲ 谁有黄家驹1993年马来西亚亚演唱会那个视频开头的动态相册
说到黄家驹不得不提及beyond乐队。1983年初期,黄家驹拉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兄弟(其中就有
世荣),参加了香港杂志社(<吉他杂志>)举办的一个吉 他比赛,该比赛是一个乐队参赛形
式,以吉他演奏为主。当时他们第一次用BEYOND这个名字,并且幸运的得了冠军。尽管他们当
时纯粹是希望加深音乐认识,多练习些演奏技巧,从没想过要组织乐队,发歌星梦,但他们却
从此走上了摇滚乐之路。期间乐队成员几经更换,最后确定为了四位成员:黄家驹,黄家强,
黄贯中 和叶世荣。黄家驹极具领袖气质和才能,在他的领导下,beyond乐队走过了一段辉煌
而艰辛的摇滚历程。众所周知,香港乐坛容不下beyond乐队,于是 他们远赴日本发展。令人
遗憾的是,1993年6月,黄家驹在参加日本的一个电视节目时不慎从3米高的舞台上摔下,伤重
而离奇死亡。由于黄家驹的突然去世,beyond乐队从此跌入了低谷。尽管家驹不在了,但我认
为这丝毫也不能抹杀beyond乐队作为摇滚乐的先锋,其对香港乐坛的特殊贡献。鉴于他们在歌
迷 中的广泛影响力,beyond乐队也从此确立了其在世界乐坛不可动摇的特殊地位。beyond乐
队是一支伟大的乐队,他们树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黄家驹成 就和地位的取得也离不开
beyond乐队的贡献,他们是“四位一体”。作为乐队的核心成员,黄家驹身兼数职:填词,作
曲,编配,弹奏,主唱还有队长之职, 真是累坏了啊。若他再存在哪怕是十年,其他歌者恐
怕要黯然失色许多吧。黄贯中负责主音,黄家强弹奏贝司,叶世荣司职鼓手,当然他们还要担
负创作与和声的任 务。配合默契,效果不凡。更为遗憾的是正当他们事业颠峰之时,没有得
到足够的尊敬与认同。家驹,我们怀念你!
我渐渐的知道原来喜欢黄家驹的人远比我想象的多。喜欢家驹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比如:正直,坚定,重感情,有爱心,务实又充满理想等,这和家驹歌曲里 面所要表达的精神
很是吻合。据我长期的了解,黄家驹的歌迷准确讲是乐迷最为真情,也最为专一。他的音乐可
以打动每一个有理智的人,给迷失方向的人们以前进 的动力,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叫人热
血沸腾,这缘于他就是一个有理智的,真性情的人!香港容不下Beyond乐队,只是因为他们太
出色的缘故,所以<海阔天空>也便成了家驹之绝唱就不难理解了。记得在家驹离开后的一次
beyond乐队演唱会上,贯中所弹奏的<海阔天空>的尾奏是我所听过的最感人肺腑的器乐 演奏
,十分精彩,现场一片泪海,真实印证了歌迷对家驹的无限怀念和最最真挚的爱,”恨”家驹
走得太匆匆!<海阔天空>也被公认为是黄家驹一生写照的最后经 典!时至今日,我还没有发
现哪一个人的音乐水平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而且差距不小啊!他在歌迷心目中的位置是永恒的
。无奈天意不遂人愿啊!家驹的歌声里充满 了对现实社会的某种不屑与批判,很有哲理性!
他的离去叫众多歌迷痛惜不已,我想天公一定也落泪吧,只是在为自己的嫉妒之心而感到无比
的愧疚吧!家驹永不死!
黄家驹是伟大的音乐先驱者。他的音乐作品深入人心,流传甚广,影响了几代人,而且还
会继续。他播种下了音乐的种子,让后来者走上了音乐道路,坚定了音乐理 想。其作品经典
且百听不厌,是如此得富有生命力,以至于人们可以因他的音乐而落泪,更因他的离去而无以
复加的悲痛,歌迷对他的爱戴只会加深而不曾减弱。他 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人,其作品的精
神和内涵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值得人们去深思和回味,他对于音乐的付出和贡献更值得音乐
家们去做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为何 他人虽故去,而精神犹存,且经久不息?他的确缔造了一个
摇滚乐的传奇!如果说张学友是歌王的话,那么我想黄家驹无疑就是乐神,他是那样得完美,
那样得无可 挑剔!他在音乐领域的地位堪比乔丹在篮球领域的地位,影响深远啊!黄家驹是
现代音乐人的最佳楷模!他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他的那种对音乐理想的永 不放弃
的执着精神本身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其在音乐领域的造诣更是后来者所望尘莫及的!为何他
的音乐能够广为传唱而经久不衰?为何他的作品可以赢得众多歌 迷的真心且不曾老去?因为他
的作品所表达的意境是如此之高!凡是谈起家驹的音乐,所知道的人无不对他的音乐表示由衷
的折服和深深的敬意,再无第二人能享此 待遇,据我所知。
黄家驹创造了一个神话。他在真正懂音乐的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难以取代的,他是做音乐
的鬼才,天才,他的成就后来者难以企及。他对音乐的执着和付出令人肃然 起敬,他的音乐
造诣、他的地位,将逐渐被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家们所瞩目与肯定。他,他的乐队以及他们的音
乐终有一天会永载史册,并在世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其作品的影响力之深远令一般的音乐
家难以与之比肩。他是一个教科版式的伟大人物,其在乐坛的地位无人可以悍动,至少目前没
有。岁月悠悠,历史的长河必将继 续证明这一点! 无奈天妒英才,他的英年早逝是乐坛巨大
的损失。黄家驹,翁美玲,李小龙,邓丽君皆英年早逝,这一定是上苍的妒意所致吧!还是那
句话:天妒英才!物尽其用, 人尽其才,天意又如何?!黄家驹仅仅出道十年竟能将音乐做到
如此境界,简直难以置信,我们尊敬您!你在天堂安息吧,来世再继续你的音乐道路吧!我们
等您……
环顾现今乐坛,不少音乐作品内容浮华、空洞,无实质内涵,流行歌曲流行一时便销声匿
迹,不能持久。我们都太浮燥了,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浮燥的年代,所以现 在好作品便少之
又少!我建议主流媒体可以多多播放一些Beyond乐队的影音资料,多多回顾他们的音乐作品,
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绝不仅仅因为他们值 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黄家驹的确是一个值得永远怀念的不朽的乐坛传奇!他的音乐惊天地,泣鬼神!黄家驹永
垂不朽!
想对黄家驹及beyond乐队有更多的了解,比如他们的摇滚历程,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分析,
生活轶事,影音图片资料,黄家驹逝世的前前后后等等,请大家 到网络搜索或是到网络贴吧
详细查看。这篇文稿除谈及beyond乐队外,侧重讲述黄家驹的音乐才能和音乐作品的总体解析
及其历史地位和影响力,简而言之, 仅仅是本人为了表达对黄家驹的怀念和敬意。
Ⅳ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on the road
摇滚开始在美国流行时大都是男孩玩摇滚,K饰演的那个女孩也有组建乐队的梦想,于是用一大堆零钱买了酷酷的摇滚衣服,找到一个不再出名的音乐人于一群互不相识的女孩组建了一个女子摇滚乐队。经过训练,他们开了演唱会并开始在世界引起轰动。
Ⅳ 《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伤花怒放》(郝舫)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com/s/1YTrcaOLoJls2Qwvzk7nJvQ
书名:伤花怒放
作者:郝舫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3-10
页数:364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并不晦涩的摇滚乐理论读物,它涉及到早期摇滚乐的社会文化意义,研究了一些至今没有得到深入探讨的问题,由于涉及音乐、社会、学术背景较深,所以妨碍了十年前那批读者的理解,但看来它正适合今天的读者。
本书的主题,正如它副标题所说,是摇滚乐的被缚与抗争,这是任何人理解摇滚乐都不可绕过去的主题,其中的悖论、矛盾、希望,以及论题展开的整个文化问题,都值得用十倍于此书的篇幅去论述。所以说,它应该被再版,在今天这个中国音乐界期待着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关口引起更多思考。
作者简介:
郝舫,着名作家、乐评人,着有《将你的灵魂接到我的线路上--大众文化中的流行音乐》、《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灿烂涅磐--柯特·科本的一生》、《比零还少--探访欧美先锋音乐的异端禁地》等影响巨大的摇滚和文化着作,译有《上车走人--与黑旗摇滚在路上》、《请宰了我--纽约叛逆文化圈口述实录》等。十数种国内重要报刊专栏作家 ,并被视为摇滚文化和另类文化的代言人,被各国重要媒体常年广泛报道评论。曾任大学教师、报社编辑、杂志主编、网站总监,电视节目制作人。现任《rolling stone》中文版主编。
Ⅵ 大家推荐一些关于摇滚的书籍
1:<<上车走人>>--与黑旗摇滚在路上
作者简介:Henry Rollins,曾经是20世纪80年代最杰出的硬核朋克乐队之一”黑旗”(Black FLag)的主唱,10本书的作者,单口戏的名艺人,有声望的配音好手,好几部电影电视中的演员,成功的出版人,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成为再版CD长牌Infinite Zero的合伙人......看DD的人,很容易从他胳膊上的方文身和20英寸粗的脖子认出他来.Henry Rollins,活着的传奇,地下世界为被歌颂的朋友的英雄.
内容提要:《上车走人》是Henry Rohns同“黑旗”一起上路的形象记录。详尽记载了他与这支当代最重要的摇滚乐队之一催人泪下的英勇历程。它全景式记录了Rollns从旧引年加人乐队到 1986年乐队解散期间长达6年的“尽责之旅”。这部由Rorins的巡演笔记演变而来的着作。是他用最生猛的率真坦白和锐利的幽默惰怀织就的编年史,期间遍布过于热心的歌迷、好斗的警察、穷困潦倒和彻夜奔忙。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如火如茶的朋克勃发期,“黑旗”在音乐和意识形态两方面都是绝对的先锋——他们坚持了一种大多数乐队难望其项背的坚决的独立精神和行为准则。 Rohns是“黑旗”的焦点并由此而成为多数歌迷崇敬或敌视的对象。在场场骚乱之中,Rollins始终留存着他的笔记,那上面记录着种种事件和他的思想。
《上车走人》敏锐而发人深省,也颇具黑色幽默本色它是对一支界定了一个时期音乐和姿态的乐队的深人探视,一种引人人胜的探视。
2:<<心火宣扬:摇滚和它的文化世界>>
作者自述:
摇滚——一种声音
如果寻找一种音乐,让它传达年轻人的思想和情绪,那必然是摇滚乐;如果说到一种音乐,它的精神与时代紧密相联,并影响了几代年轻人的行为,那它还是摇滚乐。当我们回首半个世纪前的那段岁月,不禁惘然。沉沉浮浮的大众情绪随着音乐而激昂,而沉郁。太多的声音,太多的选择包围着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为了张扬自我,为了表现自己的拒绝,他们唱起了摇滚。
作为这个社会的见证者,作为这个社会的表现者,摇滚用它的声音记录了那段历史,也记录了那段历史中人们曾有过的心态和思想。五十年过去了,尽管社会已平和了许多,尽管人们已平静了许多,但摇滚依然未改它的初衷。“它是一丛心火,绚丽的并不是火焰燃烧的形状,而是灼热和光芒。”当写下这句话后,那种久远的狂热又漫上心间,已有多久没听披头士和滚石了呢?有人说世纪末是怀旧的时节,在新世纪的今天,我在摇滚乐的节奏中又想起了五十年前的那些激昂岁月。那是一群怎样的年轻人?他们拒绝一切,他们走出家园,他们反抗既有的规范和秩序,他们是一群敏感而脆弱的人,在孤独中宣泄着自已的不满。是那个社会的确沉疴重重,还是年轻人成长后的拒绝与反叛?带着许多反思我再一次循着音乐的路逆流而上,去追溯摇滚。
五十多年前,披头士曾这样唱过:
深夜中青鸟在歌唱,
用这破损的双翅学着飞翔,
你用一生,
只是在等待这个升起的时刻。
深夜中青鸟在歌唱,
用着深陷的双眼学着凝望,
你用尽一生,
只是在等待这个自由的时刻。
青鸟带着年轻的梦想曾飞起在那个黑暗沉重的年代,摇滚乐娓娓诉说着人们的希望。尽管有重金属的轰鸣喧嚣,迷幻摇滚的颓废堕落,华丽摇滚的怪异另类,摇滚依然凝视着自由、反抗,用它沉陷的双眼,用它的激情歌唱。
盛大的演出已成过去,那些引领几代年轻人的偶像也退到历史的幕后,激越的年代已经走远。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拿起笔,写下那段历史。不能说这本书就是一部“历史”,历史太沉重、庄严。我用我的眼睛去凝视它,用我的头脑去思索它,如此而已。面对纷繁的摇滚历史和巨大的音乐作品,任何话语都显得苍白,任何结论或许都说不明它的深蕴。但只能如此,如此凝视,如此写作。
作者
2001年6月
3:<<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
简介:创艺声媒及广西师大出版社联合推出的新书《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其实是着名音乐节目主持人陆凌涛主持的《后怀旧时代——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的精华版,而京文唱片也推出了该节目的两张录音CD和一张采访VCD。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需要一大批的开路先锋,而这些开路先锋的命运往往就像是一座建筑物的奠基石,他们好像只存在在记忆中的最深处。黑豹、唐朝、呼吸、超载、轮回,这些熟悉的名字构成了中国摇滚乐的主干、分支以及各路敏感的神经末梢。然而比他们更早的一些人却基本上没有人记得或知道。他们就像是河流的主源头一样,对于中国摇滚乐的诞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正是他们,发出了中国摇滚乐在襁褓中第一声振聋发聩的啼哭。新书及同名VCD、CD从中国的第一支准摇滚乐队七合板的主要成员开始,对数十位中国摇滚音乐人以及相关人物进行了的一系列的专访。在这些第一代摇滚人心目当中,摇滚乐这个概念究竟是他们从怎样精神力量的影响当中提炼、抽离出来的呢?这一切又经过了一个怎样的理解和领悟的过程呢?凭什么就使大家能在对摇滚懵懂无知的状况下,就下定决心为了摇滚而死磕到底的呢?正是通过数十位摇滚圈内外人士专访,《呐喊:为了中国曾经的摇滚》客观地记录了中国摇滚二十年的风雨历程,细致展现摇滚人的生活状态和创作心态,深入思考中国摇滚乐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
4:<<灿烂涅盘>>
简介:这是一本纪念柯本的书.作者郝舫说:我觉得他们的音乐今天看来仍然是伟大的音乐,十年来很少有哪种音乐形式的影响比他们的影响大。当你回忆那个时代的时候发现他们的音乐和影响是你根本无法绕开的,那么它就是伟大和不朽的。
5:<<崔健,在一无所有中呐喊>>
作者;赵健伟.我一直庆幸我收了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同样没有逃过被查禁的惨运。中国的摇滚教父,第一人崔健的生活及音乐记实报告文学,关于中国摇滚乐的第一本记实文学,还有沉重反思国人的凝重历史及现状,力作。
6:<<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
简介:10年前,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出身的郝舫写了一本关于摇滚的书———《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俨然成了中国众多摇滚爱好者的圣经。时隔十年,这本“曾经鼓舞了无数青春”的书再版了.”。《伤花怒放》与其说是一本乐评书,不如说是一本摇滚哲学着作。摇滚只是郝舫打开思路的一个突破口,通过摇滚这个载体,作者诉说的是自己对特定时代和文化的思考。因此在书中,我们所能读到的不仅是作者花费大量心思搜集来的有关摇滚的丰富的人物背景和事件的细节,更能读到作者对摇滚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所作的独具匠心的评价,以及对诸如摇滚与骚乱、摇滚与性、摇滚与吸毒、摇滚与现代化、摇滚与意识形态等问题的解读。
在中国,“摇滚教父”崔健呐喊着“一无所有”发出“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黑豹”、“唐朝”、“魔岩三杰”(张楚、窦唯和何勇)让血气方刚的中国青年们眼噙泪花、热血沸腾地走进了摇滚殿堂,零点、轮回、超载、子曰、鲍家街43号、麦田守望者等众多摇滚乐队纷纷出现和走红……一时间,中国摇滚似乎已经跨入了百花齐放的全盛时代。然而,“中国摇滚已经死了”的声音却频频在我们耳边出现。为何欧美的摇滚乐队总是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专辑也越来越精彩,而国内的摇滚乐队却大都短命,如昙花般灿烂一次就无声凋谢了呢?1993年磨岩与黑豹解约,几年后又没有与唐朝续约,是不是对中国摇滚已经失去信心?郝舫的第一版《伤花怒放》发行后的这渐行渐远的十年来,内地摇滚貌似繁荣,却已在光鲜的外表下显出颓势。如何为这朵刚刚绽开就受了伤的花儿疗伤?这固然不是几个人就能完成的事儿,但我们想起了郝舫,这个“始终以学者的大脑和一颗赤子之心为‘畸零之士’和底层文化摇旗呐喊着”(颜峻语)的对摇滚充满激情的人。也许我们能从郝舫的书中重新找回真正属于摇滚的气质和精神:我不是最美的花朵,但我要为你盛开欢乐。
7:<<地下室>>
简介:Benjamin着.一群以音乐的名义聚集在北京的年轻人,以地下室为居留地,演绎了一幕幕戏剧。线索人物是小航,他为了追寻摇滚精神,从家乡到北京,参加亚飞的乐队,见证了乐队生存的艰难,并目睹了乐队的解体。
小航在音乐理想碰壁之后,远赴新疆,被抢劫后以卖唱为生。在那里他见到初恋女友漫漫,惊讶于漫漫的变化,一气之下,离开她回到家乡。觉得无聊,期间看到了鬼子六的巨大变化,受到刺激,再回到北京,先是做白领,在纪念老泡的天堂酒吧里看到亚飞,受到感召,辞了工作,别了爱他的女孩,重新回到地下室……
8:<<糖>>
简介:作者棉棉.这其实不算一本摇滚书,但是涉及了摇滚的生活,而且是在那么早的年代在一个女作家的笔下,有The doors,有涅盘,有乐队.《糖》的故事是这样的:“问题女孩”“我”十九岁时认识了“问题男孩”赛宁,从此开始了他们长达十年的“残酷的青春”。
这本书,是一些我曾经流不出的眼泪,一些我笑容里的恐惧。这本书,是因为某个黎明,我告诉自己必须把所有的恐惧和垃圾吃下去,必须让所有的恐惧和垃圾在我这里变成糖,因为我知道,这是为什么你们会爱我。“
9:<<请宰了我>>
简介:郝舫:作家、乐评人,并被视为摇滚文化和另类文化的代言人。继我们熟悉的《伤花怒放》、《灿烂涅磐》等经典着作之后,乐评人郝舫又有新书上市。 但其实,这本书却是郝舫迄今的6本书里最生动和最好玩的一本。书中采用口述体详细的追忆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摇滚乐各位达人的鸡零狗碎,曾经在乐迷心中高大威猛的摇滚英雄由此跌落凡尘——但却也由此而变成真人。
10:<<美丽的废墟>>
简介:在《美丽的废墟》中田禾用很缓慢的语调描述了一个因爱而痛苦的男子:广。流浪成了他的主旋律,只为了逃避同性的迷茫,对于冕孜孜不倦的爱意——逃避——不但对于广,对于任何一个困惑于同性的人来说远走他乡似乎是唯一的选择;或者杀死自己心爱的人。人格粉碎以及被压抑扭曲的心理状态逐渐在城市中流行,废墟?一个被人漠视的精神花园。
出于对摇滚的热爱,田禾用了很大篇幅去描述武汉的摇滚,如果说中国真有摇滚那也只存在于人的意识中。在摇滚面前我们感到卑微,那是种怎样的生活呢?为了理想穷困潦倒还是别的什么。酒吧的倒闭,羊萌的自杀,乐队的渐散,种种迹象让我们开始怀疑中国是否有摇滚或者说是对西方摇滚的复制。长久以来除了唐朝等乐队外中国很少有哪个乐队能登上舞台亮一次,我们只能在书中一遍又一遍自我缅怀,我相信田禾对摇滚的热爱是忠诚的,不会因为别的外因而放弃。目前他正在策划武汉摇滚节,正如我对先锋文化的热爱一样,理想、信仰使得我们可以很安静地去写些什么,在他的废墟中不停播放着摇滚,一根根琴弦就是废墟的每个主角,互相交织成难以愈合的爱情、逃离。混乱不堪的生活,从美国到英国之间的时间跨度浓缩为一个音符的兴衰。
11:<<废墟之花:摇滚,历史,文化>>
简介:“摇滚”于今已是一个大家熟知的词汇,然而,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这个词的含义。本书剖析了摇滚产生的历史背景,分析了世界摇滚历史巨匠猫王、列侬、麦卡特尼等和最有代表性的二十多个摇滚乐队的作品特色。书中还回眸了中国摇滚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以崔健为代表的“摇滚精神”。作者从文化的角度来阐释“摇滚”,希望借此能够加深人们对摇滚乐的认知与读解。
Ⅶ 了解许巍的新专集<在路上>的请进~~~
艺人:许巍
唱片:在路上…
厂牌:EMI
时间:2006年2月
1、晴朗(2002老狼《晴朗》专辑词曲:许巍)
2、彩虹(2002叶蓓《双鱼》专辑词曲:许巍)
3、你(1998王菲《唱游》专辑词:黄伟文曲:许巍)
4、像风一样自由(1996谢东《为你再等候》专辑词曲:许巍)
5、那里(原名:空位)(2003纪如璟《寂寞的自由》专辑词张新宇曲许巍)
6、丁香(1996《希莉纳依同名专辑》词:许巍张新宇曲:许巍)
7、纯粹(2004姜昕《纯粹》专辑词:姜昕曲:许巍)
8、自由自在(1995田震《野花》专辑词:张新宇、宁江、栾述伟)
每个人的过去都有一首许巍的歌十年积累这一刻如烟火绽放
中国原创乐坛的骄傲!赞颂好音乐的永垂不朽!
从摇滚出发回归生活信仰许巍重唱历年创作经典
《在路上…》作品集一个旅程的终点是另一段旅程的开始
⊙十年经典重唱十二首原创作品纯粹音乐角度的再创作
《在别处》和《那一年》奠定了许巍人文歌手独一无二的定位,《时光漫步》、《每一刻都是崭新的》把许巍的作品慢慢渗透入普罗大众的心里,每一个人冥冥中都在许巍的音乐里捕捉到了自己内心对于生活的体验和领悟,或孤寂或伤悲或沉潜或解放……许巍的创作过程历经狂躁封闭的九零年代,来到开放的电子世代,从孤独沧桑走进明朗的阳光里,借由本真的音乐魅力,穿越了不同角色的喜好与贫富的界线,渐趋成为了某种深度思考与品位的象征。
2005年,轰轰烈烈的"绝版青春"演唱会为许巍十年来的音乐历程做了一个小结,那些陪伴着歌迷走过十载岁月的作品紧紧萦绕耳旁,却不足以表达歌者跨越1994到2005的历程。从狂躁的年代来到纷杂的世代,从激情的岁月走入温暖的怀抱,许巍不是一个单纯的歌者,他在以一颗感恩的心创作着脍炙人口的作品,散落在不同的唱片里,打下他专属的格调与烙印。
于是,历年经典重唱十二首作品的《在路上…》许巍作品集应运而生,它既是对许巍坚贞不移创作好音乐的一个珍贵纪念,代表了许巍之前一段创作旅程的结束,但新的创作旅程又即将起航,也真实呈现了许巍现时在音乐中最自我的状态:没有压力、没有任何严肃的意念需要传达,就像旅途中的风景,有阴天、有晴朗、有许巍摆脱束缚的音乐面貌。
十二首经典重唱作品的集结出版,是许巍创作上的一次自省与再出发。他生命沿途的风景,内心与外界的交战,他的入世与出世……在时光的倒叙中,渐次如电影般回放,他从阴暗、晦涩、低沉一点点向温暖、明朗,近乎无大悲大喜般平静的过渡。于许巍而言,创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却不贪心不愿任其泛滥,很多时候,他的音乐作品更像是一本私密的日记,被有心人读到,读懂,直至投射进心里。他未泯的心,仍是那么多人独自前行却不觉落单的远方……
⊙每个人的过去都有一首许巍的歌
《在路上…》作品集选取了十首许巍曾为王菲、田震、老狼等歌手创作的经典歌曲,以及《青鸟》、《两天》两首没有收录于许巍任何一张个人专辑中的作品。
往往,重唱一首口碑俱佳的歌曲常常会因为原唱的"先入为主",带来一些争议和接受上的障碍,没有足够的把握较少轻易尝试。可是,许巍的演唱方式与感觉像他的创作一般,具有太多的个体气质和标志性,自然地折射出了作品本身的另一面景致。十二首歌曲经过简单而契合的编曲配器,并依据许巍此刻的真实心境,做了某些词作的修改与再创作,较之以往,许巍在演唱上也更富有戏剧张力。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高调之人,过去的一年,他的音乐里程达到了一个高峰,"绝版青春"演唱会实现了原创乐坛最光荣的音乐梦想,那一场实况,为他的创作做了一次真实却稍显片面的纪录,而《在路上…》则填补了另一部分空缺,堆积而成许巍过去的厚重、丰收的十年。
他即将再一次上路,足及偏远未知的地区,远行采风、继续创作,他本就是一个需要经历、累积与沉淀的行者,注定在路上且行且歌……
⊙在别处的天涯浪子→执着的人文歌手→诚实内省的诗人→用生活累积作品的行者……
许巍的未来,在路上。
《在路上…》呈现出许巍在音乐中最自我的状态:没有压力,没有任何严肃的意念需要传达,反而换以一颗感恩的心,用一种渐趋平和与淡定的心态来回顾和整理。好似旅途中的风景,有阴霾、有晴朗,以及许巍摆脱束缚的音乐全貌……然后,作为一个用生活积累作品的行者,许巍将再度开始旅程,唱最纯粹的歌,回到最简单的生活,未来,在路上……
9、幻觉(1996《希莉纳依同名专辑》词:许巍、张新宇曲:许巍)
10、执着(1994田震《红星一号》合辑词曲:许巍)
11、BonusTracks《青鸟I》《两天》
Ⅷ 一个动态图片,上面的配字是平凡之路的歌词
平凡之路
作词:韩寒,朴树
作曲:朴树
演唱:朴树
徘徊着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吗
易碎的 骄傲着
那也曾是我的模样
沸腾着的 不安着的
你要去哪
谜一样的 沉默着的
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当你仍然 还在幻想
你的明天
她会好吗 还是更烂
对我而言是另一天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远地离开
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 想挣扎无法自拔
我曾经象你象他象那野草野花
绝望着 渴望着 哭着笑着平凡着
向前走 就这么走 就算你被给过什么
向前走 就这么走 就算你被夺走什么
向前走 就这么走 就算你会错过什么
向前走 就这么走 就算你会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只想永远地离开
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 想挣扎无法自拔
我曾经象你象他象那野草野花
绝望着 渴望着 哭着笑着平凡着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问遍整个世界 从来没得到答案
我不过象你象他象那野草野花
冥冥中这是我 唯一要走的路啊
时间无言 如此这般
明天已在眼前
风吹过的 路依然远
你的故事讲到了哪
Ⅸ 许巍的音乐类型属于什么摇滚
许巍的歌曲类型是民谣摇滚(早期纯摇滚)、流行,基于民歌的结构和主题,适于民谣乐器和技术演奏改编的摇滚音乐。
这种音乐集中体现于Bob Dylan的作品,Bob在民谣音乐中采用了电吉他、鼓、键盘等乐器,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许巍歌曲风格代表作品
1、摇滚,民谣——《那一年》是由许巍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曲收录在许巍2000年发行的专辑《那一年》中。该曲也是该专辑的主题曲。
2、摇滚——《故乡》是许巍演唱的一首歌曲,由许巍作词、作曲,收录在专辑《那一年》中,于2000年12月1日发行。该首歌曲是一首摇滚风格的歌曲,歌曲展现了许巍高超的唱功及创作功力。
3、流行——《旅行》是许巍演唱的一首歌曲,由许巍作词、作曲。收录在其2004年发行的专辑《每一刻都是崭新的》中。2014年该曲成为电影《后会无期》的插曲之一。
4、摇滚——《像风一样自由》是收录于许巍专辑《在路上……》中的一首歌曲,由许巍作词作曲并演唱,于2006年2月16日发行,时长3分42秒。
5、摇滚——许巍作词作曲,许巍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专辑《我只有两天-许巍精选》中。这首歌是一首摇滚风格的歌曲。歌曲展现了许巍的高超唱功和创作才能。和崔健的《一无所有》入选了《中国当代诗歌文选》,是入选诗歌文选仅有的两首流行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