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肚子疼艾灸哪个穴位图片
扩展阅读
河南回族男人图片 2025-05-15 08:12:50
还让不让人活了搞笑图片 2025-05-15 08:09:56
电脑摄影图片怎么搬 2025-05-15 08:09:56

肚子疼艾灸哪个穴位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6-16 19:31:09

⑴ 的肚子疼,恶心,头晕.请问医生艾灸哪个穴位比较好

首先肚子痛可以艾灸肚子上穴位,恶心,说明脾胃不好,头晕气虚,那艾灸下中脘穴、大椎穴、肚脐眼、气海、关元穴、天枢穴、大肠腧穴、足三里等,不一定全灸,找到有灸感的病弱穴位,狠狠灸,一天1到2个穴位就行

⑵ 痛经艾灸哪里穴位图

关元穴和气海穴。
关元穴:此穴在小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的位置。对女性来说,关元穴主要有蓄血的作用,女性为阴,腹部为中央脾土,凡阳气不足、血液瘀滞、肚腹冷痛、痛经、以及脾胃功能、消肝气不舒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艾灸元穴位来调理。
气海穴:此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主要用于治疗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等病症。
在众多的养生公司中,传艾健康公司拥有创新的商业模式,可以独立研发具备知识产权的前沿产品,同时拥有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致力于为客户健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更多问题欢迎咨询传艾健康客服。

⑶ 来姨妈时候肚子疼.艾灸哪几个穴位治疗痛经

从神阙穴(肚脐)一直艾灸到曲骨穴,三阴交,月经前7天开始艾灸,等月经结束再艾灸5天,来来回回艾灸60分钟,三阴交30分钟,每天一次,禁生冷,每周喝姜枣茶2到3次,月经期间最好是每日上午喝,晚上再配艾叶泡脚!

⑷ 胃疼艾灸哪个部位图,胃疼艾灸有用吗

胃疼艾灸有用,局部选穴和远端选穴胃疼艾灸有治疗效果。
胃疼的主要原因与足阳明胃经或任脉经有关,所以在艾灸时可选择多气多血的足阳明胃经,正中线的任脉选择的穴位主要有局部选穴和远端选穴。中医认为胃疼主要与脾胃有关,病位在胃而及于脾,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血瘀凝滞等,这些原因最易引起脾胃气运行不通畅,不通则痛,艾灸特定穴位可以疏通运行不畅的脾胃之气,增强疏通的力量,从而达到缓解胃疼的作用。
有关艾灸的知识可以向专业人员了解,以传艾健康公司为例,公司的名师精通悬灸、温针灸等灸法,对面诊、手诊、推拿、拔罐、刮痧等多种中医外治疗法也颇有研究,经验丰富。
更多问题欢迎咨询传艾健康客服。

⑸ 饮食所伤腹痛艾灸用什么穴位

中脘穴,足三里穴,神阙穴,关元穴。

⑹ 例假来时肚子疼,艾灸哪些穴位

例假来时痛,说明经血想下来却下不来的,因为经血不通所以才会肚子痛,也就是痛则不通,如此而已。
一般艾灸神阙穴、关元穴、子宫、归来、三阴交、次髎穴等

⑺ 可缓解肚子痛的穴位在哪里

足三里―――肚腹三里求。经常按摩捶打足三里穴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足三里穴 位置: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左腿为例,坐椅上,用右手掌按膝盖骨正中央,轻抓膝盖。中指沿胫骨伸长,在中指尖水平画线,与食指方向延长线交汇处既是。 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腿肿膝胫痠,伤寒羸瘦损,气蛊及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便宽,取穴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取穴方法: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 另外一种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本穴是胃经的合穴,四总穴之一,其作用非常巨大,效果最好的方法是艾灸。足三里确实相当于一个宝藏。胃痛一揉这个足三里,马上缓解。醉酒一按足三里马上就能吐出来,最好吃上几粒藿香正气丸以保护胃气。

⑻ 腰酸痛,小腹痛,可以艾灸哪个穴位

施灸穴位:肾俞,委中,腰夹脊,阿是穴(痛处),臑俞,次髎。

⑼ 肚子疼按哪几个穴位求图

按摩足三里穴。定位: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摩方法: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按足三里要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要往内按;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

⑽ 按哪些穴位可以缓解腹痛那些穴位在什么地方

我来给你介绍腹痛的点穴疗法,点穴位不仅可以调理气血,而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每天一次,每次每穴三分钟。祝你早日康复!!! 腹痛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内外脏器的病变,而表现为腹部的疼痛。腹痛可分为急性腹痛与慢性腹痛两类。病因极为复杂,包括炎症、肿瘤、出血、梗阻、穿孔、创伤及功能障碍等。尽管说引...起腹痛的原因及其复杂,但是常规的腹痛可能属于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或者或者腹部的不适应引起的,除过外伤引起的腹痛,点穴位对其有着神奇的功效。 一 中脘 “脘”胃也,中脘指穴在胃体的中部,故名中脘。 位置: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一个手掌宽) 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胃下垂、胃痛、呕吐、便秘、脾胃虚弱等。 二 梁丘 “梁”指粮食,穴在髌上,筋如小丘,故名梁丘。 位置:在膝上2寸两筋间。当下肢用力蹬直时髌骨外上缘上方的凹陷处就是本穴。 主治:腹痛、消化不良、胃痛、胃酸过多、腿膝肿胀、下肢麻痹、乳痈等。 三 内关 “内”是和外相对而言,“关”意指经气由此而出入,故名内关。 位置:在腕横纹正中直上二寸(三横指)两筋间。 主治:腹痛、呃逆、心绞痛、胸胁痛、晕厥、失眠、眩晕、妊娠恶阻。 四 足三里 有集合、通达之意,对上、中、下三焦诸病无所不包,故名足三里。 位置:屈膝成120度,由犊鼻向下量四横指胫骨外一横指处就是本穴。 主治:腹痛、脚气、手癣、皮肤瘙痒、荨麻疹、胃痛、便秘、消化不良、胃肠炎、中风、水肿、神经衰弱。 五 公孙 古代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考该穴为足太阴之络脉的分支,故名公孙。 位置:足大指内侧,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取之。 主治:腹痛、胃痛、脾胃虚弱、肠鸣、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