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肋间神经痛
这个位置,这样的疼痛可能是肾结石造成的,建议做一个肾脏的彩超,或者是肾脏的ct来检查,如果确诊是结石的话,需要选择,激光碎石,配合口服消炎药物,以及排石的药物治疗,如果排除这个疾病,那么一般是,输尿管前列腺炎症引起的,吃点消炎药物治疗就可以康复的。
Ⅱ 什么是肋间神经炎
肋间神经痛--又名肋间神经炎,大多是由于损伤(急性开慢性)诱发了肋间神经的慢性的炎症而发病。其表现为疼痛沿着肋间神经的走行分布,有时可表现为沿肋间隙传导的放射性。病程长的患者可有肋间皮肤的触觉减退及肌肉发僵、痉挛或挛缩的体征。除此之外所能得到的阳性体征不多。 肋间神经痛目前没有特殊治疗。可先服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疼痛加重可用止痛药、理疗、神经封闭均可。但胸膜炎和肺部疾患及胸椎病变均可引起肋间神经痛,建议你还是去医院查明病因。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Ⅲ 肋间神经痛症状和疼痛部位
为什么会生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是一组症状,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如: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或肋骨、纵膈、胸膜病变,肋间神经受到上述疾病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
2.肋间神经痛有哪些类型?
肋间神经痛分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由胸椎退变、胸椎结核、胸椎损伤、胸椎硬脊膜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可继发根性的肋间神经痛;肋骨、纵膈或胸膜病变会继发干性的肋间神经痛。原发性的肋间神经痛少见。
肋间神经痛发病时,可见疼痛由后向前,沿相应的肋间隙放射呈半环形;疼痛呈刺痛或烧灼样痛。咳嗽、深呼吸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多发于一侧的一支神经。
体检发现,胸椎棘突旁和肋间隙有明显压痛;典型的根性肋间神经痛患者,屈颈试验阳性;受累神经的分布区常有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等神经功能损害表现。
3.肋间神经痛如何治疗?
治疗应明确原发病灶,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用药物、理疗、针灸、推拿等。
4.推拿为什么能治疗肋间神经痛?
推拿临床上治疗由胸椎损伤或退变引起的肋间神经痛疗效较好。这类患者往往有胸椎关节的位置异常,通过胸椎复位手法纠正后,疼痛就能明显缓解。
5.肋间神经痛病人应注意什么?
肋间神经痛是一种症状,应注意确诊致病原因。肋间神经痛初发时与带状疱疹早期易混淆,要注意鉴别。
6.肋间神经痛如何预防?
胸椎部位的疾病要即时治疗,以免继发肋间神经痛。坐位工作者要注意姿势,避免劳累。
Ⅳ 这是肋间神经痛吗还是肋软骨炎,或者其它,怎么治啊
不可能,需要做心电图。有可能是冠心病中的心肌梗塞.
Ⅳ 肋间神经痛的症状。
肋间神经痛
是指一根或几根
肋间神经
支配区的经常性
疼痛
。时有发作性加剧,有时被呼吸
动作
所激发,
咳嗽
、
喷嚏
时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可放射至
同侧
的
肩部
或
背部
,有时呈
带状
分布。检查时可发现相应
皮肤
区的
感觉过敏
和相应
肋骨
边缘
压痛
,于肋间神经穿出
椎间孔
后在背部、胸
侧壁
、
前胸
穿出处尤为显着。有些
病人
可发现各种原发病变的相应症状和
体征
。它是中老年人常见的
胸痛
原因之一。
按发病原因临床上通常将肋间神经痛分为
原发性
和
继发性
肋间神经痛两种。因
感染性
或中
毒性
原因而致原发性肋间神经痛者则属少见。其中的大多数人是因邻近
器官
和组织发生病变引起胸神经的刺激、压迫所致,如:胸膜炎、慢性肺部
炎症
、
主动脉瘤
、
胸椎
退变、
胸椎结核
、胸椎损伤、胸椎
硬脊膜
炎、老年性
脊椎骨
性关节炎等疾病。
因此,出现以
根性
肋间神经痛为主的
病理
形态
。肋间神经痛一般根据症状即可诊断,普通X线平片只对
鉴别诊断
有用。而继发性肋间神经痛有必要进行
胸透
、胸椎X线摄片、腰穿等。另外,需作
B超
、
心电图
检查以排除
肝胆
、
心血管
、肺脏疾病。
临床表现:
1、疼痛表现为发作性的沿某一肋间神经走向的刺痛或灼痛,咳嗽、喷嚏、
深呼吸
时疼痛加剧,以单侧单支为最多。
2、疼痛范围局限于病变肋间神经
分布区
,多见于一侧5~9肋间。患部呈弧型
剧痛
,并有固定痛点,呈阵发性加剧。
3、沿着肋间神经分布
区域
及其相当皮肤部位有压痛点,特别是在其
外侧
皮神经的起点处。最恒常的压痛点在脊椎旁、腋线及
胸骨
旁。
4、X线检查及其他检查无形质异常发现。
5、经B超、心电图及X线摄片检查排除肝胆、心血管、肺脏疾病及
外伤
病史
治疗和预防:
治疗应明确原发
病灶
,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用药物、理疗、
针灸
、推拿等。
推拿临床上治疗由胸椎损伤或退变引起的肋间神经痛
疗效
较好。这类患者往往有胸椎
关节
的位置异常,通过胸椎复位手法纠正后,疼痛就能明显缓解。
胸椎部位的疾病要即时治疗,以免继发肋间神经痛。
坐位
工作者要注意姿势,避免劳累。
Ⅵ 肋间神经痛是什么
- 肋间神经痛 -
【概述】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者多与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机械损伤及异物压迫等有关。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
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较早的报道见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1]。一般采用针刺,亦有主张应用电针、穴位注射、拔罐等法。有人以磁针刺激耳穴,也收到了较好的止痛效果[2]。在取穴上,近年来有简化趋势,往往独取一穴,却能获得满意疗效[3,4],颇值得探讨。目前,针灸对肋间神经痛的平均有效率在90%左右。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 体针
1.取穴
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沟、阳陵泉、华佗夹脊(病变相应节段)、蠡沟。
2.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效不明显者加配穴。照海,取双侧,随吸气进针1寸~1.5寸,反复捻转结合提插,持续3分钟~5分钟,施泻法,留针15分钟。丘墟穴,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针法同照海。曲池,取健侧穴,针剌得气后,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同时嘱患难与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处。留针15分钟。华佗夹脊,深刺使针感沿肋间神经放射,只取患侧穴,施平补平泻法,余穴均取双侧,针法同照海。每日l~2次。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减轻三分之二;好转:疼痛减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无效:疼痛不明显。
共治疗131例。108例中,痊愈75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93.3%。其中,单用照海一穴治疗50例,愈显率达80%;单用丘墟治疗44例。愈显率达93.2%[1,3,4]。
(二) 皮肤针
1. 取穴
主穴:华佗夹脊穴、膀胱经背部循行线。
配穴:病变区肋间隙、胆经胁部循行段。
2. 治法
行常规消毒后,由华佗夹脊穴颈7至颈8,膀胱经大杼至关元俞,反复以中等强度手法叩刺5遍,用闪火法拔排罐10分钟。然后令患者侧卧,使患部朝上,沿病变区肋间隙和胆经胁胁部循行段,叩刺5遍。再在疼痛区上下各一肋间隙叩刺2遍。均采用中等强度手法。叩毕,在疼痛最明显区域拔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 疗效
共以上法治疗30例,结果痊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5]。
(三) 拔罐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内关、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疼痛最明显处。
2.治法
令患者仰卧,先取配穴进行针刺,以捻转进针法刺内关,待有感应后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向上臂放射。同时,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阳陵泉,直透至阴陵泉。待有感应后,用捻转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上通下达。留针30分钟~5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然后于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处,常规消毒后,取皮肤针,由轻而重进行叩刺,叩刺至皮肤发红,以闪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0分钟~15分钟,待皮肤瘀血呈紫红色时取罐。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5日。
3.疗效
以上法共治疗46例,临床治愈(疼痛消失,半年内未复发)34例,显效(疼痛明显减轻,仅用力时有轻微疼痛)8例,无效(治疗二个疗程,症状未改善)4例。总有效率为91.3%[6]。
(四) 电针
1.取穴
主穴: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配穴:太冲、至阳、肝俞、肾俞、行间、丘墟。
2.治法
主穴取2~3穴,配穴1~2穴。得气后施捻转手法,先补后泻,运针10分钟,再通电针,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用密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通电5分钟~20分钟。每日1次。
3.疗效
共治76例,临床治愈6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无效病例,其总有效率为100%[7]。
(五) 其他措施
1.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应重视病因的治疗。
2.本病如单用针灸疗效不佳,可配合理疗,或封闭疗法。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王××,女,35岁,技术员。1989年10月2日初诊。
主诉:左脚痛7年,加剧1天。
病史:7年前哺乳时发觉左胸疼痛,逐渐加重,某省级医院检查诊断为“软组织损伤”,经服药、封闭、理疗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疼痛减轻,此后左胸经常有剧痛出现,尤其感冒后,胸痛剧烈,服止痛药、封闭等法可缓解疼痛约半个月左右,平时多为隐痛,有时极轻或不痛。昨日疼痛复又加剧,其疼难忍,左上肢不敢活动,动则痛更甚,通宵未能入睡,特来求治。
检查:一般情况尚好,痛苦病容,精神萎靡,胸部左右对称,无红肿,左前胸有压痛,以2~4胸间区域压痛明显。舌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肋间神经痛。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处方:胸部疼痛区相关经皮部,任脉、督脉及膀胱经胸段皮部,左前臂三阴经皮部,左膝以下三阴经皮部。
治法:用经络皮部治疗仪在上述经脉皮部区滚动,用力由轻到重,刺激参数为高幅高频率。治疗时间为20分钟。经上法治疗后,病者剧烈的胸痛完全消失,状如常人,痛处能扪能压,呼吸自如。每日1次。
上法连作3次后精神、睡眠、二便均好。经3个月追踪观察,疗效巩固,痛未再发。
(李伯宁医案)
【主要参考文献】
[1]史宝瑞.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病及坐骨神经痛67例报告.中医杂志,1955;(11):42
[2]崔茂功.耳平穴磁针镇痛11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1976;(增刊二):38
[3]郁忠尧等.针刺丘墟穴治疗肋间神经痛.赤脚医生杂志,1977;(11):11
[4]杨丽.针刺照海穴治疗助间神经痛.云南中医杂志,1982;(6):48
[5]高辉.梅花针治疗特发性肋间神经痛30例.湖北中医杂志,1988;(6):37
[6]李宇俊等.留针拔罐治疗肋间神经痛. 云南中医杂志,1985;6(4):33
[7]高清伟.电针对76例肋间神经痛的治疗观察.天津中医,1995;12(3):34
[8]母瑞贤等.曲池穴巨剌法治疗肋间神经痛23例.河南中医,1996;16(2):51
Ⅶ 这是肋间神经痛吗
有可能是肋间神经痛。
所谓肋间神经,是沿着胸部肋骨,由背后经过侧腹,一直到胸前的神经。肋间神经痛就是沿着这条神经,经胸部、腹部呈半环状的强烈疼痛。
由胸部到侧腹或是由背部到侧腹,如果产生强烈疼痛,那么在转身、大声笑、深呼吸、打哈欠时都会感到痛苦难当,这就是肋间神经痛。
目前西医对不明原因引起的肋间神经痛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止痛药等对症治疗,这也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杨淑润主任多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在治疗肋间神经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总结和提炼了治疗肋间神经痛的经验方“全龙汤”,临床效果肯定。纯中草药治疗,无任何毒副作用,且治疗过程坚持一人一方,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具体调整方药,能从根本上帮您解除肋间神经痛的痛苦。
您可以先在网上提交一份详细的病情资料,电子病例的网址是:http://www.sjtkf.cn/sjt/index.asp
有专业医生帮您分析病情。
祝早日康复。
Ⅷ 肋间神经痛是在哪个部位
肋间神经痛主要为一个或几个肋间的经常性疼痛,时有发作性加剧,有时被呼吸动作所激发,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可放射至同侧的肩部或背部,有时呈带状分布。检查时可发现相应皮肤区的感觉过敏和相应肋骨边缘压痛,于肋间神经穿出椎间孔后在背部、胸侧壁、前胸穿出处尤为显着。有些病人可发现各种原发病变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另外,带状疱疹病毒性神经炎引起的肋间神经痛是指疱疹病毒侵犯皮肤及背根神经节,在其神经支配区的皮肤上产生成群的水疱和丘疹,而以水疱为多见,按肋间神经分布排列呈带状,同时伴有一个或几个邻近肋间神经分布区的神经痛。发病时有低热、疲倦、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继而局部出现感觉过敏、烧灼感或程度不等的胸腹壁深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