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下肢在哪个位置图片
扩展阅读
动漫少女图片唯美古风 2025-05-23 04:33:16
带孩子的男人图片大全 2025-05-23 04:32:31
画画图片大全花草 2025-05-23 04:24:16

下肢在哪个位置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31 22:42:37

① 髌骨在哪个位置示意图

髌骨的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


(1)下肢在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1、髌骨,俗称膝盖骨,是股四头肌肌腱中形成的一块籽骨,也是全身最大的籽骨,呈扁粟状,位于皮下,容易摸到。其上宽为底,尖向下,前面粗糙,后面光滑;能上、下、左、右移动,对膝关节起保护作用髌骨后面光滑覆有软骨与股骨髌面相接,前面粗糙,有股四头肌肌腱通过。

2、髌骨主要作用为: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的作用;协助维持膝关节的稳定,保护膝关节,并在膝关节伸直过程中起滑车作用。

② 大腿和小腿分别是那个部位

大腿就是骨盆下到膝盖上的部分,小腿就是膝盖下到脚踝的部分。

③ 人体内脏部位图

人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动功能的整体。不同的部位,有着不同的名称。头颈部的名称:头、颈;躯干部的名称: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称: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称:臀、大腿、小腿、足。

1.人体常用方位的术语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人体各部位及其结构的位置变化,规定以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脚跟靠拢,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为人体标准解剖姿势,并以上述姿势为依据,定出一些常用人体方位的术语。

上——接近头部称为上;

下——接近足底称为下;

前——接近腹侧的称为前;

后——接近背侧的称为后;

内侧——接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侧——接近肢体根部的称为近侧;

远侧——远离肢体恨部的称为远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称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称为桡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称为胫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称为腓侧;

浅——接近皮肤表面的称为浅;

深——远离皮肤表面的称为深。

2.人体的切面

(1)矢状面沿人体的前后径与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状面。当矢状面位于正中而将人体分为左右两半,该切面称为正中矢状面。

(2)水平面(横切面) 与地面平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额状面(冠状面) 沿人体的左右径,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所作的切面叫额状面。

④ 下肢踝指哪个位置是小腿以下还脚

踝关节,就是小腿和脚连接活动的那个关节

⑤ 腿的长度是从哪个位置开始量的

从脚踝量到大腿根部。

由于大腿的起点(股骨头顶端)无法在外表找到确切的位置。因此,下肢全长(下肢长)、全腿长(腿长)、大腿长一般采用从髂前上棘点(或耻骨联合点)至地面、内踝点、胫骨点的折算法进行测量(凡涉及大腿段的测量指标均系如此)。也有以大转子点作参考测量点进行近似测量 。

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测量的数据表示腿长,即广义的腿长,从大到小依次为髂嵴高、髂后上棘高、髂前上棘点高、大转子点高、耻骨联合高、会阴高、身高减坐高、臀沟高 。也有用上述各种立姿高度减去内踝高或外踝高表示腿长的,如脐高减内踝高,髂前上棘点高减内踝高。

(5)下肢在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关于腿:

1、解释:从脚踝到大腿根部这一段肢体。

2、说明:腿可进一步分为大、小腿。大腿又名“膀”,小腿又名“胫”。

3、辨析:股和腿。相同之处:“股” 就是“腿”(LEG)。相异之处:“股”是从正面踢人的角度定义“LEG”(“殳”是一种带有圆头的长兵器,用来击打。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有实物出土)“腿”是从避免正面冲突的角度定义“LEG”(“退”中的“艮”指“界线”,人遇到界线只能倒走)。

⑥ 腿部有几条经络在什么位置上

腿上共有六条经络。分别为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肾经、脾经和肝经在腿内侧,胃经、胆经在腿外侧,膀胱经在后侧。 简单来说就是三阳在腿的外侧,三阴在腿的内侧。

1、足少阴肾经:足少阴肾经,外文名Kidney Channel of Foot-Shaoyin,简称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 上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络膀胱。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足少阴肾经,流注时辰为下午五至七点,即酉时。若小孩身体不好,在三至五岁时,父母可轻轻指压其脊骨两侧,从头椎至腰椎,能引导虚热下降。肾阳不足,水肿病会加强于肾经。肾脏强者才能长寿。

⑦ 腿部穴位的准确位置和作用是什么

一、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⑧ 下肢骨有哪些形态特征和体表标志 有何作用

下肢骨包括下肢带骨和游离下肢骨.下肢带骨就是髋骨,游离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小腿骨(胫骨、腓骨)和足骨(跗骨、跖骨和趾骨).髋骨在骨骼分类上属于不规则骨.左右髋骨和骶骨、尾骨连结组成骨盆,并借髋臼与股骨组成髋关节.髋骨是由髋骨、耻骨和坐骨组成.髋臼的上部为髋骨,由于骼前上棘位置表浅,故常在此穿刺骨髓,用于诊断某些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股骨为人体最粗大的长骨,其长度约为身高的1/4.髌骨即人们常说的膝盖骨,髌骨被包在股四头肌腱中,它有保护膝关节、增强股四头肌的力量,有助于伸直膝关节.股四头肌强力收缩,外伤均可损伤髌骨.一般来说,髌骨骨折后,应尽量保留.胫骨与腓骨是相对平行的两根小腿骨.胫腓骨前面由于没有强大的肌肉保护,容易损伤.

⑨ 下肢是指那个部位

下肢是指人体腹部以下部分。包括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和足部。股部分前、内和后区,膝部分为前、后区,小腿部分前、外和后区,足部分踝、足背、足底和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