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肩胛骨的名称是什么
肩胛骨别名胛骨、琵琶骨,为三角形扁骨,贴于胸廓后外面,介入第2至第7肋骨之间。可分为二面、三缘和三个角。腹侧面或肋面与胸廓相对,为一大浅窝,称肩胛下窝,背侧面的横嵴称肩胛冈。冈上、下方的浅窝,分别称冈上窝和冈下窝。肩胛冈向外侧延伸的扁平突起,称肩峰与锁骨外侧端相接。上肢下垂时经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线为胸部标志线。
在解剖学上,肩胛骨(复数肩胛骨或肩胛骨;也称为肩骨,肩胛骨或翼骨)是连接肱骨(上臂骨)和锁骨(锁骨)的骨骼。就像他们连接的骨头一样,肩胛骨是成对的,身体两侧的肩胛骨大致是另一侧的镜像。这个名字源于早期的罗马时代,当时人们认为骨头类似于抹子或小铲子。
在复合术语中,前缀omo-用于拉丁语医学术语中的肩胛骨。前缀源自ὦμος(ōmos),古希腊语中的肩膀,与拉丁语(h)umerus同源。
肩胛骨形成肩带的背部。在人类中,它是扁平骨,大致呈三角形,位于胸廓的后外侧。
肩胛骨是位于胸壁上的宽而扁平的骨骼,为三组肌肉提供附着:内在的,外在的,稳定的和旋转的肌肉。肩胛骨的内在肌肉包括肩袖肌肉 - 肩胛下肌,小圆肌,冈上肌和冈下肌。这些肌肉附着在肩胛骨的表面,并负责肩关节的内外旋转,以及肱骨外展。
外在肌肉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三角肌,并附着于肩胛骨的喙突和肩胛上结节,肩胛骨的盂下粗隆和肩胛骨的脊柱。这些肌肉负责盂肱关节的几种动作。
第三组主要负责肩胛骨的稳定和旋转,包括斜方肌,前锯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它们附着在肩胛骨的内侧,上侧和下侧边缘。
骨头,过程和骨骼的增厚部分含有松质组织;其余部分由一层薄薄的组织组成。
冈上肌窝的中央部分和冈上窝的上部,尤其是前者,在人类中通常是如此薄,以至于是半透明的;偶尔在这种情况下发现骨骼缺乏,并且相邻的肌肉仅由纤维组织分开。肩胛骨有两个表面,三个边界,三个角度和三个过程。
2. 骨骼构成图有哪八种
@骨骼中所包含的组织:
1.结缔组织 硬骨、软骨、纤维性结缔组织、血管、血液。
2.神经组织
@骨骼的功用 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红骨髓〉、储存脂质
〈黄骨髓〉及矿物质。
@骨骼的种类: 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圆骨〈种子骨〉
1.长骨----肱骨、股骨〈长比宽=非常大〉
2.短骨----腕骨〈长比宽=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3.扁平骨----肩胛骨〈板状〉
4.不规则骨----脊柱骨
5.圆骨〈种子骨〉----膑骨〈通常很小,位于关节内层〉
3. 人体的骨可分为哪几部分
1.人体的骨可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
我们一般都说“颅骨”,说“头骨”不太科学,但好像也不能算错。
2.背上那三块三角形的扁平骨头叫肩胛骨。 (× )
肩胛骨只有两块
3.颅腔起着保护脑的作用。 (×)
很明显
4.脊柱是由许多脊椎骨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不能活动。 (× )
你的脊柱能不能活动你应该知道~
5.四肢骨共有126块骨。 ( )
124块。 上肢共有64块骨,每侧32块。下肢共有60块骨,每侧30块。
6.人体一侧有两块大脚骨和一块小腿骨。 (× )
一块大腿骨(股骨),两块小腿骨(胫骨和腓骨)
4. 人体两处扁平骨分别是
你好,如颅骨、肩肿骨、骸骨等都是属于扁平骨,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5. 扁平骨在身体哪个部位
扁平骨薄而弯曲,由平行的两面致密骨夹着中间一层海绵骨。头骨和胸骨是扁平骨。
6. 看人体骨架图,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功能
骨骼化是生物结构复杂化的基础,骨骼系统又是生物形态进化的限制因素。
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坚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矿物质化的骨骼组织,其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其他组织还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经、血管和软骨。
人体的骨骼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接起来。
骨的构成
骨主要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里面容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组织。长骨的两端是呈窝状的骨松质,中部的是致密坚硬的骨密质,骨中央是骨髓腔,骨髓腔及骨松质的缝隙里容着的是骨髓。儿童的骨髓腔内的骨髓是红色的,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失去造血功能,但长骨两端和扁骨的骨松质内,终生保持着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骨膜是覆盖在骨表面的结缔组织膜,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起营养骨质的作用,同时,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能增生骨层,能使受损的骨组织愈合和再生的作用。
骨的化学成分
骨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具有一定的韧度,而无机物主要是钙质和磷质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人体的骨就是这样由若干比例的有机物以及无机物组成,所以人骨既有韧度又有硬度,只是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人在不同年龄,骨的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例也不同,以儿童及少年的骨为例,有机物的含量比无机物为多,故此他们的骨,柔韧度及可塑性比较高,而老年人的骨,无机物的含量比有机物为多,故此他们的骨,硬度比较高,所以容易折断。
骨骼的功能
保护功能:骨骼能保护内部器官,如颅骨保护脑;肋骨保护胸腔。
支持功能:骨骼构成骨架,维持身体姿势。
造血功能:骨髓在长骨的骨髓腔和海绵骨的空隙,透过造血作用制造血球。
贮存功能:骨骼贮存身体重要的矿物质,例如钙和磷。
运动功能:骨骼、骨骼肌、肌腱、韧带和关节一起产生并传递力量使身体运动。
大部分的骨骼或多或少可以执行上述的所有功能,但是有些骨骼只负责其中几项。
骨骼的形态
人类股骨人类的骨骼分为五种形态: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和种子骨。
长骨的长度远大于宽度,分为一个骨干和两个骨骺,骨骺与其他骨骼形成关节。长骨的大部分由致密骨组成,中间的骨髓腔有许多海绵骨和骨髓。大部分的四肢骨都是长骨(包括三块指骨),一些例外包括膝盖骨(膑骨)、腕骨、掌骨、跗骨和构成腕关节和踝关节的骨骼。长骨的分类取决于形状而不是大小。
短骨呈立方状,致密骨的部分比较薄,中间是海绵骨。短骨和种子骨构成腕关节和踝关节。
扁平骨薄而弯曲,由平行的两面致密骨夹着中间一层海绵骨。头骨和胸骨是扁平骨。
不规则骨顾名思义是形状复杂的骨骼,不适用上面三种分类,由一层薄的致密骨包着海绵骨。脊椎骨和髋骨是不规则骨。
种子骨是包在肌腱里的骨头,功能是使肌腱远离关节,并增加肌腱弯曲的角度以提高肌肉的收缩力,例如膑骨和豆状骨。
骨骼数量
成人骨头共有206块,分为头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但儿童的骨头却比大人多。因为:儿童的骶骨有5块,长大成人后合为1块了。儿童的尾骨有4~5 块,长大后也合成了1块。儿童有2块髂骨、2块坐骨和2块耻骨,到成人就合并成为2块髋骨了。这样加起来,儿童的骨头要比大人多11~12块,就是说有 217~218块。医学书上说,初生婴儿的骨头竟多达305块。
不过,某些骨头会再生出“副骨”或“子骨”来。例如,有些人每只手和腕部有 “副骨”或“子骨”来。例如,有些人每只手和腕部有“副骨”及“子骨”24块,每只脚有26块。在身体的膝、肘、脊椎部位,有时也会另外长出小骨来,不过各人额外长出的骨头多少不一样。要是把“融骨”或“子骨”算进去,成人的骨头那就远不止206块了。但由于这些“额外小骨”的意义不大,我们只要知道成人有206块骨头就行了。
当然,说成人有206块骨头,这是全球人类的“总体”而言的。人群中在这方面存在差异。我国科学工作者1985年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人的骨头要比欧美人少,大多数人只有204块骨头。而在欧美,绝大多数人有206块骨头。这是由于大多数中国人的脚上第5趾骨为2 块骨头,不像欧美人有3块骨头。每只脚少1块,所以只有204块。
人体最长的骨头是股骨,即大腿骨,它通常占人体高度的27%左右,有记录的最长腿骨为75.9厘米。而耳朵里的镫骨是人体内最小的骨头,它只有0.25~0.43厘米长成年人骨的重量约为体重的1/5,刚出生的婴儿骨重量大约只有体重的1/7。
很多骨头最后是愈合在一起了。比如说颅骨,以及尾骨。成年人的尾骨只算一块,但是新生儿那里,还是可以分得开24块的。另外,因为卤门没有合并,整个颅骨当作十几块算,而成年的颅骨虽然也是当作几块算得,但是数目已经减少了很多。
另外,出生儿的骨头都是以软骨的形式存在的,其中的有一些后来并不会骨化,而是保持了软骨的状态。这样一来,这些骨头就自动消失了。
另外,为了保护初生儿,人体有些部位多长了几块骨头,这些骨头以后被逐渐吸收掉了。
7. 人体共有多少块骨头骨头分为哪几类
正常情况下有206块
多指畸形的要多些
骨骼的种类:
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圆骨〈种子骨〉
1.长骨----肱骨、股骨〈长比宽=非常大〉
2.短骨----腕骨〈长比宽=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3.扁平骨----肩胛骨〈板状〉
4.不规则骨----脊柱骨
5.圆骨〈种子骨〉----膑骨〈通常很小,位于关节内层〉
8. 人体的这个部位叫什么我是指骨头上白色的
这块叫做髌骨,即膝盖骨,位于膝关节前方,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包埋于股四头肌腱内,为三角形的扁平骨。底朝上,尖向下,前面粗糙,后面为光滑的关节面,与股骨的髌面相对,参与膝关节的构成。可在体表摸到。髌骨具有保护膝关节,避免股四头肌腱对股骨髁软骨面摩擦,有传递股四头肌的力量,参与构成伸膝装置功能;有维持膝关节在半蹲位的稳定性,防止膝关节过度内收、外展和伸屈活动的功能,以及有车链作用,增加膝关节回转能力的功能。
9. 人体骨骼结构分哪几部分
人体的206块骨头所在部位大致可分三部分,即头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头颅骨共22块,包括额骨、顶骨等。躯干骨共58块,包括椎骨、胸骨和肋骨。四肢骨共126块,包括肱骨、桡骨和尺骨等上肢骨以及髋骨、股骨、胫骨、腓骨和跟骨等下肢骨。
206块骨头或者单个出现,或者左右成对出现,各自依其不同的功能,按一定方式和力学结构,通过关节、韧带、软骨或骨缝等方式互相连接起来,构成人体的骨骼系统,具有维持机体形态、支撑体重及保护脏器等多种重要功能。
若依骨的大小及形态来区分,大致可概括为以下4类。
1、短骨:近似立方形。主要位于承受压力而运动较轻的部位,如腕骨、跟骨等。
2、 长骨:分布于四肢,左右对称、成对存在,多呈多管状,如肱骨、桡骨、尺骨、股骨、胫骨和腓骨。长骨中部较细,称骨干;两端膨大,称骨骺。幼年时骨干和骨骺间有骺软骨,成年后才骨化。长骨起着支持和运动的杠杆作用。
3、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如髋骨、椎骨等。
4、扁骨:呈板状。如颅的顶骨、胸骨和肋骨等。扁骨主要构成腔的壁,对腔内的脏器起保护作用。
10. 人体骨骼有那几部分
人体骨骼中所包含的组织:
1.结缔组织
硬骨、软骨、纤维性结缔组织、血管、血液。
2.神经组织
@骨骼的功用
支持、保护、运动、造血〈红骨髓〉、储存脂质
〈黄骨髓〉及矿物质。
@骨骼的种类:
长骨、短骨、扁平骨、不规则骨、圆骨〈种子骨〉
1.长骨----肱骨、股骨〈长比宽=非常大〉
2.短骨----腕骨〈长比宽=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3.扁平骨----肩胛骨〈板状〉
4.不规则骨----脊柱骨
5.圆骨〈种子骨〉----膑骨〈通常很小,位于关节内层〉
骨骼的大体解剖:中轴骨骼、四肢骨骼
中轴骨骼--头骨---颅顶骨----额骨、顶骨、枕骨、颞骨、蝶骨、筛骨。
颜面骨----上颚骨、下颚骨、颧骨、鼻骨、腭骨、
涙骨、犁骨、下鼻甲。
---舌骨(1)
---听小骨(6)
--脊柱---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胸骨
--肋骨
各部重点:1.枕骨
(1)由项平面的鳞部不成对部份:成对的外侧质块和不成对的
基底部组成。
(2)枕骨大孔为颅腔和脊椎管之交通所在。
(3)舌下神经管。
2.
颞骨
外侧只看到鳞状部。颧骨的颞突+颞骨的颧突=形成下颔枝部
的关节(颞颚关节)及颧骨弓
3.
蝶骨
大翼小翼之间是一三角形裂缝称眶上裂,有动眼神经(3)、
滑车神经(4)、外展神经(6)及三叉神经的眼支(第一支)通过。
大翼上有三孔,由上而下分别为:圆孔(三叉第二支通过)、
卵圆孔(三叉第三支通过)、棘孔。
4.
筛骨
(1)可区分为外侧质块、垂直板及筛板。
(2)由筛板向上的一三角形突起称为鸡冠,为脑膜附着点。
5.
上颚骨
上颚骨及蝶骨间有一裂缝称眶下裂
6.
下颚骨
(1)髁状突和颞骨的下颚窝及关节结节形成关节,称为颞颚关节(可动)。
(2)下颚舌骨线为下颚舌骨肌起始。
(3)头骨中唯一可动。
7.
胸骨
胸骨柄、胸骨体、剑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