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魂’指的是什么
精卫填海,何等的坚毅;愚公移山,何等的执着;后羿射日,何等的勇敢;大禹治水,又是何等的睿智!中华民族的这些远古神话比古希腊神话更充满着创业的悲壮和人间的真情,蕴含着人定胜天的哲理。一代又一代,有大浪淘不尽的风流人物,有黄河冲不跨的的丰功伟绩。不必惊讶屈原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贞与坚韧,不必钦佩陆游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胸怀与悲壮,不必喟叹李白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放与洒脱。这处处都表现出中国人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天下为公的理想,有舍身取义的凛然正气,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风亮节;中国人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处世哲学;中国人有乘风破浪的豪情,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中国人更有重整江山再造日月的雄心!这一切,在中华民族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记得我们民族的“民族魂”鲁迅先生就说过:“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是的,中国人的脊梁虽然表现得那样平凡,那样的朴实,但却不缺乏精神的充实,思想的崇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举世瞩目;奥运赛场上嘹亮的国歌一次次响起,又令世人刮目相看……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说明了奋发图强的激流永不停息。它正折射出所有中国脊梁的光彩!这就是我们的国魂,这就是我们不屈的国魂,我们千年不衰的国魂!
2. 中国魂的中国图腾
龙是一种神异动物,是由虾的眼、鹿的角、牛的嘴、狗的鼻、鲶的须、狮的鬃、蛇的尾、鱼的鳞、鹰的爪九种动物的器官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龙的形象,其实是根据中华以前的部落们所供奉的每一个图腾中的一部分组合而成的。
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灵物,而且变化无常,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既能深入水底,亦能腾云登天。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着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亦不胜枚举。经典如《易经》,便将龙作了一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以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干卦,也是《易经》的第一卦。
除这之外,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龙的传说和神话出现,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而怀孕出生。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人们常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传说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干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干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当然,传说里有义龙为善,便自然亦有恶龙为祸。随着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作为道教传统之一的龙王,亦开始出现反派的角色。在中国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其中亦不乏恶龙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龙江,传说以前便有白龙为祸,后来江边的一个村中,有一家人临产,并诞下了一黑龙。原来黑龙是来帮助除掉白龙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后白龙被除,人们为纪念黑龙而将江取名黑龙江。四川省的九寨沟有一卧龙湖,湖底有一奶黄色石梁,传说是白龙的化身。九寨沟附近有两条大河,一条叫黑水河,传说以前住着一条大黑龙;一条白龙江,住着一条小白龙。传说黑龙因妒忌九寨沟的风光而将那里的水吸乾,小白龙知道后,便将白龙江的水喷洒到九寨沟,回复其美景。黑龙知道后便跟白龙展开恶斗,黑龙在不敌时使计放毒,小白龙被逼逃到九寨沟其中一个湖泊中。黑龙为查白龙的下落而惊动了藏族的万山之神,最后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恶。万山之神为表彰白龙而给它一套金黄色的铠甲,这就是卧龙湖的传说由来。 中国原龙最早曾一度起源于原始图腾文化,但本质与主流却不能简单归结为原始图腾文化。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文化涵义——社会功能”这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的龙都与原始图腾有重大差异,因而表现出以下本质特征:
源于图腾,超越图腾
中国的龙文化在现代中国绝非仅仅存在个别遗迹,而是依然保持强大生机,扬弃掉封建主义、神秘主义、专制主义的消极因素,中国龙文化在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中虽不能起到历史上的那种主导作用、主流文化作用,但仍对中华民族有强大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不是实物崇拜,而是文化创造
图腾文化本质上是原始社会的氏族文化,而中国的龙,最初形态的原龙,即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这是中国原始社会的解体期,中华文明时代的起源期,后来是中华文明中国的龙,固然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某种原型,但本质上并不是自然界中的现有实物,而是基于民族文化观念的文化创造、文化符号。时代的形成期。
中国龙的本质特征,却在于根本超越了氏族文化的血缘关系,升华为以地缘关系为根基的民族文化内涵。
龙——这是中国人的独特文化创造、观念创造、符号创造。 “龙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五千年伟大历史的象征,是崛起的伟大中国人们勤劳、勇敢、不屈不挠、大胆创造、诚信和谐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从三个层次揭示中国龙文化的多重内涵:
第一层,龙的观念 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第二层,龙的理念 在中国龙的形象、龙的观念后面,包含着中国人处理四大主体关系时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追求天人关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阴阳矛盾关系的和谐,多元文化关系的和谐。
第三层,龙的精神 多元一体、综合创新的中国文化基本精神,这是中国龙形象、龙文化的最深层文化底蕴。王东认为,发掘中国龙文化的深层内涵,有助于解决当代世界的一些文明冲突。
中国的龙却以东方神秘主义的特有形式,通过复杂多变的艺术造型,蕴涵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特有的四具基本观念:
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二是仁者爱人的互主体观;三是阴阳交合的发展观(或叫变易观);四是兼容并包的文化观。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世界观,堪称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龙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再加上神秘主义的形式,蕴涵着天人合一的观念。
3. 中国人·中国魂 歌词
歌曲名:中国人·中国魂
歌手:阿振
专辑:兵心
中国人·中国魂--阿振
巍巍长城万里山
滚滚长江黄河水
看我神州大地何处风光不胜美
悠悠岁月五千年,几多风云变换
看我中华英雄儿女敢把热血洒
勤劳善良的中国人
勇敢坚强的中国魂
为我们中华的崛起
立志要奋发
同是炎黄龙的子孙
千山万水情不断
为我们民族的尊严
要爱我中华....
悠悠岁月五千年,几多风云变换
看我中华英雄儿女敢把热血洒
勤劳善良的中国人
勇敢坚强的中国魂
为我们中华的崛起
立志要奋发
同是炎黄龙的子孙
千山万水情不断
为我们民族的尊严
要爱我中华
要爱我中华。。。。
http://music..com/song/1120700
4. 请问:什么是中国魂
中国魂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其特点为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
中国魂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
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
(4)中国人中国魂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中国魂传说
1、精卫填海
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2、愚公移山
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5. 什么叫中华魂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
(5)中国人中国魂动态图片扩展阅读: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许思园:《论中国文化二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
6. 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下一句
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
今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
行乃华夏种,飞乃华夏龙。
————————————
对联,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
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对联的要求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 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一、字句对等。
一副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二、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三、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四、节律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五、/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六、形对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7. 什么是中国人什么是中国魂
中国人,是爱祖国的,中国魂是中国人的精神
8. 中国人的脊梁,中国魂究竟是什么样的精神!什么样的勇气
自强不息,永不言败
恩,感人的话,我不太会说了
9. 《中国魂》:鲁迅先生说的“中国人的人的脊梁”指什么
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10. 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
一、在迷信方面来说。中国人死了,也是中国鬼,虽然在六道中没有介定国藉,但传统的中国人还是以乡情为重,老一辈的中国人最忌是客死他乡,注重魂归故里,因此,老华侨临终前,大多遗愿是“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死后送我回去”。
二、所谓爱国论来说。中国魂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国人麻木的精神世界里,呐喊出来的民族复兴希望。在抗倭时期,大批的爱国民众,以血卫国,身死抗倭,谱写了捍卫民族的壮烈诗篇,因此,面对已弃生死之念,前赴后继奔赴前线的战士,乡亲就以死礼相送,壮士一去不复返,悲壮之极。这样为国牺牲的战士,以舍身卫国的灵魂,铸就了中国魂,以此勉励后人,抗倭救国,为国家强盛和民族的独立而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