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晶体悬韧带在哪个部位图片
扩展阅读
肚子饿了用什么图片表达 2025-08-03 11:31:37
手机gif图片制作软件 2025-08-03 11:26:37

晶体悬韧带在哪个部位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22 08:32:30

㈠ 晶状体在眼睛的哪个部位

晶状体位于玻璃体前面,周围由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呈双凸透镜状,富有弹性。晶状体为一个双凸面透明组织,被悬韧带固定悬挂在虹膜之后玻璃体之前。晶体是眼球曲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唯一具有调节能力的屈光间质,其调节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形成老视现象。晶状体前面的曲率半径为10mm,后面约6mm,晶状体前后径为4-5mm,直径为9mm。

㈡ icl是固定在悬韧带还是睫状沟

睫状体内的平滑肌就是睫状肌。睫状体简单说是一环形的增厚的膜结构,收缩时环直径变小。睫状体的前部有睫状突,其发出悬韧带与晶体囊相连。所以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曲度增大。

㈢ 乳房悬韧带是在哪个部位

乳腺与乳房表面的皮肤和胸筋膜之间的结构组织束,称乳房悬韧带

㈣ 睫状肌和悬韧带分别靠什么部位来调节

睫状肌是位于眼睛内部呈圆环状的平滑肌,作用是改变晶体的形状,以向近或远距离的东西对焦.当我们要把远距离的东西对焦时,睫状肌便会自然放松,把晶体定位的韧带拉紧,这样晶体就会变得扁平和纤薄些.减低晶体的对焦能力,有助我们观看远距离东西.睫状肌作用在于调节焦距,当眼睛往远处看时,睫状肌松弛,若是看近处,睫状肌就会收缩.如果持续看近物久了会造成睫状肌痉挛,导致加重视力度数.比如说,现在的计算机族在操作计算机,看文件,输入文字,抬头看屏幕等重复动作中,眼球活动极其频繁,这些动作都得靠眼球肌肉——睫状肌的控制.
如果真的要回答是哪个部位控制的,我只能说是大脑神经。。。

㈤ 眼睛的悬韧带是晶状体悬韧带、还是睫状体悬韧带

睫状小带又称晶状体悬韧带。
睫状体内含平滑肌,称睫状肌。

㈥ 晶状体被晶状体悬韧带压缩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悬韧带收缩,晶体变扁平,屈光力变小,相应的睫状肌放松……

㈦ 悬韧带的晶状体悬韧带

晶状体悬韧带是睫状肌牵拉晶状体的结构。随着睫状肌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曲度,实现眼球正常屈光功能。正常生理情况下,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前移并曲度增大,屈光能力增强。

㈧ 我想了解一下眼睛的构造,谁能提供各个部分详细资料和图片

眼球近似球形,位于眼眶内。正常成年人其前后径平均为24mm,垂直径平均23mm。最前端突出于眶外12--14mm,受眼睑保护。眼球包括眼球壁、眼内腔和内容物、神经、血管等组织。

1. 眼球壁主要分为外、中、内三层。
外层由角膜、巩膜组成。前1/6为透明的角膜,其余5/6为白色的巩膜,两者移行处为角巩膜缘。眼球外层起维持眼球形状和保护眼内组织的作用。角膜则是接受信息的最前哨入口。角膜是眼球前部的透明部分,光线经此射入眼球。角膜稍呈椭圆形,略向前突。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约10.5~11mm。周边厚约1mm,中央为0.6mm。前面的曲率半径为7.8mm,后面约6.8mm,屈光率相当于+43D的镜片。

角膜分为a、上皮细胞层:此层再生能力强,破损修复后不遗留痕迹;b、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c、实质层:在光学系统上具有重要意义;d、后弹力层:损伤后可迅速再生;e、内皮细胞层:具角膜-房水屏障功能,受损不能再生。

角膜无血管,由泪液、房水、周围血管以及神经支提供营养。角膜表面从大气得氧。角膜前的一层泪液膜有防止角膜干燥、保持角膜平滑和光学特性的作用。角膜含丰富的神经,感觉敏锐。因此角膜除了是光线进入眼内和折射成像的主要结构外,也起保护作用,并是测定人体知觉的重要部位。

巩膜为致密的胶原纤维结构,不透明,呈乳白色,质地坚韧。前面与角膜,后面与视神经硬膜鞘相连。巩膜包括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和棕黑层。其前端与角膜相结合处的内侧面,构成前房角,是房水循环的重要部位。巩膜表面被眼球筋膜和结膜覆盖。外侧面即角巩膜缘处,巩膜、角膜和结膜三者结合。巩膜是眼外肌的附着点处,此处巩膜最薄,为0.3mm,其余部位厚约1mm。

中层又称葡萄膜,色素膜,具有丰富的色素和血管,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三部分。

虹膜:呈环圆形,在葡萄膜的最前部分,位于晶体前,有辐射状皱褶称纹理,表面含不平的隐窝。中央有一2.5~4mm的圆孔,称瞳孔。由环形的瞳孔括约肌(副交感神经支配)和瞳孔开大肌(交感神经支配),调节瞳孔的大小。光照下瞳孔缩小,称对光反射。

睫状体前接虹膜根部,后接脉络膜,外侧为巩膜,内侧则通过悬韧带与晶体赤道部相连。包括睫状肌、丰富的血管及三叉神经末梢。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睫状体分泌房水,与眼压及组织营养代谢有关;睫状体也经悬韧带调节晶体的屈光度,以看清远近物。

脉络膜位于巩膜和视网膜之间。脉络膜的血循环营养视网膜外层,其含有的丰富色素起遮光暗房作用。

内层为视网膜,是一层透明的膜,也是视觉形成的神经信息传递的第一站。具有很精细的网络结构及丰富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视网膜的外侧为脉络膜,内侧为玻璃体,前到锯齿缘、睫状体后缘,后至视神经盘。锯齿缘在视网膜的前端,位于角巩膜缘后6mm处,也是视网膜的前附着位,与睫状体平坦部相连。视网膜的视轴正对终点为黄斑中心凹。黄斑区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特殊区域,直径约1~3mm,其中央为一小凹,即中心凹。黄斑区很薄,中央无血管,可透见其下面橙红色的脉络膜色泽。此处主要为视锥细胞。黄斑鼻侧约3mm处有一直径为1.5mm的淡红色区,为视盘,亦称视乳头,是视网膜上视觉纤维汇集向视觉中枢传递的出眼球部位。视盘多呈垂直椭圆形,色淡红,境界清楚,其上有动静脉血管支,中央部有小凹陷区称为视杯或生理凹陷。视盘为神经纤维组合的传递束开端,无感光细胞,故视野上呈现为固有的暗区,称生理盲点。

视网膜由外向内分10层:色素上皮层;视细胞层;外界膜;外颗粒层;外从状层;内颗粒层;内从状层;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内界膜。

2. 眼内腔和内容物

眼内腔包括前房、后房和玻璃体腔。

前房前界为角膜,后界为虹膜和晶体,周边为前房角。中央部位深2.5~3.0mm,周边浅。人眼的容积约为0.2ml。

后房前界为虹膜,周边为睫状突,后为晶体前囊和悬韧带。房水由睫状突的非色素上皮分泌到后房,流经瞳孔到前房。成人容积约0.06ml。

玻璃体腔是眼内最大的腔,前界为晶体、悬韧带和睫状体,后界为视网膜、视神经。容积为4.5ml。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三者均透明,与角膜一起共称为屈光介质。房水由睫状突产生,有营养角膜、晶体及玻璃体,维持眼压的作用。

晶体为富有弹性的透明体,形如双凸透镜,位于虹膜、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借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联系以固定位置。前面曲率半径为10mm,后面为6mm。晶体随年龄增长,晶体核增大而硬,囊弹性减弱,调节力减退,呈现老视。

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眼球后4/5的空腔内。主要成分为水。前面有一凹面称玻璃体凹,以容纳晶体,其余部分与视网膜和睫状体相贴,其间以视神经周围和锯齿缘前2mm处结合最为紧密。玻璃体有屈光作用,也起支撑视网膜的作用。无再生能力。

眼球壁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纤维膜、色素膜、视网膜。纤维膜由纤维组织构成,较硬,坚韧而有弹性,对眼球有保护作用,并能维持眼球的形状,似鸡蛋壳一样,纤维膜又可分为角膜、巩膜、角巩膜缘。色素膜又叫葡萄膜,具有营养眼内组织及遮光的作用,自前向后又可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三部分,虹膜中间有一直径2.5~4mm的圆孔,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瞳孔。不同人种的虹膜是有差别的,黄种人含色素较多,呈棕褐色,远看如黑色,而白种人色素少,呈浅灰色或淡蓝色。在虹膜的表层有凹凸不平的皱褶,据科学家研究,这些皱褶像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相同,而且不会改变。根据虹膜的这一特点,制成了电子密码门锁,当开门者把眼睛凑近扫描孔,扫描装置就会将虹膜的图像扫描下来,并与预先设置好的图形进行对比,如果吻合,门锁自动打开。最里面是视网膜,它紧贴着脉络膜内面,为高度分化的神经组织薄膜,具有感光作用。

眼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这三部分加上外层中的角膜,就构成了眼的屈光系统。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前后房,约有0.15~0.3ml,它具有营养和维持眼内压力的作用。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借助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联系,是一种富有弹性、透明的半固体,形状似双凸透镜,是眼球重要的屈光间质之一。玻璃体为无色透明胶状体,充满晶状体后面的空腔里,具有屈光、固定视网膜的作用。

㈨ 近视眼的形成与睫状肌、悬韧带、晶状体

当我们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使晶状体凸度变大,反之看远处物体睫状肌放松凸度变小,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睫状肌和晶状体都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如果时间太长,再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和晶状体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从而使远处物体的像不能成在视网膜上,这就形成近视眼。
晶状体悬韧带分三部分,即前部,赤道部和后部悬韧带,调节时晶状体处于张力紧张状态下.当调节时,睫状肌收缩,前,后部悬韧带松弛,赤道部悬韧带紧张,从而使晶状体赤道部张力增加,晶状体周边部变扁平,而晶状体中央部变凸,导致晶状体中央屈光度增大.晶状体直径随年龄增长而增大,每年约增大20微米,使晶状体赤道部与睫状肌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前放射状睫状肌纤维张力减小,作用于晶状体赤道部的牵张力下降,因而调节变得日渐困难,出现老视.

㈩ 双眼晶状体悬韧带探不清是什么意思

双眼晶状体悬韧带探不清是什么意思,这个你可以到相关的书籍上面或到网上去查一下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