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皮脂腺在哪个位置图片
扩展阅读
卡通可爱图片男生简单 2025-08-06 19:36:31
v途手机图片及报价 2025-08-06 19:34:06
2岁小朋友卡通图片 2025-08-06 19:32:45

皮脂腺在哪个位置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21 02:48:05

Ⅰ 皮脂腺在哪些部位分布最多

皮脂腺也是皮肤附属器的一种,分布很广,除掌跖与指(趾)屈面外,几乎遍及全身。唇红区、阴茎、龟头、包皮内面、小阴唇、大阴唇内侧及阴蒂处也有皮脂腺。皮脂腺是一种全浆分泌腺,没有腺腔,整个细胞破裂即成分泌物。其结构分为腺体和导管两部分,腺体呈泡状,由多层细胞构成,周围有一薄层的基底膜带和结缔组织包裹;导管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向下与毛囊的外毛根鞘相连,向上则与外毛根鞘或表皮的基底细胞连接。皮脂腺通常分为三种类型:①附属于毛囊,此种皮脂腺开口于毛囊,与毛发共同构成毛皮脂系统。②与毳毛有关,其导管直接开口于体表。③与毛发无关,直接开口于皮面,又称自由皮脂腺。

皮脂腺分布的密度在各部位是不同的。以头皮、面部,特别是眉间、鼻翼和前额部最多,平均有400 ~ 900 个/cm2 腺体,而躯干部中央部位及腋窝也较多,平均为100 ~ 150 个/cm2 腺体,故把头皮、面部、胸、背及腋窝等处又称皮脂溢出部位。四肢特别是小腿外侧皮脂腺分布最少,所以洗澡后往往小腿外侧干燥起白屑。

Ⅱ 为什么脸部出油比身体其他部位出油多

脸部出油比身体其他部分出油要多,这是因为在身体各个部位的皮肤中,皮脂腺的分布和功能是有差异的。皮脂腺几乎分布在全身的皮肤中,但是手掌和脚底是没有的(除非个别特别案例)。面部、头皮、躯干的中部皮脂腺不但数目多,而且大。所以和其他部位相比,面部是最容易出油的,尤其是面部正中线,从眉间和鼻子到嘴巴周围这样一个倒T字区域,皮脂腺的分布特别集中,生理活动也特别旺盛,所以面部正中部位尤其容易出油。

Ⅲ 大神求解释一下皮脂和体脂的区别

皮脂和体脂的区别:

1、位置不同。

皮脂是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位于皮肤表面。体脂指的是体内全部脂肪,位于身体内部。

2、来源不同。

皮脂是由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的皮脂腺分泌而来。

体脂是进食后,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转化而来。

3、作用不同。

皮脂可以使动物毛皮变得柔软。皮脂含有一些能防止细菌和真菌滋生的物质,对皮肤有保护和滋润的作用。

体脂在体内是一种作为脂肪而存在的能量,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在体内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厚厚的脂肪还可以保温。而且,脂肪在体内,处于各脏器之间,有一定的润滑作用。

Ⅳ 流传一种痘痘分布图,根据长痘位置就能看出身体哪里有问题,这个有道理吗

面部痤疮与臧否是相对应的。额头上有,代表肝脏有问题,它的脾气比较暴躁停滞。眉毛中间的印堂穴长痘代表心脏有问题,多为心火旺盛。太阳穴的痘痘代表胆囊有问题,多是胆囊堵塞。鼻部长痘则是胃火较旺。嘴唇周围长痘是大肠火。下巴上长痘表示肾脏有问题,内分泌失调。左脸颊长痘代表肝功能不好,有热毒。右脸颊长痘表示肺功能不好,有肺热。脸上长痘痘的位置一般并不能代表身体的哪个部位有病,如果脸上出现了痘痘,很有可能是因为内分泌失调的原因,还有可能是因为没有做好皮肤的清洁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Ⅳ 皮脂腺在哪些部位分布最多

皮脂腺也是皮肤附属器的一种,分布很广,除掌跖与指(趾)屈面外,几乎遍及全身,唇红区、阴茎、龟头、包皮内面、小阴唇、大阴唇内侧及阴蒂处也有皮脂腺。皮脂腺是一种全浆分泌腺,没有腺腔,整个细胞破裂即成分泌物。其结构分为腺体和导管两部分,腺体呈泡状,由多层细胞构成,周围有一薄层的基底膜带和结缔组织;导管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向下与毛囊的外毛根鞘相连,向上则与外毛根鞘或表皮的基底细胞连续。皮脂腺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①附属于毛囊此种皮脂腺开口于毛囊,与毛发共同构成毛皮脂系统。②与毳毛有关其导管直接开口于体表。③与毛发无关直接开口于皮面,又称自由皮脂腺。

皮脂腺的分布密度在各部位是不同的,以头皮、面部,特别是眉间、鼻翼和前额部最多,平均有400~900个/cm2腺体,而躯干部中央部位及腋窝也较多,平均为100~150个/cm2腺体,故把头皮、颜面、胸、背及腋窝等处又称皮脂溢出部位。四肢特别是小腿外侧皮脂腺分布最少,所以洗澡后往往小腿外侧干燥起白屑。

Ⅵ 头皮皮脂腺主要分布在哪些位置

好发于皮脂腺分布较多的地方,如头皮、面部、胸部及皱褶部

Ⅶ 皮肤分为哪几层

皮肤由三层结构组成: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

皮肤是人体内最大的器官,约占体重的15%,成人的体表面积为12-20平方英尺。皮肤的化学组成包括70%的水,25%的蛋白质及2%的脂质,还有微量元素、核酸、葡糖胺聚糖、蛋白聚糖和大量其它化学物质。

(7)皮脂腺在哪个位置图片扩展阅读

皮肤作用

(一)屏障作用:皮肤一方面保护机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免受外界环境中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等有害因素的侵袭,另一方面防止组织内的各种营养物质、电解质和水分的流失。因此,皮肤在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皮肤,不可想象我们体内的器官将如何发挥作用。

(二)感觉作用: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它们的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内,感知刺激并产生触、冷、温、痛、压、痒等各种感觉,引起相应的神经反射。

(三)调节体温作用:体温是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热量的表现,也是机体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和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皮肤是体内热量散发的重要组成部位,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立毛、排汗减少等形式来调节体温,也可以通过辐射、对流、传导、蒸发等物理方式来散发热量。

(四)吸收作用:皮肤具有通过角质层、毛囊皮脂腺及汗管口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称为经皮吸收、渗透或透入,它对维护身体健康是不可缺少的,同时也是现代皮肤科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病的理论基础。

(五)分泌和排泄作用:皮肤具有一定的分泌和排泄功能,这主要是通过汗腺分泌汗液,皮脂腺排泄皮脂进行的。排汗具有散热降温、保护皮肤、排泄药物、代替肾脏部分功能等作用;皮脂具有形成皮表脂质膜、润滑毛发及皮肤的作用。

(六)免疫作用:皮肤表皮与真皮都含有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如角质形成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白介素-1、白介素-2、白介素-3、白介素-6等细胞因子,参与皮肤免疫功能的调节,能激活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能结合抗原,并将抗原信息传递给免疫活性细胞,启动免疫反应。

(七)代谢作用:皮肤和人体其他组织器官一样,有着共同的生化代谢过程。当机体代谢发生障碍时,也会影响到皮肤的正常代谢,从而导致损容性皮肤病的发生。反之,当皮肤代谢发生障碍时,也可影响整个机体的代谢。如表皮内的7-脱氧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合成维生素D3,当这一代谢过程出现问题时,就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造成软骨病的发生。

参考资料皮肤_网络

Ⅷ 懂皮脂腺囊肿的医生过来看看,非医生的勿进

你好!

有一定的恶性病变可能,表现为长大速度过快,局部自发性疼痛,边界不清,这种现象十分不好,需要尽快治疗。

还有如有感染时也需要尽快治疗,感染消除后尽快手术切净。
别看是小手术,但一定要找有经验的医师作,否则切除不净还会复发。
如果没有任何症状,可以暂时不作,用中药调理一段时间看看发展再决定手术否。

脂肪瘤在治疗时惟一有效方法是手术切除。无明显症状或多发
性脂肪瘤可采取保守方针,不予处理。)体表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浅表肿瘤切除是门诊小手术,不需要住院,往往几分钟就完成手术,痛苦轻
,一般不影响工作。

有皮脂囊肿的人,应特别注意对皮肤的护理,要讲究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更衣、勤剪指甲。
预防常识

皮脂腺囊肿常发生在头面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且易合并感染,局部出现红肿压痛,甚至化脓溃破,因此,主张手术切除,术中要求囊壁一定要完整切除,否则很易复发。

Ⅸ 皮肤的结构和各部位的区别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
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一个成年人的皮肤展开面积在2平方米左右,重量约为人体重量的16%。最厚的皮肤在足底部,厚度达4毫米,眼皮上的皮肤最薄,只有不到1毫米。

表皮
表皮是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平均厚度为0.2毫米,根据细胞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形态特点,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质层的细胞无细胞核,若有核残存,称为角化不全。
2.透明层:由2~3层核已死亡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分、电解质、化学物质的通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3.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颗粒层里的扁平梭形细胞层数增多时,称为粒层肥厚,并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细胞层: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基底层:又称生发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此层细胞不断分裂(经常有3%~5%的细胞进行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脱落。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最上层为14日,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为14日。基底细胞间夹杂一种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能产生黑色素(色素颗粒),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
另发现:从护肤的角度来讲表皮并不是最外面的皮肤成分,外面还有一种起保护作用的皮脂膜。
真皮

来源于中胚叶,由纤维、基质、细胞构成。接近于表皮之真皮乳头称为乳头层,又称真皮浅层;其下称为网状层,又称真皮深层,两者无严格界限。
1.纤维: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三种。
(1)胶原纤维:为真皮的主要成分,约占95%,集合组成束状。在乳头层纤维束较细,排列紧密,走行方向不一,亦不互相交织。
(2)弹力纤维:在网状层下部较多,多盘绕在胶原纤维束下及皮肤附属器官周围。除赋予皮肤弹性外,也构成皮肤及其附属器的支架。
(3)网状纤维:被认为是未成熟的胶原纤维,它环绕于皮肤附属器及血管周围。在网状层,纤维束较粗,排列较疏松,交织成网状,与皮肤表面平行者较多。由于纤维束呈螺旋状,故有一定伸缩性。
2.基质:是一种无定形的、均匀的胶样物质,充塞于纤维束间及细胞间,
皮肤
为皮肤各种成分提供物质支持,并为物质代谢提供场所。
3.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
(1)成纤维细胞:能产生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
(2)组织细胞:是网状内皮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吞噬微生物、代谢产物、色素颗粒和异物的能力,起着有效的清除作用。
(3)肥大细胞:存在于真皮和皮下组织中,以真皮乳头层为最多。其胞浆内的颗粒,能贮存和释放组织胺及肝素等。
表皮和真皮区分的意义举例:痤疮之类的如果用手去抓,就容易继发感染。一般来讲,咱们的皮肤感染,感染到表皮层,什么疤都不落,得一个皮肤病很厉害,它不落疤,它在表皮。如果说感染到真皮了,一定要落疤了。皮肤是一个屏障,你不要破坏它。

皮下组织
来源于中胚叶,在真皮的下部,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其下紧临肌膜。皮下组织的厚薄依年龄、性别、部位及营养状态而异。有防止散热、储备能量和抵御外来机械性冲击的功能。

Ⅹ 毛囊腺是怎样的东西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s)
皮脂腺为分泌皮脂的腺体,分布全身,其形状如梨形小叶,一般伴着毛发存在,位于毛囊与立毛肌之间。较近表皮之处向着毛囊内开口,因此也称皮脂腺为“毛囊腺”。除手掌和足跟外,在整个皮肤表面均有皮脂腺,以头皮、面部尤其鼻、前额等处特别显着,每平方厘米为400—900根,其它部位为100根左右。在嘴唇、面颊粘膜、乳晕和阴部街道上的皮脂腺完全与毛无关,直接开口与表皮,称其为独立皮脂腺。
皮脂腺是由腺体与排泄管而构成。腺体是众多皮脂细胞的集体,腺体的周围为基底膜(由扁平细胞而成基底层)所包围,蕨外部再与真皮相接的结缔组织所包围。在腺体的外层而接着基底膜部分的细胞层叫“腺上细胞层”,其内部充满着皮脂细胞。皮脂细胞是由腺上皮细胞而机关报生,因此越接近周围部分越新,越至内部越陈旧。
皮脂细胞含有皮脂球,核的位置虽在细胞中央且随着细胞的陈旧,脂肪量愈增加,核则渐次萎缩,细胞更新时,细胞膜便破裂,而与脂肪融合成为皮脂充填腺腔,再经由排泄管到达腺口而排出,同时与皮脂在一起的细胞残屑亦被排出。经皮脂腺排出皮脂,其主要原因系脂肪细胞之增殖压力所致,故皮脂排出受皮肤表面脂性膜粘度的影响很大。皮脂在腺导管或毛孔内是液体状,到皮肤面则扩散并与水分乳化,形成表面上的油脂面,后由皮肤或毛发表面保持着,从而润滑皮肤毛发。若天气寒冷,气温下降,皮肤表面温度随之降低,发汗量亦减少,则脂性膜粘度随之增加,皮脂排出则受抑制。冬天寒冷皮肤容易粗糙其原因就在此。
皮脂分泌速度每分钟平方米约0.1mg,全身表面每小时分泌约1.2mg。皮脂分泌量一般说来,男人一直到老年期其分泌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女人则在20岁前后为最大量,然后逐渐减少。这是由于皮脂腺是受雄性激素支配的,而雌性激素对皮脂分泌起抑制的作用。从季节上讲,夏季分泌量较多。此外,分泌量也受食物的影响,当吸收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过多时,则分泌量增加。皮脂分泌量因人而异,差别很大,根据皮脂分泌量的多少,将皮肤大致可分为脂性(油性)、中性和干性的皮肤。女人随着年岁的增长,脂性皮肤逐渐变少,而干性皮肤则变多。目前,国外试用铁酸辣试纸来测定皮脂量,准确度可达90%以上。
当皮脂排出达到一定量,且在皮肤表面扩展到一定厚度时,就停止皮脂分泌,这一量叫做饱和皮脂量。它虽然因人而异,但大体上2—4小时可达到该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