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抗洪抢险救灾英雄事迹手抄报,谁有图片,我要做手抄报
1、李向群 (抗洪烈士)
1998年8月5日,他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14日在抗洪抢险一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壮烈牺牲,年仅20岁。
2、高建成、廖国栋(抗洪英雄)
1998年特大抗洪抢险战斗中,225营诞生了以高建成为代表的17名英雄。高建成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英雄”荣誉称号;空军追认田华、朱任堂等13人为革命烈士,追记一等功;追认廖国栋等3人为革命烈士、中共党员,追记二等功。空军授予该营“抗洪英雄营”荣誉称号。10年来,该营四个连队均荣立集体一等功或二等功。
3、杨德文(革命烈士)
1998年7月初,湖北省遭受特大洪水灾害。德文所在的部队紧张地进行抗洪准备,他最先向连队递交“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就应挺身而出”的请战书。连里成立抢险突击队,他又第一个报名。
连长说:“先考虑党员和干部,还轮不到你新兵”。他却说:“老兵新兵都是兵,新兵更要多锻炼。”考虑到他水性好,领导特批准了他的请求。不到1个月,他先后参加抗洪11次,排除险情6次,救援群众36人。

4、杨强(抗洪救灾烈士)
2010年19日凌晨,辉县市洪洲乡、黄水乡、上八里镇地区普降暴雨,引发特大山洪,造成洪洲乡上游石门水库溢洪,洪洲乡酒精厂、力源沙场、黄水乡小庄村南水北调料场等地群众受困。8月19日凌晨,河南省辉县市人武部正
连职参谋杨强在抗洪救灾疏散受困群众中壮烈牺牲,年仅31岁。
5、张义昌(抗洪英雄)
张义昌,龙南县东江乡大稳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7月26日,受5号台风“格美”影响,龙南县遭遇严重洪灾。张义昌不顾自身因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左腿疼痛加剧,立即组织群众转移,不幸被洪水冲走,献出了年仅43岁的宝贵生命。 8月中旬,张义昌被省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⑵ 抗洪救灾一线,有哪些暖心镜头
抗洪救灾一线,我们看到了很多消防员和救援队们日夜奔赴前线救援的身影,他们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暖心的镜头:
镜头一:最万能的救援
7月6日上午,由于持续暴雨,杭州临安天目溪水短时间涨至路面,漫进民居。因短时间的水位暴涨,于潜镇祈祥村仍有3处共14人被困水中,需要转移。由于水位较深,最深处有半人高,普通车辆、消防车都没法涉水救援。为了尽快救援,消防员用挖掘机救人。
镜头二:最安心的公主抱
7月8日,湖北咸宁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咸安区一女子拨打119电话进行求助,家中一楼已淹没,孩子要参加高考,被困家中无法出门。消防员赶到后迅速从楼梯间将男孩抱起往外走,随后利用橡皮艇将男孩转移至消防车,成功将男孩与他母亲送到咸宁高中高考考点。
镜头三:最有爱的鼓掌
7月2日,云南玉溪一中因暴雨被淹,消防员接警后赶至现场排涝,并将学生转移到安全地带,为备考学子筑起爱心“护学路”,经过19小时的努力,共清淤4000余平方米积水,排除险情8个。临别之时在校学生鼓掌致谢送别消防员。
镜头四:最温暖的梯子
7月6日,由于武汉市江夏区普降特大暴雨,江夏区郑店黄金工业园内的部分厂区发生内涝,最深处近2米,厂区一楼被淹,大桥消防救援站紧急出动。为帮助二楼被困群众下到橡皮艇,消防员用肩膀、脊背搭成人梯展开救援。
镜头五:最温柔的避风港
6月29日晚,贵州铜仁市降雨超过200毫米,多处山洪爆发,大量群众被困,消防救援队连夜紧急救援。一名新生婴儿被家人交给消防员,被消防员像宝一样紧紧抱着,周围洪水横流电闪雷鸣,孩子安静地将脑袋贴在消防员胸口,不哭也不闹。当晚,消防员们顶着闪电成功解救97名被困群众。
⑶ 1998年抗洪救灾英雄人物事迹
1、李向群
李向群(1978--1998)新时期英雄战士。海南省琼山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集团军121师361团9连战士。1996年12月参军。共产党员、在1998年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英勇献身。
1978年出生的李向群生前是广州军区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战士。他家虽有百万家产,但为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李向群毅然选择参军之路,由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合格战士、优秀士兵和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1998年长江流域抗洪抢险战斗中,李向群主动报名参加部队的抢险突击队,他带病顽强拼搏,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输液的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壮烈牺牲。
为了表达对烈士的深切怀念,灾区3万群众自发地赶来参加烈士的追悼会,并在烈士生前抗洪的地方树碑立传。中央军委授予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光荣称号。
2、高建成
湖南省湘阴县人,1965年10月出生于湘阴县南湖镇一个农民家庭。自幼热爱学习,品学兼优。1984年9月湘阴县四中毕业,被选入空军飞行学院读书,毕业后分配到武汉空军某高炮团。
历任排长、助理工程师、连副指导员、指导员等职,被授予上尉军衔,是人民军队新时期军事政治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名优秀基层干部。
在14年军旅生涯中,他学习刻苦,工作扎实,作风优良,品德高尚,先后3次受到部队嘉奖,6次被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
1998年夏,长江流域遭受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7月27日,他所在的空军某高炮团奉命奔赴湖北咸宁地区执行长江干堤抢险护堤任务。
出发之前,他在写给老母亲的信中说:“妈,我马上就要带兵执行抗洪抢险任务了,现在家里置了新房,等我抗洪胜利回部队后,便利用休假的机会接您老人家来住,让您老人家和我们一起生活,享受晚年幸福。”
他率领战士们按时奔赴指定位置,立即投入嘉鱼县邱家湾抗洪抢险战斗。他不顾连续几天高烧不退,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8月1日晚,他率部转战牌洲湾参加抢险战斗。
急行军中,长江大堤突然决口,连队突遭洪水袭击,四五米高的巨浪扑面而来。在紧急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沉着镇定,迅速组织抢救遇险群众和官兵。
救生器材不够,他立即脱下救生衣硬塞给新战士赵文源穿上。被迫弃车转移时,他坚持最后一个离开。
在与洪水搏斗的两个多小时里,他连续不断地进行现场鼓动,高喊:“有党员和干部在,我们一定能够冲出去!”
他奋不顾身,先后救出8名群众和战士。8月1日夜里21时以后,洪水越来越大。他和连长决定,把两颗树留给几位体弱的战士,而把死亡的危险留给他们自己。
他用尽力气将正在水中挣扎的新战士刘楠推到一棵大树边,自己却被一个巨浪卷走,壮烈牺牲。
3、张国兴
1972年张国兴出生于河北晋州普通职工家庭,1989年初中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军。父亲因心疼儿子怕受苦一直反对,为此,张国兴绝食抗议,一周后,父亲只好成全儿子,自此张国兴踏上了从军的道路。
1998年,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当初九江城决口,张国兴所在集团军222名突击队员被紧急调遣飞赴九江,张国兴做为运用“钢木土石组合坝”的技术骨干,指挥全连44名官兵运用“钢木土石组合坝封堵决口技术” 经过连续4天4夜奋战,成功封堵了江西九江决口。
创造了中国抗洪史上的奇迹,当时的国务院朱总理站在大坝合龙处,高度赞扬这支堵口技术突击队,“在关键的时候,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向广大官兵致敬”。
4、彭荣华
1998年,暴雨一场接一场。黄陂县横店乡的梅包子湾河水猛涨。到晚上,有些人家里已开始进水。怎么涨这么快?梅包子湾组长彭荣华到村民彭志东的店里买烟时发现了险情:村里一座石墩桥的桥孔被洪水裹挟的水草树枝堵塞!
彭荣华对彭志东说:“如果桥不倒,上游的村民就要受淹;如果桥一倒,下游的村民将要受淹。快,你帮我来疏通!”
彭荣华和彭志东来到桥下,彭荣华让彭志东在岸上帮忙。他自己跳进急流里,倚靠在阻水墩上用手一把一把地清除树枝和杂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桥孔基本疏通,水也渐渐退下。
彭志东的妻子见二人半天没回,就打手电来到桥上。她对彭荣华喊:“华子,危险!”话音未落,彭荣华抱着的石墩突然断裂。彭荣华随石墩被急流卷走。
彭志东跳入河中,但没有抓住彭荣华。一整夜,村里的男子在水退后的下河进行拉网式打捞;妇女们则在岸上呼喊,仍没有找到彭荣华。直到第2天下午才在离石桥30米的下游找到穿着雨衣缠着水草的彭荣华的遗体。
彭荣华的牺牲使梅包子湾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在外打工的村民都纷纷赶回村里为他送葬。
5、嵇琪
嵇琪,是一名中国军人,同时也是一位抗洪英雄。他在1995年12月报名参军入伍,后来因在抗洪中的突出表现,2000年2月21日下午,南京军区授予某部修理连战士嵇琪“新时期硬骨头战士”荣誉称号,战友们则称他为“抗洪铁人”。
嵇琪是在1998年10月从长江抗洪前线凯旋不久被诊断为恶性脑瘤晚期的。在与那场特大洪水搏斗的40多个日日夜夜里,这位硬骨头战士曾10次晕倒在大堤上,5次被抬进临时救护所。
每次从昏迷中醒来,他总是不顾劝阻,继续投入抢险战斗。抗洪中,嵇琪是连队唯一一个在“水线”入党的战士,并荣立三等功。
⑷ 高效!迅速!中国汽车的全球网络,为抗疫筹物资立功
一众自主车企深耕多年的全球化物流、采购网络,正成为帮助国内抗击新冠疫情的重要助力。
近日,包括奇瑞、吉利、长城、广汽、上汽等多家汽车企业组织起来的“国际纵队”,将抗疫战场急缺的大批物资运抵国内。
数十万副N95口罩、护目镜、防护服、测温仪等,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抗疫一线对物资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种高效、迅速的全球化资源采购、配置的能力,也正成为中国汽车业利用全球化视野助力抗疫“升维”的重要体现。
奇瑞汽车
1月31日,奇瑞从以色列、中亚等地区紧急采购的3万多副N95、医用一次性口罩已经抵达国内。
同时,预计未来2-3天,奇瑞从巴西、巴拿马、沙特、科威特、俄罗斯、和阿根廷等国家采购到的更多医疗物资也将陆续抵达,驰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上周,6万只口罩已送抵武汉;1月30日凌晨,又有2.38吨口罩抵达上海,并直接装车奔赴武汉;31日,4万套防护服已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功夫拍案
中国汽车坚持深耕国际化道路,积极“出海”,布局全球网络,搜寻货源,协助采购应急物资入汉。
各大自主车企充分发挥跨境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和经验,为海外批量捐赠物资入汉设立免费对接通道,提供国际货运、报关通关、货运集送、物流配送落地等支持服务。
从控制疫情的情况来看,车企全球渠道的优势无疑带来了不错的成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⑸ “重症八仙”已有3位奔赴上海支援,他们会给当地抗疫带来哪些帮助
重症八仙已有三位奔赴上海支援,他们会给当地抗疫首先带来的是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其次是提供抗议的针对性方案,再者是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给出全方位的防疫方针。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分析他们会给抗疫工作带来哪些具体的帮助。
一、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首先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重症患者他们会给到一定的治疗方案,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及时抢救病人的生命,毕竟对于这几位专家小组的人群而言给他们自身的医疗手段是是比较高明的,所以医院会结合他们给出的治疗方案针对性治疗对应的病人,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并且尽早出院。
上海群众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主动配合好防疫部门的工作规定,不要随意外出,因为这样子会增大感染的风险对于自身而言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行为,同时还需要做好自身的防护措施。
⑹ 韩寒捐钱捐物后,如今又认养了两只河马!他究竟多有爱心
韩寒还给灾区捐了价值上亿的ECMO!也就是俗称的“人工肺”。和众多捐款的明星们不同,韩寒捐的这个东西是真的可以救命的。没有大量的媒体曝光,韩寒的爱心行为总是低调且实际。而且,韩寒还给自己的家乡金山捐了100万款项用于抗疫。
当然,捐款是个人意愿。只是郭敬明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名人,是应该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毕竟他的成就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这次疫情相信又会让不少人对他脱粉。不管怎么说,韩寒VS郭敬明,我永远站韩寒!
⑺ 抗洪救灾中有哪些温情故事和画面
25日,浙江兰溪由于连续降雨,受超大洪水袭击。金兰两地军民近3000名,奔赴兰溪抗洪前线,解除多处险情。他们当中发生了那些感人故事和画面?
一场争分夺秒的战斗
很多人自发过来看望官兵,看到官兵在干活,他们默默地把吃的放在路边,等官兵休息的时候拿给他们。他们对官兵说的最多的就是:你们最需要什么,告诉我,我去拿。
只想说一句,你们辛苦了。
⑻ 求解放军抗洪救灾伤痕累累的图片
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洪抢险的经典图片(感动中国)
http://tieba..com/f?kz=293210634
⑼ 儿子在部队抗洪救灾,朋友圈应该怎么发
儿子在部队抗洪救灾,朋友圈应该怎么发,最好还是发个照片说明一下就可以了,不要发带位置的,可能谢漏军事秘密,
⑽ 李玉刚捐款50万元驰援家乡吉林抗疫,吉林现在还需要哪些抗疫物资
李玉刚捐款50万驰援家乡吉林抗疫,吉林现在还需要的抗疫物资,包括口罩、防护服、矿泉水,方便面。像这样的一些东西都是抗疫期间所需要的物资,如果有能力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捐款支援自己的家乡,李玉刚也是带头捐款高达50万元。很多人对于明星捐款50万元都会觉得这样的数额有些少,但是要知道其实明星挣钱也是不容易的,在捐款的时候,只要有一份心意是最好的。
防护工作者都非常的辛苦
站在一线的防护,工作人员每天面临着吃不饱穿不暖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事情。所以对于吉林的防护工作者们,在工作之余的时间也需要穿好湿暖,这当中可以选择多配送一些矿泉水以及方便面。像这样的一些食物都是比较好解决的,如果有能力的情况下捐款捐物,这可以选择给防护工作者提供更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