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澳大利亚土着人是如何穿着的
在干燥地区,澳大利亚土着人到了夏天就不穿衣服或者只穿一个很短的草裙(用草绳,羽毛或者小动物的尾巴做成),盖住他们的隐私部位。在寒冷的地方,土着人到了冬天就会穿上用袋鼠皮做成的斗篷。一些地方的妇女穿用树叶编成的裙子。土着人的男人和女人们都戴用贝壳、动物牙齿和骨头做成的项链或项圈。为了出席某些特殊场合,一些部落还用鸵鸟羽毛或者其他东西作成头饰。
2. 巴西土着女人,很像中国人吧
因为她们是印第安人,和中国人非常像。
3. 怎看土着女人
正式的土着女人都是非常有感觉的女人,我很喜欢这样类型的女人,但你也不能和他们在一起。
4. 土着女人远离战场,瓜岛美军要避孕套做什么
1942年8月,美军历史上首次两栖登陆作战在瓜岛进行。然而,首次各军种的协同作战却因为指挥问题,出现了极不协调的一幕,气的陆战一师师长站在岛上破口大骂海军:“怕死鬼、懦夫,不够意思”,并导致美军当天损失4艘战舰。
随着哈尔西担任南太平洋舰队司令后,这种现象大为改观,各军种围绕着瓜岛守军,开始了一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防御战。在长达半年的防御中,初上战场的陆战一师,利用一种便携式调频无线步话机,呼叫炮火和支援,阻拦日军。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5. 一女子被关进人类动物园,因身材奇特被展览,后来怎样了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西欧贵族不再满足黄金和奶酪,他们鼓励探险家开拓新的殖民地,寻找各种奇异的珍宝,这些珍宝无非就是身材奇特的人类,多数都为土着人,少部分是一些畸形人。
虽然各国都已经独立,但是想要完全杜绝是完全不可能的,2007年,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动物园还打着“开展研究活动”的名义举办了一场人类展览。至于巴尔特曼的尸体在几十年后才返回家乡,至于硕大的臀部和器官还收藏在巴黎的人类博物馆。
6. 非洲土着人根本做不了什么事情
首先,在非洲的饮食文化里,你要了解的便是他们的吃饭习惯。在非洲很多地方,大家吃饭都是用不上桌椅的,相对于我们习惯于用筷子而西方人喜欢使用刀叉,非洲人吃饭是用手抓的。吃饭的时候大家围成一个圈,用右手抓食自己面前的饭菜。对比于非洲人手抓饭的干净利索,像我们这些不属于非洲大陆的人来说吃饭的时候肯定会无所适从。所以在此之前大家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再者,在吃饭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能将饭菜撒到地上,这一点可是非洲人的忌讳,所以吃饭的时候要小心翼翼。
非洲的饮食文化对于礼仪方面,在非洲长者为尊,在长者离开的时候,晚辈们要静静地等候,要是离席的话,必须向父母行礼才可以。在这里客随主便,客人要等主人吃完饭才能一起离开。在不少地方吃饭也有着严格的礼仪,甚至吃的东西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吃鸡的话,当家人吃鸡脖鸡肝而鸡头鸡爪和鸡翅则是给孩子留的。在一些大型的宴会上,宾客和男人们吃的是牛肉而妇女则是吃杂碎,这些都是要分开煮食的。
非洲的饮食文化里,主食一般是木薯、芭蕉。作为一种适应性极强的生物,木薯即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长。所以非洲的木薯产量是很高的,它的产量占了世界的一半。有多重做法的木薯也是非洲的一道独特风味了。而芭蕉,非洲人并没有把它们当作一种水果,而是借此来饱腹。木薯、芭蕉在非洲很是流行,但是作为另一种主要的食物,玉米也是不可缺少的。非洲人可能对玉米有着天生的喜爱,大街小巷都能闻到玉米的香甜。而非洲人的家常大餐便是一种叫做“乌嘎里”的用玉米制作的当家饭。在非洲当地待客的话可以没有大鱼大肉,但是唯独不可缺少了乌嘎里。
非洲的饮食文化里酒是不能缺的,非洲人爱酒,私人酿制的酒在乡村可是很流行的。在非洲,政府唯一允许销售饮用的便是一种叫做布萨的土酒。喝布萨的场景可是很壮观的,好几个人甚至到几十个人一起把自己携带的三五米长的管子插到坛子了,大家一起边喝边聊,要多畅快有多畅快。
传统的非洲美食一般是将很多种食品混在一起烹饪,因为这里的水果以及蔬菜等食物不仅产量上来说让人羡慕,种类也是非常多的。而对于肉食,大多的非洲人喜欢烤熟了之后再加入咖喱、奶昔等等进行淋伴。有一点大家需要记住的便是,在抓食的时候,大家用的是右手,而左手则是用来按住自己的饭盒。
7. 史上,32个男人和1个女人被困荒岛,后来结局如何
这个故事是发生于二战期间的“安纳塔汉岛事件”,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是日本的比嘉和子,在被困的中期,比嘉和子被海上来到的美军所救,至于剩下的32个男人,他们有接近半数的人因为争夺比嘉和子而死在了岛上。
逃亡密林深处的比嘉和子最终被过往的美军士兵所救,而在岛上剩下的19个男人也在比嘉和子走后就停止了彼此间的迫害,直到1951年,岛上其余的19个日本人才被救了出来,这件事也随着这19个男人的回归才终于被世人所知道。
8. 为何迪拜遇到穿黑袍的女人,不要主动搭讪当地人:搭了会很麻烦呢
在许多国人的印象里,迪拜豪车遍地,高楼、商场尽数第一。迪拜是以伊斯兰为教义的国家,这里土着人口很少,建设这样一个国家化大都市,势必要依赖外来人口。
在迪拜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淘金者和游客,完完全全的就是一个缩微版本的“联合国”。
迪拜不仅壕除了高度也豪除了气度,迪拜是世俗化的包容社会,世俗化仅仅是针对外来劳工和游客。
外来游客不用顾忌伊斯兰教的一些规定,尤其是女游客可以穿比基尼在迪拜享受阳光沙滩和海水,这等于放开了很多限制,足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所以为了在迪拜的安全,千万不要打小卡片上面的电话,不被抓是幸运,就怕遇见仙人跳。另外到异国他乡旅游,平平安安回家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一时快活掉进泥潭。
9. 不为人知的土着
现在这已经得到证实。食人族,就是吃人肉的人,确实存在。长久以来,语言中的故事和道听途说,都被证实是事实,证据来自于哥伦布第二次穿越大西洋的探险中,所有船员的亲眼所见。随船医生在家书中提到了一些阿拉瓦克俘虏,叙述了在一个小岛上发生的食人故事,这个小岛就是今天的瓜得鲁普。
当地居民中的一些妇女曾经做过岛民的俘虏,我们向他们询问,那些岛民是怎样的人,他们回答“加勒比人。”他们一听说我们憎恶这种人吃人的罪恶行为,感到非常高兴……他们告诉我们,加勒比人对待他们的残忍程度,使人难以置信;加勒比人吃掉他们的孩子,只抚养自己的女人所生的孩子。凡是活着的男性俘虏都被带回去吃掉,那些在战斗中被打死的敌人,就在战斗结束后被吃掉。他们声称人肉如此美味,世上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这些都是真的,因为我们在房子里发现了人的骨头,所有能吃的部分都被吃掉了,只剩下实在太硬,无法食用的部分。在其中一间房屋里,我们发现锅里正炖着一个人的脖颈……加勒比人抓走战俘时,将其中的男孩摘除了生殖器官,以便使男孩长胖一些,但他们想大吃一顿时,就杀死并吃掉男孩,因为他们认为女人和儿童的肉不好吃。当我们去那里的时候,有三个被残害的男孩跟我们一起逃走。3
在哥伦布上一次旅行中,错将阿拉瓦克语中的“Cariba”听成“Caniba”,因此,“cannibal”和“Caribbean”源于同一个词。
此后,类似的描述还有很多,当欧洲人的探险活动开始蔓延,关于食人族的报道大量增加。奥德修斯所遇到的食人族,或者希罗多德、亚里士多德、斯屈波、普林尼所记载的每一个新的发现,都为食人论增加了可信度。在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探索”运动中,也有食人族的记载。维斯普西《旅程》的最早版本中,也用木版画演示了食人族吃人肉的场景。曾经有一位富有同情心的观察者,通过艰苦的努力,得到了关于人吃人的第一手资料。阿芝台克人从市场上购买奴隶,把他们养胖,“这样可以使奴隶的肉更有滋味。”4 其其麦加山谷是“人肉的埋葬之敌”。5 据说南美的图皮南巴族会将他们的敌人“吃到最后一片指甲”。6 汉斯•斯塔登的畅销小说中,描写了在1550年前后他被食人族所捕获,由于食人族的盛宴祭祀仪式被一再拖后,使小说的情节变得令人窒息、毛骨悚然。他对食人仪式的描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难者必须忍受女人们的嘲弄,要自己点燃篝火,而他将在火上被烧煮。人们重击他的头,脑浆喷溅在地。然后女人们
彻底剥掉他的皮,把他的身体弄得很白,并用木块抵住他的肛门,这样就不会遗失任何东西了。然后一个男人……将他的胳膊和膝盖以上的部分砍下来。四个女人将切好的部分抬走,围着茅屋奔跑、狂欢……内脏部分由女人们保管,她们把内脏煮熟、,做成名为“明戈”的浓汤,供她们和孩子饮用。她们吃掉肠子和头上的肉。大脑、舌头和其他可以吃的部位都给孩子们吃。当这些全部做完之后,她们就带着自己得到的肉回家了……当时我在现场,一切都是我的亲眼所见。7
在本世纪末期,西奥多•德•布雷在其脍炙人口的美洲旅行小说中,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食人族哄烤人的四肢、女人们喝人血、吃内脏的情景。在十七世纪,类似的记载并不多,因为人们对此感到十分恐惧,没有发现新的食人族和吃人风俗。然而,到了十八世纪,由于有更多人遭遇过食人族,欧洲人重新对此发生了兴趣,哲学家们纷纷想借此说明奴隶制度的高尚性。欧洲人想象,在高度文明的基督教国家埃塞俄比亚,仍然存在着专门贩卖人肉的屠夫。在十八世纪北美洲的印地安战争中,一个马萨诸塞的民兵惊恐地发现,他们的对手“以最令人感到恐怖的速度”9煎烤着敌人。当雄心勃勃的探险家探索南海时,发现了更多人吃人的例子。在十八世纪的很多故事中,都记录了美拉尼西亚的食人族,他们看来是最实际的部族了:将俘获的敌人全部吃掉,丝毫也不浪费,骨头磨成针,用来缝制帆布。当库克船长首次遇到毛利人,他们比手划脚地教他如何剔净人骨。他的描述在欧洲受到质疑,其代价就是葬送了更多人的生命。关于斐济食人族的记载,与十九世纪早期欧洲传教士的叙述很相近,但是,由于其规模庞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规仪式,背离了任何文化意义,“并非只是恐怖的报复行为”,正如卫理公会派教徒在1836年所断言的,“而是成为对人肉的纯粹的喜爱。”
转自新浪网
最新的证据表明,我们的祖先很可能都是食人族,在早期人类社会中,人吃人现象广泛存在
德国中部罗滕堡镇的阿明·迈韦斯是一位电脑专家,他在邻居眼中是位和善、安静的绅士,然而事实上,他却是一个食人狂魔。2000年,他杀死并部分吃掉了一个叫于尔根·B的人。迈韦斯还拍下了他杀人吃人全过程的录象。
迈韦斯的案子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食人现象的震惊和好奇心。从安东尼·霍普金斯在《沉默的羔羊》中扮演的“吃人的心理学家”汉尼拔·莱克特到19世纪40年代的人吃人故事(1846年美国西部拓荒者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不得已而靠他们同伴的尸体为生),食人族的故事都是这样耸人听闻。最像天方夜谭的故事发生在1972年,乌拉圭英式橄榄球联合会球队的飞机在安第斯山一个偏远地区失事,队员们被迫吃掉队友的尸体。
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而被迫同类相食,这似乎还可以得到后人的理解;而现在,一些人是天生嗜血和嗜好人肉,这普遍被归结为狂人的病态犯罪。但最新的证据表明,我们的祖先很可能都是食人族,我们每个人身上至今还有祖先吃人留下的痕迹。
被食者遗骨遍布全世界
尽管很多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发现吃人现象在古代确有发生,但大多数科学家确信,在史前人类社会,吃人也仅是一项不常见的特征。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古代人吃人的现象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普遍得多。1951年,伯克利加州大学的人类学家爱德华·吉福德在研究了史前斐济文化后得出结论:“除了鱼,人是最经常用于人类食物的脊椎动物。”人们最后将目光聚焦在两类证据上:一是人类学家和探险家发现的食人文献;二是在考古点发现的屠杀证据,即人类遗骨。
英国人类学家蒂莫西·泰勒说,古代人们嗜食人肉,有时并不是出于饥饿的原因,有的人吃人是为炫示残暴,有人相信吃人肉可治疗某种疾病,有人因怀有仇恨以吃掉敌人的肉来发泄报复情绪。泰勒还指出,我们可以找到考古学上的证据。“就像我们可以从被砍断的动物遗骨发现动物是人类的食物一样,我们同样可以找到人类被砍割的遗骨。”
这样留下的遗骨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现。比如,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古人类学家提姆·怀特曾在埃塞俄比亚发掘到3个16万年前的人类头骨化石,这些是最古老的智人化石。每个头骨上都有明显的被切割的痕迹,表明他们是被屠杀的。怀特还发现过60万年前的人类头骨,也有着同样的伤痕,他说,这是法国境内发现的尼安德特人遗留下的人食人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
同样的证据也出现美国亚利桑那的阿那撒西考古点一个叫Houck K的地方。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这个地方已被考证在12世纪中期埋葬了大量人类遗骨。这些骨头既有砍伤的印记又有磨损的外形,表明它们曾被煮过很长时间;更有甚者,这些椎骨有选择性地缺失了某些部分,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它们被敲骨吸髓了。怀特说道:“当你透过这些现象观察史前文化档案时,就会发现在法国、英国、墨西哥和北美洲,都有大量证据表明发生过人食人的现象。”
直接证据
近几年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些新的证据。一个证据是850年前,在今天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一个被遗弃的很小的印第安人村庄,至少有7个人被屠杀、烹饪并被吃掉。这说明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美洲土着人是杀人和吃人的。
人们在这个叫做“牛仔浴”的定居点发现了上千的人骨和骨头碎片,这些人类遗骨或散落在地板上,或堆积在一间侧室里,进一步的检查发现这些骨头上有割伤的痕迹,而且发现了两个石头切割工具上的人类血迹。研究者还在附近发现了一口煮饭的锅,在炉火的灰烬中,研究人员还发现一堆人类排泄物的沉淀物,即粪化石。
由美国丹佛科罗拉多大学医学院的病理学家理乍得·马拉领导的研究小组怀疑这是食人族的遗迹,他们接着在煮饭锅和粪化石上进行生物化学实验,寻找人类肌红蛋白的遗迹 肌红蛋白是一种只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中存在,负责储存和运输氧的蛋白质。
研究结果显示,这口锅里确有人类的肌红蛋白。
研究人员接着对粪化石进行了分析。在显微镜下,这些粪化石缺乏淀粉粒,却有肌红蛋白,说明这些人已经有36小时没有吃过任何植物性食物,可能吃的都是人肉。
科学家做了39个现代人的对照组化验,其中包括一些便血的样本;以及20个从其他考古点取来的粪化石样本。结果,对照组中无一例发现肌红蛋白。由于这种蛋白只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里,一旦在粪样中出现阳性结果,就说明当时美洲的土着人是吃人肉的。这是证明食人族存在的直接证据。
留在我们身上的吃人痕迹
但以上所有的证据加在一起,依然只能说明吃人的情况“很多”,而不能证明它是“普遍”的现象。但现在,遗传和生物学的研究使得很多科学家确信吃人肉曾一度很普遍,也许甚至是被当时社会所广泛接受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我们每个人所携带的一些抗病基因可能正是由祖先吃人肉遗传而来。
2003年,由西蒙·米德领导的科林奇科学小组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报道了他们对偏僻的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的弗雷族人流行的一种叫库鲁病的大脑疾病的研究成果。
库鲁病是一种朊病毒病,很像疯牛病和克-雅病,普遍被认为是因为当地人吃人类尸体而致的一种病。弗雷族人自古有食人传统,直到50年代中期,当时托管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澳大利亚当局发布禁令,才终止了弗雷族人的吃人习惯。据说因为妇女和儿童是人肉宴的主力军所以更容易感染库鲁病。
科林奇小组研究了该病在弗雷族人口中的遗传效应。他们发现,大约3/4的50岁以上的弗雷妇女都在基因学上对朊病毒有抵抗能力,这种能力只能是在他们祖先世代食人的情况下才产生。
真正令人吃惊的发现出现在后面:当科林奇分析了世界各地不同种族的DNA样本后,他发现弗雷族人并不是单独的例子,对朊病毒有抵抗能力的基因原来存在于各个种族中。也就是说,全世界所有的人群都有对朊蛋白病的内制抵抗力。
我们这种抵抗力如何形成?研究者认为,最合理的解释 或许是惟一的解释就是,我们的祖先是吃人的,在早期人类社会中,吃人现象广泛存在。
尽管还有更多新的证据,但人们还是很难相信我们的祖先经常吃人肉,很多人只是难以接受这样的说法。其实,接受我们祖先食人的说法并不比相信今天食人狂可能广泛存在的事实更令人不寒而栗。迈韦斯在被捕后对警察说:“今天,在德国大约就有800个食人者。”(作者 吕静)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10. 非洲土着服饰特点
非洲土着人的着装也是千奇百怪,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
男人基本上都是穿长裤,只有一些少年才穿短裤。按照他们的着装可以分成三类人,一类是经常劳作的有事情做的人,是穿长裤和T恤、衬衣或其他,另一类是穿西裤和衬衣的,他们悠闲的走在并不平坦的街道上。还有一类是名副其实的西装革履的人,不论当时天气有多炎热,环境怎么尘土飞扬他们依然是白衬衣、打领带、皮鞋铮亮,有时候会再配上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皮箱,他们拥挤在破烂废旧的公交车在泥泞的道路上颠簸到目的地。
炎热的天气他们带的帽子也是五花八门,除了有普通的遮阳帽外,还有用植物编制的牛仔帽、四周一圈软帽檐的布帽、更有厚厚的棉毡帽、甚至还有的人头戴黑色的棉皮帽,我想在这里戴帽子的作用不只是为了遮阳应该还有隔热的作用吧。
非洲人比较怕冷,在阴雨天,我们还是短裤、T恤的时候,他们有的人已经穿上棉坎夹、皮衣等。
女人们的着装比较简单,以穿裙子的居多,头巾和长及脚面宽大的裙子往往是由同一种布料制作而成,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穿衣一块布”吧。喜欢使用颜色鲜艳、亮丽,图案醒目的布料。
她们常常在腰间围上一块布,这块布在不同场合可以有多种用途。非洲很多人的家庭都有三、五个孩子,有的则更多,女人们外出就用布把小孩背着腰间。外出需要带什么东西也可以用布包好了顶在头上。还可以把布缠着头上用于缓冲头上重物的压力。
非洲人的身材很好,他们四肢修长,胖瘦适中,特别是非洲女人曲线分明、亭亭玉立。这可能与他们的饮食和经常头顶重物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