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简单的熊孩子简笔画带颜色怎么画
熊孩子这一称呼来源于北方,泛指那些惹人讨厌的孩子。也有昵称的意思,表示对调皮孩子的爱称。那么熊孩子的 简笔画 要怎么画呢?我今天教大家画熊孩子,步骤很简单,一起来学习吧!
熊孩子的简笔画成品图:熊孩子的简笔画步骤如下:
熊孩子简笔画步骤1
熊孩子简笔画步骤2
熊孩子简笔画步骤3
熊孩子简笔画步骤4
熊孩子简笔画步骤5
关于熊孩子的 作文 :
关于熊孩子的作文一:
我家住一楼,屋前有小院,小院对面,是小区绿化带中心的凉亭。凉亭四周有大片草坪,往来无车辆,于是便成为小朋友们嬉戏玩耍的地方。爸爸种的一人高的冬青树,成为我们家小院天然的篱笆。小亭周围来来往往的人们,总喜欢透过篱笆往我家小院瞟一眼,但除了小猫小狗的偶尔光顾以外,从来没有人试图通过翻越篱笆,来我家“做客”。但昨天,我们却遇到了几个特殊的客人:
三个熊孩子扒开冬青枝条,从外面鬼头鬼脑地看向我们家里面。“嘘——好像没有人!”“嘿嘿,太好了!”正在做作业的我听见了声音,想看看他们要做什么。其中一个孩子企图从篱笆翻进来,却发现自己似乎无法翻越如此高的东西,就启动了B计划:把各种各样的垃圾向我家院子投来,边投还边比看谁投得远,谁能打到我家 篮球 架。被不幸砸中的花草无辜遭了殃。我一看大事不妙,赶紧叫上爸爸,爸爸一声怒吼,三个孩子立即作鸟兽散。
但是没过多久,这三个家伙绕到我家东边卫生间,看到卫生间的窗户开着,居然往里面开始投掷小石子、玻璃渣子等东西。爸爸听到响声,冲进卫生间,熊孩子们一哄而散,徒留一地狼藉,和非常生气的爸爸。
这三个熊孩子我们并不认识,他们今天的行为可能只是恶作剧,从所谓的冒险中寻求着刺激与快乐。看似是小事,没有造成很大的危害。但这种行为,如果不加约束,日后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我很想给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把它贴在每幢楼的门口,告诉他们要让孩子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这比考满分更重要。
丢进我家的垃圾,很快就清扫干净了;但德行的缺失怎么清扫呢?
关于熊孩子的作文二: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原本想好好休息一天,放松下心情。我却浑然不知,妈妈已经邀请了小姨和五岁的小表弟来家做客。
“我要看熊出没!”五岁的小家伙一进家门,连鞋都没脱,“叭叭”,用力踩着地板,两只小腿弯曲,一蹬,就蹦到了沙发上。
肥嘟嘟的小手已抓住电视遥控器,熟练地操控着电视屏上的光标。这场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谁让我家电视和他们家的同款呢!
好歹初二生了,陪看“熊出没”实在觉得无聊,便和家人说出去打会儿篮球。
打球打着,就过了俩小时,回到家已经大汗淋漓,正当我想回到自己房间休息一阵时,小家伙已经不在客厅的沙发上了。
“熊大,光头强又来砍树啦!”电视也没关,还在播放《熊出没》。但小家伙已不在客厅,大人们在做饭,而我一向关得严严实实的房门却不同寻常地虚掩着。
“不好!”我冲到房间门口,看到熊孩子正抱着我的泡沫板船(科技节作品),文具撒了一地,而且折的折,弯的弯,仿佛几十个弯腰驼背的老人集体躺在地板上休息。
“哇!吴桐,你回来啦!你看,下雪啦!哈哈哈哈……”他是我弟弟妹妹中唯一一个直呼我大名不加哥哥的。说着他手里就拿着几块早已被址得破碎的泡沫往天花板上“唰唰”地扔去,泡沫碎飞得满屋都是……
“出去!出去!”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厉声喝道。只见小家伙一楞,举在空中的双手还没放下,就眉头一皱,小眼一眯,大嘴一撇,下唇向外翻出,露出几颗下齿,“哇!”地一大声,惊天动地,眼泪和鼻涕齐飞,大声喊着“妈——妈——吴桐——他骂——我——!”
一顿说不通的解释后,男女混双(我爸妈)是免不了的啦!
简单的熊孩子简笔画带颜色怎么画相关 文章 :
★ 简单的轻松熊上色简笔画图片教程
★ 儿童有颜色简笔画图片大全
★ 带颜色的幼儿简笔画图片有哪些
★ 带颜色的简笔画大全
★ 可爱的小孩子上色简笔画图片教程
★ 儿童带颜色人物简笔画图片大全
★ 简笔画带颜色卡通人物大全
★ 画一个小学生简笔画带颜色的图片
★ 儿童简笔画大全彩色
★ 简笔画颜色大全
② 捏~捏~捏面人
小面团,真神奇,搓一搓,揉一揉,捏一捏,脑袋安安好,胳膊伸出来。
奶奶的巧手十指翻飞,各种人物或动物造型便惟妙惟肖,可把小朋友们看呆了。
在上星期的民俗主题,我们有幸请到了民俗大师来到幼儿园为小朋友们表演、指导,活动结束我们体验了面塑艺术----捏面人。在前期主题推进中我发现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于是开始在餐前放学等时间穿插分享民俗文化传统故事,幼儿很感兴趣,这一次观看了这么精彩的活动,小朋友们更是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想要自己尝试一下啦!
面塑是中国特有的一门民间艺术,起起伏伏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面塑是街边文化,起源于草根,面塑艺人挑担背箱,走街串巷以谋生计。面塑作品以面粉为主,配以色素等辅料,通过原料制作、原料上色、面塑成型三步来制作面塑作品。在我们的活动中还原了最精彩的捏制成形环节,我们趁热打铁,给小朋友讲了很多面塑有关的知识。
小朋友们有了观看的经验和这些知识做铺垫,介绍起作品一点不含糊,很多小朋友都能看着投放的图片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来了,其中小乐,晨晨和雪儿最令我印象深刻。
小乐指着鱼跃龙门的面塑图片给大家讲出了小鲤鱼奋勇向前逆流而上重获新生的故事,晨晨向着荷花面塑表达了想要一家人和和美美幸福美满的愿望,雪儿呢,看着兔子面塑祝福妹妹像小兔子一样快乐长大。
听到孩子们的分享,我长舒一口气,前期的工作有了成效,孩子们能够探寻作品背后的意义内涵,分享故事,把祝福送给身边的人,可以说是把传统文化这民族的根基根植于孩子的心中了,这是文化的熏陶艺术的感染,接下来就是考验孩子们创造力的时刻了。
我们首先投放的制作材料是小朋友们最不陌生的太空泥,因为所有小朋友都曾经玩过太空泥,捏过各种各样的作品。但真正这样能捏出这样样式好看,形状立体的人偶或动物的还是第一次,在这个这个星期我们投放了图片让孩子可以照着捏,基本都是卡通形象的面人成品图片,然后将根据观察结果决定后续制作主题的难易程度,如考虑是制作绘本故事情境还是吉祥如意的花纹。
瞧,恩恩学着奶奶捏面人的手法行动起来了!她神情专注,口中还念念有词,先取一块白色的泥,揉的一点皱纹也没有,然后小心翼翼捏出小耳朵,再用一块粉色的面捏出裙子和蝴蝶结,再加上黑色的眼睛,安上黄色的鼻子,最后用黑色搓条加上两道胡须,哈,一只萌萌的Kitty猫就捏出来了。恩恩满意的加上木签,把作品插在展示台上“哇,Kitty猫!”小朋友们都惊呼起来,手下的动作更快了,大家都较着劲努力做出漂亮的作品呢。
我们一边动手做,一边交流制作方法,如:
揉:双掌交错呈顺时针方向反复揉动,用力均匀。小朋友们,可揉出面人的哪些部位?(头、眼、鼻、身子等)
搓:双掌来回摩擦。可搓出什么形状?(圆柱形、长条形等)哪些小动物是这种形状呢?(蛇、蚯蚓、大象的鼻子等)
捏:先示范,再提问:这是什么方法?什么叫捏?用拇指或别的手指把泥弄薄或弄成一定形状的方法就是捏。哪些部位可以捏出来?(耳朵等)
压:运用手掌的力度把泥弄扁叫压。塑造哪些小动物可以用压呢?(小乌龟、穿山甲等)
刻:用小刀或牙签等在泥上刻出所需的纹路。小动物的哪些部位可以刻出来?(虎皮纹、鱼鳞、小鸟羽毛等)
在制作过程中,一个个图形、色彩与数的问题被提出被攻克,跨越了领域也跨越了民俗活动高不可攀的表象,此刻小朋友们兴致正浓,快乐游戏快乐学习。
我还听到有小朋友告诉我,老师老师,我的理想是长大了表演捏面人!
瞧吧,这一次体验带给小朋友的可能是一生的快乐呢!
一个个小面人诞生在小朋友的手心里,我们的主题也正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将不断思考,做小朋友喜欢的有深度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