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海音的小说作品
迄今为止,已出版八十六本书。
小说:《晓云》、《英子的乡恋》、《生命的风铃》、《城南旧事》、《英子的心》、《冬青树》、《金鲤鱼的百裥裙》、《蟹壳黄》、 《血的故事》
散文:《 吹箫的人》、《文华阁剪发记》、《旧时三女子》、《冬阳· 童年· 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 《北平漫笔》、《绢笠町忆往》、《窃读记》。
代表作:《城南旧事》、《窃读记》。
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1972)、《两地》(1966)、《作客美国》(1966)、《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1984、《一家之主》(1988)、《家住书坊边》(1987)。
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1955)。
短篇小说集《烛心》(1965)、《婚姻的故事》(1963)、《城南旧事》(1960)、《绿藻与咸蛋》(1957)。
长篇小说《春风》、《晓云》(1959)、《孟珠的旅程》。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1968)、《林海音自选集》(1975)、《林海音童话集》(1987)。
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
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文等。
《金鲤鱼的百裥裙》(1993)《奶奶的傻瓜相机》(1994)《往事悠悠》(1995)《英子的心》(1996)
《我们看海去》(1996)《驴打滚》(1996)《林海音文集》(1997)
《城南旧影》(2000)《林海音作品集》(2000)
小说:《驴打滚儿》《 冬青树 》《琼君》《金鲤鱼的百裥裙》《 蟹壳黄》《 血的故事》
散文:《秋游狮头山》《 吹箫的人》《 悼钟理和先生》《 念远方的沉樱》《 虎坊桥》《 文华阁剪发记》《 旧时三女子》《 冬阳·童年·骆驼队》《 骑毛驴儿逛白云观》《我的童玩 》《北平漫笔》《 绢笠町忆往》
2. 蟹壳黄的做法及配方
用料
“水油面团”
中筋面粉 150g
猪油 10g
水 75~80g
即发干酵母 1.5g
“油酥面团”
低筋面粉 120g
猪油 60g
“馅料”
细砂糖 120g
“其他”
白芝麻 适量
甜味蟹壳黄的做法
制作水油面团:将水油面团的材料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加盖保鲜膜,发酵至两倍大,手指粘上干粉后戳洞不回缩的状态,或者微微回缩也可以。发酵的这一步主要是增加一种发酵的香味,如果等不及的话也可以跳过发酵这一步。
取一个盘子,在里面多倒些芝麻。在面饼非收口的一面刷上清水,把面饼刷清水的一面放在芝麻上,按压一下,,沾满芝麻。放进预热好的烤箱,180℃烤30分钟。
3. 中国南方名小吃 (资料及图片)
湖南小吃 (资料及图片)http://www.chinacity.net/5104/5180/8737/index.htm
广州小吃 (资料及图片)
http://www.chinacity.net/5104/5180/8729/index.htm
福建小吃(资料及图片)
http://www.chinacity.net/5104/5180/8726/index.htm
更多南方名小吃 (资料及图片)请看下面的网址
http://www.chinacity.net/5104/5180/index.htm
4. 你最喜欢吃的上海小吃是什么
1、上海梨膏糖
说到上海的着名小吃,一定要提的就是梨膏糖了,这是上海最着名的的特产之一,也是上海十分有名的代表小吃。梨膏糖是用纯白糖做成的,加入川贝、杏仁等药材,不仅仅口感细腻,而且外形也非常美观。
上海十大小吃排行榜 上海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2、排骨年糕
在上海,排骨年糕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一道美食,不但实惠而且美味,在上海已经有了接近50多年的历史。排骨的香气加上年糕的软糯,让人吃上一口就觉得非常满足,而且还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是去上海一定要尝的一道美食。
上海十大小吃排行榜 上海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3、枫泾丁蹄
说到上海的枫泾丁蹄,应该是家喻户晓的,因为这道美食小吃在上海非常有名,用的是黑皮纯种的蹄子精制作而成的,不但皮薄而且肥瘦刚好合适,口感非常好,肉质更是不在话下,只闻一下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
上海十大小吃排行榜 上海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4、生煎馒头
生煎馒头也是上海的一个极具代表的小吃,在苏州也有着很大的名气。生煎馒头最早在1920年就已经有了,最开始没有专门的店铺只是在一些茶楼里卖,后面逐渐火了起来,成为上海极具特色的一个小吃。
上海十大小吃排行榜 上海最有名的小吃有哪些
5、蟹壳黄
蟹壳黄也是上海本地的一种特色小吃,属于上海的本帮菜,因为形状和蟹壳很像颜色也是黄的,所以被叫做蟹壳黄。蟹壳黄的外面有一层芝麻,是在炉壁上烤制而成的,吃起来更是可口美味,酥香四溢。
5. 阿根廷烧饼的做法,与图片
烧饼的做法制作方法:中性面粉500克为例(做20个),一是300克面粉加60克油脂(色拉油或猪油均可)和开水120克揉成水油面。面粉200克加100克油脂(色拉油或猪油均可)擦成干油酥。二是把水油面和干油酥摘成各20个剂子,再把干油酥包入水油面内,按扁后擀成长椭圆形,卷起来后转动90度,再擀成长椭圆形后再卷起来(这叫二次卷酥法)。三是把起酥好的面,用擀杖从中间向四周垂直擀开,擀成直径8CM的中厚边薄的皮子,把皮子翻过来包入8克馅心(甜馅或咸馅随意选择),收口后按成直径6CM的扁圆形饼状。四是烧饼表面刷上全蛋液,蘸上脱壳白芝麻后放入烤盘。五是烤箱温度250-280℃,放入烤盘后靠20分钟,表面色泽金黄即可。制品特点:色泽金黄,形态美观,酥松香脆,入口即化。这是技术要求较高的点心,也是点心师考核内容。在江浙一带也叫蟹壳黄。如果面粉500克做成5块,擀成长椭圆形的叫常州名点:大麻糕
6. 淮扬点心的历史
淮扬地区最出名的面点都有什么?
淮扬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以扬州菜(维扬菜)为主、淮安菜为辅。淮扬菜系指以扬州和淮安为中心的淮扬地域性菜系,形成于扬州、镇江等地区 ,覆盖周围的淮安、泰州、盐城、南通等地,以上地区也是明清时期扬州府之辖地。淮扬菜,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誉。淮扬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其中,扬州以其皮薄、汁浓、味鲜的各色点心闻名,俗语道:“川菜扬点”。
现在的扬州,包子、烧卖、蒸饺、汤包等是扬州人最常见的点心。其实,扬州的点心远不止这些,不少淮扬菜餐厅都有一些隐藏的淮扬点心菜单,比如,茼蒿烧卖、冰花煎饺、鳜鱼水晶饺、蟹肉馄饨、油渣饼、安豆苗饼、酒酿饼、凉瓜虾球……
7. 寻访常州历史,感受龙城巨变 好的追加100分!急~
可以吧,我找半天(不过顺便了解了一下常州,也谢谢你)
1.民居民巷
常州是江南水乡着名的历史城镇之一,至今约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城内各历史时期的遗存十分丰富。而青果巷则是常州市区保存最为完好、最负盛名的古街巷,是常州整体历史风貌的精华所在。她不仅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部分历史遗迹,还保留有纯朴秀丽的传统建筑和名人故居,再加上古运河的毗邻而居,一派江南水乡之风韵,是常州难得的一块风水宝地。
青果巷位于常州老城区中部偏南地段,东至和平路琢初桥,西面直通商业中心南大街,南面是护城河。巷道两旁除了青砖砌就的明清传统民居外,还有大量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名人故居如爱国实业家刘国钧故居、语言大师赵元任故 居等,这里是常州惟一的一块名门望族聚集地。
2.饮食文化
常州小吃既有本地传统特色、也有江浙等地风味,用料范围广泛,馅心有咸有甜,有荤有素,制作精细,享有盛名。
【加蟹小笼包】清道光年间,由小河沿浮桥南堍万华茶楼首创。其特点:蟹油金黄闪亮,肥而不腻,蟹香扑鼻,汁水鲜美,皮薄有劲,馅心嫩滑爽口,配以香醋、姜丝佐食,其味甚佳。
【大麻糕】常州大麻糕,是具有独特口感和风味的一种椭圆形大烧饼,也是常州人最喜爱吃的家常传统食品。制作时,选用精白面粉、优质芝麻、白糖、精盐等原料,经过和面、搅拌、揉搓、包馅、成形、烘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有咸、甜两种风味,供购者选择。合格的麻糕一出炉,香味浓郁扑鼻,色泽黄润而不焦,咸甜适度而不腻,香酥可口而不脆,色、香、味俱佳。往日,常州大麻糕多为当地人作早点食用。如今,经过改革创新,精心包装,外表美观大方,且便于携带,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
【蟹壳黄】蟹壳黄是常州地方风味小吃,俗称小麻糕,常与大麻糕相配作礼品用。其馅心有荠菜、葱油、白糖、明油豆沙等4种。其特点:形似蟹壳,色呈金黄,油多不腻,香脆酥松,糖馅甜醇,咸馅味鲜。
【鸡汤菜肉馄饨】鸡汤菜肉馄饨是常州特色小吃,有40多年历史。其特点:皮子滑爽,馅心香鲜,肥而不腻,味美可口。
【酒酿元宵】酒酿元宵是常州特色小吃品种之一,民间过春节时有吃元宵的风俗。100多年前,裴玉高在传统元宵中加上酒酿,始创酒酿元宵。其特点:团如玉粒,酒香四溢,风味独特,清甜爽口。
【银丝面】银丝面是常州特色品种,有30多年历史。配料讲究,操作工序严格,具有面细如丝,色白似银,柔软滑爽,富有韧性,下锅不糊等特点,为《中国小吃谱》收辑品种之一。
【芝麻糖】常州芝麻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相传早在唐代,当地人就开始饴糖、芝麻,制作生产一种形似麻团的芝麻糖,叫做麻团糖。至北宋末年,狼烟四起,金兵大举南侵。康王赵构从京师汴梁南逃,偏安江南,一味妥协求和,全不想收复北方失地。老百姓对此十分愤恨。当时有人曾作诗一首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以泄不满。常武地区的老百姓,则采用另一种形式来表达抗金收复失地的愿望。他们将圆球形麻团糖改制成火铳样的圆柱形,送给康王,以激励其抗金复国的勇气。至于康王赵构有无从中受到启发和得到勇气,不得而知,但是,常州芝麻糖从此做成圆柱形,沿续至今。常州芝麻糖选料精细,制作讲究。要求芝麻沾满不露皮,两端封口不漏馅。糖层起孔不僵硬,味香甜酥不粘齿,色泽白亮很均匀,粗细长短一般齐,一斤刚好廿支。确实是居家旅游,馈亲赠友的好礼品。
【萝卜干】去过常州的人会说:“常州有一怪,萝卜干作下酒菜。”正宗常州萝卜干确实与别处萝卜干不一样,它精选常州西门外新闸出产的甜嫩实心红萝卜为原料,经过洗净切条,适度晾晒,再加入适量的盐、糖及多种辅料,精心腌制而成。由于选料精良,采用独特的腌制工艺,并配以风味别致的佐料。故常州萝卜干色泽黄里有红,咸而不朐,咸中微甜,香脆不辣,十分可口。况且价廉物美,携带方便。不仅是人们佐餐的小菜,亦可作下酒及茶余饭后的消遣食品。如果买到的是正宗常州产品,顾客一定会大饱口福。
【虾饼】有近200多年历史。清代文学家袁枚《随园食单》有载:“虾饼,生虾肉、葱、盐、花椒、甜酒脚少许,加水和面,香油灼透。”色呈金黄,外脆里软,香鲜可口。
【马蹄酥】清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占常州后,民间出现一种形如马蹄的油酥饼,意在歌颂太平军的功绩。马蹄酥选用精白面粉、棉白糖、豆油等原料制作,延用传统洪炉烘制。色呈金黄,香甜酥松。已收入《中国名点菜谱》。
【三鲜馄饨】馅心用虾仁、鲜青鱼肉、鲜猪肉制作,故称"三鲜"。馄饨皮以精白面粉拌入鸡蛋清轧制而成,馄饨汤用新鲜母鸡煨成鸡汤。馄饨皮薄滑爽,馅心鲜嫩,汤清味美。
【义隆素火腿】义隆素火腿创建于1932年,以制作净素点心而名闻于市。义隆素火腿是常州市义隆素菜馆的传统特色食品。本品选料精优,配方先进,采用科学的制作工艺流程,辅以多种天然名贵香料和天然色素精制而成。本品芳香干鲜、韧而柔软、味美爽口,切成薄片,淋上麻油,形似火腿肉,是佐餐、下酒、外出旅游之佳肴,也是馈赠亲友之佳品。1989年荣获中商部优质食品“金鼎”奖,是常州市十大名点之一。
【天目湖砂锅鱼头】天目湖砂锅鱼头:始创于江苏省天目湖宾馆,经江苏省特级名厨朱顺才近三十年的精心烹制,现已被誉为江苏最佳传统名菜,成为中国美食天地的一枝奇葩。烹制天目湖砂锅鱼头,选用天目湖水体中天然生养的大花鲢鱼头作原料,纯天然天目湖水为汤基,加上特有的烹调工艺加工而成,由于山清水秀的天目湖不仅周围山体绿色植被过滤了湖水,而且湖底为沙质而非淤泥,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天目湖水清澈甘甜,纤尘不染,故其中生长的鱼类也绝没有土腥味。因而,天目湖砂锅鱼头以其成品“鲜而不腥 ,肥而不腻”的优良品质倍受广大美食爱好者的赞誉。
【豆斋饼】豆斋饼:用白雀豇豆制作的一种食品,如硬币大小,常州地区用来作祭祖的素菜,故称豆斋饼。为常州本地特有的名菜。金钱饼:形状较大的的豆斋饼,中间可夹肉糜烹调,为常州特有的土特产。豆斋饼是由白雀豇豆为原料制作的一种豆制品,其制作工艺仅流传于常州地区,出了常州就难寻其影踪了,豆斋饼一词当然由常州人发明,是地地道道的常州土话。相传干隆皇帝下江南前后六次驾巡常州,曾在常州籍状元钱维城家品尝过豆斋饼,觉得别有风味。后来皇帝回到京城皇宫,思念常州的豆斋饼,而宫中的御厨是怎么也做不出常州豆斋饼的。
3. 民间工艺:
根雕、金坛刻纸、梳篦、乱针绣、汉画砖刻屏、留青竹刻。
4 风景名胜
【天宁寺】
号称“东南第一丛林”;红梅阁,东坡洗砚池,藤花旧馆,唐荆川墓,太平天国护王府遗址,圩墩村遗址,瞿秋白纪念馆,春秋淹城遗址,南天宁塔朝文笔塔,北宋苏东坡舣舟亭,溧阳吴楚农耕文化园,天目湖太公山,常州亚细亚影视城,南山竹海,南大街,东坡公园,中华曙猿馆,篦箕巷,常州横山桥镇,荆川公园,高静园,兰园,近园,武进阖闾城,张太雷故居,芦墅公园,莱蒙都会国际商业街区,青果巷,前后北岸,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金坛龙山塔,金坛太平天国戴王府,横山白龙观,艺林园,顾龙山,溧阳南杨桥,龙潭森林公园,延陵路,阳湖广场,滆湖根艺馆,华罗庚纪念馆,张太雷故居,史良故居,赵翼故居,常州市博物馆,太湖湾旅游度假区。近年来,常州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推出了中华恐龙园、溧阳天目湖旅游度假区、金坛茅山风景区等。千年古刹天宁寺,是我国重点保护寺院和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东南第一丛林”。它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间(650-655),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天宁寺的开山祖师是法融禅师,干隆曾三次到天宁寺拈香,并为寺题“龙城象教 ”匾额和楹联。这里终日香火鼎盛,游客如云,现为全国重点保护寺院。天宁寺内有八殿、二十五堂、二十四楼、三室、两阁共497间房舍,总面积110多亩。天宁寺之所以被称为丛林,说是因为寺大殿高,佛像,和尚众多而闻名海内外的。天宁寺主要由天王殿、罗汉堂、大雄宝殿、望海观音、玉佛殿、放生池等景点组成。(交通:火车站乘11或30路可达。)
【中华恐龙园】
是常州现代旅游休闲区启动开发的一期工程,中华恐龙馆总面积14000平方米,穹顶最高处36米,龙首最高处达71米,以其宏大的空间和别具一格的建筑语言,成为常州旅游的标志性建筑。
中华恐龙馆内设有五个主厅和六个辅助厅,各厅通过逻辑路线,有分有合,互为关联,以生物演变史作为设计背景,重点突出恐龙从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毁灭的构思主线,揭示了生命与环境相互依存,人类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的深刻主题。
运用情景营造手段,以飞溅的瀑布、冷峭的山岩、无水的海洋、茂密的丛林、洪荒的洞窟等,再现中生代特有的生存环境。化石陈列运用互不雷同的手法,通过高科技手段和声光电的运用,结合影视成像、卡通动画、恐龙翻模、网络游戏以及各类科技制作等,使中华恐龙馆突破了传统的“博物”观念,成为具有震撼力的,集博物、科普、观赏、游乐、参与为一体的现代新型恐龙博物馆。
园区内围绕恐龙馆设有穿越侏罗纪、白垩纪立体迷宫、三叠纪音域魔洞、恐龙山探险、荒滩漂流、动感立体电影、高空滑索、火箭人、超级飞人、热气球升空、模拟攀岩、情侣单车、草坡滚球、地震盘、跑马场、亲子园以及水上自行车等20余重刺激、动感的娱乐项目,使游客放松身心,流连忘返。(交通:火车站乘29路或南大街乘302路可达。)
【南山竹海】
南山竹海生态旅游区环境宜人,山水相映成趣,风景如诗如画,方圆几十里无一丝污染。漫步竹海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毛竹倚山抱石,千姿百态,形声雄浑,情趣别致;千年古松,参天古株,高耸挺拔,稀少神奇;高山镜湖中的竹筏,山东间的潺潺溪流和形态各异的竹木小屋,形成乡土、古朴、原始、自然的独特意境。还有民间传说中的仙山头、金牛岭、锅底山、古宫道等人文历史,更增加了南山竹海的神秘,现已对外开放的景点有:坝堤印月、竹筏放歌、野生动物园、蛇艺馆、山里人家、夜营地、参天古株、千年古松等。(交通:乘坐溧阳汽车总站到李家园的中巴,在景区门口下车。约15分钟一班,车程1小时。)
【天目湖】
位于溧阳市南八公里处,有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因属天目山余脉,故名“天目湖”。天目湖开发建设始于1992年,是一处集森林度假、农业观光、环境保护和湖上娱乐于一体的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已建成羊山自然公园天目湖、湖里山公园、报恩禅寺、状元阁、射击城、海洋世界、水上乐园等旅游景点,湖周群山环抱,湖水清冽,间有画若棋盘的田畔,疏密错落的茶园,到处是一幅幅纯自然的田园风光图,湖岸蜿蜒曲折,自然景色与人工点缀相得益彰。景区内古树名木,奇花异草,姿态万千。野猪、野兔、野鸡、野鸭等野生动物栖息繁衍,自成天趣。山、水、林、禽、兽同生共荣,构成一幅奇特的大自然生态图。
景区内主要有山水园、绣球岛、状元阁、鸟岛、太公山、报恩禅寺等景点。
交通:常州汽车站逢周末有当天往返的旅游班车直达天目湖景区;在溧阳市区可乘9路公交车直达景区;自驾车从溧阳汽车总站沿241省道前行约8公里即到天目湖景区。
【淹城野生动物园】
江苏淹城野生动物世界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常州市武进中心城区,紧邻具有“中国第一水城”美誉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淹城遗址”,距常州市区8公里。该动物园是以野生动物生态散养为特色,集动物野趣观赏、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和古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主题公园。项目首期占地2000亩,总投资5亿元,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园内展出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共200多种近万头(只)。至目前为止,还是江苏省唯一一家超大规模的野生动物园。
【东坡公园】
东坡公园(舣舟亭)地处常州市区东部,原名东郊公园,占地2.667公顷,系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江南园林。南宋时,常州市民为纪念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来常,泊舟于此,而建"舣舟亭"作纪念。清康熙、干隆二帝南巡时,在此兴建过万寿亭行宫,重修过舣舟亭。舣舟亭基址原名文成坝,传说常州历来人文荟萃,为保住常州才气不东流,因而在古运河上筑坝使河水绕个大弯东去。苏东坡曾十一次到过常州,最后终老于常州。但他真正系舟此地实际上只有二次,一次是1073年,他从杭州途经常州去镇江,曾在除夕孤舟野宿城外东郊,并作〈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一首。另一次是1101年他从海南归常后,住在顾塘桥头孙氏馆,病中一日,天气闷热,他为图"快风活水",一洗病中滞涩之郁,半夜泛舟运河而东至此系舟。此时,夹岸观者为堵,全城轰动。
5.人文关怀
自古以来,常州人杰地灵,名家辈出。有春秋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季札,《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陈济,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和思想家龚自珍。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
近现代直到当代,《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李伯元),“常州三杰”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一批政治领袖和革命家辉映史册;实业家盛宣怀、刘国钧,语言学家赵元任,数学家华罗庚,医学家吴阶平,书画大师刘海粟等名贯中外。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56名。在全国位列第4。
有苏轼,苏东坡与常州宜兴的缘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佑二年。
那年苏东坡进京赶考,进士及第。在一次同年们聚会上,与他同桌的是常州府宜兴县的蒋颍叔(之奇)、单锡以及武进县的胡宗夫等。苏东坡从蒋之奇、单锡、胡宗夫的介绍中,了解到了江南的秀丽风光。他被江南的秀情风景迷住了。在酣酒中定下了卜居常州宜兴的“鸡黍之约”。然而,由于年少气盛,苏东坡自认为自己还没有施展抱负,故当时只是一时的兴致所至,并没有非常认真,这可以从苏东坡与蒋之奇的唱和之诗中看出:
月明惊鹊未安枝,一棹飘然影自随。
江上秋风无限好,枕中春梦不多时。
琼林花草闻前语,�画溪山指后期。
岂敢便为鸡黍约,玉堂金殿要论思。
后来,苏东坡又先后结识了常州的钱公辅、钱济明(世雄)父子、胡仁修、报恩寺长老和宜兴的滕元发(达道)、邵民瞻、蒋公裕等老友。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五年。直到元丰七年才得到赦
免。政治上的坎坷沉沦使他退隐田园、躬耕自给的愿望更加强烈。常州美丽富饶的土地、温和湿润的气候和莫逆之交的朋友让他留恋不已,他决定请求朝廷让他留在常州居住。
他两次乞求朝廷准予他在常州居住。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中写道:“……而赀用罄竭,无以出陆,又汝州别无田业可以为生。犬马之忧,饥寒为急。……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𫗴粥,欲望圣慈,特许于常州居住。”
当他得知朝廷准予他常州居住时,他喜极而泣,为如愿以偿而歌:“归去来兮,清溪无底,上有千仞嵯峨;画楼东畔,天远夕阳多。”
元丰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苏东坡率全家抵达常州贬所。几经周折,苏东坡终于回到了这片朝思暮想的土地。他游遍了常州城景。在太平寺和报恩寺等都留下了他的诗:“六花�葡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何似东坡铁拄杖,一时惊散野狐禅。”“碧玉碗盛红玛瑙,井华水养石菖蒲。也知法供无穷尽,试问禅师得饱无。”
纵顾苏东坡的一生,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苏东坡初出茅庐,中举及第,便与多位常州籍同考举子结成好友,他们在苏东坡眼前展示了一幅绚烂的江南风光,使他与好友们订下了“鸡黍之约”。然虽有定居誓言,但毕竟未经深思熟虑,是信口所至。真正到了常州地区,苏东坡领略到了那水乡山野的神韵,便深深地吸引住了。中年离开黄州时,苏东坡两次上表乞求居住常州,终于如愿以偿,从此和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在元佑时期,他政治上红极一时时,他还和常州籍大臣胡宗愈(完夫)讲定:“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之约。”他在北归途中,一路均有人热情挽留,有的甚至无偿提供居舍,但他总是坚定地说:“然某缘在东南!”他终于返回了魂牵梦萦的常州。最后遂了他在熙宁七年在常州悼念钱公辅的《哀词》中的夙愿:“大江之南兮,震泽之北。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
6.吴语魅力
常州片方言略述
在过去的一千多年间,常州府作为江南太湖流域西部的中心城市,对太湖西北部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尽管常州府这一历史的、政治的概念已然消失,但常州片方言依旧是常州府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
常州片吴语(毗陵小片)是吴方言太湖片西北部的核心方言,它覆盖了太湖以西以北、茅山以东、无锡以西、扬中以下的长江沿线这一带区域,其重要方言点有常州(武进)、宜兴、江阴(西)、溧阳、(旧)金坛、张家港(一部)、高淳(一部)、靖江(大部)、南通(小部)等次方言点。
早在春秋战国以前的常州土着方言大约是属于百越类型语系的。随着中原文化向江南的扩散,到春秋时期,来自周王朝上层部族人士的中原话与江南土着的百越语在常州地区通用并行。伴随着北方居民的不断南下,太湖地区的双愉现象日益普遍,即在语音、语序上存有百越特征的一种混合式的非纯正汉语。楚对吴越地区的征服带来了古楚语,与古百越语融合形成了现代南方诸方言的共同鼻祖——江东方言。此后,汉语通过楚方言的形式大量进入包括常州在内的古百越语区,形成了“古吴语”。
历史上北方战乱频繁,中原民众数次南迁渡江,吴方言地区逐渐被糅入了数量极多的中原文化因子。到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宁镇(南京、镇江)的古吴方言为中原方言取代(形成了后代的江淮方言),吴方言的北缘前沿阵地这一职责就由常州府来担当了。 因而,大约是常州府地区方言在吴方言中受到江淮方言(官话)的侵蚀最大。
“长毛”叛乱时期,常州府及其周边地区损失大量人口,常州沿江、金溧宜山区等都有不少江北移民充斥,形成了一些“方言岛”。
解放之后,人员流动更趋活跃频繁,常州片方言受到普通话的急剧冲击,其乡土气息逐渐被淡化。
常州片方言独有的特色
常州方言与吴方言其他地区相同的语言现象就不再赘述,主要说一说常州片方言独有的语言特点。
(一)“佬”常州片方言特有的标志性词汇
“佬”在常州片方言中的使用频率极高,一句话里可以多次出现。如“介佬格红佬木头偶欢喜佬”。“佬”通常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之后,表示不同的语法功能,有的相当于结构助词“的”,如:佬、铁佬、活动佬、红佬、甜佬、小佬(小孩)等;有的表示强调认同的预期色彩,如:好佬、欢喜佬、开心佬、海佬(很多)等;有的表示疑问预期,如:嗲佬(什么东西)、真佬还是假佬;“佬”还是构成指示代词的一个语素:既佬(这样子)、个佬(那样子)。更有意思的是可以用在同一个词后面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个格(那个)甜佬嘛糕真佬甜佬。”“佬”还跟“咧”连用,表示情状或动作的达成貌,如“苹果红佬咧”,“他会游泳佬咧”。
(二)“则”、“格咧”、“落”、“煞”等是常州片方言特有的语气词
“则”用在动词后民,相当于普通话里的“了”,有的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如“偶买则好欣东西咧”、“偶上则一次课”;有的表示动作继续进行,如“一直勒告闹,闹到则头痛到则”,“两个人还坐则勿动”;有的还具有表示动作的将来义功能,如“去穿则衣裳,勿要受则荫”。而当“则”与表示将来的时间词连用的时候,表示将来时间中的过去。立足现在,表示将来时间的相对过去。如“偶后朝去则就帮你买”。
“格咧”、“落”通常用于句末,表示动作的完成,相当于“了”。且“落”与“格咧”、“佬咧”还可以连用。如“他逃落格咧/佬咧”。“落”用在动词后,相当于表示动作结果的“掉”,“格咧”相当于作完成的“了”。
“煞”用于形容词后,作为一种语气词修饰形容词,没有具体意义。如“偶气煞格咧”。
上述词汇外,常州片方言还有一个体温代词是独有的,即“嗲(底)”,如“嗲东西”,即“什么东西”。
三、常州片方言向官话靠拢的痕迹
近百年来,在不断融合周边方言及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常州方言向官话的靠拢迈出了极大的步伐,很多老常州人都惊呼“新常州话”与“老常州话”的差异。那么,现代常州片方言究竟在哪些方面跟官话有了靠拢呢?
(一) 声母的浊音清化现象
在老一辈常州人中(六十岁以上),全清、次清、全浊三者泾渭分明,感受强烈,发浊音时,声带颤动比较明显。但在中年人(四五十岁),浊音已经清化,出现了所谓浊音情流现象。尤其在年轻人中,浊音的感受已经很模糊。
(二) 韵母的变化
近年来,常州片方言喉塞音收尾闭合放松,入声韵趋于和缓。这些音在老年常州人中,收音时喉塞明显,干净利落,而在青年人中,喉塞较松。如“接、说、滴、七、菊、急、俗、敌、席、局”等字,年轻人说来都不如老常州话那么急促了。
(三) 音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尖音的逐步消失
老常州片方言尖团非常分明,如相(siang)是尖音,乡(xiang)是团音,绝不混淆。如今,除了在老一辈常州人中间还能听到外,绝大多数中青年人都不再区分尖团音了。
(四) 组词的语序逐渐向官话靠拢
老常州片方言“月亮”为“亮月”,“转弯”为“弯转”,“热闹”为“闹热”,“喜欢”为“欢喜”,等等,而今中青年常州人口语中都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了。
(五) 句子的语序逐渐向官话靠拢
老常州话中常有“偶拨(给)两个苹果他”这样的语序,而现在很多年轻常州人都趋向于普通话的语序“偶拨他两个苹果”。再如,以前说“上海到快咧”,现在却逐渐被“上海快到咧”这样的语序所取代。
(六) 一些地方色彩浓厚的、表现力极强的词汇逐渐消失
譬如,老常州片方言中诸如“碧绿生青”、“磕冲板跌(走路不稳当)”、“刀刮水削(做事干净利落)”、“寻说三话(没话找话)”、“汤婆子”、“波散工(钟点工)”、“毒(恨)”、“脚膀(腿)”等独具常州片吴语特色的词汇逐渐淡出口语使用的舞台。
(七) 词缀“头”的减少
旧时的常州片方言词汇中“头”特别多,现在,一些原来以“头”为词缀的词汇慢慢更弦易辙了。如“个头”变成“个子”,“大块头”变成“大胖子”,“夜头”变成“夜里”等等。
(八) 常州片方言中一些固有的接近官话而有别于其它吴方言的词汇
常州片方言中有一些较早使用的带有官话色彩的词汇,如“锅子”、“脚盆”、“穿衣裳”、东西”、“说话”、“跪”等,吴方言其他地方一般说成“镬子”、“脚桶”、“着衣裳”、“物事”、“讲闲话”、“跽”。再如,常州片方言中常出现的像“拉鬼(奇怪)”、“假妈拉鬼(装模作样)”等语汇,更是有着强烈的江淮方言色彩。
8. 苏州的小吃特色你能说出哪些
一:奥灶面
奥灶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也是苏州昆山的一道传统小吃。奥灶面最主要的特点是体现在面汤味道鲜美,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汤面的独到之处,主要是用青鱼的鱼鳞、鱼鳃、鱼肉、鱼的粘液提炼而成,面条也是选用龙须面,软硬适中,根根劲道。冬天,也是最适合食用奥灶面的季节,这也是来源于奥灶面“三烫”的特点,面烫、汤烫、碗烫,即使是寒冷的早晨,也能让你浑身暖和。
文章图片2
二:苏州鲜肉月饼
苏州鲜肉月饼让我对月饼有了更深的认识。顾名思义,这月饼的馅料是用鲜肉制作的,而这种月饼的正宗手艺也只保留在苏州。肉汁渗透在月饼中,月饼皮脆糯相宜,口感十分特别。苏州人的月饼手艺更是精湛,月饼在制作过程中,完全不用模具,属于真正的手工产品。
文章图片3
三:苏州糕团
苏州糕团在苏州人的眼中不仅仅是美食那么简单,已经融入苏州人的骨子里,无论是喜宴,还是家宴,糕团都是最亮眼的主角。苏州糕团主要原料是米粉,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应景花样,并且不重样,不管是什么样的宴席,也都有合适的糕团样式,口味软绵甜糯,酥到骨子里。
文章图片4
四:枫镇大面
枫镇大面被誉为苏州“最难做、最精细、最鲜美”的面条,也是苏州的特色名点。枫镇大面最主要的特点便是面汤,面汤鲜美,不加任何酱油,完全都是由肉骨头、黄鳝骨、虾头、螺蛳肉等鲜味的食物熬制,汤汁清橙。其次,还要选择上好的五花肉,焖4个多小时,肉质细嫩,口味极佳。
文章图片5
9. 南京有什么特色美食
魁光阁的五香茶叶蛋、五香豆、雨花茶。
永和园的开洋干丝、蟹壳黄烧饼。
奇芳阁的麻油干丝、鸭油酥烧饼。
六凤居的豆腐涝、葱油饼。
奇芳阁的什锦菜包、鸡丝面。
蒋有记的牛肉汤、牛肉锅。
瞻园面馆的薄皮包饺、红汤爆鱼面。
莲湖甜食店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五色糕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