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陕西夫妻俩卖20元芹菜被罚6万6,如何禁止滥收费乱罚款
陕西的一对夫妻俩卖20元的芹菜,结果被罚款6.6万元,在生活中想要禁止执法人员乱罚款收费等一些现象。就应该由当地的相关部门对执法人员进行加强蔑视,让执法人员对个体户进行罚款时,应该先着重考虑个体户的营收金额究竟有多高。因为这一对夫妻俩售卖的芹菜里面检测不合格,里面有大量的农药残留,当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了这些芹菜吃食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经过法院的判决,并没有要求这对夫妻要履行6.6万元的罚款,作为执法人员,在处罚力度上,不光要着重考虑个体户的资金收入。同时也要考虑一下案情,对消费者的影响是否严重,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而这一对夫妻也并非是明知故犯,在进蔬菜的时候并不知道芹菜里面有大量的农药残留。
㈡ 芹菜是什么样子
芹菜,属伞形科植物。有水芹、旱芹、西芹三种,功能相近,药用以旱芹为佳。旱芹香气较浓,称"药芹"。但是和香菜不是一个种,芹菜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钙、磷、铁、钠等,同时,具有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消肿,凉血止血,解毒宣肺,健胃利血、清肠利便、润肺止咳、降低血压、健脑镇静的功效。常吃芹菜,尤其是吃芹菜叶,对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都十分有益,并有辅助治疗作用。
㈢ 芹菜的营养价值 芹菜的作用及功效有哪些
1、芹菜镇静安神芹菜的作用
从芹菜子中分离出的一种碱性成分,对动物有镇静作用,对人体能起安定作用;芹菜甘或芹菜素口服能对抗可卡因引起的小鼠兴奋,有利于安定情绪,消除烦躁。
2、芹菜利尿消肿
芹菜含有利尿有效成分,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临床上以芹菜水煎有效率达85. 7%,可治疗乳糜尿。
3、芹菜平肝降压
芹菜含酸性的降压成分,对兔、犬静脉注射有明显降压作用;血管灌流可使血管扩张;用主动脉弓灌流法,它能对抗烟碱、山梗茶碱引起的升压反应,并可引起降压。临床对于原发性、妊娠性及更年期高血压均有效。
4、芹菜养血补虚
芹菜含铁量较高。
引起。芹菜的生物碱提取物对动物有镇静作用。用于肝经有热,肝阳上亢,烦热不安,眩晕;热淋,尿浊,小便不利或尿血;月经先期;胃热呕逆,饮食减少。现代用于高血压病、乳糜尿等。
10、芹菜美白护肤
芹菜是高纤维食物,它经肠内消化作用产生一种木质素或肠内脂的物质,这类物质是一种抗氧化剂,常吃芹菜,可以有效的帮助皮肤抗衰老达到美白护肤的功效。
㈣ 陕西回应卖20元芹菜被罚6万6:要求尽快制定整改方案!这件事详情如何
陕西回应卖20元芹菜被罚6万6:要求尽快制定整改方案!这件事的经过其实也就是小摊贩的芹菜有农药而被罚6.6万元。
一、陕西回应卖20元芹菜被罚6万6:要求尽快制定整改方案!
按照当前出现的各种执法部门的骚操作来说,不仅出现了陕西20元芹菜被罚6.6万元的情况,而且成都还出现了对涉及疫情的理发店进行消毒禁药收费1.6万元的骚操作。其实这么简单的事情最后却要被罚款和要被收费这么多的钱,尽管相关部门事后也说自己会进行整改,但是对于政府部门执法信誉的破坏却是不可逆的,相关部门除了尽快制定整改方案以外,同时还必须拿出让老百姓幸福的说法,这样才能够把这种事情给抹去,同时也能够解决好后续出现的问题。
㈤ 夫妇因售卖20元芹菜被罚6.6万!所售芹菜到底毒不毒
陕西一对夫妇因为售卖20元的芹菜,竟然被罚6.6万元,那么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到底是什么呢?相信很多人应该都看过这则新闻了吧,其实这名男子和妻子在当地经营着一家蔬菜粮油店,但是男子从某农贸市场的一农户的手中购买了几斤芹菜,其中有几斤被市场监管局提取去检验,剩余的全部都卖给了顾客一共的收入,不到十几块钱的利润,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夫妇两人却接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反馈,称该批芹菜有一项指标不正常,也就是说他们的这个芹菜是有毒有害的,因为这些芹菜已经卖出去了,根本就没有办法追回,而且这两个师傅无法提供供货方许可证明,以及票据不能够如实的说明进货的来源,所以最后市场监管局决定对这两个夫妇罚款6.6万元。
㈥ 陕西夫妇卖5斤芹菜被罚6.6万,巨额罚款原因是什么
陕西有一夫妇因为卖5斤芹菜而被罚6.6万的消息,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很多人都对相关监管部门对其的行政处罚表示非常不理解,认为行政处罚有些太过严重了,6.6万元的罚款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家庭全年的收入。在之前虽然多个媒体都报道这对夫妇因为卖了5斤芹菜而被罚款6.6万元,但实际上却并没有解释清楚巨额罚款的原因。
而且他们并不能够说清楚芹菜的来源,谁也不知道这些农药超标的芹菜究竟有多少,很可能就会流向无数的餐桌,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不过根据这起事件的整体来看,相关监管部门对其处以6.6万元的罚款明显有些过当,虽然说食品安全非常重要,但是对其的处罚也要根据性质和危害性来判断。
㈦ 签约农民种植芹菜,却把芹菜卖给了出价更高的菜贩子,你怎么看
记得前几年在西瓜收货季节,有收货商交了1万定金,定下村里一家大致10万斤西瓜。当初定价是0.6元一斤,交定金1万,结果交完合同定金之后,西瓜天天落价……收购商不露面,电话上说来收,瓜农也不敢私下卖……问题是西瓜成熟了不能等,而且是露天西瓜,万一下暴雨啥的……结果西瓜最后落价到0.25元一斤,收购商也没来,村里人的西瓜也错过了止损的最佳时机,西瓜熟大了,最后0.2元一斤卖给了当地小贩!后来吧,村里人不签合同卖蔬菜瓜果了。
这两种情况我都见识过,说白了农产品违约成本比较低。因为这种签约合同,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以现金做抵押,当利益超过违约金的时候,有一方往往违约。因为,很多这种“地头签约”,即便有很高的压金,但是,往往伴随着“利益”二字,这种简单的签约并不具备约束力——本质上说,因为农产品价格比较低,违约成本自然不高,只是双方的一个信誉问题罢了。
这事确实是农民做得不对,没有契约精神。不过农民很有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么做是错误的。因为很多农民尤其是年纪大的没什么文化,更不懂什么是法律。很多农民穷怕了,挣钱太难。有机会能多挣点钱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在他的意识里这就是一场交易,谁出价高就卖给谁,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