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卡通图片 » 禅意图片佛卡通
扩展阅读
热茶图片唯美图片 2025-07-24 06:21:27
闺蜜背影图片唯美手绘 2025-07-24 06:21:27
切割图片软件哪个好 2025-07-24 06:14:16

禅意图片佛卡通

发布时间: 2022-08-07 01:37:52

1. 佛祖拈花一笑的禅意到底是什么

佛主拈花一笑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的心境,不着形迹、超脱一切,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极高的境界。

佛祖拈花一笑,笑的时候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静态,这个静态,一个人手拈一朵花,微笑着静静的看着,看不到他在乱想什么,只看到他静静的享受着什么。看的是这个简静的场面,而不是乱猜佛祖拈花在笑什么,不是猜佛祖笑,不是猜花中有什么秘密。

摩诃迦叶是心不动,静静的观看,不走心的,而佛祖拈花一笑,摩诃迦叶看佛祖拈花一笑而笑,所以佛祖说摩诃迦叶已经领悟,其实就是指这种至为详和宁静的心境,不着形迹、超脱一切的境界。

故事的起因有

佛祖上课的时候,从花盆里拈起一朵花。另一种说则是大梵天王为了请佛祖在灵鹫山上讲经,献上了一朵珍贵的金色婆罗花。但这都不重要,两种版本的发展都是佛祖手拈花朵,宝相庄严,似露微笑却一句话没说,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弟子们当然明白佛祖此举含有深意,然真正能理解到的,只有佛祖的大弟子摩柯迦叶。据说佛祖还把自己的金缕袈裟、钵盂授与迦叶。这便是“衣钵真传”的典故。禅宗因此把摩诃迦叶列为“西天第一代祖师”。据说,这也就是禅宗的起始。

2. 急求一张图片!!!!关于两个小和尚的

这有一个系列的图片

你要的应该是这张

需要别的话我可以传给你

3. 听说过翡翠悟道佛么盘点翡翠中的当红佛像题材

在以往翡翠观音佛像的雕刻样式上,观音题材似乎要比佛公题材的丰富些,譬如净瓶观音,南海观音,文殊普贤菩萨,还有千手观音等等,而佛像基本就是一些弥勒佛,布袋佛,逍遥佛之类。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

4. 禅意佛教荷花纹身图案

很多佛像都搭配莲花一起纹,很漂亮,网上图片很多的,或者去纹身师的网站也有很多选择。

5. 佛祖拈花一笑是什么典故,有什么禅机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相通、心心相印。
“拈花一笑”是禅宗的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天,教主释迦牟尼上大课,众多弟子眼巴巴地望着他,他却一句话也不说。伸手从讲台上的花盆中,拿起一朵花,在手中转来转去,好像在暗示着什么。弟子们谁也不懂老师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这就是“释迦拈花”。
释迦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佛经记载,看见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宗教堂会,戒律极严。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中,迦叶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尽管不是开怀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这就是“迦叶微笑”。
这师徒两人神神怪怪的行为,合在一起,就叫做“拈花一笑”。
紧接着,释迦牟尼讲话了:“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意思是说:徒儿们听好了,我有绝妙高招,可以直接悟道,刚才已经传授给迦叶同学了啦。你们要学,就问他去吧!
据说,这也就是禅宗的起始。禅宗的特色就是:传道授学,讲求心领神会,无需文字言语表达。
相关偈语:
拈花/元觉诗
懒度庸人意,且拂明镜台。
我自拈花笑,清风徐徐来。

6. 怎么画好禅意画,禅意画是写意画吗

国画中的禅意画是最简约的吧,禅意画讲究的就是意境,水墨润染已达到一定境界,点点墨色,一抹晕染,一幅画就完成了。作者用心去画,用灵感去创作,赏析者看懂它,读懂它,它就有了生命力,意境自然也就有了,也就是一幅好画。

7. 求伙伴们收藏的那种佛教性质的很有禅意的长句子。适合纹身用哟~😘😘😘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

8. 请问有哪些古代着名的与佛教相关的书画

文字配合以下网站的图片来看哈
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二、经变画
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文”。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现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西魏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傻子王八王八节扬幡的方士开路,后有人首龙身的开明神兽随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分布各壁。飞廉振翅而风动,雷公挥臂转连鼓,霹电以铁钻砸石闪光,雨师喷雾而致雨。
供养人,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五、装饰图案画
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
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主要可分为五类。
1、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一般画“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的场面较多。第290窟(北周)的佛传故事 作横卷式六条并列,用顺序式结构绘制,共87个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之间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
http://www.jce.org/art/index11.htm
http://tieba..com/f?kz=8458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