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木头人锯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做人不要忘本。
所谓树再高不会忘了根,人再辉煌也不能忘记做人的原则和身边曾帮过自己的人。
② 两个人锯了三根木头每根锯成相同的三段一共用了12分钟每锯一次用多少分钟
一根木头锯三段,只需锯2次,3根木头锯了6次,每次用时12÷6=2分钟
③ 求一张图片:一个四格漫画,三个人抬着一根木头,前面有个沟,
你要的是这个图吗?
④ 有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在家拉个不停。可是她没有经过教导,拉的声音就象“锯木头”一样难听。就
你花钱给她请一个老师。
小提琴,是一种弦乐器。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小提琴琴身(共鸣箱)长约35.5厘米,由具有弧度的面板、背板和侧板粘合而成。面板常用云杉制作,质地较软;背板和侧板用枫木,红木,质地较硬。琴头、琴颈用整条枫木,指板用乌木。小提琴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与钢琴、古典吉他并称为世界三大乐器。
谈到的起源,就必然要涉及古提琴原始设计者的艺术观点和技术方法。现代的数学是技术学的工具,但在文艺复兴时期数学是艺术的启蒙。比例和序列是美学研究的要素,并且为所有的艺术家所采用。大师级的小提琴制作者,不仅仅是个方法学家,而且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小提琴的整体协调和一致主宰着整个设计。小提琴的外形可以认为是由许多弧形线条构成的,用圆弧可以近似地画出小提琴轮廓的草图,但也并非都是圆弧。
原始设计者先用圆规画出各段相联的弧,再用艺术的眼光修正和弯曲成最终形状的弧线。用笔和刀在制作时修改图样,修光修滑一条由足够数量的圆弧所构成的曲线。小提琴顶部和底部的曲线,就是采用经典的设计桥拱的方法设计的,也有人认为像篮子提把的形状。琴板弧度的形状像垂链线,旋首则是仿照古希腊柱子上优美的螺旋形设计的。当然,除去使用圆弧之外,也可能采取一些其他的线条。
⑤ 一部国内老电影一群人在树林抓了两个人带回去拿锯死活活的锯死了嘴巴还拿布绑住了
摘要 《老虎出更》两男人拿电锯火拼,是港台片吧。
⑥ 把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枓锯成2段需要3分钟,把它锯成10段,需要几分钟
(10-1)x3=27分钟
锯两段需要锯1次,3分钟;锯10段需要锯9次,27分钟。
⑦ 电影杀生最后山崩是木头有被锯的痕迹,这怎么解释啊
是戴眼镜的砍的柱子,他想压死牛结实的(老偷看他们夫妻)没想到最后地震加上众多村民一声吼把柱子彻底震断了……这个村子的秘密觉得就是:为了保住名号,宁愿受着种种束缚,宁愿算计他人。最后终于都得到了上天的惩罚。
中国有一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然而管虎的《杀生》则用黑色幽默让我们看到,当“规矩”成为了禁锢人性的枷锁,当众口铄金的“正义”成为了一把利刃,会是何其的恐怖可怕。而这也最终会得到报应。
(7)两个人锯木头搞笑图片扩展阅读
《杀生》改编自陈铁军的中篇小说《儿戏杀人》,是由管虎执导,黄渤、任达华、苏有朋、余男等联袂主演的荒诞悬疑喜剧。该片剧情主打荒诞悬疑与黑色喜剧元素,同时黄渤与余男的情感线在极致疯狂中蕴含深情。
该片讲述了一群人如何联手杀死了一个“不合规矩”之人的故事,折射了各种乌合之众性的民族集体心理和潜藏的人性心思及人性复杂面目,甚是耐人寻味。该片于2012年4月28日全国公映。黄渤凭借本影片获得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和第4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男演员奖。
中国西南、与世隔绝、群山环抱中有个寨子,是个人皆长寿、规矩自成之地,清时皇帝赐名“长寿镇”。某日突爆传染病,地方官派医生前往诊治,他在镇子外发现奄奄一息的牛结实。进寨后,往日温厚的村民一反常态,不仅对牛结实拒施援手、避若瘟疫,更迁怒于医生多管闲事。
老镇长亲自带着长寿镇医生和接生婆、油漆匠,老族长等人千万百计的阻挠医生对牛结实的救援,牛结实最终没能被救活,医生也找不到此人暴毙的原因。镇民们对医生的不欢迎不合作态度,令医生很沮丧,正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被全镇民众一起隐藏在山崖上的一个秘密,带着重重疑惑医生决定暗中走访长寿镇,直到他偶遇一个男孩,长寿镇迷案的真相才一步步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