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稻麦黍菽稷分别指什么农作物
稻麦黍菽稷指的是五谷,其中稻指的是水稻,麦指的是小麦,黍指的是黄米,菽指的是大豆,稷指的是小米。
五谷指的是古代的五种谷物,古代有两种说法,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第一种说法中有稻无麻,第二种说法中有麻无稻。
相关信息
据史料记载,最早种植“五谷”的出现于我国商周时期。商周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社会的繁荣时期,人们所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增多,并且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农业,“井田制”实行集体劳作,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完整的排水灌溉系统,人们开始使用粪肥、绿肥,以及草木灰。这些条件使得商周时期的农业进一步发展。
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
‘贰’ 稻粱菽 麦黍稷怎么读
读音
dào liáng shū 稻粱菽
mài shǔ jì 麦黍稷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解释
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粱,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出处《三字经》 作者:王应麟
拓展资料
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经史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着述二十年。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一生着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相传《三字经》为其所着。
‘叁’ 稻麦稿是什么
天工开物里说的稻麦稿,是指晒干的稻秆麦秆。凡播种,先用稻草或麦秆包浸泡几天几次植稻遇到秋季多晴天就极灌溉和水稻始终相随。
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由明代着名科学家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着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着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网络全书式的着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肆’ 稻子谷子麦子糜子,分别是什么
稻子、谷子、麦子和糜子是四种不同的农作物,在种植区域、种植面积、消耗量以及产量、利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1、稻子。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水稻,目前分为粳稻、籼稻和糯稻3大类。粳稻主要在北方和东北地区种植,籼稻则是在长江以南地区有着较大的种植面积,而糯稻在南方和北方都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只不过面积占比较小而已。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黑稻等特色水稻品种。
‘伍’ 《三字经》谓“稻粱菽,麦黍稷”是哪六种主食
1、稻,是一种禾本科的直杆的谷类作物,主要类型是有土栽培的"水稻"(一贯指淡水稻)。稻是亚洲热带广泛种植的重要谷物,我国南方为主要产稻区,北方各省均有栽种。
3、菽,豆类的总称。
4、麦,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多种,通常专指“小麦”。
5、黍,亦称"稷"、"糜(méi)子"。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
6、稷、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
(5)稻麦卡通图片扩展阅读:
神农氏就是炎帝,我们国家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发明了许许多多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他发现了许多植物的种子是可以吃的,于是他就在土地上播种下这些种子,不停地试验,最后,发发现谷物年年可以种植,年年可以收获,于是,他就从中选出了梁、菽、麦、黍、稷这五种谷物,教给人们大面积地种植,成为人们的主要粮食。在唐朝,从南方古城国引进了水稻,此后也成为人们的主食,并与神农时代发现的五谷一起,被人们称为“六谷”。
‘陆’ “五谷丰登”里的五谷究竟长什么样子
我国自古就重视农业发展和谷物收成,“五谷”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到了《汉书·食货志》中,明确地把“五谷”解释为稻、黍、粟、麦、菽。 如今这五种作物,仍旧作为我们日常的食材,出现在市场货架上和家庭厨房中。
西南大学的学子们表示会继续完成先辈的理想,把“禾下乘凉梦”变成现实。
大批网友则表示,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不糟蹋食物、不浪费粮食,好好吃饭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
‘柒’ 五谷中“稻、黍、稷、麦、菽”分别指什么作物
稻麦黍菽稷分别指水稻、麦类、黄米、豆类、小米。“稻麦黍菽稷”指的是五谷,最早种植“五谷”的出现于我国商周时期。“五谷”在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捌’ 五谷“黍、稷、麦、菽、稻”分别指什么
五谷“黍、稷、麦、菽、稻”分别指:
1、黍:黍去壳,就是黄米,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由于不利于消化,现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了。
2、稷:又称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
3、麦,禾本科植物的一类,五谷的一种,分为小麦,大麦等种类。
4、菽:豆类的总称,古语云:“菽者稼最强。古谓之尗,汉谓之豆,今字作菽。菽者,众豆之总名。然大豆曰菽,豆苗曰霍,小豆则曰荅。”豆类制品也是中国百姓们喜欢的食物之一。
5、稻,是一种禾本科的直杆的谷类作物,主要类型是有土栽培的“水稻”(一贯指淡水稻)。
(8)稻麦卡通图片扩展阅读:
1、五谷文化举足轻重,可谓人类文明之起源。据权威资料显示,人类在数十万年前的石器上观察到高粱的痕迹,说明五谷孕育了人类十多万年。人类将野生杂草培育成五谷杂粮,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壮举,五谷孕育了人类文明。同时告诉世人,人类与五谷的不解情缘。五谷粮食画是五谷文化的最高艺术体现,是五谷文化的艺术写照。
2、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
3、五谷杂粮糊,是由各种养生的五谷原材料低温烘焙熟后磨成的粉,未经膨化,在加工过程中也未添加任何速溶剂,因此能最完整地保留原料的营养成分。
4、谷类主要是指植物的种子。它包括稻米、小麦、大豆等及其他杂粮,比如小米、黑米、荞麦、燕麦、薏仁米、高粱等。 谷物通过加工为主食。它主要给人类提供的是50%~80%的热能、40%~70%的蛋白质、60%以上的维生素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