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矿石跟铜矿石如何区分,下图是什么!
区别:
一、形状不同。金矿石在常温下为晶体,等轴晶系,立方面心晶格,天然良好晶形极为少见,常呈不规则粒状、团块状、片状、网状、树枝状、纤维状及海绵状集合体。黄矿石状如姜石而有铜星等。
二、颜色不同。铜矿一般能看到明铜 看到明金的很少 一半看不出来有金子 一般看到石头里金光闪闪的都是黄铜矿。
图中是铜矿。
金矿石图片
(1)哪里有矿物图片扩展阅读:
金矿石分类:
一、极品金矿石——足金狗头金
大块的、富含金质的流星陨落所产生的狗头金是极品狗头金,由于这种流星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产生强烈摩擦和剧烈氧化燃烧,使得很多杂质在这个过程中消耗。
二、高品位金矿石——黄金雨狗头金
富含金质的大块流星在穿越大气层时,由于温度过高、受热不均。流星内部组成成分不一,熔点和气化点都不同,所以产生爆炸,爆炸后的细小颗粒继续燃烧,如同冰雹一样,洒落在地球上的某一地区。
由于杂质的气化带走热量和细小颗粒易于散热,所以黄金雨形成的狗头金多保留了黄金的自然晶体,等轴晶系,立方面心晶格,或者成半流体状。含金量也各不相同,由于是天然极品,多藏于民间或博物馆,所以也没有冶炼的报告。
三、普通金矿石——矿床金矿石
地球的黄金总储量大约有48亿吨,而分布在地核内的约有47亿吨,地幔8600万吨,而分布到地壳的只有不到1亿吨。
地球上99%以上的金进入地核。金的这种分布是在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地球发展早期阶段形成的地壳其金的丰度较高。
参考资料:网络-金矿石
㈡ 稀土矿是什么颜色 看点清晰的图片
呈黄褐色、棕色、红色,间或有绿色。半透明至透明。条痕白色或浅红黄色。具有强玻璃光泽
稀土矿的简单介绍
稀土矿在地壳中主要以矿物形式存在,其主要有三种:作为矿物的基本组成元素,稀土以离子化合物形式赋存于矿物晶格中,构成矿物的必不可少的成分。
这类矿物通常称为稀土矿物,如独居石、氟碳铈矿等。作为矿物的杂质元素,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分散于造岩矿物和稀有金属矿物中,这类矿物可称为含有稀土元素的矿物,如磷灰石、萤石等,呈离子状态被吸附于某些矿物的表面或颗粒间。
这类矿物主要是各种粘土矿物、云母类矿物。这类状态的稀土元素很容易提取。
(2)哪里有矿物图片扩展阅读:
稀土的用途十分广泛。只要在一些传统产品中加入适量的稀土,就会产生许多神奇的效果。
稀土钢能显着提高钢的耐磨性、耐磨蚀性和韧性;
稀土铝盘条在缩小铝线细度的同时可提高强度和导电率;
将稀土农药喷洒在果树上,即能消灭病虫害,又能提高挂果率;
稀土复合肥即能改善土壤结构,又能提高农产品产量;
稀土元素还能抑制癌细胞的扩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稀土矿
㈢ 玉石有哪哪些图片
和田玉:和田玉主要分布于新疆莎车--塔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共有9个产地。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