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背景图片 » 半叶瓣在哪里图片
扩展阅读
车标标志是什么车图片 2025-05-10 01:12:06

半叶瓣在哪里图片

发布时间: 2025-05-09 18:12:22

① 心脏换瓣病人到底该用机械瓣还是生物瓣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生物瓣?什么是机械瓣?

生物瓣是指应用其他动物身体上的材料,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的人工心脏瓣膜。最常用的生物材料有牛心包瓣和猪的主动脉瓣两种,两种瓣膜的使用寿命基本没有差别。

机械瓣是用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制成的人工瓣膜,结构很像我们熟悉的“门”,不过门框是圆形的,其内有一扇或两扇“门”。安装一扇门的是单叶瓣,两扇门的是双叶瓣。多数机械瓣均是用热解碳材料制成,强度和耐磨性相当于金刚石,因而非常结实耐用。

生物瓣的特点?

生物瓣从结构上看都类似人类自身的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结构,植入人体后血流动力学与人体瓣膜也十分近似。生物瓣植入人体后3-6个月左右,瓣叶表面会被沉积的纤维蛋白和血管内皮组织覆盖,瓣叶材料不再与患者的血液接触,避免了激活血液的凝血反应,因此也就不再需要抗凝治疗了,这是生物瓣最大的优点。不过,由于生物材料都有自身使用寿命,一般认为术后7-10年,生物瓣开始出现一定坏损,不过功能尚可维持;到术后15-20年就需要再次替换瓣膜了,这是生物瓣最大的不足。

生物瓣毁损的原因?

首先与植入部位有关。由于二尖瓣位置所承受的压力(收缩压,就是俗称的高压)明显高于主动脉瓣(舒张压,俗称低压),因此生物瓣在主动脉瓣位置的使用寿命要略长于二尖瓣位置。

其次是年龄。由于儿童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血钙代谢活跃,生物瓣植入后容易较早钙化损坏。慢性肾功能不全也会影响血钙代谢,可以发生上述现象,不过过程要相对慢的多。

还有心率过快也会加速瓣膜坏损。

最后生物材料的好坏也对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不过该因素医生和患者不好掌控。

机械瓣的特点

机械瓣最大的优点是耐久性好。单纯从实验数据上看,现代机械瓣的理论使用寿命均在50年以上,因此使用寿命可以满足所有年龄段的患者。另外,小号机械瓣(如19或21号)的开口面积显着大于同型号有支架生物瓣,非常适合植入主动脉瓣环较小的患者;机械瓣的瓣架结构也显着低于生物瓣,这是机械瓣的另外两个优点。机械瓣最大的不足是需要终生抗凝治疗,就是需要每天服用一定剂量的华法林,并根据抗凝检查结果(INR)调整药物剂量。每天服用抗凝药一方面是比较麻烦,另一方面药物调整不到位容易发生出血(抗凝过度)或血栓形成(抗凝不足)情况。当抗凝治疗中的患者发生内脏出血(脑出血)或需要手术治疗时,处理起来也比较麻烦。由于华法林可以通过胎盘导致胎儿畸形,这也是需要严重关切的问题。

单叶瓣和双叶瓣哪种好?

对于瓣环较大的患者(特别是主动脉瓣环),单叶瓣和双叶瓣没有明显差别,有个别文献报道单叶瓣血流动力学似乎更符合生理要求。但对于瓣环较小患者,双叶瓣的开口面积更大,血流动力学更好。从抗凝治疗上讲,机械瓣的血栓发生率和血栓发生后果,双叶瓣均要好于单叶瓣。因此,临床上双叶瓣的使用率显着高于单叶瓣,特别是三尖瓣位置建议选择双叶瓣。

患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人工瓣膜?

我们知道了机械瓣和生物瓣的各自特点,就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了。

生物瓣推荐在以下患者应用:

1、 年龄大于65岁、心率齐、无房颤的患者,特别是大于70岁的患者推荐生物瓣。对于年龄小于65岁,预期寿命在15-20年以内的患者,也推荐使用生物瓣。

2、 手术后希望生育小孩的育龄妇女患者。虽然替换机械瓣后仍可以尝试应用肝素替代华法林进行怀孕,不过仍有发生畸形和出血、栓塞风险。因此,强烈建议准备怀孕妇女选择生物瓣。

3、 有出血倾向患者推荐生物瓣。这包括有出血性素质、出血性疾病、以及其它原因而不能接受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

4、 由于地域或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抗凝检查的患者推荐生物瓣。

5、 三尖瓣替换患者也推荐使用生物瓣。

6、 对于各方面条件都适合或需要替换生物瓣,但主动脉瓣环和主动脉发育较小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无支架瓣膜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手术。

机械瓣推荐在以下患者应用:

1、 65岁以下,无抗凝禁忌的年轻病人,特别是术前持续房颤和多瓣膜病变患者。

2、 不适合植入生物瓣患者。如主动脉根部细小的患者,或者左室较小,左室流出道不宽,这种情况下二尖瓣位置植入生物瓣常常可以导致左室流出道继发狭窄,支持使用机械瓣膜。

3、 如果患者要求三尖瓣替换使用机械瓣,推荐选择双叶瓣,避免使用单叶瓣。

结束语:

生物瓣和机械瓣的应用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通过与医生深入交流确定。在国外一半以上的换瓣患者选择生物瓣,主要是考虑生活质量较高,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再次手术没有经济负担。而国内正好相反,一半以上的患者选择机械瓣,主要原因是经济问题,另外害怕二次手术也是原因之一。不过随着生物瓣技术的逐步发展,生物瓣的使用寿命会逐渐延长,另外人们的经济和观念的转变也会逐步提高生物瓣的使用率。

② 叶怎么画

叶的画法如下:

一、方法一

1、首先,在A4纸上画一条斜线。

2、用勾线笔画出叶子的大概轮廓。

3、在画好的叶子上画出线条的纹路。

4、接着,在另一边再画出一条斜线。

5、再接着,画出另一片叶子。

三、方法三

1、首先画枯叶中间叶脉的线框,根部要粗一些,然后画出半叶的外轮廓。注意叶子的边缘不是直的,要化成带弧度的曲线。这样画出来的叶子更真实生动形象。

2、然后画出另一侧的半叶面,尾部与画出的半叶面轮廓的尾部重叠。在中间画出叶子的纹路。

3、然后在叶面内,从核心叶脉到两侧画出层叠翠的叶脉支系。叶子中间的纹路像树枝一样,都在往左边岔开,也像鹿角一样带有分叉。

4、最后叶面全部涂上黄色,根部涂上棕色,一片落叶就画好了。

③ 人工瓣膜的种类

人工瓣膜根据使用材料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全部用人造材料制成的称机械瓣;另一类是全部或部分用生物组织制成的称生物瓣。不论是机械瓣膜还是生物瓣膜,其基本结构都包括金属瓣架、阻塞体和缝合环三部份。金属瓣架一般用不锈钢、钛、钴镍合金或其它超硬金属等制成;缝合环是将人工瓣膜缝到人体心脏瓣环的部分,由针织材料缝制而成,曾用聚丙烯、涤纶、聚四氟乙烯、近年还有用碳纤维。生物瓣膜一般是用猪主动脉瓣和牛心包瓣为原料。 机械瓣膜是全部由人工材料制成的,有球形瓣膜、倾斜圆板型瓣膜及两叶状瓣膜。球形瓣膜由球在支架中活动起到瓣膜的作用, 1952年Huf nagel最初应用于临床者即是球形瓣膜, 球形瓣膜构造简单,故障少,初期即可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所以,人工瓣膜的临床应用, 可以认为是以球形瓣膜为起始的。可是60年代的后期,由于开发了倾斜圆板型瓣膜,进而70年代后期开发了两叶状瓣膜,现在几乎已不使用球形瓣膜了。
目前临床上使用机械瓣有双叶瓣和单叶瓣两种,均为碟瓣。进口瓣膜一般为双叶瓣,国产瓣膜为单叶瓣,即倾斜圆板型瓣膜。倾斜圆板型瓣膜是一枚圆板呈门样开闭,比球形瓣膜可多获得中心主流,流体抵抗也小,圆板由不能脱落不锈的轴栓巧妙的支撑着而进行开闭运动。圆板是由在石墨上涂碳处理的热碳抗血栓性能优异的材料制成,在抗血栓方面比球形瓣膜优异。倾斜圆板型瓣膜的代表是Bjork-Shiley 瓣膜,从60年代后半开始使用,经数次的模型实验,现在Monostrut 瓣膜是其主要代表, 另外这种瓣膜还有Omnicarbon瓣膜和Medtronic-Hall瓣膜。
双叶瓣是两枚半圆形瓣膜由折叶支持而开闭的,比倾斜圆板型瓣膜进一步增加了开口面积。双叶瓣的血流为平流,有效开口面积相对更大些,单叶瓣为偏心血流,另外双叶瓣的杂音普遍比单叶瓣要小。为了获得更接近中心主流, 1977年开始设计使用的St-Jude Medical ( SJM ) 瓣膜是其代表,其后又开发Edwards Duromedieus瓣膜、Carbomedics瓣膜并进行临床应用。 生物膜有同种瓣膜、异种瓣膜和组织瓣膜三种。同种瓣膜是冷冻保存的人体大动脉瓣膜,现在认为其抗血栓性,抗感染性较好;异种瓣膜是把猪的主动脉瓣膜用戍二醛固定,70年代起进行临床应用。临床随诊已证实,生物瓣膜比机械瓣膜抗血栓性优秀,但容易导致钙化,机械强度方面不如机械瓣膜。因此采用低压固定法、改良瓣膜安装方法、抑制钙化等措施而开发的第2代生物瓣膜也已临床应用。另一方面,组织瓣膜是把牛心包膜缝合到移植片固定模(stent)上的异种瓣膜,可获得优异的瓣膜机能,可是已知在耐用时间、瓣膜钙化等方面比异种瓣膜性能要低。
目前,临床上人工心脏机械瓣具有较好的耐用性但其容易形成血栓,患者术后需终生抗凝;生物瓣的患者虽不需服用抗凝药,但由于生物瓣的钙化问题,所以其使用寿命较短。这些问题的症结也正是寻找一种既无需抗凝又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的心脏瓣膜制作材料,而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目前也仍仅处于动物实验过程当中其临床效果仍很难判定,所以对理想心脏瓣膜制作材料的研究仍有较长的路程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