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画菊花怎么画
1.菊叶画法:
步骤一:侧锋行笔画中间叶片,定出其动势。
步骤二:笔尖加水画右向叶片,比第一笔要小些。
步骤三:项势擞出第三笔叶片。三片叶子的交叉处呈弧形。
菊叶筋的勾法步骤:起笔时中锋行笔,如匀花瓣用笔,辅筋要画细些。在画时要注意笔意相连和空隙的大小付比。
菊叶的结构与不同姿态图解:勾叶脉的时候应注意用笔轻重,用线要有弹性。不要在叶子刚画完时或叶子完全干时匀叶脉,应在墨色即将干时幻,这样才可以做到墨色浑然一体.
菊叶的品字形组合法的不同姿态:两叶组合时要画出叶子的不同姿态,有上仰、下俯或者左出、右出的变化。
2.菊技画法
主枝画法:行笔要有一波三折之势方显生动,不可太直也不可过曲。
两枝组合画法:两菊考支组合时,应呈一定态势,或上密下硫或下硫上密,然后以枝干或叶梗交叉使二者相连,使其跳密有致而富有节奏感。
三枝上仰穿插法:此种穿插枝干法实为兰叶的起手用笔法,即主枝与辅枝呈风眼状交叉,而第三枝正谓之破风眼。
两考支组合法:在穿插枝干时要时刻注意大的硫密时比,同时在大的硫密中又要有小的跳密布豆,使穿插后形成的空隙大小不等而富于节奏变化。
多叶组合时,更要注意叶与叶之间的聚散、俯仰、正侧的变化关系,也要安排好叶与枝的位五。叶、枝可以互相遮掩,形成前后层次变化。
生叶的总规律为:竖势的枝干以横势之叶破之,横势的枝干以竖势之叶破之。
㈡ 菊花的图片和资料
白色菊有:“银丝串珠”、“空谷清泉”、“珠帘飞瀑”、 “月涌江流”
图: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E%D5%BB%A8%B0%D7&in=19286&cl=2&cm=1&sc=0&lm=-1&pn=19&rn=1
黄色菊则有:“飞黄腾达”、“黄莺出谷”、“泥金狮子”、 “沉香托桂”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B%C6%C9%AB%B5%C4%BE%D5%BB%A8&in=30507&cl=2&cm=1&sc=0&lm=-1&pn=7&rn=1
绿色菊有:“绿阳春”、“绿柳垂荫”、“春水绿波”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2%CC%C9%AB%B5%C4%BE%D5%BB%A8&in=28412&cl=2&cm=1&sc=0&lm=-1&pn=27&rn=1
白 色微绿的称“玉蟹冰盘”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2%CC%C9%AB%B5%C4%BE%D5%BB%A8&in=21009&cl=2&cm=1&sc=0&lm=-1&pn=28&rn=1
红色中加白的叫:“枫叶芦花”
红白绿三色的 名“三色牡丹”、“绿衣红裳”等一、依色分类。这是我国最早的分类法。宋代刘蒙《菊谱》就是依色将36个品种分为黄17品、白15品与杂色4品。
二、依植株高矮分类。按菊株高矮分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3类。
三、依花期分类。按开花季节不同,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及“五九”菊等。秋菊按花期又分为早、中、晚3类。
四、1982年全国园艺学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将秋菊中的大菊分为5个瓣类,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现列举如下(亚型从略):
(一)平瓣类:宽带型、荷花型、芍药型、平盘型、翻卷型、叠球型。
(二)匙瓣类: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散型、匙球型。
(三)管瓣类:单管型、翎管型、管盘型、松针型,疏管型,管球型、丝发型、飞舞型、钩环型、璎珞型、贯珠型。
(四)桂瓣类:平桂型、匙桂型、管桂型、全桂型。
(五)畸瓣类:龙爪型、毛刺型、剪绒型。
五、依种型、品种演化次序和栽培、应用进行分类。具体分法如下:
(一)小菊系(在正常栽培状况下花径小于6厘米):
(1)小轮型、(2)小球型、(3)小星型、(4)小桂型。
(二)中、大菊系(在自然栽培状况下花径大于6厘米):
1.瓣子花类(舌状花以平瓣为主):
(5)单瓣型、(6)复瓣型、(7)莲座型、(8)翻卷型、(9)球型、(10)卷散型、(11)垂带型。
2.管子花类(舌状花为管瓣):
(12)管球型、(13)管盘型、(14)披散型、(15)松针型、(16)舞环型、(17)珠管型。
3.桂瓣花类(筒状花呈托桂状):
(18)托桂型。
4.畸形花类(小花密生毛刺及先端开裂若龙爪等):
(19)毛刺型、(20)龙爪型。
六、依菊花品种对短日照的不同反应分类。将菊花品种分为极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15~19天)。较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20~24天)、敏感品种(需25~29天)、不敏感品种(需30~34天)和极不敏感品种(需34天以上)。
㈢ 求各种各样的菊花图片
想查看更多菊花分类,可点击:http://xiangce..com/picture/album/list/
㈣ 谁有菊花图(国画)急
恽寿平《五色菊花图》
恽寿平,清初六大家之一,后人评其作品“诗,书,画”三绝。从传世作品来看,他擅长山水而主要艺术成就在花鸟画上。恽寿平花鸟取材广泛,有名花、异卉、蔬果、野花野草、草虫、禽鸟等。对象皆世俗常见食物,花卉较多,草虫、禽鸟较少。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风格的展现:画风早年工丽,规摹古制,亦出新意,笔墨稍稚嫩,但灵秀清逸。中年画风清丽,没骨枝法日渐成熟,越到晚期便能运用墨色以代色彩。
恽寿平(1633~1699),清代书画家、诗人。初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江苏武进(今属常州)人。多作花鸟,斟酌古今,以北宋徐崇嗣没骨法为宗,与唐于光等被目为恽派(亦称“常州派”、“毗陵派”)。山水,一丘一壑,清秀超逸,气格隽雅。
㈤ 国画 菊花的颜色
菊花的颜色大部分用藤黄和曙红,但颜色繁多,可适当调色,如:花青+胭脂,曙红+钛白。。。。。。但应选择较为肯定的背景作画 ,况且,菊花的感觉是有点带忧愁的。不过,本人认为,菊花的颜色越多越好,尽量少表现悲观场面。
㈥ 有谁能提供菊花的线描国画图片
我的空间里有很多,我的空间-相册-菊花
这里只能上一个(弄不清是白描还是什么,因为只有我的图片标题编码。相册里至少有十几二十来个白描菊花)
㈦ 有没有菊花的一些图片和简介
1楼的话有点过了吧。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菊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代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如菊花与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菊花与松树组合为“益寿延年”等,在民间应用极广。
菊花种类这概念太过宽泛,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一、依色分类。这是我国最早的分类法。宋代刘蒙《菊谱》就是依色将36个品种分为黄17品、白15品与杂色4品。
二、依植株高矮分类。按菊株高矮分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3类。
三、依花期分类。按开花季节不同,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及“五九”菊等。秋菊按花期又分为早、中、晚3类。
四、1982年全国园艺学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将秋菊中的大菊分为5个瓣类,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现列举如下(亚型从略):
(一)平瓣类:宽带型、荷花型、芍药型、平盘型、翻卷型、叠球型。
(二)匙瓣类: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散型、匙球型。
(三)管瓣类:单管型、翎管型、管盘型、松针型,疏管型,管球型、丝发型、飞舞型、钩环型、璎珞型、贯珠型。
(四)桂瓣类:平桂型、匙桂型、管桂型、全桂型。
(五)畸瓣类:龙爪型、毛刺型、剪绒型。
五、依种型、品种演化次序和栽培、应用进行分类。具体分法如下:
(一)小菊系(在正常栽培状况下花径小于6厘米):
(1)小轮型、(2)小球型、(3)小星型、(4)小桂型。
(二)中、大菊系(在自然栽培状况下花径大于6厘米):
1.瓣子花类(舌状花以平瓣为主):
(5)单瓣型、(6)复瓣型、(7)莲座型、(8)翻卷型、(9)球型、(10)卷散型、(11)垂带型。
2.管子花类(舌状花为管瓣):
(12)管球型、(13)管盘型、(14)披散型、(15)松针型、(16)舞环型、(17)珠管型。
3.桂瓣花类(筒状花呈托桂状):
(18)托桂型。
4.畸形花类(小花密生毛刺及先端开裂若龙爪等):
(19)毛刺型、(20)龙爪型。
六、依菊花品种对短日照的不同反应分类。将菊花品种分为极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15~19天)。较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20~24天)、敏感品种(需25~29天)、不敏感品种(需30~34天)和极不敏感品种(需34天以上)。
回答者:赵大掌柜 - 魔导师 十级 10-24 21:50
--------------------------------------------------------------------------------
一.按自然花期
1夏菊 花期6-9月
2秋菊 花期10-11月
3寒菊 花期12月-翌年1月
二.按花直径
1大菊 花径10CM以上
2中菊 花径6CM-10CM
3小菊 花径6CM以下
三.整枝方式与应用
1独本菊 一株一茎一花
2立菊 一株多干数花
3大立菊 一株数百至数千朵花
4悬崖菊 通过整形成悬垂式
5嫁接菊 一株花的主干上嫁接各种花色的菊花
6案头菊 株高20CM左右,桌面摆设
7菊艺盆景 由菊花制作的桩景或盆景
㈧ 菊花的水墨画画法技巧
菊花的水墨画画法技巧
导语: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名句。下面我为您收集整理了菊花的水墨画画法技巧,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花头的画法
1、红色菊花花头画法
第一步,用提斗笔蘸曙红铺底儿,笔势由内向外。
第二步,在画面半干时中重曙红 加少许胭脂勾出花瓣。
画什么颜色的菊花就用什么颜色勾花瓣(也可用墨色勾花瓣)。勾花瓣用双勾法勾出,每两笔或三笔勾一个花瓣,瓣不宜尖。(也可用墨勾,勾完后填色)。勾时笔头颜色重些,从花心或从离自己最近的花瓣处着笔,围绕着添花瓣,花瓣要内紧外松,方向和长短要有变化,做到圆中有缺。中锋用笔,笔势要灵活,这样画出的花头,线条灵动洒脱。
第三步,用重曙红加少许胭脂在花头的'中心部位点厾数点,以增强花头的立体感。
2、黄色菊花花头画法
第一步,先用重墨或中墨以双勾法勾花瓣,由内向外勾,画出花头。
第二步,在画面七成干时,用大白云蘸藤黄加少许赭石给花瓣上色,注意不要涂实,做到内深外浅、内浓外淡。
3、白色菊花花头画法
第一步,先用重墨或中墨以双勾法勾花瓣,由内向外勾,画出花头。可先勾出半个花心。
第二步,在画面半干时,用汁绿或淡墨点厾花头中间部位,花心汁绿可稍重一些。
二、叶子和枝干的画法
1、用提斗笔蘸中墨(或中墨加花青少许),侧锋用笔画出叶子。叶的安排要做到整中见碎,可聚可散,散叶要注意每片的姿态。叶子的安排要上密下疏,上润下枯, 上实下虚,不要太具体,重感觉。勾叶筋要用重墨,先勾中间主叶筋,再勾两边辅叶筋,用笔要活。
2、用勾线笔,蘸画叶的同种颜色干笔画枝干,同时添上小枝干,把几组叶子有机地连接起来。再蘸浓墨勾出叶柄,枝干的墨色以叶的颜色为准,叶若墨色重,枝也相应重些。苏轼《赠刘景文》诗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因此菊花枝干应该画的坚挺一些。
3、用提斗笔蘸重墨沿着枝干位置侧锋点厾,以增加其质感和立体感。
三、附属物画法
菊花画好后,可安排附属物,此画安排为酒瓮。因为我国有饮酒赏菊的风俗,传说中重阳节饮菊花酒能辟邪祛灾。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第一步,用提斗笔蘸赭石加少许淡墨,由上而下大笔触画出,水分较大。
第二步,等画面七成干时用重墨勾出酒瓮的提系,使重墨和淡赭墨渗化,形成虚的效果。
第三步,点缀昆虫,增加秋天的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