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學生玩手機上癮怎麼辦
第1步:家長「管住雙手,張開嘴巴」,逐步降低孩子「玩手機」的意願。
家長要通過在家裡減少「刷手機」的時間,在手機使用上,給孩子的當好榜樣。家長只要回到家,就要有意識地當著孩子的面把手機關到震動狀態,告訴孩子:「一家人在一起比手機還重要。」然後,多陪孩子做作業、聊聊天、讀讀書,以此沖淡孩子「玩手機」的迫切感,讓孩子感受到還有很多事情比「玩手機」更有趣,變相減少了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降低孩子「玩手機」的意願度。
第2步:適時告知孩子「手機」的真面目,消除神秘感。
家長可以全面告知孩子關於手機的學習、工作和娛樂功能,親自示範手機的知識查詢、新聞瀏覽以及游戲休閑,告訴孩子,手機和計算器、計算尺等學慣用品本質上都一樣,就是個工具,它不單可以玩游戲,還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要有時間觀念,不能耽誤正事。
第3步:約定「玩手機」時間。可以跟孩子商定下午放學回家,先做作業,做完作業可以「玩手機」,每次10-30分鍾,具體視作業多少,不能影響睡眠。
第4步:家長要嚴格提醒制度。家長一方面要提醒孩子「玩手機的時間到了」;當約定時間的鬧鍾響起後,家長要立即提醒「玩手機結束時間到了」。孩子如果耍賴,要以「說話要算數」為理由制止他;如果孩子的情緒受影響,可以適當延長,但以10分鍾為期,不能妥協。這樣做,讓孩子「有了盼頭」,也就降低了玩手機的「稀缺感」和「神秘感」,也就讓玩手機這件事,跟刷牙洗臉一樣,逐步正常化。
第5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建立新的興趣愛好,逐步淡忘「玩手機」。
在「玩手機」正常化後,家長要適時帶領孩子專門在原本「玩游戲」的時間,以「吃大餐」或「看電影」等對孩子足夠有吸引力的活動,帶領孩子到室外去,然後設計「偶遇或者路過」一些諸如:舞蹈、書畫、音樂等培訓機構,看一看孩子對哪個項目感興趣,適時引導、學習,並在人前多多展示,逐步形成新的「興奮點」,也就淡化了孩子對「玩手機」的興趣。
總之,家長面對「孩子經常玩手機」問題時,要認真分析,制定可行措施,先行降低孩子「玩手機」的意願,再逐步引導孩子建立規則,固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使之「正常化」,最後實現用更有利於身心健康的興趣愛好替換掉「玩手機」的愛好,保證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