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魅族15 Plus評測:自賞而不孤芳的回歸旗艦
【IT168 評測】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快」無疑成為不少手機的核心賣點,不僅是性能要「快」,而且新設計上線也要「快」,什麼劉海屏、豎排雙攝、雙面玻璃設計等等,只要蘋果採用了,下面一眾手機廠商就會馬上向蘋果「致敬」,這樣的「快餐式」設計往往造成了市面上眾多手機「撞臉」。靜下心來用心思考產品設計的手機廠商現在已經不多了,用心打磨一款手機可能要花上較長的時間,而這樣擁有真正「設計」的手機或許更能吸引用戶。
▲魅族15 Plus
魅族或許就是這些為數不多用心打磨產品的手機廠商,打磨一台手機不僅是外觀設計,還在手機的內在配置以及使用體驗等方面精心雕琢。說到魅族對於手機的打磨,應該要從魅族MX3說起,當年的魅族MX3可以說是將「小而美」發揮到極致,魅族MX3由黃章親手打磨,帶來了非常不錯的手感。魅族MX3後大家也非常期待黃章再度打磨一款極致的產品,多年後,黃章親自打磨的魅族15終於面世了。
▲魅族15
魅族15系列分為擁有5.46英寸的魅族15和5.95英寸的魅族15 Plus,另外還有一款配置更低的魅族M15,魅族15是主打產品,5.46英寸的屏幕加上超窄邊框,以及精心打磨的機身,確實讓人眼前一亮。魅族15滿足了不少中端用戶的需求,但對於一些要求更高的用戶或者追求更大屏幕尺寸的用戶,魅族15或許顯得有些不足,而魅族15 Plus也就是針對這部分用戶而生。
魅族15 Plus參數
手機型號
魅族15 Plus
屏幕尺寸
5.95英寸 定製三星OLED屏
解析度
2560x1440
處理器
三星Exynos 8895
頻率
2.5GHz Exynos M2 x4+A53 1.7GHz x4
機身內存
64/128GB
運行內存
6GB
主攝像頭
1200萬+2000萬,IMX380+IMX350,四軸光學防抖+EIS 電子防抖
前置相機
2000萬,虹軟AI智能美顏演算法
機身尺寸
153.8 x 78.25 x 7.25mm
機身重量
177g
電池
3500mAh(mCharge 24W快充)
機身顏色
玄武灰
操作系統
Flyme 7(基於Android7.1)
網路制式
全網通
上市價格
2999元 起
從硬體配置上來說,魅族15 Plus使用三星Exynos 8895處理器,Exynos 8895擁有4個三星自主架構的M2核心和4個A53核心,採用三星自家的10nm製造工藝,擁有出色的功耗控制。另外,魅族15 Plus標配了6GB的大內存,並且提供64GB/128GB的機身儲存版本,這些配置都可以說是目前旗艦的配置。
屏幕方面,魅族15 Plus使用上了5.95英寸OLED屏幕,屏幕解析度為2560x1440,就是俗稱的2K屏,是一款由三星定製的屏幕。魅族15 Plus使用的5.95英寸屏幕,在2K解析度下能達到494PPI,在屏幕顯示的細致度絕對要比1080P出色,並且擁有430尼特的高亮度和10000:1的高對比度。
▲魅族15
攝像頭方面,使用雙攝組合,使用索尼的IMX380+IMX350感測器,IMX380擁有1200萬像素,CMOS尺寸為1/2.3英寸,單像素麵積達到1.55um,攝像頭擁有f/1.8大光圈,支持四軸光學防抖+EIS 電子防抖,支持PDAF相位對焦和激光對焦,使用經典的環形LED補光燈。前置20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虹軟AI美顏演算法,FaceAE臉部亮度智能調節。
電池方面使用3500mAh電池,支持24W的mCharge快充,採用USB Type-C介面,此外,三星Exynos 8895支持全網通,這點還是非常驚喜。系統方面,魅族15系列是首個適配Flyme7系統的魅族手機,Flyme7帶來多項的更新,擁有更出色的使用體驗。
魅族15 Plus外觀:手感提升
▲魅族15 Plus
機身正面,魅族15 Plus使用的是一塊解析度為2560x1440的5.95英寸屏幕,上下邊框對稱設計,並且擁有超窄邊框設計,讓魅族15 Plus屏佔比達到了84.4%,擁有非常不錯的視覺效果。魅族15 Plus由於採用了5.95英寸的屏幕,讓機身寬度達到了78.25mm,所以手感上會稍微遜色於魅族15。
▲魅族15 Plus擁有超窄邊框設計
魅族在超窄邊框這事情上非常執著,從魅族的MX開始,魅族手機都擁有當時最窄邊框的設計,到了魅族15,這樣「傳統」得以延續,這種超窄邊框加上2.5D玻璃,帶來了類似無邊框的視覺效果。
▲魅族15 Plus HOME鍵盤
可以看到這顆Home鍵是向經典的小圓點致敬,這次魅族15 Plus採用了圓型的HOME鍵設計,並支持魅族的mBack操作,附帶指紋識別功能,可能是全球最小的指紋識別模塊。同時,Home鍵內置獨立的壓力感應晶元,依然擁有原汁原味的輕觸返回上一級操作,重壓回到主界面的mBack體驗,而HOME鍵背後的橫向線性馬達才是精髓所在。
▲魅族15 Plus採用20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
魅族15 Plus採用了20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攝像頭在手機額頭的居中位置,與手機下巴位置的HOME鍵形成對稱設計,而手機額頭位置的感測器都採用了隱藏設計,讓整個手機變得更為簡潔。
▲魅族15 Plus聽筒
魅族15 Plus將聽筒和帶狀呼吸燈內置在機身頂部小縫隙內,減少了機身的正面開孔,維持了魅族一貫的極簡、對稱的設計語言,同時也使得整機視覺上的一體性更強。
▲魅族15 Plus背面
機身背部,魅族15 Plus為全金屬機身,但這個並不是一般的鋁合金材質,魅族15 Plus採用了不銹鋼鋁復合材料。這是一種在高強度鋁合金後殼的基礎上鍍上了一層超薄的不銹鋼材料,在採用一體成型工藝處理,最終在保持絕佳的不銹鋼金屬觸感的同時,讓手機的重量保持在177g,而魅族15由於機身更小,重量也只有152g。
▲魅族15 Plus背面
而這種不銹鋼表面的工藝也帶來了更好看的顏色,魅族15 Plus採用了全新的物理氣相沉積上色工藝,讓魅族15系列擁有雅金、汝窯白、硯墨、黛藍、玄武灰(15Plus)等多種色彩。
▲魅族15 Plus天線注塑帶
魅族15 Plus採用一刀切天線設計,保持背面金屬的一體化效果,並且首次在天線注塑帶上加入了紋路設計。
▲魅族15 Plus攝像頭
魅族15 Plus的攝像頭略微突出於機身背部,採用1200萬+2000萬像素的攝像頭設計,並且使用環形LED補光燈增強拍照時的體驗。同時,15 Plus採用了索尼IMX380+IMX350感測器,能提供3倍的無損變焦和大光圈虛化效果,而IMX380這顆感測器也用在了華為最新發布的P20身上,可見魅族在拍照上的滿滿誠意。
▲魅族15 Plus厚度只有7.25mm
魅族15 Plus擁有7.25mm的厚度,加上圓潤的機身設計,帶來的手感有點像MX3,加上177g的重量,大大提升了魅族15 Plus的手感,上手後就會有種愛不釋手的感覺。
魅族15 Plus觸感引擎:
魅族15首次提出「觸感引擎」的概念, 經過工程師的精準模擬,打造了一套屬於魅族獨特的觸感反饋系統,內置橫向線性馬達mEngine,實現了更為豐富的震動效果。恰到好處的觸感反饋,帶來更好的人機交互。
▲mEngine
目前,手機採用的震動馬達主要有兩種,一種是ERM偏心轉子馬達,這種就是手機上最常用的馬達,另一種是LRA線性諧振馬達。線性馬達相對轉子馬達的優勢在於噪音小,可以在40db以下,線性馬達還擁有加速度大,就是震感強,而且衰減低,響應時間和止震時間可以達到幾十ms級別,碾壓轉子馬達。而線性馬達分為Z軸震動的縱向線性馬達和XY軸震動的橫向線性馬達。魅族15採用的橫向線性馬達,相比縱向線性馬達腔體更大,能夠實現更豐富的震動效果,這也是和iPhone上採用的馬達一樣。
▲魅族15 Plus HOME鍵盤
智能手機擁有更大的屏幕視野和更智能的操作體驗的同時,卻失去了使用傳統功能機時按壓物理按鍵的真實觸感。有見及此,魅族15系列內置的橫向線性馬達mEngine,經過魅族的反復摸索不同實際場景下的真實觸感,通過mEngine帶來了精準模擬物理按鍵的反饋觸感。魅族15系列擁有一套全局式的觸感反饋系統,在45種場景中有更好的觸感反饋,包括拍照時、打字、滑動時間滾輪時,都可以體驗到更為真實的觸感體驗。
魅族15 Plus上的小圓點可以通過屏幕的壓力感應實現HOME鍵的功能,同時也保留了輕觸返回的功能,讓小圓點保留了mBack的良好操作體驗。魅族15 Plus的HOME鍵入了壓力感應,雖然不是真正的物理按鍵但配合壓力感應後實現類似物理按鍵的操作手感,並且大力按下後會有震動反饋,提供更逼真的模擬按鍵手感效果。
魅族15 Plus拍照體驗
魅族15 Plus採用了與華為P20同款的IMX380全球頂級感光元件,採用1200萬廣角+2000萬長焦後置雙攝,大感光元件、大像素、大光圈、四軸光學防抖等硬體配置再搭配多幀降噪和虹軟HDR演算法等軟體加持,大大提升了魅族15 Plus暗光場景下畫面亮度、純凈度和細節。魅族15 Plus的攝像頭還支持四軸光學防抖+EIS 電子防抖,支持PDAF相位對焦和激光對焦,使用經典的環形LED補光燈。
▲魅族15 Plus攝像頭
IMX380
魅族15 Plus採用1200萬廣角+2000萬長焦雙攝,採用的IMX380感測器擁有媲美卡片機的1/2.3英寸尺寸感光元件和1.55μm超大單像素尺寸,讓魅族15 Plus在拍照時進光量更多,拍出的照片清晰度與純凈度更高,整體畫面的質感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尤其在暗光環境中拍攝會有更好的體現。
▲大像素點帶來更大的進光量
IMX380這顆感測器目前使用的手機都不多,而且都是用在旗艦手機上,1/2.3英寸的大底,確實已經達到了數碼相機感測器的級別。IMX380擁有1200萬像素,意味著IMX380的單個像素點面積更大,1.55μm的大像素點帶來更大的進光量,提示相機在低光環境下的拍攝效果。IMX380支持PDAF相位對焦,相對與全像素雙核對焦,對焦速度會慢一些,但魅族15 Plus上添加了激光對焦,一定程度彌補了對焦速度的不足。
三倍無損變焦:
▲三倍無損變焦
魅族15 Plus的雙攝支持3倍的無損變焦+8倍的數碼變焦,3倍無損變焦可以讓手機拍得更遠,能讓使用者拍出更好的長焦端的照片,也保證了長焦端照片的質量。
更自然的虛化:
魅族15加入了全新的「人像模式」,虛化演算法全新升級,在攝影時,邊緣和背景的虛化效果更加真實自然,避免了「摳圖感」。
▲魅族15 Plus虛化樣張
▲魅族15 Plus虛化樣張
▲魅族15 Plus虛化樣張
▲魅族15 Plus虛化樣張
通過樣張可以看到,魅族15採用升級後的虹軟演算法讓虛化效果有了很大提升,首先是虛化的摳圖演算法得到改進,拍照主體邊沿位置摳圖更為准確,其次就是焦外的虛化效果更為自然,更貼近相機鏡頭虛化效果。
夜拍樣張:
魅族15 Plus搭載虹軟多幀降噪演算法,在夜景或者暗光環境下,相機在按快門到成像的時候會採集多張照片或者影像,在不同的幀數下找到不同的帶有噪點性質的像素點,通過加權合成後得一張較為干凈、純凈的夜景或者暗光照片。
▲魅族15 Plus夜景樣張
▲魅族PRO 7 Plus夜景樣張
▲100%放大
▲魅族15 Plus夜景樣張
▲魅族PRO 7 Plus夜景樣張
▲100%放大
▲魅族15 Plus夜景樣張
▲魅族PRO 7 Plus夜景樣張
▲100%放大
這三組樣張已經很好說明了問題,通過和上一代的魅族PRO 7 Plus的對比可以看到,魅族15 Plus的夜景樣張畫面更干凈,得益於虹軟多幀降噪演算法大大降低了噪點,保證了夜景拍照的細節表現,同時由於採用了IMX380感測器,進光亮更大,所以整個畫面的亮度、色彩、細節都要比魅族PRO 7 Plus提升了一個檔次,作為一台主打暗光雙攝的手機來說,魅族15 Plus強大的夜景拍照能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更多夜景樣張可以拉到此頁文末觀看。
2000萬像素前置AI美顏
▲淺度美顏與深度美顏
魅族15 Plus採用了2000萬像素的前置攝像頭,利用的虹軟AI智能美顏演算法,通過採集用戶的面部信息,智能分析用戶的性別、年齡、膚質等參數,並使用上相應的美顏效果,使其前置攝像頭也會自我學習,從而帶來更自然的美顏效果。魅族15 Plus提供淺度美顏和深度美顏兩種模式,兩個模式下都是通過虹軟AI智能美顏,通過樣張可以看到自拍的膚色紅潤,更為自然。
拍照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拍照效果依然是相當給力,整個畫面的銳度相當高,細節表現出色,顏色飽和度雖然不算太高,但色彩還原真實,在逆光的情況下細節依然保留,或許這就是得益於虹軟的HDR演算法。整體來說,魅族15 Plus的拍照表現已經達到了目前手機的旗艦級別,特別是夜景方面,可以看到魅族在對魅族15系列的打磨不僅僅是外觀,攝像頭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更多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魅族15 Plus樣張
Flyme7系統
魅族15系列成為了首款搭載Flyme7的手機,Flyme 7這次在UI方面延續了一貫以來簡潔美觀設計風格,並帶來了更多的全新功能。比如:個人助理、智能識屏、人臉解鎖、氣泡通知+小窗回復、人物相冊、AI美顏、全局夜間模式等。同時,隨著One Mind 智能思維引擎的升級,Flyme 7在性能、安全、操作效率等方面表現得更出色,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Flyme7
Flyme7還針對手機的性能和省電方面進行了優化,針對第三方APP的惡意行為造成的佔用內存、卡頓和發熱,以及消耗用戶的電量和流量問題, Flyme 7推出了包括彈框託管、音頻鎖託管、亮屏鎖託管、廣播優化、喚醒對齊、進程凍結等一系列應對方案,讓 Flyme的體驗更加出色的同時也降低了APP的耗電。Flyme 7中新增的異常App復位機制,會自動識別後台中的異常現象,就對APP進行復位操作,無需人手干預就能實現自我修復。
針對大型App啟動時佔用較多資源的情況,Flyme 7特別設計了VIP運行通道,一旦偵測到啟動時間過長,系統就會暫時凍結其他並行的進程,把整個系統的資源全部用於加速啟動,並進行學習、記憶。當這個App下次啟動時,系統就會當即開啟VIP通道,讓大型App的啟動速度額外提升 20%。
界面簡潔:
▲Flyme7界面
Flyme7一樣保持Flyme系統簡潔的設計,而相對於Flyme6外觀的改變並不大,主要是一些圖標的重繪,讓圖標更為扁平化,更簡單。色彩方面依然是非常清新,操作邏輯基本上和Flyme6一樣,所以對於用習慣了魅族系統的用戶Flyme7無需重新學習過程。
個人助理
▲個人助理
個人助理是Flyme7新添加的功能,長按Home鍵或從桌面上滑即可呼出。它以卡片形式整合了16個常用場景的快捷信息和服務,如待辦事項、通勤路況、運動計步、場景服務、停車導航、外賣訂餐、股票行情、快遞動態等。其中,停車卡片、外賣訂餐、場景服務是Flyme 7個人助理的特色功能。
▲個人助理卡片
當你到達某個商圈、機場、車站等地點時,個人助理會根據你當前的位置,並生產一個場景卡片,提供該地的樓層地圖信息,方便你及時了解。停車場太大找不到車這樣的情況時有發生,Flyme7的停車卡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當你預訂了機票/火車票/酒店後,個人助理頁面會自動生成票劵卡片,出行時間、地點信息一目瞭然,並會根據路況、當前位置和機場(或火車站)的距離等信息進行智能提醒,為你做好科學的出行規劃。還有賣訂餐、股票行情、快遞動態等等的卡片,由於篇幅有限這里不做詳細介紹,之後我們會在Flyme7的專項體驗文章中詳細介紹各種助理各個卡片的用途。
智能識屏
▲智能識屏
智能識屏是Flyme7的新功能,長按應用中的文字或圖片,智能識屏功能將會對其中的文本進行智能分析,提取出關鍵內容,如電影名、書籍名、餐廳名、淘口令、名人等,並出現相應的卡片,快速呈現需要了解的信息和服務。Flyme 7智能識屏功能不僅可以識別文字中的關鍵內容,而且可以識別圖片中的文字。
人臉解鎖:
Flyme 7帶來了新的手機解鎖方式——人臉解鎖,這也是魅族第一次實現人臉解鎖,識別過程僅需0.1秒,目前已適配包括M15、15、15Plus、PRO 7 Plus、PRO 7高配版、PRO 7標准版、PRO 6、PRO 6 Plus、PRO 6s、PRO 5、MX6和魅藍Note 6在內的12款機型,且老用戶無需換機同樣可以體驗人臉解鎖新功能。
氣泡通知+小窗回復
▲氣泡通知+小窗回復
Flyme6游戲模式中的氣泡通知和小窗回復功能相當實用,現在Flyme7將這個功能延伸到了更多的場景中,在讀書、視頻等全屏模式下,消息通知會貼心地以更加輕量的氣泡形式呈現,做到最小化遮擋屏幕內容。並且在Flyme 7上,無論你在任何界面收到微信、QQ或是TIM等消息通知,都可以選擇以小窗模式打開,在當前界面進行消息查看和回復,大幅減少因為頻繁APP跳轉。
桌面索引
桌面應用索引是一個非常好用的交互,在桌面的任一屏,用手指在屏幕左或右側邊緣上下滑動,就可呼出這些索引字母,按照索引字母,並會伴隨震動,讓你可以快速找到並開啟相應應用,這樣的操作可以大大縮短APP的查找速度,特別對於手機裡面安裝了非常多的APP時候,這樣的功能可以大大提升操作的效率。
全局夜模式
▲全局夜模式
現在很多手機都提供有夜間模式,但這些夜間模式只能應用在系統應用裡面,第三方應用無法實現。Flyme 7是第一個在安卓手機上推出全局夜間模式的操作系統,適用於所有 APP。在設置——實驗室開啟全局夜間模式後,整個系統將自動切換為夜間模式,將夜間屏幕對眼睛的刺激降到最低,讓夜晚使用手機的體驗也更舒適。
魅族15 Plus性能體驗
在處理器方面,從最早的MX系列,到PRO 6 Plus都是採用三星,魅族在旗艦產品上都有運用三星Exynos處理器的傳統,魅族15 Plus成為了Exynos 8895的國產機型首發,文章的這一部分我們就針對這顆Exynos 8895做一定的解讀。
▲三星處理器
Exynos 8895是三星旗下的旗艦處理器,相比於之前依託於ARM公版架構設計、需要外掛基帶的Exynos產品,Exynos 8895全面整合了自主架構和自研基帶,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發力移動終端的SoC,首發於三星的年度旗艦Galaxy S8/S8+(歐洲版),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三星近些年在半導體設計、製造領域的積淀。
三星Exynos 8895主要參數
CPU
4*Samsung Mongoose 2 + 4*Cortex-A53
製程工藝
10nm FinFET
主頻
Samsung Mongoose2:2.5Ghz,
Cortex-A53:1.5Ghz
GPU
Mali-G71 MP2o
內存
4通道LPDDR4X
快閃記憶體
UFS 2.0
數據機
支持1Gbps下行/500Mbps上行
回到參數上,Exynos 8895採用了自家最新的10nm FinFET製程工藝,擁有4顆Cortex-A53小核,主頻維持在1.7GHz,還有4顆自研架構Mongoose 2核心,主頻為2.5GHz,形成了常見的big.LITTLE設計,根據不同的任務分配不同的核心工作,兼顧了性能與功耗。支持LPDDR4內存和UFS 2.0快閃記憶體,集成了Mali-G71 MP20圖形處理器,帶來更出色的3D性能。
性能測試:
▲安兔兔測試
▲GeekBench測試
▲3DMark測試
三星Exynos 8895理論上要對標高通驍龍835,而目前市面上和魅族15 Plus同價位的手機大多隻配備了高通驍龍660處理器,三星Exynos 8895性能在高通驍龍660之上,性能差距有多大,看一看對比就知道了。可以看到,整體性能上魅族15 Plus採用Exynos 8895性能已經超越了高通驍龍660,安兔兔測試總分超過接近4萬分,CPU的運算能力Exynos 8895更好,而Exynos 8895內置了20個核心的Mail-G71 GPU帶來了3D性能已經遠遠超越了高通驍龍660。
快充測試:
▲魅族15 Plus充電測試
魅族15 Plus採用3500mAh電池,也是目前比較主流的配置,魅族15 Plus支持mCharge快充,最大充電功率24w。可以看到,充滿3500mAh電池只要85分鍾,速度相當快,充電10分鍾能充進18%的電量,大約是630mAh的電量,對於緊急情況下充電10分鍾也可以使用一段較長的時間。
測試總結:
經過了將近一年的等待,魅族終於帶來黃章親手打磨的魅族15系列手機,魅族15隻是黃章小試牛刀的產品,但這牛刀並不小,雖然定位在中端市場,但已經配備了不少旗艦配置。魅族對產品的執著造就了MX系列的經典產品,MX3/MX4將MX系列推向了頂峰,而魅族15可以看作是MX系列的延續,追求極致的手感,追求精緻的超窄邊框,極致的系統體驗,這些都是魅族MX系列上的亮點。魅族MX系列的成功,特別是MX3,離不開黃章對產品的打磨,魅族15作為黃章打磨的另外一款產品,確實讓人看到了MX3的影子,但魅族15是否重現MX3系列的輝煌,還有待市場去驗證。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現在還以處理器來判斷魅族手機是否值得買的用戶,他顯然不是魅族15系列的目標受眾群體。
▲魅族15 Plus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手機產品更新速度更快了,只有新的技術和新設計才能讓消費者買單,隨手能拿到的新技術新設計或許與用心打磨是一對矛盾體,魅族更擅長於花時間將新技術新設計打磨成魅族自己的東西,從而帶來更好的體驗。
▲魅族15 Plus
回歸產品本身,魅族15 Plus擁有比魅族15更大的屏,加上精心打磨的不銹鋼鋁復合材料機身,帶來非常出色的手感,但還是稍遜色於魅族15。而魅族15 Plus上看到了不少新的東西,比如圓形HOME鍵,橫向線性馬達等等,這些都是為提升體驗的設計。讓筆者感到驚喜的是魅族15 Plus的拍照,特別是夜景方面,確實要比魅族之前的所有產品都要出色,正應了那句話:「這是魅族史上最後的拍照手機」。三星8895的性能已經相當足夠,加上Flyme7的優化,性能進一步提升,讓魅族15帶來了旗艦級的體驗。綜合來說,魅族15 Plus作為一款次旗艦的產品,很多方面都達到了旗艦級,加上外觀設計系統拍照等等各方面,確實要比同價位的產品出色不少,魅族15 Plus也是同價位手機中最值得選擇的產品。
② 魅族PRO6 Plus評測:經歷忍辱負重的旗艦
【IT168 評測】魅族在11月30日發布會上發布了魅族PRO 6 Plus,之前有關魅族PRO 6 Plus的消息得到了很好的保密,在這次發布會上發布PRO 6 Plus實在讓人意外。大家都以為魅族今年的旗艦產品就只要魅族PRO 6和PRO 6s兩款產品時,突然帶來了PRO 6 Plus,讓這次發布會上魅藍x成為了配角。魅族PRO 6 Plus作為魅族今年的真正旗艦使用上了三星8890處理器,5.7英寸2K屏幕,性能方面確實毋庸置疑,但唯一不足的就是不支持全網通,也應驗了魅族PRO系列那句口號「不輕易說完美」。
▲魅族PRO6 Plus評測:經歷忍辱負重的旗艦
李楠早前宣稱魅族今年內不會有採用三星處理器的手機推出,主要是因為三星沒有全網通基帶,魅族的真正性能旗艦要指望三星下一代的旗艦處理器,起碼要等到明年第二、三季度。而魅族推出PRO 6 Plus確實採用上了三星的8890處理器,並且在2016年發布了,確實有點「被騙」的感覺,但這也是一件好事,大家期待的魅族性能旗艦提前到了2016年發布,或許魅族也意識到他們需要一台真正的旗艦機。而魅族上一次採用三星處理器的手機魅族PRO 5距離PRO 6 Plus發布已經過去了14個月。
▲魅族PRO 6 Plus終於用上了三星Exynos 8890處理器
魅族PRO 6 Plus發布也顯得有倉促,之前雖然有一些小道消息泄露,但沒有引起關注,從魅族保密措施來看確實做到了滴水不漏。我們估計一方面魅族確實有這PRO 6 Plus的計劃,但由於三星8890不支持全網通,所以一直沒有最終落實。另外一方面就是結合三星Exyons處理器開微博一事,可以看到三星處理器有計劃仿效高通聯發科成為手機的CPU供應商,也借著和魅族多年的深度合作,促成了魅族PRO 6 Plus發布這一事。
"
魅族PRO 6s 和 魅族PRO 6 Plus
參數對比手機型號
魅族PRO 6s
魅族PRO 6 Plus
屏幕特性
5.2英寸 AMOLED
5.7英寸 AMOLED
解析度
1920x1080
2560x1440
處理器
聯發科Helio X25
三星
Exynos 8890
頻率
2.5GHz A72x2 + 2.0GHz A53x4 + 1.4GHz A53x4
128GB版:2.3GHz Exynos M1 x4+A53 1.6GHz x4
64GB版:2.0GHz Exynos M1 x4+A53 1.5GHz x4
機身儲存
64GB
64GB/128GB
運行內存
4 GB
4 GB
主攝像頭
1200萬,F/2.0光圈,IMX386元件
四軸防抖
1200萬,F/2.0光圈,IMX386元件 四軸防抖
前置相機
500萬,F/2.0
500萬,F/2.0
機身尺寸
147.7x70.8x7.3mm
155.6x77.3x7.3mm
機身重量
163g
158g
電池
3060 mAh (24w 快速充電 )
3400 mAh( 最高60w 快速充電 )
機身顏色
灰色/銀白/金色/玫瑰金
灰色/銀色/金色
系統
Flyme5.2(以後升級Flyme6)
Flyme5.2(以後升級Flyme6)
網路制式
移動/聯通/電信 全網通
移動/聯通 雙4G
SIM卡類型
Nano-SIM 雙卡雙待
Nano-SIM 雙卡雙待
價格
2699元
2999元起
從硬體配置上來說,魅族PRO 6 Plus使用三星Exynos 8890處理器,
Exynos 8890擁有4個三星自主架構的M1核心和4個A53核心,採用三星自家的14nm製造工藝,擁有出色的功耗控制。魅族PRO 6 Plus
在兩個儲存版本使用的Exynos 8890
處理器頻率也不一樣,128GB版使用的是2.3GHz的Exynos 8890處理器,而64GB版本則使用2.0GHz的
Exynos 8890處理器。
屏幕方面使用上了5.7英寸Super AMOLED屏幕,屏幕解析度為2560x1440,就是俗稱的2K屏。魅族去年也表示過由於耗電的原因不會推出2K屏的手機,而PRO 6 Plus卻用上了2K屏。一方面魅族PRO 6 Plus使用的是Super AMOLED屏幕,可以有效控制功耗。另外一方面就是電池技術在今年得到一個比較好的發展,手機的電池容量得到提升,提供更好的續航表現。魅族PRO 6 Plus使用的
5.7英寸屏幕,在2K解析度能下達到518PPI,
在屏幕顯示的細致度絕對要比1080P出色。
▲魅族PRO 6 Plus依然使用IMX386感測器
攝像頭方面使用和魅族PRO 6s一樣的配置,使用索尼的IMX386感測器,擁有1200萬像素,單像素麵積達到1.25um,配備6P鏡組,四軸防抖,環形10LED補光燈。前置5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ArcSoft美顏演算法,FaceAE臉部亮度智能調節。
▲魅族PRO 6 Plus採用Type-C介面最高能支持60w快充
電池方面使用價格更高的3400mAh新型快充電池,900次循環壽命,是普通電池的兩倍,魅族PRO 6 Plus支持mCharge快充,採用USB Type-C介面,加上重新設計的充電線可以最高支持60w充電,並且加入了高溫、短路主動保護裝置,讓充電更安全。
網路方面,魅族PRO 6 Plus使用的三星
Exynos 8890處理器限制了全網通功能,
Exynos 8890處理器沒有全網通基帶,只能支持TD-LTE和FDD-LTE網路,支持4模16頻,支持雙卡雙待,支持移動聯通的4G/3G/2G網路。魅族PRO 6 Plus不支持全網通也略顯遺憾,畢竟使用中國電信的用戶也有不少,魅族PRO 6 Plus沒有外掛CMDA基帶或許是處於耗電方面的考慮。
▲魅族PRO 6 Plus的HOME鍵集成了心率檢測功能
魅族PRO 6 Plus的NFC功能回歸,內置NFC功能可以支持各種手機支付應用,以及提供交通卡充值功能,雖然這些功能很少用,但有NFC確實非常方便。魅族PRO 6 Plus還支持mTouch指紋識別,跟在指紋識別裡面加入了心率檢測功能,屏幕還有3D Press壓力感應,集成HiFi新品等等魅族PRO系列的屬性。
"魅族PRO 6 Plus外觀:手感提升
來看外觀,這一年以來,魅族手機產品發了挺多,但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又確實太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外觀設計上太過趨同。這一次發布的魅族PRO 6 Plus雖然依舊是長著一張標志性的魅族臉,但在機身腰線以及部分細節的處理上已經能夠與之前的產品拉開一些區分。下面我們就這款手機的外觀來做解析。
機身正面,魅族PRO 6 Plus使用的是一塊解析度為2560*1440的5.7寸屏幕,它的邊框稱不上極窄,但控製得當,保持了較高的屏佔比。正面還使用全貼合2.5D玻璃工藝,優化了邊緣握持手感並帶來不錯的觀感。
正面底部,看到這顆Home鍵,相信很多人都會一眼就會認出這是魅族手機。將三按鍵化繁為簡的mBack按鍵已經成為魅族的標志性設計。不僅視覺上看起來簡潔,在功能上「輕觸返回,按下回到桌面」的操作邏輯也非常方便易上手。另外,mBack目前已經支持微信和支付寶的指紋支付,提高了實用性。
機身背部,魅族PRO 6 Plus為全金屬機身,上下兩段納米注塑帶採用與MX6相同的設計。比起普通手機上常見的直來直去的設計,它在保障天線信號的同時也優化了觀感。這樣使得作為主體的金屬機身佔比更大,一體性更好。
魅族PRO 6 Plus的攝像頭略微突出於機身背部,攝像頭周遭設計有金屬圈來降低鏡頭被磨花的風險。魅族PRO 6 Plus還在攝像頭部位加入了CD紋處理,光澤度更好,更具質感。
另外,魅族PRO 6 Plus對機身腰線進行了重塑。使用Floating Design微弧設計。相比起以往的魅族手機,魅族PRO 6 Plus整體上看起來會「方」一些,機身輪廓更加立體,不會像以前那麼圓潤。但同時邊緣的弧度處理又使其沒有犧牲握持手感,做到了兩者兼顧。
"小結
:魅族PRO 6 Plus在外觀上體現出了魅族手機的各種設計精髓,簡潔的外觀、舒適的握持手感。但同時在以前圓潤的大體設計上又做出了進一步的優化,在保證良好握持手感的同時,又照顧到了視覺美感。是一款高顏值美物。"Exynos 8890處理器:性能旗艦CPU
在處理器方面,從最早的MX系列,到去年全新打造的PRO 5,魅族在旗艦產品上一直有運用三星Exynos處理器的傳統,年初發布的PRO 6受制於處理器產能、網路制式等原因,並沒有選擇三星的旗艦晶元Exynos 8890,令不少魅友感到遺憾。時隔半年時間,千呼萬喚始出來,魅族PRO 6 Plus彌補了這一遺憾,成為了Exynos 8890的國產機型首發,文章的這一部分我們就針對這顆Exynos 8890做一定的解讀。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此次魅族PRO 6 Plus共有兩個版本,分別為4GB+64GB版與4GB+128GB版,盡管二者都採用了Exynos 8890處理器,但在核心主頻、GPU上有一定區別,我們通過一張表格做簡單匯總。本次評測版本是4Gb+64GB版本,所有跑分數據也是基於此所得。
"
魅族PRO 6 Plus處理器參數匯總
參數版本
4GB+64GB
"(測試版本)
4GB+128GB
CPU
Exynos M1 2.0GHz*4+A53 1.5GHz*4
Exynos M1 2.3GHz*4+A53 1.6GHz*4
GPU
Mali-T880 MP10
Mali-T880 MP12
Exynos 8890是三星旗下的旗艦處理器,相比於之前依託於ARM公版架構設計、需要外掛基帶的Exynos產品,Exynos 8890全面整合了自主架構和自研基帶,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發力移動終端的SoC,首發於三星的年度旗艦Galaxy S7/S7 edge(國際版),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三星近些年在半導體設計、製造領域的積淀。
"三星Exynos 8890主要參數
CPU
4*Samsung Mongoose + 4*Cortex-A53
製程工藝
14nm FinFET
主頻
Samsung Mongoose:2.3Ghz,
Cortex-A53:1.6Ghz
GPU
Mali-T880 MP12
內存
2*32bit@1794Mhz LPDDR4 28.7GBps
快閃記憶體
UFS 2.0
數據機
Shannon 355 支持CAT.12/13
回到參數上,Exynos 8890採用了自家最新的14nm FinFET製程工藝,擁有4顆Cortex-A53小核,主頻維持在1.5GHz,還有4顆自研架構Mongoose核心,主頻為2.3GHz,形成了常見的big.LITTLE設計,根據不同的任務分配不同的核心工作,兼顧了性能與功耗。支持LPDDR4內存和UFS 2.0快閃記憶體,集成了Mali-T880 MP12圖形處理器和自主開發的Shannon 335基帶,支持LTE Cat.12/13標准(與驍龍820的X12 LTE Modem同級別)。下面我們著重從Mongoose自研架構、Mali-T880 MP12 GPU和Shannon 335基帶進一步解讀。
Mongoose自研架構
在自主架構的研發上,三星其實早在2011年就已經開始實施,如今推出的Mongoose架構終於算是開花結果。Mongoose架構是三星基於ARMv8-A指令集設計,優化了原有代碼,在資源調度、分配機制方面有著更多創新特性,增強了多任務/進程性能,更好地提升了多核心的利用效率。根據三星官方的數據,Exynos 8890對比Exynos 7420性能提升30%,效能比提升10%。
▲基於64GB版本
當然,自主架構的意義不僅在於更加優異的性能和功耗表現,講一個有趣的梗:Mongoose意為貓鼬,幫助高通制霸的自主架構是Krait,意為金環蛇,而貓鼬正好是金環蛇的天敵,這其中的心思恐怕大家都懂。
Mali-T880 MP12 GPU
圖形處理性能是Exynos 8890的重點提升之處,比起Exynos 7420的Mali-T760 MP8,Exynos 8890將GPU構架升級至Mali-T880,該架構下性能相應地提高1.8倍、能效提升40%,原生10位色差支持高保真4K顯示,對於新一代的圖形API也有了更多的支持。這還不夠,Exynos 8890額外多加了4顆核心(4GB+64GB版多加了2核心),達到了12核心(10核心),與之前魅族的任何產品相比,性能提升相當明顯。但我們手中的Mali-T880 MP10版本依舊與驍龍 820的Adreno 530有一定差距。
Shannon 335基帶
基帶方面,三星的Exynos 8890內置的是自主開發的Shannon 335基帶,與驍龍820類似,同樣支持LTE Cat.12/13標准,理論下載速度提升到600Mbps,上傳150Mbps。但相比高通的X12 LTE Modem,缺少了對CDMA網路的支持,因此並不是全網通基帶,這是Exynos 8890的一大軟肋。基於此,魅族PRO 6 Plus也僅支持4模16頻。
應該說,Exynos 8890絕對是今年名副其實的旗艦處理器,相比於魅族用慣了的聯發科Helio X25處理器,有著全方位的提升,唯一的遺憾在於基帶缺少了對CDMA網路的支持。不過好在三星已經在CDMA上取得了技術上的突破與授權,下一代的Exynos旗艦處理器就將是全網通的屬性,魅族的下一代PRO有望搭載。
"魅族PRO 6 Plus續航表現
魅族PRO 6 Plus採用3400mAh新型快充電池,能提供900次的充放電循環,是普通電池的2倍,並且使用全新設計的數據線,提供溫度以及短路主動保護功能。魅族PRO 6 Plus支持mCharge快充,手機標配的充電器就是PRO 6和PRO 6s的充電器,提供5V3A、8V3A和12V2A的充電規格,最大充電功率24w。另外,魅族PRO 6 Plus支持USB Type-C,並且支持USB PD快充協議,最高能提供60w的充電功率,這個需要用戶另行購買支持USB PD的充電器。
使用PCmark的對魅族PRO 6 Plus進行續航測試,PCmark模擬日常使用,提供網頁瀏覽、視頻剪輯、圖片編輯、辦公應用等的模擬測試。可以看到魅族PRO 6 Plus使用3400mAh電池,電量從100%到20%需要10小時31分鍾,測試時將屏幕亮度調整到100%,系統運行在均衡模式。
10小時30分是什麼概念?魅藍MAX擁有4000mAh大電池,使用6英寸屏幕,PCmark測試的成績是10小時38分,而魅族PRO 6 Plus只有3400mAh電池,並且使用上2K屏,這樣還可以跑出10小時31分的成績相當難得。一方面是14nm的三星8890處理器帶來了更低的功耗,另一方面就是魅族Flyme系統的深度優化,讓3400mAh的電池能跑出4000mAh電池的成績。
再來看一下溫度表現,PCmark測試屬於一個中高強度的綜合性能測試,可以看到在室溫20度的環境下魅族PRO 6 Plus運行PCmark時的溫度在30度左右,整個測試過程溫度並沒有出現大的變化。三星8890處理器14nm製造工藝一方面可以增強手機的續航表現,另一方面也可以讓CPU的溫度更低,降低手機發熱量。
"魅族PRO 6 Plus系統:Flyme6還需等待
雖然Flyme 6已經正式發布了,但用戶正式能夠體驗到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等待。魅族PRO 6 Plus並未出廠搭載最新的Flyme 6系統,而是選擇基於Android 6.0.1的Flyme 5.2.7.0A系統版本。這個版本基本已為Flyme 5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也就是說未來的新功能大多不會加入其中,但其底層優化程度也算是達到了一個峰值,穩定性達到了頂點。
魅族剛剛發布Flyme 5時,其流暢的操作體驗以及卡片化的設計理念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隨後的版本迭代過程中,Flyme 5.1推出了掃一掃讀封面、地圖實景導航標志性功能;Flyme 5.2則是繼續深耕用戶痛點,增加了長截屏、懸浮球這些便捷功能。綜合來講,如今的Flyme系統早已被打造成了經典,功能性、美觀性、流暢性、穩定性,各個都已經非常成熟,極易被普通大眾所接受。
魅族PRO 6 Plus搭載的Flyme 5.2與其它機型的體驗稍有不同。由於該手機加入了3D Press功能,所以多了一種「按壓」的操作模式,其實這項功能在魅族PRO 6上就已經實現,如今魅族PRO 6 Plus將該功能保留了下來,並且兼容了更多的第三方應用,讓用戶能夠獲得更便捷的使用體驗。
通過測試來看,大家目前常用的軟體大多已經兼容3D Press功能。這其中包括淘寶、京東、大眾點評、優酷、今日頭條、微博等等。雖然目前支持壓力屏的手機越來越多,但大部分消費者對於這項功能並不太了解。其實3D Press功能的加入能夠讓用戶更快捷的實現自己想要的功能,以達到減少操作步驟的目的。
但這項功能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有個使用上的誤區。一般用戶都是按壓屏幕上的圖標之後,再點選菜單中的選項。這樣的操作雖然簡單,但需要按、點兩個步驟。如果用戶按壓圖標之後,不松力氣直接將手指移到目標選項上再松開,這樣便能一直進入應用,僅需一個步驟。這樣一來,3D Press功能的便捷性就體現出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魅族PRO 6 Plus的Flyme 5.2.7.0A系統豐富了工具箱的功能,增添了計步器和心率測試。我們能看到,魅族已經開始注重最近較為熱門的運動與健康問題。另外,用戶可以自行在軟體商店裡下載LifeKit軟體,它能綁定家庭中的智能設備,並且控制並收集用戶數據,得出分析結果,以告訴用戶所需要的健康信息。
▲
桌面增加計步插件
▲魅族PRO 6 Plus內置Heart Rate Detection動態心率檢測功能
▲工具箱添加計步器功能
得益於硬體性能的提升,魅族PRO 6 Plus的用戶體驗相比魅族PRO 6來說要更加出色。應用的啟動速度、多任務切換時的流暢度都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此外,在續航方面的優化也值得肯定,在國產軟體都在連環喚醒的大背景下,Flyme依舊能保證穩定的待機時間和持久的續航能力。
"魅族PRO 6 Plus拍照:依然是出色的IMX386
魅族PRO 6 Plus搭載了其與索尼聯合定製的IMX 386感測器,傳承PRO系列環形閃光燈、激光對焦感測器配置的同時,加入了四軸光學防抖,是目前魅族旗下產品的最強拍照配置。額外地,魅族在外觀上也對這顆攝像頭進行了特別照顧,用精緻的環形CD紋路包裹,體現出不俗的品質感。
當然,成像的表現還是需要用硬實力支撐,尤其是這款索尼IMX 386感測器,作為IMX 286的的升級版,曾在MX6上首發,前期發布的PRO 6s也曾搭載,此番PRO 6 Plus繼續採用,足見魅族對其的信心。落實到感測器的參數方面,感光尺寸維持在1/2.9英寸,1200萬像素,單顆像素尺寸則達到了1.25μm,迎合了目前大像素、高感光的技術趨勢,理論上色彩表現將更加豐富,暗光表現得到加強,下面我們通過樣張為大家詳細說明。
日間拍攝方面,魅族PRO 6 Plus的曝光准確,白平衡也偏向真實的還原。
魅族PRO 6 Plus支持1200萬像素的圖像輸出,原片經過100%放大,可以清晰地看到路牌字體上的蜂巢紋,並沒有明顯的塗抹痕跡。
在拍攝自發光物體上,魅族PRO 6 Plus光源部分的亮度控製得當,使得燈內部的結構、玻璃的表麵灰塵也有所呈現。而在燈座部分,其上的花紋也可以清晰呈現,體現出不錯的畫面寬容度。
在相機的體驗中,魅族PRO 6 Plus的對焦也有著不錯的表現,激光對焦+相對對焦的配置,使得整個成像過程都是一氣呵成,毫無拖沓感。尤其在微距方面,激光對焦彌補了傳統對焦方式在近距離的劣勢,使得焦點更實,焦內的物體細節與輪廓更加銳利。
盡管魅族PRO 6 Plus的F2.0光圈在目前的手機當中並不算突出,尤其是一些旗艦機型已經上升至F1.8、F1.7的水準,但坦率講魅族PRO 6 Plus的光圈表現並不輸於其他,特別是背景虛化效果,相比同樣F2.0光圈的其他機型更容易拍出所謂「刀銳奶化」的作品。
夜拍方面,魅族PRO 6 Plus擁有四軸光學防抖加持,這項技術簡而言之,是通過馬達對鏡組進行位置修正,從而抵消拍照過程中的抖動,獲得更穩定畫面。在夜拍中,其應用的意義在於可以採用長快門+低ISO的曝光策略,保證進光量並且獲取更加純凈的畫面,下面呈現夜間樣張。
實際表現來看,魅族PRO 6 Plus有著很好的畫面純凈度,一方面噪點得到很好的抑制,另一方面通過放大局部,牌匾的紋路、字體也沒有過分塗抹,整體干凈。我們也了解到,所搭載的Exynos 8890內置了一顆全新的ISP,這顆ISP在降噪的處理上進行了針對性提升。額外地,由於全新打造的6片式鏡組,PRO 6 Plus的在眩光上也有著不錯的控制。
整體而言,魅族在IMX 386的調校上也日漸成熟,配合更加強大的ISP與硬體,PRO 6 Plus的相機並沒有讓人失望。
"魅族PRO 6 Plus測試總結:魅族用戶心目中的真正旗艦
魅族這次推出PRO 6 Plus可以算得上魅族的真正性能旗艦,三星8890處理器帶來了強勁的性能,並且使用上了5.7英寸2K屏,帶來更為細膩的畫質,在魅族PRO 6 Plus的配置上也處處體現其PRO系列的屬性,擁有NFC、3D Press、心率檢測、HiFi等等,這些設計
都完完全全符合了忠實魅友的要求
。三星8890處理器和2K解析度屏幕回歸也是不少魅族用戶所期待的魅族真正旗艦,也改變了魅族今年只有聯發科處理器手機的現實,提升了魅族產品的形象和產品凝聚力。但說回來,魅族這次推出PRO 6 Plus也是比較倉促,或許迫於輿論壓力,因為魅族今年的所有機器都是使用聯發科的CPU,但聯發科今年又拿不出一顆像樣的旗艦產品,大家其實也很期待魅族能有真正的性能旗艦,將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三星8890上。而魅族推出了PRO 6 Plus用上了三星8890,用上了2K屏,用上了LPDDR4內存,用上了USF2.0儲存晶元,確實很強勁,但又感覺在堆配置。而作為旗艦手機,PRO 6 Plus卻沒有曲面屏,沒有雙攝像頭,沒有全網通,遺憾還是比較大的。大家都期待魅族推出真正的旗艦,期待不在是聯發科的機器,等了大半年,等來了一台經歷忍辱負重的旗艦PRO 6 Plus。
或許魅族真正的旗艦還需要等到下一年的PRO 7,期望魅族能將PRO 6 Plus上的不足能補全,帶來曲面屏幕,帶來全網通,帶來雙攝像頭,我們需要魅族一台真正用心去做的旗艦手機,一台完美的旗艦手機。
"魅族PRO 6 Plus優點
"三星8890處理器:
魅族PRO 6 Plus使用上了三星8890處理器,這顆處理器相對於PRO 6和PRO 6s的Helio X25處理器在性能方面提升非常大,加上4GB大內存帶來非常出色的性能。
"2K解析度屏幕
魅族PRO 6 Plus使用上了2K解析度的Super AMOLED屏幕,2K屏回歸帶來更出色的屏幕顯示效果,更為細膩的畫質,2K屏幕耗電問題得到解決後,2K解析度屏幕再次得到了魅族的青睞。
"出色手感
魅族PRO 6 Plus採用Floating Design微弧設計,重新設計機身曲線,加上2.5D玻璃屏幕,顏值也得到了提升,同時手感上也帶來了提升,高屏佔比加上窄邊框設計,讓5.7英寸屏幕的手機擁有5.5英寸機身的手感。
"1200萬像素IMX386感測器
魅族PRO 6 Plus採用和魅族PRO 6s一樣的IMX386感測器,並且使用6P鏡片攝像頭設計,支持四軸防抖,拍照效果相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NFC、HiFi、3D Press、心率監測
NFC重新回歸到魅族PRO 6 Plus上,一個很實用的功能,在現在手機支付流行的時代讓魅族PRO 6 Plus也能支持NFC支付以及交通卡充值等等的功能。HiFi、3D Press、心率檢測這些功能已經成為魅族PRO系列的標配,這些功能為用戶更好的使用體驗。
"魅族PRO 6 Plus不足
"不支持全網通
魅族PRO 6 Plus由於使用三星8890處理器,這顆處理器沒有集成CDMA基帶,所以魅族PRO 6 Plus僅能支持雙4G,對於電信用戶確實是一大遺憾。但魅族PRO 6 Plus可以支持電信的4G網路,用戶可以使用電信4G卡進行上網,但不能打電話,以後電信開通VoLTE後用戶就可以實現電信卡打電話的功能,這個也算得上是「狹義」的全網通。
③ 魅族18Pro評測:頂級硬體水準,極致「干凈」的Flyme9
2021 年的魅族旗艦,比想像中來得早了許多。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去年的魅族 17 系列一直等到五月份才正式推向市場,而這個時間點不少廠商已經開始進入了第二輪新品發布周期。不過整體看下來結果是好的,前段時間官方公開表示,即便全年僅靠一部旗艦支撐,公司依舊實現了盈利。
當手機行業進入到巨頭時代之後,其實少了一些堅持,魅族是為數不多一直按著自己節奏去走的品牌,在它身上,總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魔力」。對於很多數碼愛好者來說,或許不會每部魅族手機都「這次一定支持」,但就是會對其新品抱有不一樣的期待,似乎先天就有熱度。
沒有意外,今年這代魅族旗艦就叫做魅族 18 系列,包括魅族 18 和魅族 18 Pro 兩款機型,二者均搭載了目前安卓陣營中頂級的驍龍 888 平台,這大概也是產品定義中「雙旗艦」的由來。這篇文章的主角,是其中個頭相對更大一些的魅族 18 Pro。
自全面屏概念在手機產品中普及之後,越來越多人開始被「被臉盲」了,你會發現,似乎各家產品正面都長了「同一張臉」,即便像我這樣每天捯飭手機的人,也很難第一時間分辨出眼前這台手機的具體型號。但回顧 2020 年眾多的手機產品,也有一些辨識度極高的存在,比如魅族 17 Pro。
我手裡這台是定白版本魅族 17 Pro,就全面屏方案而言,它其實並沒有太過特別的地方,同樣用的是挖孔屏。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在直屏的基礎上, 四個邊框寬度均留了一定餘量,配合「稀有」的純白色前面板,是我認為去年所有手機中正面觀感最棒的一台。
回過頭再來看魅族 18 Pro。這代產品顯然並沒有沿用之前的邏輯,而是將開孔挪到了屏幕中間位置,同時改成了更主流的曲面屏,將兩代旗艦放到一起來看,18 Pro 顯得修長且精緻了很多。對於這一改動,或許你會覺得它少了一些所謂的「個性化」,但用好看這兩個字來形容並不為過。
屏幕素質也拉到了頂級水準,配的是一塊 6.7 英寸三星 Super AMOLED 屏,E4 發光材料,2K+ 解析度(3200 1440),526ppi,局部峰值亮度可以達到 1300nit,並且通過了 HDR10+ 以及 SGS 低藍光護眼認證。另外,這次魅族 18 Pro 也支持 120Hz 刷新率和 240Hz 觸控采樣率。
常規參數外,它還有幾個值得說的點。魅族在機身正面頂部加入了環境光和色溫感測器,能夠提供 4096 級亮度調節,同時屏幕可以根據環境光線變化,自動調整到最舒服的色溫顯示。當然,原色顯示模式有人適應也有人不適應,是否開啟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就好。
屏幕指紋改動比較大。亮屏之後你會發現,這代產品的屏幕指紋位置明顯要更加靠上一些,好處就是單手解鎖時要方便很多。另外,魅族 18 Pro 用的是高通全新的超聲波屏幕指紋方案,在國產手機中尚屬首次。實際用起來,無論解鎖速度還是識別准確性都很棒,基本可以做到 「一觸即開」。
翻過來看下機身背面。魅族 18 Pro 擁有飛雪流光、銀河秘境和蒼穹浩瀚三種配色可選,實際顏色效果分別對應白色、銀色和藍色。比較巧的是,這次我們拿到的飛雪流光版本和去年的定白版本相近,所以大家也能更直觀了解到兩代白色之間的區別。
最引人注意的當然還是相機部分。魅族 17 Pro 時,後置相機採用的是橫向排列方式,由於元素眾多,整體切割區域面積感覺會比較大。到了魅族 18 Pro 這里,換成了相對常規的矩形設計,不過由於機身比較纖長,用起來不會出現誤觸攝像頭的問題,這一點無需擔心。
可能單獨看魅族 18 Pro 飛雪流光版本不容易注意到,但如果把它和魅族 17 Pro 定白版本放到一起會發現,雖然兩款產品後蓋均為白色,但實際上後者的白要來得更純凈一些。導致這種差別出現的原因也比較容易解釋,主要是機身材質由陶瓷換成了玻璃。
隨材質改變一起到來的還有處理工藝,魅族 18 Pro 用的是 AG 蝕刻工藝,摸上去手感極其細膩,加之後蓋顏色為白色並且做了防指紋鍍膜,即便不套殼使用,耐臟性依舊足夠令人滿意。細節之處這次魅族也做得不錯,亮面金屬中框和相機外圍的金屬飾條,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產品本身精緻感。
作為魅族 17 Pro 用戶,將魅族 18 Pro 拿在手裡的第一感覺,是後者的握感表現明顯更好。對這代產品,魅族做了全方位「瘦身」,它的機身長度為 162.5 毫米,寬度為 73 毫米,大概是因為材質變化的緣故,重量降到了 189 克,比上代整整輕了 30 克。
機身變得更薄、更輕、更窄之後,對於手掌相對較小的用戶來說是比較友好的,單手握持會容易很多。不過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曲面屏普遍存在的誤觸問題,魅族 18 Pro 同樣無法完全避免,好在不會對日常使用造成太多困擾。
魅族 18 Pro 前置攝像頭為 4400 萬像素,F2.4 光圈,感測器型號為三星 GH1,支持 AI 超清自拍、前置超級夜景以及人臉解鎖等功能。不過和其它國產手機有所不同,它的前置不支持人像模式。比較有意思的是,此前魅族 17 Pro 電量顯示以息屏小圓圈的形式,出現在了這代產品上。
後置相機元素比較多,其中主攝為 5000 萬像素,F1.9 光圈,用的是三星 GN1 感測器,擁有 1/1.3 英寸大底,支持光學防抖;超廣角鏡頭為 3200 萬像素,F2.2 光圈,索尼 IMX616 感測器,視場角達到了誇張的 130 ;長焦鏡頭為 800 萬像素,F2.4 光圈,支持 3 倍光學變焦以及最高 30 倍數碼變焦。
三顆常規鏡頭之外,魅族 18 Pro 依舊保留了魅族手機標志性的環形閃光燈,同時加入了 3D 深感探測器,它的作用是用來進一步提升夜間拍攝時的對焦速度。不過由於我們拿到機器的時間比較早,深感對焦功能並未上線,後期會通過 OTA 的方式加入。 以下為實拍樣張,未經任何後期處理:
在魅族 18 Pro 上,魅族為其配備了一套「Pure Fusion」演算法,其中包括 DarkVision 極致夜景、超級夜景 4.0、超級夜景視頻、AI 超清人像和自然美顏四項。就實際樣張而言,它的超廣角模式和數據相吻合,視角非常廣,另外夜景模式下的圖片效果也很棒,暗部細節保留以及高光壓制都比較理想。
拍攝過程中,我們在它的相機界面中發現了一項叫做「沉浸式預覽」的功能,照片和錄像模式均支持。照片模式下,開啟此項功能之後,相機取景框除了拍攝按鍵其它所有圖標均會隱藏起來,甚至拍攝按鍵也以鏤空形式顯示,盡可能保留了取景預覽完整性。
錄像模式稍有不同的地方在於,拍攝按鍵保持了和常規模式一樣的實心紅色圖標,猜測可能是為了讓用戶更清楚當前相機所處工作模式。這項功能的打開/關閉操作也比較簡單,在設置界面選擇「沉浸式預覽」之後,雙擊屏幕即可,感覺還是挺實用的。
核心硬體配置可能是最沒有懸念的部分,文章開始的時候我們也提到過,魅族 18 Pro 搭載了驍龍 888 晶元,與之匹配的是近來出現頻率比較高的滿血版 LPDDR5 運行內存以及 UFS3.1 機身存儲,提供 8GB+128GB、8GB+256GB 和 12GB+256GB 三個存儲組合版本可選。
驍龍 888 + 滿血版 LPDDR5 + UFS3.1 這套核心硬體組合,這里就不再贅述了。實測魅族 18 Pro 安兔兔成績為 727380 分,魯大師為 860016 分。值得一提的是,它搭載了全新的 OneMind 5.0,特意針對驍龍 888 的超大核增加了 OneMind 888 特調模塊,用來平衡性能和續航表現。
順便說下續航。它的電池容量為 4500mAh,和上代保持一致,快充方案由 30W 有線+27W 無線提升到了 40W 有線+40W 無線,利用有線充電器大概需要 55 分鍾充滿。另外,其本身也支持 QC4+ 和 PD3.0 協議,也就是說,可以使用筆記本或者平板電腦的 PD 充電器來實現快充。
但是,這次無論魅族 18 Pro 還是魅族 18,包裝盒內都沒有附帶充電頭。對於這項舉措,其實在早些時候的小米 11 評測文章中我們做過討論,長遠來看是有意義的,畢竟環保這件事情需要更多廠商加入進來一起推動,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可能大家家裡都有不止一個充電器,多台設備共用倒也沒啥太大問題。
聊魅族手機,Flyme 當然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環。由於這次在手機發布會開始前一天,魅族單獨針對全新的 Flyme 9 舉辦了一場發布會,大家應該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對其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這里我們挑幾個比較重要的點來說下。
首先,從 Flyme 9 開始,之後所有魅族手機均不再預裝任何第三方應用,並且系統自帶應用也會進行精簡;另外,系統自帶應用自此不會有任何形式廣告植入,系統應用和所有第三方應用通知默認都是關閉狀態,用戶可以根據自己需要手動授權開啟,完成設置步驟進入到手機界面之後整體感覺非常「干凈」。
其它方面,Flyme 9 對 Alive Design 設計做了優化,帶來了全新的小窗模式 3.0,Aicy 變得更智能,同時也進一步強調了隱私保護。而我更喜歡的,其實是它的交互邏輯,魅族將全面屏手勢和 mBack 做了融合,可以兼顧二者的優點,對於老魅族手機用戶來說,這就是目前最好用的交互方案。
除了以上我們提到的這些,之前幾代魅族手機上備受好評的點,也無一例外地得到了繼承。比如,魅族 18 Pro 同樣擁有橫向線性馬達,匹配全新的 mEngine 4.0 觸感引擎,官方稱其振感幅度有了 30% 的提升,實際振動反饋非常乾脆,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手機的使用「質感」。
而諸如多功能 NFC、新一代雙超線性揚聲器、藍牙 5.2 以及 Wi-Fi 6E 連接等等幾乎你能想到的配置,魅族 18 Pro 都沒有落下,幾乎挑不出任何毛病。全面且頂級的硬體配置,配合目前國產品牌中最干凈的 Flyme 9 系統,我們認為它完全不輸於任何同級別競品。
如果說前幾年由於種種原因,魅族手機總感覺少了一些什麼,那麼在這代旗艦上,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為人所熟知的「模樣」,這家公司的確變得更加成熟了。銷售相關,8GB+128GB 版本魅族 18 Pro 為 4999 元、8GB+256GB 版本為 5499 元、12GB+256GB 版本為 5999 元。
最後做下預告,魅族 18 的評測內容我們也已經在准備中,雖說兩款機型只差了一個「Pro」後綴,但從外觀設計到使用感受有著諸多不同,某種角度上來說,我並不認為二者存在孰強孰弱這種說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下極客之選(ID:GeekChoice)。
本文作者:豆腐店店長
本文首發於極客之選,轉載請聯系極客君(ID:geekparker)。
更多閱讀:
魅族 17 Pro 體驗:「稀有」白色面板,求穩的水桶機
魅族 POP Pro 上手:支持主動降噪,有顏又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