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野生動物麂子圖片
麂,俗稱麂子。哺乳綱,偶蹄目,鹿科。成體體重16~25千克,體長75~115厘米。腿細而有力,善於跳躍,皮很軟可以製革。
通稱「麂子」,因其天性膽小,有點風吹草動就反應過激,南方沿海一帶也稱「黃猄」。 中國分布有三種,分別是黑麂,赤麂和小麂,其中以黑麂數量最少,分布區狹窄,已列為國際瀕危動物。
雌麂8個月齡性成熟,妊娠期6~7個月。每胎1仔。產後就可以發情和懷孕,估計每4年內能產3胎。哺乳期內少數雌麂又開始懷孕,但大多數雌麂在斷奶後才發情,壽命10~11年。
(1)白天出行的有哪些動物圖片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麂類是典型熱帶、亞熱帶森林或林緣灌叢種類,主要棲於熱帶雨林、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高山濕性暗針葉林。
主要為夜行性,常單獨活動,喜在林緣草坡處啃食青草,亦在疏林中食鮮枝嫩葉。通常5~7月產仔,孕期5~6個月,每年1胎,每胎3~5仔。
麂類是重要經濟毛皮動物,其皮張是制上等皮革的重要原料,是國家外貿出口的傳統商品之一。
❷ 野狸子是什麼動物有圖片嗎
「野狸子」即叢林貓,為貓科貓屬的動物。
形態特徵:
成體呈淺棕色、淡紅灰色或淡棕灰色,除腿上有一些條紋外周身沒有明顯的斑紋。除頭部,周身黑色毛尖形成均一的混合色,常顯銹色,且有獨特的脊冠。下頦和喉部上方、腿間的胸部及鼠蹊部為白色到淺灰色。 耳通常為淺紅色,耳間距近,耳尖上有小的暗褐色到黑色毛簇。眼和鼻吻部有顯眼的白斑,從鼻到眼有暗色斑。尾長一般為頭體長的40%,尾尖黑色,近尾端一半處有暗色環紋。雄性顯著比雌性大。冬毛比夏毛更暗。
生活習性:
叢林貓雖然是夜行性動物,但多在早晨和黃昏以後外出活動,白天也偶然可以見到。巢穴建在石塊的下面等較為乾燥的地區,也利用獾類的棄洞。它的嗅覺和聽覺都很發達,動作迅猛,善於奔跑和跳躍,能攀樹,常用尿液標記領地。主要以鼠、兔、蛙、鳥為食,也吃腐肉和果實,特別喜歡捕食鷓鴣、野雞等,偶爾也潛入村莊盜食家禽(因其食性與習性都與豹貓接近,「野狸子」有時也被人們用來稱呼豹貓)。
性情兇猛,敢於同家狗進行搏鬥,有時會捕食同屬貓科動物的家貓,是家貓的天敵,家貓古稱「狸奴」也是這個典故。
(2)白天出行的有哪些動物圖片擴展閱讀
棲息環境:
棲息於沿河、環湖邊的蘆葦或灌木叢,海岸邊森林,或具有高草的樹林、田野。不見於熱帶雨林中。可活動在接近於海平面的低地,亦能在2500米山地發現其蹤跡。 非常適應各種棲息地類型,常見於農業區。在其分布區南部,它們還出沒於甘蔗地。通常在接近有水的地方活動,更喜歡植被稠密的地方,但也包括貧瘠的荒漠地區。農業灌溉的興起導致叢林貓種群向此類貧瘠地區擴散。它們也被報道出現於花園、樹籬、谷倉和住宅附近。
❸ 聽說東北有一種動物叫瞎豆楚子,生活在地下,好像是鼠類,請問真有這種動物嗎,給個圖片看看
如圖:
鼴鼠是一種哺乳動物,體矮胖,長10餘厘米,毛黑褐色,嘴尖,眼小常隱於毛中。白天住在土穴中夜晚出來吃昆蟲,偶爾也會吃農作物的根,山東稱鼴鼠為「地皮子」,菏澤地區稱「反耳瓜子」,甘肅、會寧一帶俗稱「蛤蛤」。
鼴鼠的拉丁學名就是「掘土」的意思,外形看起來酷似老鼠,頭緊連著身體彷彿沒有脖子,它們完全適應地下的生活方式,多棲息於海拔1500米一下的盆地、河谷、常綠闊葉林以及農耕地和菜園子附近。
(3)白天出行的有哪些動物圖片擴展閱讀
鼴鼠的前肢發達,腳掌向外翻,有利爪,適於挖土,後肢細小,尾細而短;前肢五爪強大,掌心外翻,是挖土的器具。因為常年在地底下的隧道里奔來奔去,它們的耳朵逐漸退化,身上的絨毛柔軟順滑,這些特點都非常適合它們的生存。
但是也由於經常不見天日,成年後的鼴鼠視力逐漸退化,很不習慣陽光的照射,一旦長時間接觸陽光,中樞系統就會混亂,各器官失調,以至於死亡。
❹ 爬行動物有哪些圖片簡筆畫爬行動物有那些
這個有很多啊!常見的現存的爬行動物有四大類,第一類是龜鱉目,包括烏龜、海龜、甲魚等動物;喙頭目的喙頭蜥,是現存最原始的爬行動物;有鱗目,包括蜥蜴和蛇,蜥蜴當中也包括壁虎、避役(變色龍)等;鱷目,也就是各種鱷魚。古代的爬行動物還有魚龍類、蛇頸龍類、盤龍類、雙孔類,雙孔類包括槽齒類、翼龍類、恐龍類。
圖片網上有很多,你自己搜一下看看吧
❺ 黃鼠狼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黃鼠狼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黃鼠狼是什麼樣子孝蔽的圖片,黃鼠狼是一種中文名字,叫做鼬科,因為它周身呈現棕黃或橙黃,所以它也被人們稱為黃鼬,身體細長四肢很短。以下詳細介紹黃鼠狼是什麼樣子的圖片
黃鼠狼是什麼樣子的圖片1
一、黃鼠狼長什麼樣子
1、黃鼠狼的體長大約為28-40厘米,尾長為12-25厘米,體重為210-1200克。黃鼠狼的體形中等,身體細長,頭細,頸比較長,耳朵短且寬。黃鼠狼的尾巴冬季尾毛長而蓬鬆,夏秋毛絨比較稀薄,尾毛不散開。
2、由於黃鼠狼全身呈現棕黃或橙黃色,所以在動物學它也被稱為黃鼬。它是小型食肉動物,棲息地主要以平原、沼澤、河谷、村莊、城市、山區為主,它的食物主要以嚙齒類動物為食,偶爾也吃小型哺乳動物。
3、黃鼠狼的主要活動時間是清晨和黃昏,偶爾會在白天活動。它經常單獨行動,比較善於奔走,可以貼伏地面前進,黃鼠狼不僅可以鑽越縫隙和洞穴,還能游泳、攀樹等。黃鼠狼平常沒有固定的巢穴,但繁殖期除外。
二、黃鼠狼會爬樹嗎
1、黃鼠狼會爬樹。黃鼠狼不僅可以爬樹還可以游泳捕魚,黃鼠狼爬樹主要是捉鳥或者逮食昆蟲,它偶爾會襲擊家禽,但它平時最主要的食物來源是鼠類,所以它是鼠類的天敵。
2、如果想要防治黃鼠狼襲擊家禽,可以在家裡養鵝。鵝是領地屬性很強的動物,它對於擅自入侵的人和動物會進行驅趕,而且鵝有很強的主動攻擊性。
3、或者可以在家裡養一隻狗。黃鼠狼只會襲擊體型比它小的動物,而且黃鼠狼膽子很小,如果發現有狗在就會放棄偷襲。
黃鼠狼是什麼樣子的圖片2
作為鼬科動物的一種,黃鼠狼和臭鼬一樣,體內有臭腺,遇到危險的時候會從屁股放出毒氣,毒氣可以短暫地使天敵陷入麻痹或暈眩的狀態。哪怕是人類,吸入太多黃鼠狼的毒氣也會神迷目眩。
相信大家從小到大已經聽過很多黃鼠狼的傳說,而且還總是聽到老一輩人說,黃鼠狼喜歡偷雞吃,覺得它很可惡,實際上黃鼠狼是一種益獸。
雖然黃鼠狼在食物稀少的時候,偶爾會進村偷吃農戶養的雞。但它們更多是以嚙齒類動物為食,一年就可以捕獲近3000隻老鼠,間接地保護了莊稼。
也許有人知道黃鼠狼是,那麼大家知道其實黃鼠狼全身都是寶嗎?它們的皮毛能賣,可以製作皮毛大衣。另外,黃鼠狼的尾巴毛也是製作毛筆的原材料之一。古時候的人就已經發現了這一點,將其稱為「狼毫」,專門用來製作高檔毛筆、畫筆等。
除此之外,黃鼠狼的肉能吃還能入葯,我國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到:「鼬鼠心肝,氣味臭,微毒,治心腹痛,殺蟲。」意思就是,黃鼠狼的肉、內臟能入葯,具有殺蟲、治療心腹痛的功效。不過味道不好聞,而且還有輕微的毒性。
就悶尺這么「一鼠多用」的特點,表面看有不錯的經濟效益,足以成為養殖業的重量級存在,可為什麼很少有人敢養殖黃鼠狼?原因有三點。
首先,黃鼠狼擁有「保護動物」的身份。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黃鼠狼其實是我國的保護動物。2000年,中國頒布「三有保護巧罩州動物」名錄,黃鼠狼位列其中。
也就是說,黃鼠狼其實是國家保護動物,隨便捕殺是違法的。盡管國家沒有禁止養殖三有保護動物,但申請養殖的門檻高,手續也相對復雜,普通養殖戶一般不會飼養。
其次,黃鼠狼的經濟效益一般。盡管黃鼠狼一身都是寶看似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但實際上飼養黃鼠狼的成本很高,收益一般,甚至可能虧本。
黃鼠狼是一種雜食動物,主要吃老鼠等嚙齒類動物。飼料需要以雞內臟、魚類及其副產品為主,適當喂些穀物飼料如玉米、麥麩、豆餅和蔬菜以及礦物質,成本較高。
而且黃鼠狼很有野性,難以馴服還善於挖洞。普通的飼養環境,根本關不住這種靈活的小傢伙,分分鍾在地上挖個洞就逃走了。
最後,人們對黃鼠狼的敬畏之情。黃鼠狼作為民間「五大仙」之一,被傳得神乎其神。老人常說黃鼠狼會上身,報復心很強,千萬不要得罪它。
黃鼠狼是什麼樣子的圖片3
黃鼠狼是保護動物嗎
黃鼠狼是保護動物,但不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而屬於「三有」及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動物。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是三級保護動物。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規定,「三有」野生動物適用於本法的規定,總體來說還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只不過級別低一些。
黃鼠狼,中文正規名黃鼬,(因為它周身棕黃或橙黃,所以動物學上稱它為黃鼬),隸屬於食肉目鼬科鼬屬。主要以嚙齒類動物為食,也吃其他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兩棲爬行動物等。
黃鼠狼具有肛腺,亦稱肛周腺、臭腺,可釋放出氣霧狀的臭液,以自衛。許多動物體內有臭腺,如放屁蟲肛門附近,椿象和臭蟲後足基部附近。臭腺能分泌具有惡臭的臭液或臭氣,嚇退敵害。臭腺最發達的動物當屬美洲的臭鼬。當它遇到襲擊時,會豎起尾巴射出臭液,這種臭液不但奇臭無比而且具有麻痹作用。
全世界共有鼬科動物22屬59種,其中與黃鼬同為鼬屬的'種類為17種,分布於除大洋洲外的各大洲。棲息於河谷、土坡、灌木叢以及田間或樹下的洞穴中,主要夜間活動。黃鼠狼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都有分布。
黃鼠狼為夜行性動物,尤其是清晨和黃昏活動頻繁,有時也在白天活動,通常單獨行動。善於奔走,能貼伏地面前進、鑽越縫隙和洞穴,也能游泳、攀樹和牆壁等,除繁殖期外,一般沒有固定的巢穴,通常隱藏在柴草堆下、亂石堆、牆洞等處。
黃鼠狼冬季常追隨鼠類遷移而潛入村落附近,在石穴和樹洞中築窩。擅長攀援登高和下水游泳,也能高蹦低竄,在干溝的亂石堆里閃電般的追襲獵食對象。警覺性很高,時刻保持著高度戒備狀態,要想對黃鼠狼出其不意的偷襲是很困難的。一旦遭到狗或人的追擊,在沒有退路和無法逃脫時,黃鼠狼就會兇猛地對進犯者發起殊死的反攻,顯得無畏而又十分兇猛。
黃鼠狼及其家族的其他成員還有一種退敵的武器,那就是位於肛門兩旁的一對黃豆形的臭腺,在奔逃的同時,能從臭腺中迸射出一股臭不可忍的分泌物。假如追敵被這種分泌物射中頭部的話,就會引起中毒,輕者感到頭暈目眩,惡心嘔吐,嚴重的還會倒地昏迷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