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見的青色胎記都分為哪幾種胎記
太田痣:分布於三叉神經的一支、第二支所支配的部位,故較常見於眶周、顳部、鼻部、前額和顴骨。約數厘米大小的色素斑可為灰藍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或紫色,斑片著色不勻均,呈斑點狀或網狀,界限不清楚。一般呈褐色斑狀或呈網狀,而藍色較為彌漫。隨著患者的年齡增長太田痣面積不斷增大,不可自行消退。
伊藤痣:在肩頸、鎖骨上區及上臂等處的皮膚發生局限性淡青灰色、淡褐色、深褐或藍褐色色素斑。可單獨發生或與太田痣同時發生。太田痣和伊藤痣在兒童期內可有輕微退色,青春期後色素沉著更明顯,不會自然消退。損害內偶可見到由真皮黑素細胞構成的藍痣樣丘疹。損害位於遮蓋部。
蒙古斑:蒙古斑幾乎總是局限於腰骶部及臀部,偶見於股側甚或肩部,呈灰青、藍或藍黑色,圓、卵圓或不規則形,邊緣不很明顯,直徑可從僅數毫米到十餘厘米,多為單發,偶見多發如圖所示。患處除色素改變外,無任何異常,皮紋也正常。
青色母斑:臉上一整塊黑青色的胎記,就是青色母斑,青色母斑是皮膚真皮內黑色素細胞異常增生所導致,主要分布在額頭、臉頰和眼睛四周,呈現斑塊狀的色素沉澱,醫生說,青色母斑較常發生在東方女性身上,而且還會隨著年齡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