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軟體考試的流程
考試時上午題是選擇,要塗卡,下午題是填空那種類型的,要在一張答題紙上寫答案,考試時要帶准考證、身份證或者學生證等有效證件,工具要帶鉛筆、橡皮、黑色圓珠筆,建議你帶把尺子,有時要畫個E-R圖啊什麼的,
下午題總共7題,其中前4題必做,後3題選一個做,分別是C、C++、Java,一般C++和Java的題目是一樣的,只是用不同的語言實現,
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以下簡稱軟體水平考試)是原中國計算機軟體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簡稱軟體考試)的完善與發展。這是由國家人事部(已改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信息產業部(已改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領導下的國家級考試,其目的是,科學、公正地對全國計算機與軟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職業資格、專業技術資格認定和專業技術水平測試。上半年考試時間為5月底(第三個周六、周日),下半年考試時間為11月中旬(第二個周六、周日)。
Ⅱ 軟體測試基本流程
需求:閱讀需求,理解需求,與客戶、開發、架構多方交流,深入了解需求。--testing team
2.測試計劃: 根據需求估算測試所需資源(人力、設備等)、所需時間、功能點劃分、如何合理分配安排資源等。---testing leader or testing manager
3.用例設計:根據測試計劃、任務分配、功能點劃分,設計合理的測試用例。---testing leader, senior tester
4.執行測試:根據測試用例的詳細步驟,執行測試用例。--every tester(主要是初級測試人員)
5.執行結果記錄和bug記錄:對每個case記錄測試的結果,有bug的在測試管理工具中編寫bug記錄。--every tester(主要是初級測試人員)
6.defect tracking:追蹤leader分配給你追蹤的bug.直到 bug fixed。--every tester
7.測試報告:通過不斷測試、追蹤,直到被測軟體達到測試需求要求,並沒有重大bug.
8.用戶體驗、軟體發布等……
Ⅲ 軟體工程師資格證的考試流程、考試科目有哪些
考試流程包括:
(1)軟體工程與軟體測試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選擇題。
(2)軟體測試應用技術,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問答題。
考試科目:
"PC技術"、 "信息管理技術"、"資料庫技術"和"網路技術"。
Ⅳ 軟體測試工程師考什麼證
軟體測試工程師需要考的證有計算機軟體產品檢驗員(三級) 、計算機程序設計員(四級) 、程序員軟體測評師等。
軟體測試工程師主要研究計算機各類軟體的構造、設計、開發方法、測試、維護等相關的知識和技術,涉及程序設計語言、資料庫、軟體開發工具、系統平台、設計模式等多方面,進行軟體需求分析、軟體設計、軟體測試、軟體維護等。
軟體測試工程師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具有良好的人文社會科學素養、職業道德和心理素質, 社會責任感強。
2、掌握從事本專業工作所需的數學和其他相關的自然科學、系統科學知識以及一定的經濟 學與管理學知識。
3、掌握計算學科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了解本學科的核心概念、知識結構和典型方法。
4、掌握軟體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熟悉軟體需求分析、設計、實現、評審、測試、 維護以及過程與管理的方法和技術,了解軟體工程規范和標准。
5、經過系統化的軟體工程基本訓練,具有參與實際軟體開發項目的經歷,具備作為軟體工 程師從事工程實踐所需的專業能力。
6、具備綜合運用掌握的知識、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權衡和選擇各種設計 方案,使用適當的軟體工程工具設計和開發軟體系統,能夠建立規范的系統文檔。
7、充分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具備個人工作與團隊協作的能力、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語應用能力,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 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9、了解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和行業的重要法律法規及方針與政策,理解軟體工程技術倫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軟體工程學科的前沿技術和軟體行業的發展動態,在基礎研發、工程設計和實踐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1、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對系統的各種解決方案進行合理的判斷和選擇,具備 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12、具備自我終身學習的能力,自覺學習隨時涌現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術,使自己的專 業能力保持與學科的發展同步。
Ⅳ 軟體測試的步驟
1、根據軟體項目、產品的需求規格說明書提煉,整理測試需求,即本項目具體的測試點是什麼,並形成文檔,並對測試需求進行評審;
2、根據測試需求和項目的整體計劃,制定測試計劃,測試方案等,包括測試的時間節點安排,人力資源安排,測試策略等,並進行評審;
3、根據測試需求以及相關的設計文檔,編寫測試用例,即明確每個測試點的具體的操作步驟,預期結果等內容,並對用例進行評審;
4、准備測試環境和測試數據,包括測試系統部署的硬體環境和軟體環境;
5、執行測試用例,提交測試過程中發現的bug,並通過版本迭代進行回歸測試,驗證相關的bug;
6、完成內部軟體系統的功能測試,系統測試之後,系統趨於穩定,提交客戶進行驗收測試;
7、編寫軟體測試報告;
8、對測試過程進行總結,並將測試過程中的所有文檔進行歸檔。
(5)軟考軟體測試流程圖片擴展閱讀:
軟體測試一般分為測試需求分析階段,測試計劃階段,測試設計階段,測試執行階段,測試總結階段。根據項目的不同,每個階段的具體工作內容會有些差別。但是每個階段的目標是一樣的。與軟體開發步驟相配套,從而達到質量保障的目的。
測試需求分析階段以整個項目或者產品的需求為基線,進行分析、整理得到測試的需求,這也是測試的綱領性文檔和標准;測試計劃階段主要是結合整個項目的計劃,編制軟體測試部分的工作計劃。
測試設計階段主要是根據測試需求和項目的相關設計,編寫測試用例,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測試執行階段,就是進入常說的測試階段,在測試系統中執行用例,驗證系統功能是否正確;測試總結階段是測試執行完成後,需要做的收尾工作,給出所測試系統的質量評估與報告。
Ⅵ 軟體測試的流程
1、測試需求分析階段:閱讀需求,理解需求,主要就是對業務的學習,分析需求點,參與需求評審會議。
2、測試計劃階段:主要任務就是編寫測試計劃,參考軟體需求規格說明書,項目總體計劃,內容包括測試范圍(來自需求文檔),進度安排,人力物力的分配,整體測試策略的制定。風險評估與規避措施有一個制定。
3、測試設計階段:主要是編寫測試用例,會參考需求文檔(原型圖),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等文檔,用例編寫完成之後會進行評審。
4、測試執行階段:搭建環境,執行冒煙測試(預測試)-然後進入正式測試,bug管理直到測試結束。
5、測試評估階段:出測試報告,確認是否可以上線。
(6)軟考軟體測試流程圖片擴展閱讀:
件測試是伴隨著軟體的產生而產生的。早期的軟體開發過程中軟體規模都很小、復雜程度低,軟體開發的過程混亂無序、相當隨意,測試的含義比較狹窄,開發人員將測試等同於「調試」,目的是糾正軟體中已經知道的故障,常常由開發人員自己完成這部分的工作。
對測試的投入極少,測試介入也晚,常常是等到形成代碼,產品已經基本完成時才進行測試。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軟體和IT行業進入了大發展,軟體趨向大型化、高復雜度,軟體的質量越來越重要。
Ⅶ 軟考都有哪些級別啊
5 個專業類別,並在各專業類別中分設了高、中、初級專業資格考試,囊括了共 27 個資格的考核。
軟考初級證書分別是:程序員,網路管理員,多媒體應用製作技術員,電子商務技術員,信息系統運行管理員,網頁製作員,信息處理技術員。
軟考中級證書分別是:軟體評測師,軟體設計師,軟體過程能力評估師,網路工程師,多媒體應用設計師,嵌入式系統設計師,計算機輔助設計師,電子商務設計師,系統集成項目管理工程師,信息系統監理師,信息安全工程師,資料庫系統工程師,信息系統管理工程師,計算機硬體工程師,信息技術支持工程師。
軟考高級證書分別是: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系統分析師,系統構架設計師,網路規劃設計師,系統規劃與管理師。
Ⅷ 軟體測試的流程是什麼
需求分析與架構設計:
我們做的是某一移動公司內部使用的項目,需求分析與架構全部由項目經理完成,之後由項目經理給具體某個開發人員分配任務,具體對某個功能模塊的實現。這個對項目經理的經驗與技術要求很高,他既然擔任了需求分析師,又擔任架構師的角色。
程序員編碼:
因為我們開發語言用的是JAVA 語言,IDE用MyEclipse中自帶的CVS版本管理工具,開發人員完成代碼後,提交到版本庫中。
測試:
我入職後的第一個任務是搭建缺陷管理工具,禪道項目管理,通過推廣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跟蹤。後來正明效果並不好,因為對於一個六七人的開發團隊項目,開發人員更喜歡測試人員能當面反饋,這樣更能提高效率。對一個小 bug 通過當面交流的方式就可以將問題修復。
對於當時的環境,並沒有測試環境。開發人員在本機上將項目進行部署運行。測試人員通過區域網訪問開發人員的機子進行測試。或在測試人員本機上進行部署測試。這也是一個致命的缺點。因為開發人員測試人員使用的電腦存在太多不穩定因素,這些都會造成問題的出現,有時候難以判定是系統問題還是環境問題。
上線:
經過測試人員測試通過後,開發人員部署上線。
A程序員流程
你會發現在流程圖中,A程序員是先發上線之後,再進行測試。這是我們一個面向大眾用戶的網站,上面給與測試人員的定位是測試兼用戶體驗,測試將發現的bug和體驗問題提交到缺陷管理系統,由經理對問題進行分析,指派開發人員解決。定期對系統進行更新。
流程分析:
這個流程唯一的優點,就是能快速的發現並修復問題。
缺點就非常多了,相信許多小軟體公司也有類似的流程。
這個流程中,項目經理是核心,項目經理也確實是有多年開發與項目經驗的牛人,他喜歡不定期分享上些前沿的技術。
對於測試來說,需求很不明確,測試文檔與用例也是可有可無的產物,沒有需求文檔,或非常簡陋,根據需求文檔根本無法編寫用例。我只能收集一些通用的測試用例,如登錄、文件上傳下載、列表翻頁、日期選擇、輸入框驗證、搜索等有一些「通用型」用例,以便在測試過程中做參考。功能測試的多了,拿到一個功能,測試思路也就出來了。
Ⅸ 軟體測試流程圖和測試用例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