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鋯石多少錢一克
截止至2020年2月,為300——600元。
鋯石為一種硅酸鹽礦物,它是提煉金屬鋯的主要礦石,含有Hf、Th、U、TR等混入物。鋯石廣泛存在於酸性火成岩,也產於變質岩和其他沉積物中。
鋯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所以在河流的砂礫中也可以見到寶石級的鋯石。鋯石有很多種,不同的鋯石會有不同的顏色,如黑、白、橙、褐、綠或無色透明等,經過切割後的寶石級鋯石像鑽石。
(1)5克拉榍石圖片價錢多少擴展閱讀:
鋯石的相關情況:
1、鋯石為天然寶石中折射率僅次於鑽石、色散值很高的寶石,無色透明的鋯石酷似鑽石,鑽石很好的代用品。常用的鋯石多呈無色、紅褐色、褐紅色、綠色等。
2、其中以藍色價值較高,且都經過優化熱處理改色。市場上的許多鋯石,都是經過熱處理之後再拿出來銷售。
3、鋯石經常用熱處理以提高其質量,或改變顏色或改變鋯石的類型,因其在優化過程中未添加任何其他物質,故在珠寶鑒定上,仍舊將其認定為天然寶石。
2. 新元古代早期造山作用和克拉通化
除上述早前寒武紀三期重大地質事件外,新元古代早期塔里木克拉通化的完成、周緣造山帶中匯聚型花崗岩的發育無疑是研究區最重大的地質事件之一。克拉通化作為大陸岩石圈從活動狀態轉化成穩定狀態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在塔里木克拉通地史演化過程中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性質的重大事件。盡管不同研究者對克拉通化階段的劃分和各階段的基本特徵有不同的認識,但就塔里木地史演化過程而言,它是經歷了一次強烈的塔里木造山運動才從相對活動狀態逐步轉化為相對穩定狀態的。這一造山運動留下的地質記錄揭示了造山過程的活動軌跡,其具體表現為如下三個方面。
1.島弧火山岩
塔里木南緣中元古代晚期板塊俯沖-碰撞造山事件表現比較明顯,而在西昆侖區僅殘留洋內島弧火山岩殘片,於中元古代末期才增生至塔里木南緣。該認識基於以下事實:
1)以埃連卡特群為代表的一套火山-沉積岩系記錄了塔里木南緣中元古代弧後裂解構造事件。埃連卡特群下部為雙峰式火山岩,上部為復理石、磨拉石建造,地層學研究表明,它代表了一個完整的弧後盆地的形成、發展和閉合的演化過程。其中變質雙峰式火山岩組合下部以巨厚的變質酸性火山岩(流紋岩)為主,夾少量的基性火山岩;上部為變玄武岩夾少量薄層大理岩,岩石地球化學數據表明,該套雙峰式火山岩是產於弧後靠近大陸邊緣一側的裂解環境。
2)埃連卡特群變質火山岩中的角閃石和黑雲母進行40Ar-39Ar測年,獲得角閃石和黑雲母Ar-Ar坪年齡分別為(1050.85±0.93)Ma和(1021±1.08)Ma,這表明塔里木南緣存在格林威爾期造山事件。在埃連卡特群中發現石榴子石角閃岩等反映中高壓變質作用的岩石記錄,表明盆地的關閉是通過弧後俯沖消減實現的。
3)分布於策勒—於田—民豐一線以南至西昆侖康西瓦斷裂以北的中元古代塔西達坂群火山岩主要為一套低變質的安山岩(部分為玄武安山岩),夾有極少量的流紋岩。綜合分析火山岩的岩石學、岩石地球化學特徵表明,該套火山岩產於洋內島弧環境,這套火山岩在西昆侖地區極為特殊,推測是在中元古代晚期增生到塔里木南緣的一個洋內弧殘片,因此,這一火山岩殘片形成一個獨立的地質單元(郭坤一等,2002)。
4)塔里木南緣前人所劃的青白口系(疑為南華系)碎屑岩以顯著的角度不整合疊置於前青白口系之上,且青白口系幾乎沒有發生變質,與下伏的埃連卡特群角閃岩相變質形成鮮明對照。
2.藍片岩變質作用
阿克蘇群中的藍片岩帶出露在阿克蘇市西約30km處的5km×20km露頭區內,它的南緣被震旦系蘇蓋特布拉克組不整合所覆,不整合面之上出露連續而未變質的震旦紀至晚古生代沉積層。阿克蘇群主要由變砂質、泥質及鎂鐵質片岩組成,夾石英片岩及碧玉層。鎂鐵質片岩的原岩為玄武質熔岩和凝灰岩,枕狀熔岩高度變形並且被拉長,在鎂鐵質片岩中也發現一些粗玄岩脈。泥質片岩主要由細粒石英、長石和雲母類礦物組成,多已重結晶為多硅白雲母、鈉長石,此外尚有少量石墨,微量電氣石、磷灰石、鋯石、黑硬綠泥石及綠簾石。泥質片岩通常夾有厚度不足1cm的石英片岩,表明原岩為石英砂岩與泥質岩的韻律性互層。砂質片岩基本上由石英和長石組成,含少量多硅白雲母、綠泥石和黑硬綠泥石。石英岩常以數十厘米厚的層狀體產出於砂、泥質片岩中,而碧玉層僅與鎂鐵質片岩共生。
阿克蘇群變質相屬於高壓綠片岩-藍片岩過渡區,鎂鐵質片岩以綠簾石、綠泥石、鈉角閃石和陽起石組合為主,同時出現鈉長石、石英、榍石和多硅白雲母,有時出現黑硬綠泥石和方解石。藍片岩夾綠片岩,厚為數厘米至數米,大多數藍片岩中不出現陽起石,但有一些藍片岩中也發現陽起石和鈉角閃石。鈉質角閃石絕大多數為青鋁閃石,也有一些為鈉閃石,少數為藍閃石(Liou等,1991)。
高振家等(1993)曾從阿克蘇群中獲得兩條全岩Rb-Sr等時線年齡,分別是(962±12)Ma和(943±13)Ma,大致代表了阿克蘇群的變質時代。中美合作新疆考察組(Liou等,1991)從阿克蘇群多硅白雲母中曾測得719Ma和720Ma的K-Ar年齡,該年齡值可能反映阿克蘇群最後一次抬升過程中的冷卻時代或受到720Ma左右熱事件擾動的年齡,但阿克蘇群藍片岩的變質時代仍未最後確定,需進一步研究。
3.匯聚型花崗岩
新元古代早期具有岩漿弧或碰撞型特徵的花崗質侵入體在研究區內分布較廣,特別是在柴達木地塊南、北兩側和阿爾金地塊的榴輝岩帶中尤為發育,形成長達上百千米的岩漿岩帶。多組新測定的SHRIMP或TIMS U-Pb年齡數據表明,它們主要形成於950Ma至850Ma,而地球化學特徵顯示它們形成於匯聚型邊界的構造背景。
3. 玉石有多少種類
玉石的種類可以根據產地、材質、廣義上區分。
一、根據玉石的產地分:
中國玉石有新疆的「和田玉。和田玉產新疆莎車--塔什庫爾干、和田--於闐、且末縣綿延1500公里的昆侖山脈北坡,共有9個產地。種類:白玉(羊脂白,糖白,)青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墨玉。
2.湖北鄖縣等地產出的"綠松石。自新石器時代以後歷代文物中均有不少綠松石製品,是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資源的傳統玉石。古人稱其為"碧甸子"、"青琅稈"等等,歐洲人稱其為"土耳其玉"或"突厥玉"。土耳其並不產綠松石,據認為是由於古代波斯出產綠松石,經土耳其運往歐洲,人們以為產於土耳其而得名。
3.河南南陽的「獨山玉」。獨玉的礦區地處河南南陽市北郊的「獨山」,又稱「南陽玉」。獨玉為斜長石類玉石,質地細膩有油脂或玻璃光澤,拋光性能好,透明及三種以上的色調組成多色玉,顏色艷,硬度大於6.5。
4.遼寧岫岩的「岫玉」。玉廣義上說指的是已蛇紋石為主要成分的玉,而狹義的岫玉是已岫岩產地而得名
二、根據材質分玉有軟玉和硬玉。
硬玉的比重(3.25-3.4)大於軟玉(2.9-3.1), 硬玉,為鈉鋁硅酸鹽,硬度6.5-7,半透明到不透明,粒狀到纖維狀集合體,緻密塊狀,是指產於緬甸的翡翠。
軟玉,是含水的鈣鎂硅酸鹽,硬度6.5,韌性極佳,半透明到不透明,纖維狀晶體集合體。一般指產於我國新疆一帶的白玉、青玉、碧玉與東北岫玉等。
三、廣義上分
硬玉(翡翠)
軟玉(陽起石、透閃石)
軟玉(文化分類)岫岩玉、藍田玉、青海玉、俄羅斯玉、新疆碧玉(天山碧玉)、和田玉、青白玉、羊脂玉。
依照顏色劃分也有白玉、青玉、碧玉、黃玉、墨玉的分類方式。
(3)5克拉榍石圖片價錢多少擴展閱讀
四大玉石
時代的變遷和洗禮並沒有沖淡玉文化的發展趨勢,時至今日,中國以四大玉石顯著,分別是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遼寧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綠松石。
第一、和田玉:和田玉的礦物組成以透閃石、陽起石為主,呈白色、青綠色、黑色、黃色等不同色澤。玉質為半透明,拋光後呈蠟狀光澤。和田玉的經濟價值評定依據是顏色與質地之純凈度。其主要品種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黃玉、糖玉、墨玉。
第二、獨玉:獨玉的礦區地處南陽市北郊的「獨山」,又稱「南陽玉」。獨玉為斜長石類玉石,質地細膩純凈,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澤,拋光性能好,透明及三種以上的色調組成多色玉,顏色艷。主要品種有:白玉、綠玉、綠白玉、紫玉、黃玉、芙蓉紅玉、墨玉及雜色玉等。
第三、岫玉:因主要產地在遼寧岫岩縣而得名。外觀呈青綠、黃綠、淡白色,半透明,拋光後呈蠟狀光澤。新石器時期紅山文化所用的玉材產於岫岩縣境內的細玉溝,俗稱老玉,為透閃石軟玉。商代婦好墓出土的玉器多數玉材與岫岩瓦溝礦產的岫玉相似。
第四、綠松石:綠松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早在古埃及已被人所知,把它視為神秘之物。古有「荊州石」或「襄陽甸子」之稱。呈深淺不同的藍、綠等顏色,蠟狀光澤。湖北產優質綠松石,中外著名,其玉器工藝品深受人民喜愛,暢銷世界各國。
4. 紅藍寶石的主產地都是什麼地方
紅寶石,是剛玉的一種,主要成分是氧化鋁(Al2O3),紅色來自鉻(Cr)。自然沒有鉻的寶石是藍色的藍寶石。
天然紅寶石大多來自亞洲(緬甸、泰國和斯里蘭卡)、非洲和澳大利亞,美國蒙大拿州和南卡羅萊那州也有一點。天然紅寶石非常少見珍貴,但是人造並非太難,所以工業用紅寶石都是人造的。
[編輯] 性狀
顏色:深紅色。
光澤:
晶體形態:
條痕:
硬度: 9,極硬,僅次於鑽石
比重: 3.97 g/cm3 - 4.05 g/cm3
斷口:
紅寶石的英文名稱為Ruby,源於拉丁文 Ruber,意思是紅色。紅寶石的礦物名稱為剛玉。
紅寶石的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鋁(Al2O3),因含微量元素鉻(Cr3+ )而成紅至粉紅色。屬三方晶系。晶體形態常呈桶狀、短柱狀、板狀等。集合體多為粒狀或緻密塊狀。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折光率1.76-1.77,雙折射率0.008-0.010。二色性明顯,非均質體。有時具有特殊的光學效應-星光效應,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俗稱「六道線」。硬度為9,密度3.95-4.10克/立方厘米 。無解理,裂理發育。紅寶石在長、短波紫外線照射下發紅色及暗紅色螢光。
紅寶石的象徵意義及傳說
[編輯本段]
一、象徵意義
紅寶石的英文名為Ruby,在聖經中紅寶石是所有寶石中最珍貴的。紅寶石炙熱的紅色使人們總把它和熱情、愛情聯系在一起,被譽為「愛情之石」,象徵著熱情似火,愛情的美好、永恆和堅貞。紅寶石是七月的生辰石。不同色澤的紅寶石,來自不同的國度,卻同樣意味著一份吉祥。紅色永遠是美的使者,紅寶石更是將祝願送予他人的最佳向導。紅寶石的紅色之中,最具價值的是顏色最濃、被稱為「鴿血紅」的寶石。這種幾乎可稱為深紅色的鮮艷、強烈色彩,更把紅寶石的真面目表露的一覽無余。遺憾的是大部分紅寶石顏色都是呈淡紅色,並且有粉紅的感覺,因此帶有鴿血色調的紅寶石就更顯得有價值。由於紅寶石彌漫著一股強烈的生氣和濃艷的色彩,以前的人們認為它是不死鳥的化身,對其產生了熱烈的幻想。傳說左手戴一枚紅寶石戒指或左胸戴一枚紅寶石胸針就有化敵為友的魔力。
二、傳說古韻
聖經中約伯說:「智慧的價值超過紅寶石。」可見當時紅寶石就是非常貴重的。摩西的哥哥亞倫所穿聖衣上的第四顆寶石便是紅寶石。在這顆寶石上刻著猶太人祖先的名字。自從古代猶太人宣布建立以色列國以來,這顆珍貴的寶石一直是皇冠上最貴重的寶物。
聖經上說,紅寶石象徵著猶太部落。在聖經舊約「出埃及記」中,就詳載聽從耶和華曉喻,制出聖袍及胸牌。方形胸牌共四份三排,代表12支派的12種寶石,第一種就是紅寶石,可見其地位的重要。在我國,清代官員的頂帶制度規定,親王以下至一品官員其冠頂均用紅寶石。
殺死禿鷲取出紅寶石
緬甸流傳著一個在「無底山谷」中「閃光的紅色寶石」的古老傳說。當地人把一塊塊生肉投向山谷,希望寶石粘在肉上,禿鷲叼起肉,再將禿鷲殺死後就可以得到這些寶石。名著《一千零一夜》中在辛巴達的冒險經歷里,也談到了類似的故事。
紅寶石讓人刀槍不入
緬甸人珍視紅寶石,因為他們相信在人身上割開一個小口,把紅寶石鑲進去,自願施行這種手術的武士就會刀槍不入。
紅寶石的開采環境與產地特徵
[編輯本段]
一、紅寶石艱苦的開采環境
紅寶石的產地比較少,主要分布於緬甸、泰國、斯里蘭卡、越南、印度、坦尚尼亞、中國等地。而且,通常有種說法「十寶九裂」,意思是指大多數紅寶石均有裂縫、瑕疵、綹裂等,特別純凈、完美的紅寶石非常少見。藍寶石主要分布於緬甸、泰國、斯里蘭卡、柬埔寨拜林地區、印度克什米爾、澳大利亞、美國蒙大拿州、中國等地。
那麼,了解了紅寶石的產地,我們怎樣去開采它呢?
火成岩和變質岩是剛玉寶石形成的關鍵因素。次生礦床來源於這些主岩最易成礦的地方。如果是這樣,我們能夠在如此廣闊的地方的某一個更具體的地方尋找寶石。
歷經時間考證的淘洗技術是最常見和有用的探礦方法之一。基本上,它由探尋河流砂礫組成。由於剛玉高度明確的重力,它更普遍集中於河流和小溪河床中。勘探包括河流砂礫層取樣,開始於河流的下游。當即使是非常細小的剛玉被發現時,人們有規則地由下游向上游工作,沿途取樣。終止於任何東西沒有被發現。然後下一步就是折回定位於寶石起始痕跡的准確地點。從這兒,更進一步取樣將確定於剛玉所產自的適當的河流和小溪的岸邊。
工作於上游將很有希望把一塊剛玉帶到原岩中。然而,理論往往比實踐更簡單,這樣一種方法已經貫穿於整個歷史被使用來定位礦床。
世界上的紅寶石大多被發現於沖積礦床小范圍。越珍貴的東西其生長環境越苛刻,同樣,紅藍寶石的開采條件十分艱苦,比如,產於緬甸的紅寶石,通常需要剝去厚達15英尺覆蓋層才能達到含寶石的礫石層。然後,才能真正進行采礦。
采礦作業是怎樣完成的呢?首先,把巨大的漂礫去掉,然後把含寶石的礫石集中到某一地點,用一套金屬絲網篩進行篩選,主要步驟分為三步:第一步,除去最高層篩子上最大尺寸的石頭;第二步,除去第二級篩子上的中等大小的礫石;第三步,留下第三級篩子上尺寸最小的礫石。礫石已經選好,如何揀選寶石呢?一般的操作方法是:一隻手拿著某種工具剔除礫石,而另一隻手揀選寶石。把挑選好的寶石放在竹簍里,把經過揀選的礫石從檯子上推下去。因為丟棄的礫石中可能還有小塊寶石,可以繼續手選。
隨著紅寶石需求的上升,重型設備和復雜的探礦方法被應用。在有關剛玉開采和勘探方面澳大利亞是世界領導者之一。這一系列過程中,不僅需要耐心仔細篩選,更重要的也是對我們毅力和持之以恆的態度的考驗。不難想像,要從大量礫石中逐步篩選出精緻美麗的寶石猶如大浪淘沙般的層層積淀。這樣精挑細選的工作,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當我們最終拿到一顆顆閃著絢麗光芒的寶石時,眼前便浮現出承載著記憶長河中最美麗的樂章——寶石因此而稀有,更加珍貴。
不同的產地,開采紅藍寶石的條件也不盡相同。有的地方含許多不連續的小型偉晶岩脈,這些岩層傾斜陡峭,在大理岩與偉晶岩互相穿插的地方,我們就能找到剛玉,還有許多藍寶石產於沖積礦床。
並且,有些寶石產地位於偏僻的荒島上,夏季悶熱,冬季嚴寒,有的礦井位於懸崖峭壁上,嚴重影響了寶石礦床的開采,給礦工的開采帶來了許多困難。
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讓我們懂得更加珍惜寶石。
二.紅寶石與其它相似寶石的區別:
(1)與紅色石榴石的區別
石榴石為均質體,無多色性,而紅寶石多色性明顯
紫外燈下,紅寶石有紅色熒光,而石榴石表現為惰性
放大檢查時,石榴石內部較潔凈,紅寶石內氣液包體和固態包體豐富。
(2)與紅色尖晶石的區別
尖晶石為均質體無多色性
折射率比紅寶石低
放大檢查時尖晶石具串珠狀排列的八面體負晶
(3)與紅色電氣石的區別
電氣石具有更明顯的多色性
刻面寶石在合適方向可見後刻面棱重影
(4)與紅柱石的區別
紅柱石具有肉眼可見的強多色性,顏色為褐黃綠、褐橙和褐紅三種顏色
短波紫外光下紅柱石具無至中等綠色、黃綠色熒光,而紅寶石具無至中等紅色熒光
紅寶石在紅區有明顯的Cr吸收線
(5)與紅色玻璃的區別
紅玻璃為均質體無多色性
放大檢查紅玻璃內可見氣泡、旋渦紋等現象
具有典型的貝殼狀斷口,棱線明顯
玻璃密度小,手掂有輕感
紅寶石分級標准
[編輯本段]
紅寶石的分級標准主要是依據1T和4C:即透明度(Transparency)、顏色(Colour)、凈度(Clarity)、切工(Cut)、克拉重量(Carat)來衡量。
一、透明度:是指寶石允許可見光透過的程度。
在紅寶石的肉眼鑒定中,一般將透明度分為:透明、亞透明、半透明、亞半透明、不透明五個級別,如圖1-1所示。
1.透明
能允許絕大部分光透過,當隔著寶石觀察其後面的物體時,可以看到清晰的輪廓和細節。
2.亞透明
能允許較多的光透過,當隔著寶石觀察其後面的物體時,可以看到物體的輪廓,但細節模糊。
3.半透明
能允許部分光透過,當隔著寶石觀察其後面的物體時,僅能看到物體的輪廓陰影,看不到細節。
4.亞半透明
僅在寶石的邊緣稜角處可有少量的光透過,但隔著寶石已無法看清其後面的物體。
5.不透明
基本上不允許光透過,光線被物體全部吸收或反射。
二、顏色:是指寶石在自然光下所呈現的色彩。
由於光源會對紅藍寶石的顏色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對紅藍寶石分級的觀察方法明確要求如下:
1.將寶石置於白色背景下;
2.從寶石檯面進行觀察;
3.在自然光下觀察紅寶石。
通常紅寶石色彩越純正、越濃艷,品質越高,價值也就越高。在綜合影響紅藍寶石顏色的各種因素之後,我們分別將紅藍寶石分成五個級別,其中紅寶石分為深紅色、紅色、中等紅色、淺紅色、淡紅色五級。消費者只需對比紅寶石的五個級別,就可以對紅寶石的顏色進行簡單的分級。
在進行顏色分級時,需要考慮顏色分布均勻程度、反火(切工造成的內反射光)對紅寶石顏色分級的影響,通常它們可以使紅藍寶石的顏色等級上升或者下降一個亞級。
三、凈度:是指寶石中所含內含物的多少。
紅藍寶石裡面通常會含有一定數量的內含物,內含物的大小、數量、鮮明程度、位置對紅藍寶石價值有著重要影響。
在肉眼觀察下,將紅藍寶石的級別分成五級,見紅藍寶石凈度分級表。下圖分別對應著紅藍寶石凈度的五個級別。
紅藍寶石凈度分級表
級別 凈度 觀察現象 位置
一級 極難見 肉眼下極難見寶石內部有內含物,僅偶爾可見細小的針狀礦物 一般在亭部極難見的位置
二級 難見 肉眼下難見寶石內部有內含物,一般為無色或與寶石顏色相近的其它礦物 一般在檯面邊緣極難見或亭部難見的位置
三級 可見 肉眼下可見寶石內部內含物,一般為較大的無色或與寶石顏色相近的其它礦物 一般在檯面邊緣難見或亭部可見的位置
四級 易見 肉眼下易見寶石內部內含物,一般為較小的裂隙或者顏色與寶石不同的其它礦物 一般在檯面可見或亭部易見的位置
五級 極易見 肉眼下極易見寶石內部內含物,一般為大的裂隙或較大的其它礦物 出現在寶石內部各個位置
四、切工:包括切磨的定向、類型、比例、對稱、拋光程度等。
紅藍寶石的礦物晶體
切磨的定向:紅藍寶石的礦物晶體一般呈桶狀、柱狀和板狀,如上圖所示。把紅藍寶石的礦物晶體豎直方向稱為C軸,假設一顆刻面寶石可以切割成刻面X和刻面Z,其中X的檯面是垂直於C軸的,Z的檯面平行於C軸,從右圖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刻面X和刻面Z的區別:刻面Z明顯具有二色性。因此我們在切磨原石的時候要盡量使寶石的檯面垂直於C軸,因為不具二色性的寶石價值要明顯高於有二色性的寶石。
切工的類型:紅藍寶石的切工包括刻面形寶石和素麵形寶石,其基本形狀見下圖。較大顆粒的紅藍寶石一般採用的是混合切工,通常它的冠部是採用明亮形切工,使寶石呈現出迷人的反火,亭部採用梯形切工,在使寶石保重的同時獲得更好的顏色。
切工的比例和對稱:紅藍寶石的顏色是其價值的體現,為了達到鮮艷的色彩,紅藍寶石的切磨角度並沒有一個定性的說法,但是以下幾點問題確會對紅藍寶石切工的比例和對稱造成不小的負面影響:
很明顯的不對稱:雖然說紅藍寶石的不對稱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很明顯的不對稱會使紅藍寶石的亮光受到嚴重的影響。
底尖偏心:刻面嚴重偏離中心會影響光線從亭部均勻的反射出來,也會對紅藍寶石的反火產生不利的影響。
亭部過深:一些顏色較淺的刻面紅藍寶石的亭部通常會被切割得比較深,以便加深寶石的顏色,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顏色較深的寶石為了保重也採取這種切割方式,卻對顏色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且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寶石的價格還是以其重量乘以每克拉單價來計算的,所以購買時在考慮寶石價格的同時也應該考慮一下它們的亭深。
亭部過薄:過薄的亭部,會使光線進入寶石後,不能反射出來,從而形成較大的窗口區,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漏光」,也會對紅藍寶石的價值產生較大的影響。
拋光程度:拋光程度的好壞影響紅藍寶石的光澤和反火,因此其也是切工評價不可或缺的因素。
五、克拉重量:是指寶石的重量。
紅藍寶石在同等品質的條件下,重量越大價格越高,尤其是1克拉以上的優質紅藍寶石的價格更是以幾何級數遞增。常見紅藍寶石刻面的大小與重量對應表列出了常見紅藍寶石刻面的大小與重量的對應關系。表給出了標准切工的紅藍寶石重量估算方法。
常見紅藍寶石刻面的大小與重量對應表[7]
形狀 大小(mm) 重量 形狀 大小(mm) 重量
圓形 2.0 0.04-0.05 橢圓形 3×5 0.28-0.36
2.5 0.08-0.09 4×6 0.53-0.64
3.0 0.13-0.15 4.5×6.5 0.72-0.87
3.5 0.20-0.23 5×7 0.94-1.16
4.0 0.29-0.35 6×8 1.60-1.87
4.5 0.39-0.50 7×9 2.37-2.92
5.0 0.53-0.65
5.5 0.71-0.90 長形混合形3×5 0.34-0.44
6.0 0.93-1.15 4×6 0.65-0.78
6.5 1.25-1.50 4.5×6.5 0.87-1.06
7.0 1.50-1.85 5×7 1.14-1.41
7.5 1.80-2.25 6×8 1.95-2.29
8.0 2.35-2.85 7×9 2.89-3.56
方形 2.00 0.07 祖母綠形 3×5 0.30-0.36
2.25 0.11 4×6 0.57-0.70
2.50 0.13 4.5×6.5 0.78-0.97
3.00 0.22 5×7 1.00-1.30
3.50 0.33 5.5×7.5 0.35-1.65
6×8 1.80-2.10
7×9 2.90-3.15
紅寶石重量估算公式
圓形 直徑2×高×4.00×0.0018
橢圓形 直徑2×高×4.00×0.0020(直徑:長、寬平均值)
方形混合形 直徑2×高×4.00×0.0018(直徑:垂直、水平和對角線平均值)
長形混合形 平均寬度2×高×4.00×0.0022(直徑:長、寬平均值)
正方祖母綠形 直徑2×高×4.00×0.0023
長方祖母綠形 直徑2×高×4.00×0.0025
方形 平均寬度2×高×4.00×0.0024
水滴形 直徑2×高×4.00×0.0018
馬眼形 直徑2×高×4.00×0.0017
心形 直徑2×高×4.00×0.0021
注意:以上公式是建立在腰中等厚度,亭部不突出,對稱形較好的基礎上的。較厚的腰可能需要一個達10%的修正(修正重量=原始重量+原始重量×10%),突出的亭部可能需要18%的修正,不對稱的外形可能需要10%的修正。
紅寶石的佩戴
[編輯本段]
紅寶石的紅色給人們以溫和的感覺屬於暖色調。與服飾搭配時,可以選擇一些簡潔大方和高雅的服飾,而且年輕人的性格都比較活潑和開朗,佩戴紅藍寶飾品會給人熱情洋溢的感覺,象徵著生命力的旺盛。
除了與服飾搭配,還要根據自己的外貌和體型進行選擇。如果體型屬於較為瘦長的人在選擇紅寶飾品時可以盡量選一些橢圓琢型的紅寶石,這樣可以顯現出一種柔和之美。
紅藍寶石首飾的保養:
(1)在運動或做粗重工作時,不要佩戴紅藍寶石首飾,以免碰撞造成不可補救的損失。
(2)不要把紅寶石首飾與其它首飾隨意放置在同一個抽屜或首飾盒內。因為各種寶石和金屬硬度不同,會因為互相摩擦而導致磨損。
(3)配戴紅寶石首飾時,應注意每月檢查一次,如果有鑲嵌松脫的現象,應及時修理。
(4)同其它的寶石一樣,紅寶石沾上人體分泌的油脂和汗水,便會失去光亮。因此,如果經常佩戴,宜每月清洗一次。
(5)這里特別要提到無邊鑲和微鑲首飾,在日常佩戴中要小心,盡量避免大的碰撞,如發現無邊鑲首飾有掉石現象,不能繼續佩戴,要盡快修理,防止出現大面積寶石脫落。
清洗紅寶石首飾:
(1)用性質溫和的肥皂水及軟毛刷清洗是最簡便的清潔方法。
(2)清洗後的首飾,可放在不含棉絨的毛巾上風干。
(3)用不含蠟質的牙線或牙簽可以清除寶石上及托抓之間的污垢。
(4)切勿使用漂白水。漂白水中的氯會使合金出現坑痕,分解合金,甚至侵蝕焊接處。
(5)忌用含研磨料的洗衣粉、清潔劑和牙膏清洗。
(6)切勿放在清潔劑或酸中清洗。
(7)最好每半年到珠寶店進行一次專業性的「美容檢修」以確保光澤永駐。
(8)無邊鑲和微鑲首飾不能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防止寶石脫落。
如何挑選紅寶石
紅寶石的挑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1)粒度大小:紅寶石粒度越大,其價格越高。
(2)顏色:紅寶石的顏色有多種,最好的是較深的純紅色,其次為微帶紫的紅色,下面依次為較深的粉紅色、紫紅色,略帶棕色的紅色,其它如棕紅色,發黑的紅色、很淺的粉紅色都是較差的紅寶石。另外從檯面觀察紅寶石,在轉動時,應只看到一種顏色為最好,如能看到其它顏色,則說明紅寶石加工時的取向不正確。
(3)火彩:是在光源照射下,紅寶石正面所表現的顏色,它實質上是紅寶石的透明度、切工、顏色的綜合作用的一種體現,一塊好的紅寶石在輕輕轉動時(檯面對著自己),可見內部有很多紅色的小「火苗」在閃爍,對於高質量的紅寶石要求其火彩要佔整個冠部的55%以上。
(4)裂紋:由於紅寶石的裂紋較為普遍,因此挑選時,應盡量挑選裂紋少而細的紅寶石,特別是不要挑選裂紋穿過寶石中心的紅寶石。
5. 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叫什麼名字有圖片最好!!
世界上最早發現金剛石的國家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世界上最大的鑽石是1905年1月21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亞城發現的庫里南鑽石,呈淡天藍色,重量3106克拉,Morgan的名字。
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千年星」(圖)
這張18日得到的照片顯示的是德比爾斯公司的「千年星」鑽石。這顆鑽石重203克拉,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之一。「千年星」鑽石將和其他一些名貴的鑽石一起於6月底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向世人展示。
碧璽,寶石級電氣石的俗稱,英文名稱為Tourmaline,是從古僧伽羅語「Turmali」一詞衍生而來的,意為「混合寶石」。在我國的一些歷史文獻中稱為「砒硒」、「碧璽」、「碧霞希」、「碎邪金」等。
碧璽的來歷,有一段有趣故事:傳說1703年,一個溫暖的夏天,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有幾個小孩在玩荷蘭航海者帶回的石頭。突然,一個小孩發現這些石頭將近處的灰塵和草屑紛紛吸了過去。小孩十分驚奇,便叫他們的父母來看,果然發現這種石頭能吸引或排斥輕物體,如灰塵和草屑等。因此,荷蘭人把它叫做「吸灰石」。直到1768年,瑞典著名科學家林內斯發現了電氣石後,人們才逐漸接受並採納了現在的名稱-碧璽。
碧璽是我國珠寶行業慣用的名稱,在礦物學中屬於電氣石族。化學分子式為XR3Al6B3Si6O27(OH)4,其中X為Na、K、Ca,R為各種金屬離子,R的種類和含量直接影響碧璽的顏色。屬三方晶系。晶體呈復三方柱狀。顏色多種多樣,有無色、玫瑰紅色、粉紅色、紅色、藍色、綠色、黃色、褐色和黑色等,其中以蔚藍色和鮮玫瑰紅色為上品。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一般為1.624-1.644,雙折射率0.018-0.040,色散0.017。具極強的多色性。硬度7-7.5,密度3.06-3.26克/立方厘米。無解理,貝殼狀斷口。碧璽還具有壓電性和熱電性,這也是電氣石名稱的由來。
碧璽與相似寶石的區別。與紅色碧璽相似的寶石有紅寶石、紅色尖晶石、鋰輝石、淡紅色黃玉、紅色綠柱石、淡紫色水晶等。與綠色碧璽相似的寶石有透輝石、祖母綠、綠色綠柱石。與藍色電氣石相似的寶石有藍色尖晶石。碧璽與其區別是:碧璽的稜角處有明顯雙影,氣液包裹體和裂隙較多,二色性強,透明度好,其密度和折光率均有較大差異,雙折射率大。
碧璽的評價與選購。碧璽以顏色、透明度、內部缺陷多少和重量作為評價與選購的依據。選購時注意:碧璽的透明度要好,表面具有玻璃光澤,同一晶體顏色不均勻,內部缺陷(包裹體和裂隙)要少。碧璽具有脆性,佩帶時應注意避免撞擊。
碧璽顏色鮮艷、美麗、多變,透明度高,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目前它是僅次於祖母綠、變石的中檔寶石之一。據記載,清朝慈禧太後的殉葬品中,有一朵用碧璽雕琢而成的蓮花,重量為36.8錢,當時的價值為75萬兩白銀。人們把碧璽定為「十月誕生石」,象徵安樂與和平。
具有寶石級價值的碧璽多產在強烈鈉長石化和鋰雲母化的微斜長石鈉長石偉晶岩的核部。世界上50-70%的彩色碧璽,來自巴西米那斯吉拉斯州的偉晶岩中。還有美國、俄羅斯、斯里蘭卡、緬甸等國也有產出。我國新疆的阿勒泰所產的碧璽,晶瑩剔透,顏色多樣,並有內紅外綠的「西瓜皮」珍品。
鑽石,又稱金剛鑽,礦物名稱為金剛石。英文為Diamond,源於古希臘語Adamant,意思是堅硬不可侵犯的物質。
鑽石的化學成分是碳,這在寶石中是唯一由單一元素組成的。屬等軸晶系。晶體形態多呈八面體、菱形十二面體、四面體及它們的聚形。純凈的鑽石無色透明,由於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現不同顏色。強金剛光澤。折光率2.417,色散中等,為0.044。均質體。熱導率為0.35卡/厘米·秒·度。用熱導儀測試,反應最為靈敏。硬度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礦物,絕對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剛玉的150倍,怕重擊,重擊後會順其解理破碎。一組解理完全。密度3.52克/立方厘米。鑽石具有發光性,日光照射後 ,夜晚能發出淡青色磷光。X射線照射,發出天藍色熒光。鑽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在常溫下不容易溶於酸和鹼,酸鹼不會對其產生作用。
鑽石與相似寶石、合成鑽石的區別。寶石市場上常見的代用品或贗品有無色寶石、無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鋯、鈦酸鍶、釔鋁榴石、釔鎵榴石、人造金紅石。合成鑽石於1955年首先由日本研製成功,但未批量生產。因為合成鑽石要比天然鑽石費用高,所以市場上合成鑽石很少見。鑽石以其特有的硬度、密度、色散、折光率可以與其相似的寶石區別。如:仿鑽立方氧化鋯多無色,色散強(0.060)、光澤強、密度大,為5.8克/立方厘米,手掂重感明顯。釔鋁榴石色散柔和,肉眼很難將它與鑽石區別開。所以,選購時要牢記鑽石的鑒定特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莫桑鑽:和鑽石極為相似,是最新的鑽石模仿品--合成碳化硅。是美國C3公司投資4500萬美元開發、研究,1998年6月推出的世界專利產品。其化學成分為SiC,近於無色,折光率2.56-2.69,色散0.104,雙折射率0.043,硬度9.25,密度3.22克/立方厘米。檢測方法:熱導儀區分不開鑽石和莫桑鑽,必須用美國C3公司590型無色碳化硅/鑽石檢測儀鑒別。用二碘甲烷(密度3.32克/立方厘米)液測,莫桑石上浮,鑽石下沉。還可以用放大鏡觀察包裹體和火燒法進行輔助鑒定。
克拉與鑽石大小之相約對照
鑽石的評價與選購,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
(1)顏色:以無色為最好,色調越深,質量越差。具有彩色的鑽石,如:紅、粉紅、綠、藍色等,又屬於鑽石中的珍品,價格昂貴。
(2)瑕疵:應在十倍顯微鏡下仔細觀察鑽石潔凈程度,瑕疵越多,所在位置越明顯,則質量越差,價格也相應地要降低。
(3)重量:鑽石的價格與重量的平方成正比,重量越大,價值越高。
(4)切工:應按標准比例切磨而成標准圓鑽型。比例不合適,鑽石會不出「火「,則價格下降。如果表面有琢磨的細紋和人工損傷,其價格也會下降。
鑽石居世界五大珍貴高檔寶石之首,素有「寶石之王」、「無價之寶」的美譽。國際寶石界定鑽石為「四月誕生石」。世界上最早發現金剛石的國家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世界上最大的鑽石是1905年1月21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亞城發現的庫里南鑽石,呈淡天藍色,重量3106克拉,近似一個男人的拳頭。被琢磨成大小不等的105粒鑽石,其中最大的一粒「非洲之星」重530.2克拉,鑲在英王愛德華七世的權杖上。我國最著名的一顆大鑽石叫「常林鑽石」,重量158.78克拉,1977年12月21日,山東省臨沭縣岌山鎮常林村的一位女社員魏振芳,在耕地時發現的。
寶石級金剛石多富集於砂礦或金伯利岩和鉀鎂煌斑岩岩筒中。世界上最著名的鑽石產地有澳大利亞、南非、扎伊爾、波札那、俄羅斯等國。中國的遼寧、山東、湖南等省均有產出。
紅寶石的英文名稱為Ruby,源於拉丁文 Ruber,意思是紅色。紅寶石的礦物名稱為剛玉。
紅寶石的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鋁(Al2O3),因含微量元素鉻(Cr3+ )而成紅至粉紅色。屬三方晶系。晶體形態常呈桶狀、短柱狀、板狀等。集合體多為粒狀或緻密塊狀。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折光率1.76-1.77,雙折射率0.008-0.010。二色性明顯,非均質體。有時具有特殊的光學效應-星光效應,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反射出迷人的六射星光,俗稱「六道線」。硬度為9,密度3.95-4.10克/立方厘米 。無解理,裂理發育。紅寶石在長、短波紫外線照射下發紅色及暗紅色熒光。
紅寶石與相應紅色寶石的區別。與紅寶石相似的天然紅色寶石有紅色尖晶石、紅色碧璽、紅色綠柱石、鎂鋁榴石、淺紅色黃玉。相似的人造寶石有合成紅寶石和紅色玻璃。其特點如下:紅色尖晶石顏色均勻,呈大紅、正紅色,晶形為八面形,均質體,偏光器下黑暗。紅色碧璽呈粉紅色,長柱狀晶形,硬度、密度、折光率均低於紅寶石。紅色綠柱石呈紅色,六方柱狀晶形,非均質體,硬度、密度均低於紅寶石。合成紅寶石紅色均勻,內部缺陷少,無暇,包體少,紫外線下熒光較天然紅寶石強。
紅寶石的評價與選購。紅寶石的首要評價與選購因素是顏色,其次是重量、透明度和凈度。一般來說,顏色純正,顆粒大,透明,無或極少包裹體與瑕疵,加工精細,各部分比例勻稱的刻面紅寶石為上等品。緬甸紅寶石,多呈鴿血紅,色勻,透明度大,粒大,極少瑕疵與裂紋。斯里蘭卡紅寶石,色淺,主要品種是星光紅寶石。泰國尖竹紋紅寶石,深紅色,顏色不太鮮艷,比較潔凈。紅寶石具有脆性,怕敲擊、摔打,佩帶時應該注意。
藍寶石的英文名稱為Sapphire,源於拉丁文Spphins,意思是藍色。藍寶石的礦物名稱為剛玉,屬剛玉族礦物。目前寶石界將紅寶石之外,其餘各色寶石級剛玉統稱為藍寶石。
藍寶石的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鋁(Al2O3),因含微量元素鈦(Ti4+)或鐵(Fe2+)而呈藍色。屬三方晶系。晶體形態常呈筒狀、短柱狀、板狀等,幾何體多為粒狀或緻密塊狀。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澤。折光率1.76-1.77,雙折射率0.008,二色性強。非均質體。有時具有特殊的光學效應-星光效應。硬度為9,密度3.95-4.1克/立方厘米。無解理,裂理發育。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產生美麗的六射星光,被稱為「星光藍寶石」。
藍寶石可以分為藍色藍寶石和艷色(非藍色)藍寶石。顏色以印度產「矢車菊藍」為最佳。據說藍寶石能保護國王和君主免受傷害,有「帝王石」之稱。國際寶石界把藍寶石定為「九月誕生石」,象徵慈愛、忠誠和堅貞。藍寶石是世界五大珍貴高檔寶石之一。
藍寶石與相似藍色寶石、合成藍色寶石的區別。與其相似的藍色寶石有藍色尖晶石、藍色碧璽、藍鋯石、藍錐礦、藍晶石、堇青石等。與其相似的合成寶石有合成藍寶石、合成尖晶石、含鈷藍玻璃。藍色尖晶石:顏色均一,微帶灰色,晶體呈八面體,均質體,無二色性。藍色碧璽:顏色為帶綠藍色,晶體為復三方柱狀,硬度、密度、折光率都較藍寶石低,二色性極明顯,雙折射率大。藍鋯石:經加熱處理的鋯石,顏色鮮艷,色散強,雙折射率高。合成藍寶石:顏色均一,潔凈,包裹體稀少,有圓氣泡,均質體。
藍寶石的評價與選購。藍寶石的評價與選購因素是顏色、重量、透明度和凈度。藍寶石的最大特點是顏色不均勻,聚片雙晶不發育,二色性強。緬甸地區產的藍寶石,呈鮮艷的藍色(含鈦致色),因含包裹體,可產生六射或十二射星光。印度克什米爾藍寶石,呈矢車菊藍色,是微帶紫的靛藍色,顏色鮮艷,屬優質藍寶石。斯里蘭卡、泰國、中國、澳大利亞產的藍寶石也各具特色。藍寶石具有脆性,佩帶時應避免摔打、磕碰。
鋯石,亦稱「鋯英石」,日本稱之為「風信子石」,英文名稱為Zircon。其來源一說可能是在阿拉伯文「Zarkun「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原意是「辰砂及銀朱」;另一說認為是來源於古波斯語「Zargun」,意即「金黃色」。第一次正式使用「Zircon」是在1783年,用來形容來自斯里蘭卡的綠色鋯石晶體。
鋯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鋯,化學分子式為Zr[SiO4],除主要含鋯外,還常含鉿、稀土元素、鈮、鉭、釷等。鋯石按成因分為高型鋯石和低型鋯石。寶石學中依據鋯石中放射性元素影響折光率、硬度、密度的程度將它分為「高型」、「中間型」、「低型」三種。鋯石屬四方晶系。晶體形態呈四方柱和四方雙錐組成的短柱狀晶形,集合體呈粒狀。質純者無色,含雜質者顏色為紅、黃、藍、紫、褐色等,最佳的顏色是無色透明的紅色和藍色。具金剛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條痕白色。折光率「高型」1.925-1.984,「低型」1.780-1.815。雙折射率「高型」0.059,「低型」0.005。「高型」色散較強,為0.04。硬度「高型」7-7.5,「低型」6。密度「高型」4.6-4.8克/立方厘米,「低型「3.9-4.1克/立方厘米。具較強的脆性。紫外線照射下,「高型」鋯石呈紅色熒光。
按顏色可將高型鋯石進一步劃分為:無色、藍色、紅色、棕色、黃色、綠色鋯石等。由於鋯石的光澤強,色散度高,硬度較大,常用於製作鑽石的代用品。已成為中低檔寶石的佼佼者。
鋯石與相似寶石的區別。鋯石易與鑽石、榍石、人造金紅石相混。它們的區別是:鑽石是均質體,在偏光鏡中黑暗,硬度大;榍石、人造金紅石的雙折射率、色散度均比鋯石高,往往出現「火彩」。
鋯石的評價與選購。主要依據因素是顏色、凈度、切磨的款式和重量。鋯石的最為流行的顏色為無色和藍色,以藍色者價值較高。無色鋯石:是寶石級鋯石的最優質品種,因其色散度高,透明無色,常用做鑽石的代用品。藍色鋯石:是鋯石的優質品種,價值最高,以鮮艷的藍色,透明無暇和高的色散倍受人喜愛。鋯石性脆,硬度比鑽石低的多,當做飾品佩帶時必須小心。
在西方人看來,佩帶紅鋯石可以起到催眠作用,可以驅走瘟疫,戰勝邪惡。現今有些國家把鋯石和綠松石一起作為「十二月誕生石」,象徵成功和必勝。高型鋯石是岩漿早期結晶的礦物,不含或少含放射性元素,對人體無害。世界上最著名的藍色鋯石,重208克拉,現珍藏於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
寶石級鋯石多產於變質岩、玄武岩中。世界上寶石級鋯石主要產於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澳大利亞等國。我國的華南、華北、華東也有產出。
祖母綠的英文名稱為Emerald,起源於古波斯語,後演化成拉丁語Smarags,大約在公元16世紀左右,成為今天英文名稱。祖母綠又叫「呂宋綠」、「綠寶石」。古希臘人稱祖母綠是「發光」的「寶石」。
祖母綠是一種含鈹鋁的硅酸鹽,其分子式為Be3Al2[Si6O18],屬於綠柱石家族中最「高貴」的一員。屬六方晶系。晶體單形為六方柱、六方雙錐,多呈長方柱狀。集合體呈粒狀、塊狀等。翠綠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雙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顯。非均質體。硬度7.5,密度2.63-2.90 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貝殼狀斷口。具脆性。X射線照射下,祖母綠發很弱的純紅色熒光。
祖母綠與相似的天然綠色寶石、合成祖母綠、贗品的區別。與其相似的天然綠色寶石有螢石、綠碧璽、磷灰石、翡翠、綠色藍寶石、含鉻釩鈣鋁榴石;人造祖母綠及仿製品有合成祖母綠、綠柱石三層石、箔襯祖母綠、注油祖母綠等。其區別如下:螢石,微帶藍的綠色,均質體,硬度小,為4,密度3.18 克/立方厘米,大於祖母綠,熒光淺藍色。綠碧璽,深藍色綠碧璽處理後改為純正的綠色,二色性明顯,雙折射率高,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帶藍的淺綠磷灰石,有藍的色調,硬度較小,為5,折光率較大,為1.632-1.667,紫外線下發磷光。翡翠,優質半透明翠綠色翡翠較似祖母綠,但翡翠具有纖維交織結構,有較細的纖維,祖母綠無此結構。含鉻釩鈣鋁榴石,翠綠色,均質體,強的亞金剛光澤。合成祖母綠,助熔劑生長法和水熱法合成,顏色濃艷,紫外線下有較強的紅色熒光,濾色鏡下呈鮮明的紅色。還有綠柱石三層石、箔襯祖母綠、注油祖母綠等經仔細觀察和鑒定均可與祖母綠相區別。
祖母綠的評價與選購。祖母綠的評價與選購的依據是顏色、透明度、凈度和重量。天然祖母綠主要有哥倫比亞祖母綠、烏拉爾祖母綠、巴西祖母綠和辛巴威祖母綠等。顏色多呈透明、鮮艷的翠綠色、淡黃綠色等。外貌柔絨狀,包裹體常見。在偏光器中明亮,轉動360度時有四次明暗變化,為非均質體。二色鏡下多色性不明顯。濾色鏡下呈粉紅色。祖母綠較脆,怕高溫,遇火會褪色,在高溫下容易炸裂,佩帶和保存時要十分注意。
貓眼石(Cat』s eye),即「貓兒眼」、「貓睛」、「貓精」。貓眼石又稱東方貓眼,是珠寶中稀有而名貴的品種。由於貓眼石表現出的光現象與貓的眼睛一樣,靈活明亮,能夠隨著光線的強弱而變化,因此而得名。這種光學效應,稱為「貓眼效應」。
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很多。寶石學界把具有貓眼效應的金綠寶石稱之為貓眼石,一般所說的貓眼石指的是金綠貓眼寶石,而其它具有貓眼效應的寶石,必須在「貓眼」二字之前加上寶石的名稱,如海藍寶石貓眼、電氣石貓眼等。
貓眼石在礦物學中是金綠寶石(Chrysoberyl)中的一種,屬尖晶石族礦物。金綠寶石是含鈹鋁氧化物,化學分子式為 BeAl2O4。屬斜方晶系。晶體形態常呈短柱狀或板狀。貓眼石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如蜜黃、褐黃、酒黃、棕黃、黃綠、黃褐、灰綠色等,其中以蜜黃色最為名貴。透明至半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澤。折光率1.746-1.755,雙折射率0.008-0.010 。二色性明顯,色散0.015,非均質體。硬度8.5,密度3.71-3.75 克/立方厘米。貝殼狀斷口。
貓眼石與其它相似寶石貓眼、人造貓眼的區別。自然界能產生貓眼效應的寶石還有碧璽、綠柱石、磷灰石、石英藍晶石等,但是都不如金綠貓眼珍貴。碧璽貓眼:硬度較小,為7-7.5,密度3.06克/立方厘米, 折光率1.624-1.644。石英貓眼:硬度低,6.5左右,密度小,為2.78克/立方厘米,折光率小,為1.44。人造貓眼:由人工玻璃纖維造成的貓眼石,有褐黃色、藍色和紅色。但是人造貓眼石在弧形頂端同時出現2-3條亮帶,天然貓眼石僅出現一條亮帶。用放大鏡觀察可看見人造貓眼石有六邊形蜂窩狀結構,硬度低,為5左右,密度小,為2.46克/立方厘米,折光率1.44。
貓眼石的評價與選購。貓眼石的評價是從顏色、眼線的位置、寶石的形狀、重量等因素考慮。優質的貓眼寶石,貓眼線要細而窄,界限清晰;眼要張閉靈活,顯活光;貓眼顏色要與背景形成鮮明對比;並且貓眼線要位於弧面中央。選購時要根據鑒定特徵把貓眼石與其它寶石貓眼、人造貓眼區別開,買到貨真價實的貓眼石。
在東南亞一帶,貓眼石常被認為是好運氣的象徵,人們相信它會保護主人健康長壽,免於貧困。貓眼石常被人們稱為「高貴的寶石」。它和變石一起屬於世界五大珍貴高檔寶石之一。英國的寶石收藏家霍普珍藏著一塊著名的貓眼石,這塊寶石被雕成象徵祭壇的形狀,頂上有一火把,整個寶石呈球形,直徑約為1-1.5英寸。貓眼石主要產於氣成熱液型礦床和偉晶岩岩脈中。世界上最著名的貓眼石產地為斯里蘭卡西南部的特拉納布拉和高爾等地,巴西和俄羅斯等國也發現有貓眼石,但是非常稀少。
6. 好翡翠的標準是什麼
? 好的翡翠有八個條件或標准即: ①綠要正不偏藍, ②綠色要分布均勻, ③水要好, ④雜質少, ⑤裂綹少, ⑥」種」要老, ⑦翡翠的綠色重量應大於5克拉以上者, ⑧做工要有文化內涵,精美新奇。 好的翡翠原料除以上條件外,原料內還須應有做標准戒面地團塊狀正綠。翡翠的綠是什麼元素所致? 翡翠的翠綠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其內含有萬分之幾的三氧化二鉻所致。翡翠除綠色最可貴外,還產生藍、黃綠、藍綠、紫、紅、黃、黑等色,它們的致色元素大多為,鐵、錳、釩、鐵等。但這幾種致色元素對鉻所產生的綠來說,是有害元素,對綠色調產生致藍致灰的影響。什麼顏色的翡翠最好? 單從顏色好壞等次之分上講,翡翠最好的顏色為,祖母綠色、翠綠色、蘋果綠色、黃秧綠色為最上等。以下依次為藍綠色、紫羅藍、紅翡、黃綠色、黃色、藍色、灰藍等。四五種顏色的翡翠飾品稱五彩玉,也十分稀見。但這色彩一定要與翡翠的綠及好的水種底結合起來,並要少雜質裂綹才能價值連城。 影晌翡翠綠好壞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影響翠綠的因素為透明度即水的好壞,透明度好能襯映翡翠的地麗潤亮來,價值就高,此外雜質、有窯元素如鐵、鈕、鐵等能使翡翠偏藍色調並使底發灰,甚至發黑影響價值。再者納長石、角閃石、沸石、霞石、鉻鐵礦及鐵的氧化物的存在能使其翡翠內產生白棉黑點黑塊等也是有害礦物。翡翠的綠色愈均勻純凈,其內鎂與鈣的含量也會隨之增高。質量好的翡翠是多次地質動力作用及熱液活動改造所造就的。與翡翠顏色相同的寶石有哪些? 與翡翠顏色相同的寶玉石很多,但它們的綠色調是明顯不同的,肉眼即可識別。另外它們的比重硬度折射率吸收光譜等物理光學性能差別很大,易於鑒別。有如下品種: 祖母綠〈綠寶石〉、翠榴石(鈣鐵石榴子石),綠柱石〈海藍寶石內的綠色品種),坦桑石(黝簾石〉、水鈣鋁榴石、葡萄石、符山石(加州石)、綠鉛石、綠水晶、綠色榍石、綠色電氣石、綠色橄欖石、天河石(長石類)、東陵石、澳洲玉(綠玉髓),還有一種含釩氮化合物的透明綠石榴子石等。 什麼是翡翠的三十六水、七十二豆(綠)、一百零八藍? 周經綸先生所指翡翠的三十六水、七十二豆(綠〉,一百零八藍,是用來說明水底種色的變化十分復雜,種類繁多、較難鑒別。並不是要把翡翠的三十六水、七十二豆(綠〉、一百零八藍,一一劃分出來供我們鑒別使用。 實際上這是明清時代幫會組織"天地會"、"洪幫"等組織的幫會語言,把它用於翡翠的水色種底的對比上,說明翡翠質量變化的復雜性。因為三十六天里、七十二地煞,合計一百零八天地。僅此而已。若人們一定要去鑽研翡翠的三十六水、七十二豆、一百零八藍的話,將鑽進牛角尖里去,一事無成。
7. 大家覺得榍石值錢嗎
鋯石易與鑽石、榍石、人造金紅石相混。它們的區別是:鑽石是均質體,在偏光鏡中黑暗,硬度大;榍石、人造金紅石的雙折射率、色散度均比鋯石高,往往出現"火彩"。
榍石的名字起源希臘文的「楔」,這是根據她的水晶體的形狀命名的,因為含有礦物質鈦,所以人們有時候也根據其礦物質性質稱之為「鈦石」
這也是世界最新也極稀少的寶石品種,此石有特殊的光處理能力,她能把所接受的光束吸收成碎片形成光怪陸離的顏色。典型的寶石「火」或「光偏差」。在這一點上榍石比鑽石更優異。這一特徵與她的多色形(不同角度觀看呈現不同色彩)結合,其顏色的變化流轉就異常豐富。通常的色彩為綠色、黃綠色,偶爾也有粉紅色、黑色和巧克力色,呈現明亮的彩虹效果。
榍石有華美的外表,光散射高過鑽石,火焰強烈、色影獨特、多色性強、雙折射且外表光滋細膩,由於有很好的光捕捉效果,製成耳環或掛墜會閃閃發光。雙折射是她的重要特點,這一特徵意味著她吸收光線後,能將其劈開並分成兩條射線,因此,其底面就呈現朦朧的雙像,美麗異常,如同鋯石的雙視效果。由於其硬度與鑽石相同,拋光加工的難度也幾乎使她「聲名狼藉」,實在難以加工,拋光一粒上等的榍石可以成就一名寶石工匠的巨大名聲。我們的切割師們總是小心翼翼地拋光榍石,以保證她們得以最大化地呈現自然效果所產生的美,大於一克拉的潔凈榍石極其稀有。
8. 好翡翠的標準是什麼
好翡翠的標準是什麼?
好的翡翠有八個條件或標准即:
①綠要正不偏藍,
②綠色要分布均勻,
③水要好,
④雜質少,
⑤裂綹少,
⑥」種」要老,
⑦翡翠的綠色重量應大於5克拉以上者,
⑧做工要有文化內涵,精美新奇。
好的翡翠原料除以上條件外,原料內還須應有做標准戒面地團塊狀正綠。翡翠的綠是什麼元素所致?
翡翠的翠綠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其內含有萬分之幾的三氧化二鉻所致。翡翠除綠色最可貴外,還產生藍、黃綠、藍綠、紫、紅、黃、黑等色,它們的致色元素大多為,鐵、錳、釩、鐵等。但這幾種致色元素對鉻所產生的綠來說,是有害元素,對綠色調產生致藍致灰的影響。什麼顏色的翡翠最好?
單從顏色好壞等次之分上講,翡翠最好的顏色為,祖母綠色、翠綠色、蘋果綠色、黃秧綠色為最上等。以下依次為藍綠色、紫羅藍、紅翡、黃綠色、黃色、藍色、灰藍等。四五種顏色的翡翠飾品稱五彩玉,也十分稀見。但這色彩一定要與翡翠的綠及好的水種底結合起來,並要少雜質裂綹才能價值連城。
影晌翡翠綠好壞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影響翠綠的因素為透明度即水的好壞,透明度好能襯映翡翠的地麗潤亮來,價值就高,此外雜質、有窯元素如鐵、鈕、鐵等能使翡翠偏藍色調並使底發灰,甚至發黑影響價值。再者納長石、角閃石、沸石、霞石、鉻鐵礦及鐵的氧化物的存在能使其翡翠內產生白棉黑點黑塊等也是有害礦物。翡翠的綠色愈均勻純凈,其內鎂與鈣的含量也會隨之增高。質量好的翡翠是多次地質動力作用及熱液活動改造所造就的。與翡翠顏色相同的寶石有哪些?
與翡翠顏色相同的寶玉石很多,但它們的綠色調是明顯不同的,肉眼即可識別。另外它們的比重硬度折射率吸收光譜等物理光學性能差別很大,易於鑒別。有如下品種:
祖母綠〈綠寶石〉、翠榴石(鈣鐵石榴子石),綠柱石〈海藍寶石內的綠色品種),坦桑石(黝簾石〉、水鈣鋁榴石、葡萄石、符山石(加州石)、綠鉛石、綠水晶、綠色榍石、綠色電氣石、綠色橄欖石、天河石(長石類)、東陵石、澳洲玉(綠玉髓),還有一種含釩氮化合物的透明綠石榴子石等。
什麼是翡翠的三十六水、七十二豆(綠)、一百零八藍?
周經綸先生所指翡翠的三十六水、七十二豆(綠〉,一百零八藍,是用來說明水底種色的變化十分復雜,種類繁多、較難鑒別。並不是要把翡翠的三十六水、七十二豆(綠〉、一百零八藍,一一劃分出來供我們鑒別使用。
實際上這是明清時代幫會組織"天地會"、"洪幫"等組織的幫會語言,把它用於翡翠的水色種底的對比上,說明翡翠質量變化的復雜性。因為三十六天里、七十二地煞,合計一百零八天地。僅此而已。若人們一定要去鑽研翡翠的三十六水、七十二豆、一百零八藍的話,將鑽進牛角尖里去,一事無成。
9. 鋯石和鑽石有哪些區別
鋯石,亦稱「鋯英石」,日本稱之為「風信子石」,英文名稱為Zircon。其來源一說可能是在阿拉伯文「Zarkun」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原意是「辰砂及銀朱」;另一說認為是來源於古波斯語「Zargun」,意即「金黃色」。第一次正式使用「Zircon」是在1783年,用來形容來自斯里蘭卡的綠色鋯石晶體。
鋯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鋯,化學分子式為Zr[SiO4],除主要含鋯外,還常含鉿、稀土元素、鈮、鉭、釷等。鋯石按成因分為高型鋯石和低型鋯石。寶石學中依據鋯石中放射性元素影響折光率、硬度、密度的程度將它分為「高型」、「中間型」、「低型」三種。鋯石屬四方晶系。晶體形態呈四方柱和四方雙錐組成的短柱狀晶形,集合體呈粒狀。質純者無色,含雜質者顏色為紅、黃、藍、紫、褐色等,最佳的顏色是無色透明的紅色和藍色。具金剛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條痕白色。折光率「高型」1.925-1.984,「低型」1.780-1.815。雙折射率「高型」0.059,「低型」0.005。「高型」色散較強,為0.04。硬度「高型」7-7.5,「低型」6。密度「高型」4.6-4.8克/立方厘米,「低型」3.9-4.1克/立方厘米。具較強的脆性。紫外線照射下,「高型」鋯石呈紅色熒光。
按顏色可將高型鋯石進一步劃分為:無色、藍色、紅色、棕色、黃色、綠色鋯石等。由於鋯石的光澤強,色散度高,硬度較大,常用於製作鑽石的代用品。已成為中低檔寶石的佼佼者。
鋯石與相似寶石的區別。鋯石易與鑽石、榍石、人造金紅石相混。它們的區別是:鑽石是均質體,在偏光鏡中黑暗,硬度大;榍石、人造金紅石的雙折射率、色散度均比鋯石高,往往出現「火彩」。
鋯石的評價與選購。主要依據因素是顏色、凈度、切磨的款式和重量。鋯石的最為流行的顏色為無色和藍色,以藍色者價值較高。無色鋯石:是寶石級鋯石的最優質品種,因其色散度高,透明無色,常用做鑽石的代用品。藍色鋯石:是鋯石的優質品種,價值最高,以鮮艷的藍色,透明無暇和高的色散倍受人喜愛。鋯石性脆,硬度比鑽石低的多,當做飾品佩帶時必須小心。
在西方人看來,佩帶紅鋯石可以起到催眠作用,可以驅走瘟疫,戰勝邪惡。現今有些國家把鋯石和綠松石一起作為「十二月誕生石」,象徵成功和必勝。高型鋯石是岩漿早期結晶的礦物,不含或少含放射性元素,對人體無害。世界上最著名的藍色鋯石,重208克拉,現珍藏於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
寶石級鋯石多產於變質岩、玄武岩中。世界上寶石級鋯石主要產於斯里蘭卡、緬甸、柬埔寨、澳大利亞等國。我國的華南、華北、華東也有產出。
鑽石,金剛石(學名),又稱金剛鑽,鑽石,英文為Diamond,源於古希
臘語
Adamant,意思是堅硬不可侵犯的物質。金剛石硬度很大,這里的
硬度指的是磨氏硬度(非抗擊性),硬度為10,是目前已知最硬的
礦物,絕對硬度是石英的1000倍,剛玉的150倍,怕重擊,重擊後
會順其解理破碎。它的密度3.52克/立方厘米,D=3.2。強金剛光
澤。折光率很高:2.417,色散中等,為0.044。均質體。熔點高於
3550℃,沸點為4827℃,不導電。熱導率為0.35卡/厘米·秒·度
。用熱導儀測試,反應最為靈敏。一組解理完全。鑽石具有發光性
,日光照射後 ,夜晚能發出淡青色磷光。X射線照射,發出天藍色
熒光。鑽石的化學性質很穩定,在常溫下不容易溶於酸和鹼,酸鹼
不會對其產生作用。
閃耀著六射星光的天然藍寶石"亞洲之星」重330克拉,緬甸產,世界著名珍寶,現藏於美國華盛頓斯密森博物館
英王權杖,1661年英王查理二世舉行加冕典禮
時製成。1910年,在權杖上端加鑲了世界最大的鑽石「非洲之星第
二」。它形似水滴,重達530.2克拉。
噩運之鑽「希望」重45.52克拉,深藍色,世界著名珍寶。
金綠石貓眼——在1991年拍賣會中以六萬五千元成交。
世紀鑽石,重273克拉,僅次於克利蘭一叫二號。1980年在南非發現,原石重599克拉。以過專業切磨師耗用三年的時間,精心研究琢磨。
英國國王冠,上鑲有著名的「黑王子紅寶石」(王冠中部正中,紅色)世界第二大鑽石「非洲之星第二」(王冠下部正中,比黑王子紅寶石大)和聖愛德華藍寶石(王冠頂部十字架中心)。王冠上共鑲有4粒紅寶石,11粒祖母綠,16粒藍寶石,227粒珍珠和超過2800粒大大小小的鑽石。
世界最大的有色鑽石。原石890克拉,切磨出407.48克拉的梨形鑽。在1988年拍賣會中以1250萬美元成交。
鑽石的堅定方法
鉛筆鑒定法
將鑽石用水潤濕後,用鉛筆在它上面刻劃一下,
真鑽石的表面不會留下鉛筆劃過的痕
跡。水晶、玻璃、電氣石等透明的假鑽石則會留下痕跡。
鋼筆鑒定法
將一支鋼筆蘸上墨水後在鑽石上畫線條、真鑽石在放大鏡下的線條
有一個個小圓點組成。
刻畫鑒定法
鑽石的硬度都很強,用刀片等難以在上面留下刻痕。
此外,用鑽石在玻璃上輕輕劃一下,
會留下一條較明顯的白痕。假鑽石則皆無此
類現像。
滴水鑒定法
將鑽石的上部小平面拭擦乾凈,用牙簽的末端沾一滴水滴在它上面
,真鑽石上的水滴會呈現中等程度的小圓水滴形狀。假鑽石上的水
滴則會很快散開。
光性鑒定法
真鑽石具有單折光性,有光芒四射、耀眼生輝的特徵,放在手上則
看不到紋。以水晶等冒充的假鑽石,其色散差、折光率低,透過水
晶等可見手紋。
最後,根椐鑽石的導熱性最大這一特點,利用鑽石熱導儀進行檢測
,如果是天然品,可使熱導儀發出蜂鳴叫,並亮紅燈,這是鑒定鑽
石最准確且簡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