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冠軍賽鴿特點
的鑒鴿的八種方法是:一驚,二看,三量,四拉,五掂,六壓,七掰,八摸, 一驚。
一驚:在鑒鴿前,我是從不急於先伸手捉鴿的。我喜歡站在裝有五六羽鴿子的鴿籠前,採用突然用手一揮、雙手擊掌,用腳跺地或用紅布條揮動予以驚嚇的方法,觀察鴿子在突然受驚後的表現。優秀的賽鴿總能處驚不亂,體現出與眾不同的大將風范,在受驚嚇後僅僅是腳稍稍移動幾下或眨動幾下眼皮。而受驚嚇就慌亂,心理素質較差。有興趣的鴿友,當你有機會參加市級每年一次的信鴿品評(參評鴿都是各賽級進入前6名的優秀鴿)時,或有幸親臨公棚賽決賽後拍賣前在籠中公開展示拍賣鴿現場時,競賽前抓鴿,有的賽鴿一入鴿籠就亂跳亂撞亂鑽的較差,佔住一個角落,不慌不忙地養精蓄銳,這種賽鴿已意識到將要作賽而在作準備了。
二看。先看鴿子的長相,看是否具有靈氣。現在所養的信鴿是因為經過數百年一代一代地淘汰、訓放、提煉和培育,使信鴿本身應具備的素質和靈氣逐步提高。具有一對「聰明相」、有靈氣的賽鴿就是一羽優秀的好鴿,一看上去就呆頭呆腦的鴿子,你絕對不要對它抱有希望。其次,看鴿子的體型。用於短程競翔的賽鴿,體型中等或稍大些,前胸要寬、滿、凸,顯得很飽滿體型不必修長,要短而勻稱,從正面看,其型如上底較寬、下底窄的梯形,從側面看,其型如正三角的一半,從上面看,其型如一個正三角形。用於遠距離或超長距離競翔的賽鴿,中等為宜,體型要修長勻稱,從正面看,其型如上底略寬於下底、其高稍長的梯形,從側面看,其型如等腰三角形的一半,從上面看,其型如底高稍長的等腰三角形要看眼砂的結構、色素深淺、堆積狀況、粗細及瞳孔收縮等賽鴿型眼睛,我偏愛圈明砂清、盪前角幅度大且有缺口、瞳孔在陽光下收縮頻率快且小而又圓的鴿子。對種鴿型眼睛,黃色的眼志圈、窄、亮、呈橙黃色,眼砂堆積有明顯層次感,瞳孔收縮有規律;砂眼的眼志圈要亮、寬、白眼砂的堆積由內到外猶如盆地那樣有層次感和立體感。
三量。一鴿抓在手,量一量龍骨的長短和龍骨與恥骨(蛋門)之間的距離。龍骨的長短應和鴿子的體型大小比例適當,以中等體型鴿為例,其龍骨的長度在7cm左右為宜,上下偏差在1cm以內,過長或過短都是比例失當。龍骨末端與恥骨之間的距離,用中指去量,約在一指半以內,人的中指前端的寬度,一般為l.5cm左右,即一指半約為2.2cm.不論雌雄鴿,恥骨靠得要緊,細摸恥骨較硬且有一邊略向內彎。賽鴿在作長距離飛行時,除了要承受空氣的壓力,還必須加快振翅頻率產生升力而克服地球的引力,在作劇烈飛翔運動時,體內會產生強大的擴張力。沒有堅實的骨骼就承受不了這種壓力。
四拉。將鴿子翅膀最大限度地拉開,再迅速鬆手放回,拉開時感到緊而有力,有股韌勁,松開時感到回收迅速有力,富有彈性,說明翅膀的肌肉較為發達,發達的肌肉是增加振翅頻率的前提。其次,看鴿子翅膀的主羽、副羽是否齊整,若整個翅膀的羽面形成如鵝毛扇那樣略向里凹的扇面,其拍打形成的風量大,沖力強,速度則快;再次,要看翅膀的十根主羽的長度、寬度、厚薄度,較長較寬且又較薄的為最佳,若主羽最外端的三根主羽羽頭齊且圓,那是最好的。
五掂。鴿子握在手,將握鴿的手相對松開,掂一掂手中鴿子的體重是否與其體型的太小相吻合。人們根據人的身高測算出標准體重,這是有科學依據的。超過標准體重的,稱為肥胖;低於標准體重的,稱為瘦弱。同樣的道理,若你手中是只中等體型的賽鴿,一般體重應在8—9兩。體重較沉,說明過於嬌生慣養且缺乏應有的訓練量,鴿子是養肥了而不是養壯了,你就必須通過強化訓練、減少脂肪含量較高飼料的投入而予以減肥。我個人是非常不喜歡與體型相比過於肥胖沉手的賽鴿,此類賽鴿,即使能勉強歸巢,速度絕對不會快。若讓它去參加長距離競賽,肯定會客落他鄉。
六壓。將一羽賽鴿緊握於手中,鴿體下面四指握緊,上面的大拇指壓於鴿體的背部,這時鴿子的尾羽會出現兩種情況:其一、鴿子的尾羽仍然緊束不散呈寶劍狀水平或下垂。其二、尾羽散開成扇狀且上翹。我個人偏愛前者。另一種鑒鴿的方法是將鴿子握於手中,手自然地輕松略放且突然往下一沉,此時手中的鴿子也會出現以上兩種情況。我是不喜歡尾羽成扇狀且上翹的鴿子。
七掰。將賽鴿的嘴掰開,看其上齶是否有鋸齒形裂縫,氣管口是否較大,裂縫是否長且窄。我們知道,賽鴿飛翔時,空氣密度越大,阻力越大;飛速越快,阻力也越大。鴿子在競賽飛翔時,除和氣呼吸有關,鴿嘴的開齶、閉齶對呼吸也起到輔助作用。開齶鴿利於賽鴿在飛翔時吸氣呼氣的通暢,且開齶鴿撲翼頻率相對高些,速度相應也快些。通過對我本棚多羽冠、亞軍和長距離快速歸巢鴿的觀看,歸巢後,其上齶均是裂開的,所以,我偏愛開齶鴿。
八摸。賽鴿的龍骨形狀與賽鴿的速度有直接關系。龍骨平或凹時,背部流線較高,造成上面壓強小,下面壓強大,形成上舉力,浮力相應增大,浮力大會降低速度。龍骨較高且凸,上面壓強大,下面壓強小,壓力大而浮力小,飛行困難,欲速則不達。一羽賽鴿的龍骨高低與其體型要適中,呈一定弧度和流線狀,在飛行中遇到的阻力則小,速度則快。我較喜歡手掌略彎微握,龍骨恰好置於四指微握狀況且大拇指恰好在鴿子背部中端的鴿子。另外,摸一摸賽鴿的羽毛,撫摸後手感如絲綢般柔軟且手上留有粉質的,其羽質較好;撫摸後手感粗糙且無粉質,其羽質較差。羽質差的賽鴿逢上雨天,羽毛吸水性強,從而增加體重,不利快速歸巢
B. 信鴿比賽怎樣知道哪只鴿子是冠軍
從放飛到你報道的 時間就是全程所用的 時間 但先回來不一定能先報道 由於每家離放飛地的距離不一樣 用距離除全程以所用時間 可以算出 一分鍾鴿子飛的距離 也就是分速一般以 米/分鍾 計算 誰的分速最大誰的 就是冠軍
C. 中國最牛信鴿有圖片嗎
有,進入中鴿網,查看冠軍鴿圖片。
D. 信鴿冠軍圖片
E. 賽鴿冠軍了有什麼獎狀
就得看你參加的是什麼距離的和參加了什麼項目的...一般的鴿會或是俱樂部
300公里如果是百日環的,就有獎杯和獎狀;如果不是百日環的,你又沒下指定/登記...就什麼都沒有.
400-500-600-700-800-1000-1500公里這幾個距離的比賽,一般都會有錦標/常規賽,就算沒下指定或登記都可以有獎狀和獎杯.至於有沒有獎金,這個得看具體協會...
F. 信鴿冠軍有幾項
國際上對信鴿冠軍的品評和評定的方法大致相同,一般採用十二項評定的辦法。
(1)單鴿冠軍
分300、500、700、1000、1500、2000公里幾個競賽級別,在各自的競賽范圍內,將最先歸巢的賽鴿定為單鴿冠軍,其他依次定為亞軍、季軍。這前三名,又分全國的、賽區的、省、市的和縣(區)的冠軍、亞軍和季軍。
(2)雄組冠軍和雌組冠軍
在單鴿競賽中,又分雄、雌兩個組。在雄鴿中最先歸巢的,為雄鴿組冠軍。同樣,在雌鴿組中最先歸巢的為雌鴿組冠軍。我國都是採用此種方法。
(3)總冠軍
在單鴿競賽中,凡分雌鴿組和雄鴿組的,以分速最高者稱為總冠軍。如雌鴿組冠軍鴿的分速高於雄組冠軍鴿,而這羽雌鴿就是兩組的總冠軍。同樣,如果雄鴿組冠軍鴿的分速高於雌鴿組的冠軍鴿,那麼,這羽雄鴿就是兩組的總冠軍。
(4)綜合冠軍
也稱五關賽冠軍,參賽鴿在連續參加200~500公里等五個項目的競賽中,以五個項目的平均分速最高者而被評出的第一名,稱為綜合冠軍。
(5)賽區冠軍
一是全國賽區冠軍,一是省、市賽區冠軍。全國分四個賽區:東(江蘇、安徽、山東、福建、浙江、上海)、南(四川、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西(新疆、寧夏、甘肅、青海、陝西、西藏)、北(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這四個賽區根據各省、市(含省屬市、縣)上報的賽鴿分速,以最高分速定為賽區冠軍,次之為亞軍,再次之為季軍。省、市賽區冠軍,是各省、市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將幾個縣或幾個區劃分為若干賽區,省、市賽區再根據各縣、區上報的賽鴿分速,以最高分速為賽區冠軍,依次定為亞軍、季軍。
(6)團體冠軍
一是全國團體冠軍,一是省、市團體冠軍。全國團體冠軍分500、700、1000、1500、2000公里等五個競賽級別。在各省、市單鴿賽中,以最先歸巢的10羽賽鴿的平均分速排列名次,取最高分速為冠軍,依次為亞軍、季軍。省、市團體冠軍同樣分500、700、1000、1500、2000公里等五個競賽級別,在各縣、區單鴿賽中,以最先歸巢的10羽賽鴿的平均分速排列名次,取最高分速者定為團體冠軍,依次為亞軍、季軍。
(7)國家冠軍
國際信鴿飼養者協會各成員國(地區)在參加巴塞羅那國際比賽中,凡參賽鴿的分速佔全國第一者,即為國家冠軍。一羽世界冠軍鴿,也必定是國家冠軍鴿。
(8)國際冠軍
由若干個國家(地區)聯合舉行的國際賽決出的冠軍。像巴塞羅那國際賽、馬賽國際賽等就是。
(9)世界冠軍
國際信鴿飼養者協會所屬37個成員國(地區),每兩年在奧地利巴賽羅那舉行一次國際奧林匹克信鴿競賽。分標准級、成績級兩個項目。標准級是各成員國(地區)根據規定資格,選出雌、雄各10羽賽鴿,按品評規則打分,以獲分最高者定為品評冠軍。成績級是由各成員國(地區)選若干羽賽鴿,集中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放出,以最先歸巢的賽鴿定為成績冠軍。這兩個冠軍都稱世界冠軍。
(10)對抗賽冠軍
是由兩個不同地區的鴿會出鴿參賽,最好是以同等羽數從兩個不同的地點同一時間放出,取最先歸巢鴿為冠軍,就叫對抗賽冠軍。
(11)精英賽冠軍
參賽的信鴿,必須是獲得過一個項目正式比賽中的優勝鴿,作為參賽鴿的資格。因此,精英賽就是優勝鴿之間的競賽。在競賽中取分速最高者定為冠軍,就叫精英賽冠軍。這類冠軍,可謂是魁中豪傑了。
(12)鴿王賽冠軍
這是在一個賽季中根據多次比賽的成績評出名次,最高分者為鴿王賽冠軍。例如:比利時全國皇家賽鴿協會長距離鴿王賽,這項比賽看單鴿三次長距離(700~1000公里)全國大賽的成績,得分最高者為冠軍,即是鴿王賽冠軍。
G. 冠軍信鴿的標志在哪裡
這個簡單,帶有這種CHN的腳環的鴿子是參加了中國信鴿協會比賽的鴿子。得了獎的鴿子可以為它的主人贏得一些物資上的獎勵,但喂養信鴿的真正樂趣是絕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因此,這只信鴿一定是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點麻煩,有可能是迷路了,也有可能是受傷了。每次參加信鴿比賽的鴿子都會有一些死在回家的路上,聽起來可能覺得有一點殘酷。如果你有幸撿到它,可以看看它是否受傷,如果是,那麼你最好先為它養好傷再說,不然就這樣放走,恐怕它也難以活著回去。如果它是健康的,那麼你可以為它准備一頓大餐,讓它吃得飽飽的,休息一個晚上,第二天清早將它放飛。
我從小就喂養信鴿,我愛它們,祝它好運!!
H. 信鴿世界冠軍
舉辦了多少屆巴塞羅那世界級信鴿此賽,就有多少個冠軍。
I. 信鴿冠軍是怎樣做出的
一、種鴿身形交配的歸納
1. 在賽鴿運動中,中型或偏小體型賽鴿,常會在中遠程奪冠,對這一普遍規律,資深鴿友都是認同的。怎樣選用身形大小不同的種鴿,才能作育出適飛身形的賽鴿來。
2. 絕對的大與絕對的小的賽鴿,是不常見的。除此之外,我們可將賽鴿大略分為大、中、小三個類型。按照大配大、大配中、大配小、中配大、中配中、中配小、小配大、小配中、小配小的排列,囊括了我們鴿友對種鴿交配身形的九種基本組合。
3. 在四十多年的賽鴿作育探索中,我成百數千次地運用這九種基本組合,作出過數千賽鴿。冠軍就是作育方法是否正確的直接物證。
二、冠軍父母身形合配的理論指導
冠軍父母身形合配,是建立在遺傳科學基礎之上的,用以下遺傳學的理論作為實踐的有效指導。
1. 回歸理論
回歸理論是遺傳科學的基本定理。換成白話說,動物身材的高低、長短都有一條中線。以人為例,大個配大個,多生中等個子;小個配小個,也多生中等個子。如果兩個2米以上的人婚配,代代都生超大個子,後代早就戳破了天;小個子幾代再連生更小的個子,兒孫就會變成了螞蟻。
正是由於回歸定理的作用,黃種人身高基本中線,男在1.68米,女在1.57米左右。賽鴿體形大小也是遵從回歸理論的。
2. 伴性遺傳和限性遺傳規律
復雜的科學理論,難以被大多鴿友理解,但又決定著賽鴿的遺傳。
伴性遺傳規律,以人的遺傳來解釋,更簡單明了。父親的遺傳特徵,會雙向遺傳給女兒和兒子;而兒子更多的顯性遺傳著其母親的特徵;外孫的身上最多的繼承著外祖父的遺傳特徵;同時祖父的遺傳特徵也會在兒子、女兒、孫子、孫女身上凸顯出來。
如色盲,父可傳子,也可由子中斷,傳女則必色盲。
母若色盲,則兒子必為色盲,孫子中斷色盲遺傳,孫女不是色盲,卻為色盲基因攜帶者;女兒本身不色盲,卻為色盲隱性遺傳基因攜帶者,外孫卻又為色盲,外孫女終止色盲遺傳。
伴性遺傳規律又可推出,孟德爾分離規律和分離比規律,有志於研究賽鴿遺傳的話,應去細讀遺傳學形成和發展的基本知識,以指導賽鴿的作育。
三、肥碩母配乾瘦雄是作育冠軍的秘訣
1. 小雄配小雌雖能出中、小體形的幼鴿來,但所出中、小體形的幼鴿,往往肌肉力量稍欠,奪大獎難。
2. 大雄配大雌所出大體形幼鴿,大多垮、松、沉、龍骨厚,易飛短程好天,難飛遠程艱難賽程。所出中體形幼鴿,肌肉多暴漲、量大,多屬訓賽鴿類型,適合反復家訓、隨時調養的家賽;交送公棚難得獎。
3. 中雄配中雌是最不容易掌握的配法,會生出比大配大,所出更松垮的大體形廢鴿來。此配所出小體形鴿,會因小而失力,難得大獎。
4. 易作育出中、小體形適賽鴿的6、7、8、9種配法,較好的配法是,小雄配中雌;更好的配法是,肥碩大母配乾瘦雄。這兩種配法,所出的中小體形賽鴿,多緊、實、飽,力量較足,常常能斬將奪冠,贏得大獎。
俗語道,父好好一坡,母好好一窩。肥碩母對乾瘦雄符合差異性交配的雜交原則,所出中小形適賽幼鴿,多且不說,還常會作出形體縮小如父親,肌肉暴漲如母親;膀羽骨架如父親,力量速度如母親的優勢鴿來。難怪大名鼎鼎的詹森019、蓋比嬌小號都是舉世奪目的小體形黃金種雄,這一點也曾在歐洲著名賽鴿家中屢見。
J. 那麼多的信鴿都回來怎麼知道那個是冠軍
性格的話,如果都回來沒有檢查,哪一個是第一個回來的話,那就沒有辦法確定哪一個是冠軍了,一般情況下,第一個回來的,要特別的記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