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漂亮的圖片素材,盡在圖片資訊網
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梅山豬圖片太湖豬有多少種類
擴展閱讀
創意水果拼盤高清圖片 2025-07-16 01:24:00
送香菜動態圖片 2025-07-16 01:06:59
股票下跌搞笑圖片帶字 2025-07-16 01:05:00

梅山豬圖片太湖豬有多少種類

發布時間: 2022-02-07 00:46:07

㈠ 梅山豬的介紹

梅山豬是我國優良地方品種太湖豬的一個品系,以高繁殖力和肉質鮮美而著稱於世。

㈡ 二花臉和太湖豬的區別一

太湖豬的兩個主要類型介紹如下:識別時主要看外貌特徵

一、梅山豬(又稱四蹄白):

是我國優良地方品種太湖豬的一個品系,以高繁殖力和肉質鮮美而著稱於世。作為世界上產崽冠軍的梅山豬,是遺傳資源中經濟雜交和培育新品種的優良親本。該豬主要適宜於圈養的飼養方式,宜用精、青、輔料適當搭配飼喂,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強分娩護理。

20多年對梅山豬的提純復壯,同時進行有計劃的選育,使梅山豬的質量大幅度提高,種豬不僅遍及國內22個省市,還遠銷法國、美國、日本、朝鮮等10多個國家。

外貌特徵:梅山豬體形小、皮薄、早熟、繁殖力高、泌乳力強、使用年限長和肉質鮮美而著稱於世界。小梅山豬外貌清秀,頭較小,額面皺紋淺而少,耳中等大小、薄而下垂,皮薄毛稀,背腰平直,四肢結實有力,四肢蹄部白色,乳頭排列均勻,乳頭數多為16-18枚。

二、二花臉豬(太湖豬、焦溪豬):

太湖豬為世界著名的高繁殖力豬種,二花臉豬又是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原產於江蘇武進的焦溪舜山腳下,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著名的養豬專家張照教授調查時稱焦溪豬,後經全國豬種資源研究,將異名同歸入太湖豬稱二花臉豬。其特點是產仔數最多,母性好,耐粗飼,肉質鮮美。

外貌特徵:二花臉豬體型中等,毛色全黑、毛稀、皮淺素色或青灰色,頭大額寬,額部多皺褶,耳大而軟遠超過嘴角,嘴筒稍長且微凹,中軀較長,背腰稍軟,腹雖下垂,但較緊湊。四肢粗壯有力,臀略斜,後腿有皺褶,乳頭9-11對,多呈葫蘆型或丁香型

㈢ 太湖豬有哪些主要特徵

體型中等,各類群間有差異。
梅山豬較大,骨骼較粗壯;米豬的骨骼較細致;二花臉豬、楓涇豬、橫涇豬和嘉興黑豬則介於二者之間。頭大額寬,額部皺褶多,耳特大,軟而下垂,被毛黑或青灰。成年體重:公豬128~192千克,母豬102~172千克。繁殖力高,產仔數:初產12頭,三胎以上16頭,排卵數25~29枚。60天泌乳量311、5千克。肥育期日增重430克以上,屠宰率65%~70%,眼肌面積15、8平方厘米,二花臉瘦肉率45、1%。

㈣ 梅山太湖豬可長多重

據1979—1980年對太湖豬育種場的統計,6日齡公豬(77頭)體重47.56 ± 0.75公斤,

體長94.75 ± 0.64厘米,胸圍80.79 ± 0.61厘米,體高51.12 ± 0.31厘米;6月齡後備母豬(407頭)相應為:49.00 ± 0.39公斤,95.08 ± 0.29厘米,81.89 ± 0.32厘米,49.30 ± 0.15厘米。各類群之間,以梅山豬較大

㈤ 豬有哪些品種

我國主要的地方品種有東北民豬、八眉豬、太湖豬、寧鄉豬、內江豬、金華豬、香豬等,具體區分如下:

1、八眉豬——青海海東互助土族自治縣

互助豬是在青海高原生態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期自然和人工選擇而形成的地方豬種,具有適應性強、性早熟、抗逆性好、產仔數較多、母性好、沉積脂肪能力強、肉質好、能適應貧瘠多變的飼養管理條件、性狀遺傳穩定、對近交有抗力等優良特性。

2、榮昌豬——重慶榮昌

榮昌豬主產於重慶榮昌和隆昌兩縣,後擴大到永川、瀘縣、瀘州、合江、納溪、大足、銅梁、江津、璧山、宜賓及重慶等10餘縣、市。

榮昌豬頭大小適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額面皺紋橫行、有漩毛;體軀較長,發育勻稱,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傾斜,四肢細致、結實;鬃毛潔白、剛韌。乳頭6-7對。

3、寧鄉豬——湖南長沙寧鄉縣

寧鄉豬是我國著名的地方優良豬種之一。它具有適應性廣,易熟易肥,沉積脂肪能力強,屠宰率高,肉質細嫩等特點。特別是加工腌制臘肉,色澤金黃,肥膘透明,別有風味。

仔豬作燒烤豬,尤其味美。因此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許多國家的農畜牧代表團都曾來寧鄉考察牲豬的情況。寧鄉豬,歷史悠久。寧鄉豬按體形分為獅子頭、福字頭、閹雞頭3種。

4、陸川豬——廣西玉林陸川縣

陸川豬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陸川縣境內的溫泉鎮、大橋鎮、橫山鄉、烏石鎮、灘面鄉、良田鎮、清湖鎮、古城鎮、沙坡鎮、米場鎮、沙湖鄉、馬坡鎮、珊羅鎮、平樂鎮等十四個鄉鎮。

陸川豬是全國八大地方優良品種之一。母豬具有成熟早、產仔多、母性好的特點;其肉皮薄、肉嫩、脆而不膩;其畜產品可加工脆皮乳豬、香腸、無皮五花臘肉等。

近年來,又開發出炸豬排、白切豬腳、脆皮扣等在宴席上不可缺少的菜餚。陸川豬是陸川的縣寶。陸川豬苗先後銷往北京、上海等13個省、市、自治區,還出口越南。

5、淮豬——江蘇連雲港東海

淮豬是原產淮北平原的古老地方品種。早在公元前春秋戰國時期,淮北平原農業已相當發達,人們為食肉和農田施肥需要普遍養豬,逐漸培育形成體型外貌和生產性能趨於一致的淮豬品種。

全身被毛,黑色而較密,冬天生褐色絨毛;頭部面頰部皺紋淺而少,呈菱形;嘴筒較長而直;耳朵大,下垂;體形中等較緊湊,背腰窄平,極少數微凹,腹部較緊,不拖地;四肢較高且結實;母豬乳頭數7對至10對。

6、太湖豬——江蘇蘇州常熟

太湖豬是世界上產仔數最多的豬種之一,享有「國寶」之譽,蘇州地區是太湖豬的重點產區。太湖豬特性之一是繁殖性能高。

太湖豬高產性能蜚聲世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豬種中繁殖力最強之一,尤以二花臉、梅山豬最高。初產平均12頭,經產母豬平均16頭以上,三胎以上,每胎可產20頭,優秀母豬窩產仔數達26頭,最高紀錄產過42頭。

7、金華兩頭烏豬——浙江省金華婺城區

因其頭頸部和臀尾部毛為黑色,其餘各處為白色,故又稱兩頭烏,是我國地方良種豬之一。原產東陽的畫水、湖溪、義烏的義廳、金華的孝順、澧浦、曹宅等地。上世紀60年代起飼養范圍漸次擴大到省內外。

金華豬皮薄骨細,肉質鮮美,肉間脂肪含量高,其後腿是腌制火腿的最佳原料。金華豬產仔多,母性好,泌乳量大,哺育率高,繁殖性能好。有關部門從70年代末開始採取金華豬的保種措施,由金華豬場、市農科所和農試站、東陽良種場按照大、中、小三個類型有計劃地開展選育工作。

8、東北民豬——黑龍江綏化蘭西縣

東北民豬是東北地區的一個古老的地方豬種,有大(大民豬)、中(二民豬)、小(荷包豬)三種類型。目前除少數邊遠地區農村養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豬外,群眾主要飼養中型民豬。東北民豬具有產仔多、肉質好、抗寒、耐粗飼的突出優點,受到國內外的重視。

東北民豬240日齡體重為98-101.2公斤,日增重495克,每增重1公斤消耗混合精料4.23公斤。體重99.25公斤屠宰,屠宰率75.6%。近年來經過選育和改進日糧結構後飼養的民豬,233日齡體重可達90公斤,瘦肉率為48.5%。

㈥ 請問太湖豬血統有幾種,分別叫什麼

包括二花臉豬、楓涇豬、梅山豬、嘉興黑豬、橫涇豬、米豬和沙烏頭豬等類群。 體型外貌:頭大額寬,面微凹,額有皺紋。耳特大,耳軟下垂。背腰寬而微凹,腹大下垂,斜尻,大腿欠豐滿,後軀皮膚有皺褶。毛色全黑或青灰色。梅山豬、楓涇豬和嘉興黑豬具有「四白腳」,也有尾尖為白色。乳頭數8—9對。 生產性能:產仔數平均.15.8頭,3月齡即可達性成熟,泌乳力強、哺育率高。生長速度較慢,6—9月齡體重65—90千克,屠宰率67%左右,瘦肉率39.9%-45.08%,成年公豬體重140千克,母豬體重114千克。 太湖豬具有很高的繁殖力,居世界之冠。許多國家如法國、英國、匈牙利、朝鮮、日本、美國等引入太湖豬與其本國豬種進行雜交,以期提高其本國豬種的繁殖力。據法國的試驗結果太湖豬與長白豬雜交,太湖的血統佔1/2時每胎比長白豬多產6.4頭,如太湖豬血統佔1/4時每胎比長白豬多產3.6頭,但是同時雜種豬的瘦肉率也會降低。

㈦ 怎樣辨別 太湖母豬

太湖豬的兩個主要類型介紹如下:識別時主要看外貌特徵

一、梅山豬(又稱四蹄白):

是我國優良地方品種太湖豬的一個品系,以高繁殖力和肉質鮮美而著稱於世。作為世界上產崽冠軍的梅山豬,是遺傳資源中經濟雜交和培育新品種的優良親本。該豬主要適宜於圈養的飼養方式,宜用精、青、輔料適當搭配飼喂,要注意防寒保暖,加強分娩護理。

20多年對梅山豬的提純復壯,同時進行有計劃的選育,使梅山豬的質量大幅度提高,種豬不僅遍及國內22個省市,還遠銷法國、美國、日本、朝鮮等10多個國家。

外貌特徵:梅山豬體形小、皮薄、早熟、繁殖力高、泌乳力強、使用年限長和肉質鮮美而著稱於世界。小梅山豬外貌清秀,頭較小,額面皺紋淺而少,耳中等大小、薄而下垂,皮薄毛稀,背腰平直,四肢結實有力,四肢蹄部白色,乳頭排列均勻,乳頭數多為16-18枚。

二、二花臉豬(太湖豬、焦溪豬):

太湖豬為世界著名的高繁殖力豬種,二花臉豬又是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原產於江蘇武進的焦溪舜山腳下,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著名的養豬專家張照教授調查時稱焦溪豬,後經全國豬種資源研究,將異名同歸入太湖豬稱二花臉豬。其特點是產仔數最多,母性好,耐粗飼,肉質鮮美。

外貌特徵:二花臉豬體型中等,毛色全黑、毛稀、皮淺素色或青灰色,頭大額寬,額部多皺褶,耳大而軟遠超過嘴角,嘴筒稍長且微凹,中軀較長,背腰稍軟,腹雖下垂,但較緊湊。四肢粗壯有力,臀略斜,後腿有皺褶,乳頭9-11對,多呈葫蘆型或丁香型。

(7)梅山豬圖片太湖豬有多少種類擴展閱讀:

太湖母豬特性

1、繁殖性能高

太湖母豬高產性能蜚聲世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豬種中繁殖力最強,產仔數量最多的優良品種之一,尤以二花臉、梅山豬最高。產區育種場, 初產母豬平均產仔12.14頭,二胎14. 48頭,三胎及三胎以上平均15. 83頭。

各類群之間差異不顯著。太湖豬的高繁殖性能與其性器官、性機能發育早密切相關。小公豬首次采精日齡:二花臉豬為56~66天,嘉興黑豬74~77天,梅山豬82.3天,楓涇豬88天。二花臉小公豬90日齡時可以採到正常精液,4~5月齡時精液品質已基本達到成年公豬的水平。

小母豬首次發情日齡,二花臉豬平均為64天、體重15千克。母豬在一個情期內的排卵數,二花臉豬4月齡為17.33枚,8月齡26.0枚;楓涇豬8月齡16.7枚, 成年時達31枚;成年嘉興黑豬平均為25. 68枚; 梅山豬29枚 。

現今由於條件改良,二花臉、梅山豬的經產母豬平均可達16頭以上,三胎以上,每胎可產20頭,優秀母豬窩產仔數達26頭,最高紀錄產過42頭。太湖豬護仔性強,泌乳力高,起卧謹慎,能減少仔豬被壓。仔豬哺育率及育成率較高。

2、雜交優勢強

太湖豬遺傳性能較穩定,與瘦肉型豬種結合雜交優勢強。最宜作雜交母體。

20世紀50年代起, 產區群眾以中型約克夏公豬與太湖豬母豬進行雜交生產商品豬,70年代之後以大約克夏豬、蘇聯大白豬、蘭德瑞斯豬為父本, 太湖豬為母本的二元雜交組合商品豬全面普及,1984年以來以杜洛克豬為終端父本的三元雜交商品豬得到較快發展 。目前太湖豬常用作長太母本(長白公豬與太湖母豬雜交的第一代母豬)開展三元雜交。

實踐證明,在雜交過程中,杜長太或約長太等三元雜交組合類型保持了親本產仔數多、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快等特點。由於太湖豬具有高繁殖力,世界許多國家都引入太湖豬與其本國豬種進行雜交,以提高其本國豬種的繁殖力。各種經濟雜交組合的推廣,對提高商品豬增重速度、產肉能力以及養豬經濟效益,發揮了重要作用。

參考鏈接:網路_太湖母豬

㈧ 太湖豬有哪些主要特性

太湖豬包括二花臉豬、楓涇豬、梅山豬、嘉興黑豬、米豬和沙烏頭豬等類群。

體形外貌

頭大額寬,面微凹,額有皺紋。耳軟下垂。背腰寬而微凹,腹大下垂,斜尻,大腿欠豐滿,後軀皮膚有皺褶。毛色全黑或青灰色。梅山豬、楓涇豬和嘉興黑豬具有「四白腳」,也有的尾尖為白色。乳頭數8~9對。

生產性能

產仔數平均15.8頭,3月齡即可達性成熟,泌乳力強,哺育率高。生長速度較慢,6~9月齡體重65~90千克,屠宰率67%左右,瘦肉率39.9%~45.08%,成年公豬體重140千克,母豬體重114千克。

太湖豬具有很高的繁殖力,居世界之冠。許多國家如法國、英國、匈牙利、朝鮮、日本、美國等引入太湖豬與其本國豬種進行雜交,以期提高本國豬種的繁殖力。據法國的試驗結果,太湖豬與長白豬雜交,太湖豬的血統佔1/2時每胎比長白豬多產6.4頭,如太湖豬血統佔1/4時每胎比長白豬多產3.6頭,但是同時雜種豬的瘦肉率也會降低。

㈨ 太湖豬的分布

產於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沿江沿海地帶,屬華北,華中過渡型豬種。分布較廣,類型較多,包括上海嘉定的梅山豬,松江,金山的楓涇豬,浙江嘉,平湖的嘉興黑豬,江蘇武進的焦溪豬,靖江的禮士橋豬,啟東海門的沙虎閑豬等。太湖豬體型較大,體質疏鬆,頭大額寬,面部微凹,額部有皺紋。如焦溪豬按皺紋多少,深淺可分為大花臉和二花臉。耳大皮厚,耳根軟而下垂。背腰寬而微凹,胸較深,腹大下垂,臀寬而傾斜,大腿欠豐滿,後軀皮膚有皺褶,全身被毛稀鬆,毛色全黑或表灰色,或六白不全。奶頭一般為8~9對。繁殖能力強,一般初產母豬每豬每窩產活仔10頭以上;經產母豬產活仔14頭以上,斷奶育成12頭以上,初生重0.7千克 ,仔豬45日齡斷奶窩重在100千克左右,2月齡斷奶重15千克左右。6月齡體重約為65~70千克。適宜屠宰體重為75千克左右,屠宰率為67%。成年公豬體重140千克,母豬110千克左右。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662號
根據《畜牧法》第十二條的規定,我部確定八眉豬等138個畜禽品種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現予公告。
二○○六年六月二日
太湖豬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