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分別用文字介紹這四幅圖片上的風景名稱以及簡介。這里是杭州西湖。
左上:長橋公園
長橋是西湖三大情人橋之一,一說梁祝十八相送,
到此餞別,在橋上來來回回走了十八里路,祝英台以物喻情打了十八個比喻,是謂「路長橋不長」;另一說南宋布衣王宣教與陶師兒自由戀愛,為陶後母所阻,在長橋荷花池頭雙雙殉情。故「長橋不長,斷橋不斷,孤山不孤」被稱為「西湖三絕」。
長橋公園現遍植桂樹,公園沿湖延伸,布局精巧,意境深邃,有杭州「市花公園」的名稱。
左下:斷橋殘雪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於湖面而稱著。屬於西湖十景之一。每當瑞雪初霽,站在寶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銀裝素裹,白堤橫亘雪柳霜桃。斷橋的石橋拱面無遮無攔,在陽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駁的橋欄,而橋的兩端還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依稀可辯的石橋身似隱似現,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橋麵灰褐形成反差,遠望去似斷非斷,故稱斷橋。在斷橋上,流傳的那許仙和白娘子動人的愛情故事,讓斷橋成為西湖上眾多橋中最著名的橋。
右上:雷峰塔
地處西湖南岸南屏山支脈的夕照山上,舊有一座八面五層的磚塔,系公元975年吳越王錢弘叔為慶賀妃子黃氏得子而建,俗稱黃妃塔。因塔在西關外,也叫西關磚塔。後人又因塔在名為雷峰的小山上,改稱「雷峰塔」。夕陽西照時,塔影橫空,金碧輝煌,'雷峰夕照'由此得名。清人許承祖曾作詩雲:「黃妃古塔勢穹窿,蒼翠藤蘿兀倚空。奇景那知緣劫火,弧峰斜映夕陽紅。」雷峰塔的聞名,還因為它是西湖塔中的一組對景之一,它與北山的保叔塔在西湖風景布局中,同位於一條中軸線上,在雷峰塔未倒塌前,西湖上曾呈現出'南北相對峙,一湖映雙塔'的美景.兩塔一南一北,隔湖相望,雷峰塔敦厚典雅,保叔塔纖細俊俏,所以民間有'雷峰如老衲,保叔如美人'的說法,正道出了當年雷峰塔和保叔塔的不同豐姿.此外,雷峰塔還與<<白蛇傳>>這一美麗的民間傳說有關.法海和尚破壞了白娘子和許仙的美好婚姻,並將白娘子禁錮在雷峰塔下.許多年後,修煉成功的小青蛇戰敗了法海,白娘子終於被救了出來.
右下:三潭映月
三潭印月島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島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傳為蘇東坡在杭疏浚西湖時所創設(現有石塔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B. 百年前杭州老照片:原生態西湖風光,蘇堤和雷峰塔今昔對比鮮明嗎
這是現在的蘇堤,我們可以做個今昔對比。以前的泥巴路,改成了柏油馬路。
在西湖湖面上拍攝寶石山和保俶塔。 寶石山位於西湖之北,山岩中有許多閃亮的紅色小石子,太陽一照分外耀眼,因此得名。山上建於五代後周年間的保俶塔巍然挺拔,它是西湖風景線上一個亮麗的標志,清末以來許多關於西湖的影像中,都有她的身影。
這是現在的寶石山和保俶塔風光。
在西湖湖面上拍攝雷峰塔。這里就是著名的“雷峰夕照”美景,也是“白蛇傳”故事裡法海永鎮白娘子之處。每當夕陽西下,金碧照耀,清輝入望,美不勝收。可惜的是,雷峰塔因為年久失修,於1924年倒塌。
這是現在的雷峰塔,2002年重建竣工。
孤山腳下皇帝行宮的大門。康熙帝、乾隆帝南巡時都在這里住過,雍正年間改為聖因寺。門前的一對漢白玉獅子,是明朝的遺物。1927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闢建為“中山公園”。
C. 杭州的西湖是什麼樣子的
西湖南、西、北三面環山,東鄰城區,南部和錢塘江隔山相鄰,湖中白堤、蘇堤、楊公堤、趙公堤將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島,西湖群山以西湖為中心。
由近及遠可分為四個層次,海拔高度從50至400米依次抬升,形成「重重疊疊山」的地貌景觀。西湖與群山的第一層次相連,與後三個層次的距離,分別為1650米、3450米和5600米。
西湖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流域內年徑流量為1400萬立方米,蓄水量近1400萬立方米,水的自然交替為1次/年。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
(3)杭州西湖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西湖景點:
1,雲棲竹徑
雲棲竹徑,新西湖十景之九。早在清代雍正時,「雲棲梵徑」就被列入了當時的「西湖十八景」。雲棲塢位於五雲山南麓,相傳五雲山頂飄來的五色雲彩,常常飛集塢中,經久不散,塢因而得名。
2,滿隴桂雨
滿隴桂雨是杭州新西湖十景之五。滿覺隴,又稱滿隴,位於杭州西湖以南,南高峰與白鶴峰夾峙下的自然村落中,是一條山谷。五代後晉天福四年(公元939年) 建有圓興院,北宋治平二年改為滿覺院,滿覺意為「圓滿的覺悟」,地因寺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