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金字塔裡面張的是怎樣的,圖片
樓主你好!
埃及現存的金字塔大約110餘座,比較有名的就是吉薩三大金字塔,分別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門考拉金字塔。最大的而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就是胡夫金字塔。
大金字塔在古代就以被盜掘,中世紀就可進入。當時埃及的馬木留克王朝哈里發下令打開金字塔的入口,留下了一個盜洞,也就是現在大金字塔的入口「馬蒙盜墓口」,因為金字塔原本的入口在完工後就被封死,現在的入口在原入口的上面。
金字塔已經是空的了,裡面除了一個沒有蓋子的粗糙未雕琢的花崗岩石棺外,什麼都沒有了。
埃及金字塔中,只有吉薩的三大金字塔(胡夫、哈夫拉、門考拉金字塔)作為旅遊景點,其中,只有胡夫金字塔允許遊人進入參觀。遊客被允許一直穿過胡夫金字塔的大走廊走到國王墓室去參觀。其他的金字塔因為安全問題不對遊人開放,但可以走近拍照等。其他的金字塔,如紅色金字塔、左賽爾王的階梯金字塔等,暫不作為推薦的旅遊景點,但遊客可以去參觀(另外請注意,埃及旅遊部不允許遊人未經許可攀爬金字塔)。
圖:胡夫金字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滿意望及時採納!有問題歡迎追問!
來自自己的一個已採納回答!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❷ 誰有金字塔的介紹和相關圖片(越細致越好)
開羅西南十公里處的吉薩區(Giza)有三座很大的金字塔,分別是 胡夫金字塔 、 哈夫拉金字塔 和 孟考拉金字塔 ,一般統稱為大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s)。其中以胡夫金字塔最為著名,也有用大金字塔指代胡夫金字塔的,是吉薩金字塔中規模最大、建築水平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大約建於公元前2570年,是法老胡夫給自己建造的寢陵。 胡夫金字塔 第一座胡夫金字塔原高146.59米,相當於40層樓,由於幾千年的風化剝蝕,目前高為138米;四周底邊各長220米(原來長達230米)。數千年以來它一直是地球上最高的建築物。它是用230萬塊磨光的石灰岩石砌成,平均每塊岩石重量約2.5噸,石塊接合得非常嚴密,連張紙也插不進,建造時曾用了十萬名民夫,塔內共有三處墓室,第一處原是胡夫的墓室。幾年後,工匠們開鑿了第二條甬道,建造了第二個墓室,有些人認為這是安葬王後的。第三處墓室,即實際安葬胡夫的地方,人們稱它為「國王墓室」。 遊客可進入金字塔親身體驗法老王墓中的奢華設計。但要注意,雖然外面的空氣可以不斷湧入金字塔,但裡面仍是熾熱難當,甚至令人有窒息之感,不宜作長時間停留。 金字塔附近還有 太陽船博物館 (Solar Boats of Cheops)可供參觀。 哈夫拉金字塔 第二座金字塔是胡夫的兒子哈夫拉國王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50年,比前者低3米,但建築形式更加完美壯觀,塔前建有廟宇等附屬建築和著名的的 獅身人面像 (Sphinx)。 獅身人面像的面部參照哈佛拉,身體為獅子,高22米,長57米,雕象的一個耳朵就有2米高。整個雕象除獅爪外,全部由一塊天然岩石雕成。由於石質疏鬆,且經歷了4000多年的歲月,整個雕象風化嚴重。另外面部嚴重破損,有人說是馬姆魯克把它當作靶子練習射擊所致,也有人說是18世紀拿破崙入侵埃及時炮擊留下的痕跡。 孟考拉金字塔 第三座金字塔屬胡夫的孫子孟考拉國王,建於公元前2600年左右。當時正是第四王朝衰落時期,金字塔的建築也開始衰落。孟考拉金字塔的高度突然降低到66米,內部結構紛亂。
❸ 埃及金字塔簡介
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隸社會的方錐形帝王陵墓。世界八大建築奇跡之一。數量眾多,分布廣泛。開羅西南尼羅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帶最為集中。
埃及共發現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開羅郊區吉薩的三座金字塔。大金字塔是第四王朝第二個國王胡夫的陵墓,建於公元前2690年左右。原高146.5米,因年久風化,頂端剝落10米,現高136.5米;底座每邊長230多米,三角面斜度52度,塔底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石頭砌成,每塊石頭平均重2.5噸。
拓展資料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隸制國王的陵寢。這些統治者在歷史上稱之為「法老」。古代埃及人對神的虔誠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來世觀念」,他們甚至認為「人生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居留,而死後才是永久的享受」。
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塵世生活的延續。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古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充滿信心地為死後做准備。
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都要忙著為自己准備墳墓,並用各種物品去裝飾墳墓,以求死後獲得永生。以法老或貴族而論,他會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建造墳墓,還命令匠人以墳墓壁畫和木製模型來描繪他死後要繼續從事的駕船、狩獵、歡宴活動,以及僕人們應做的活計,等等,使他能在死後同生前一樣生活得舒適如意。
❹ 埃及金字塔的資料
埃及金字塔相傳是古埃及法老(國王)的陵墓,但是考古學家從沒有在金字塔中找到過法老的木乃伊。金字塔主要流行於埃及古王國時期。陵墓基座為正方形,四面則是四個相等的三角形(即方錐體),側影類似漢字的「金」字,故中文稱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埃及金字塔是至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成為了古埃及文明最有影響力和持久的象徵之一,這些金字塔大部分建造於埃及古王國和中王國時期。
大部分研究來源顯示埃及存在的金字塔結構數目有81座到112座金字塔,而大多數學者贊成較高的數目。1842年,卡爾·理察·累普濟烏斯(Karl Richard Lepsius)製作了埃及金字塔列表,當時他計算有67座,但在他後來的考古生涯中有更多經他鑒定和發現的金字塔。
許多不精確的計數,則是因為與許多保存不佳的小金字塔殘骸和碎石陵墓有關,其殘骸經常難以確認該陵墓是否為金字塔型構造,但它們確實存在也是經考古學家研究及鑒定的,大部分會將這些難以確認的遺跡分區歸類、編組計算數目,其中由北到南最重要觀察范圍中。
金字塔的主要用途為法老王的陵寢,有保護法老王的功能,並讓法老王由人轉為神的安全設施,讓法老王升往天界。金字塔具有強大的宗教目的,而古法老王為完成金字塔,不惜金錢、人力成本與代價。
2007年12月26日,埃及古跡最高委員會負責人宣稱,埃及將通過適用於全球各地的法律,要求復制埃及金字塔或人面獅身像等埃及古跡者支付版權費作為埃及數千座法老古跡的維修費,但不禁止全球各地藝術家利用繪畫或其他方式來復制各時期法老古跡與埃及古跡以獲得利益,只要這些作品「不是百分之百復製品」就可以。
(4)有多少個金子塔圖片擴展閱讀:
發展演變
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寢。這些統治者在歷史上稱之為「法老」。古代埃及人對神的虔誠信仰,使其很早就形成了一個根深蒂固的「來世觀念」,他們甚至認為「人生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居留,而死後才是永久的享受」。因而,埃及人把冥世看做是塵世生活的延續。受這種「來世觀念」的影響,古埃及人活著的時候,就誠心備至、充滿信心地為死後做准備。
每一個有錢的埃及人都要忙著為自己准備墳墓,並用各種物品去裝飾墳墓,以求死後獲得永生。以法老或貴族而論,他會花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去建造墳墓,還命令匠人以墳墓壁畫和木製模型繼續從事的駕船、狩獵、歡宴活動,以及僕人們應做的活計,等等,使他能在死後同生前一樣生活得舒適如意。
相傳,古埃及第三王朝之前,無論王公大臣還是老百姓死後,都被葬入一種用泥磚建成的長方形的墳墓,古代埃及人叫它「馬斯塔巴」。在古埃及叫庇里穆斯(Piremus),有高的含意。後來,有個聰明的年輕人叫伊姆荷太普,在給埃及法老左塞王設計墳墓時,發明了一種新的建築方法。
他用山上採下的呈方形的石塊來代替泥磚,並不斷修改修建陵墓的設計方案,建成一個六級的梯形金字塔——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金字塔的雛形。
在古代埃及文中,金字塔是梯形分層的,因此又稱作層級金字塔。這是一種高大的角錐體建築物,底座四方形,每個側面是三角形,樣子就像漢字的「金」字,所以我們叫它「金字塔」。伊姆荷太普設計的塔式陵墓是埃及歷史上的第一座石質陵墓。位於薩卡拉的佐塞爾金字塔是這類金字塔較為典型的代表。它建於公元前2750年,是埃及歷史上第一座完全用石頭造的巨大的建築物。
左塞王之後的埃及法老紛紛效仿他,在生前就大肆為自己修建墳墓,從此在古埃及掀起一股營造金字塔之風。由於金字塔起源於古王國時期,而且最大的金字塔也建在此時期內,因此,埃及的古王國時期又被稱為金字塔時代。古代埃及的法老們為什麼要將墳墓修成角錐體的形式,即修成漢字中的金字形呢?
原來,在最早的時候,埃及的法老是准備將馬斯塔巴作為死後的永久性住所的。後來,大約在第二至第三王朝的時候,古埃及人產生了國王死後要成為神,他的靈魂要升天的觀念。在後來發現的《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就是這樣的天梯。同時,角錐體金字塔形式又表示對太陽神的崇拜,因為古代埃及太陽神「拉」的標志是太陽光芒。金字塔象徵的就是刺向青天的太陽光芒。因為,當你站在通往基澤的路上,在金字塔棱線的角度上向西方看去,可以看到金字塔象撒向大地的太陽光芒。
《金字塔銘文》中有這樣的話:「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去到天上,猶如拉的眼睛一樣」。後來古代埃及人對方尖碑的崇拜也有這樣意義,因為方尖碑也表示太陽的光芒。
第四王朝以後,其他法老雖然建造了許多金字塔,但規模和質量都不能和上述金字塔相比。第六王朝以後,隨著古王國的分裂和法老權力下降以及埃及人民的反抗和有些人的盜墓,常把法老的「木乃伊」從金字塔里拖出來,所以埃及的法老們也就不再建造金字塔,而是在深山裡開鑿秘密陵墓了。
參考資料:網路: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