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舌苔白滑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圖片手寫文字識別軟體 2025-07-09 02:55:16
洗頭的圖片卡通 2025-07-09 02:37:41

舌苔白滑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5-07-08 21:54:23

㈠ 舌苔舌苔表現

白苔,一般表示為表證、寒證。正常的舌苔薄白而潤,表示病在體表而未入里。苔薄白過於潤滑,常見於表寒證;苔薄白乾燥,則為表熱證或感受燥邪。白厚乾燥的苔,代表濕濁化熱傷津。布滿白苔,摸之不幹燥,稱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乾燥稱為「糙裂苔」,多見於溫熱病。舌淡苔白而滑潤,代表寒證或寒濕證。苔白滑而粘膩,見於體內有痰濕或濕困於脾。苔白滑而腐,為胃腑蘊熱。苔白如雪花片而質乾枯者,稱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滿口生衣,出現霉苔或生糜爛點,為胃氣衰敗,臟氣將絕之危候。



黃苔主里熱證。舌苔薄黃而乾燥,則里熱盛,津液受損。苔黃乾燥生刺,舌有裂紋,為里熱極盛,津液大傷,臟腑大熱。舌苔黃厚而膩,多為痰熱、食積或濕熱內蘊。舌苔黃滑而潤,為陽虛表現。



灰苔主里證。苔灰薄而潤滑,多為寒濕內阻,或痰飲內停。苔灰而乾燥,為熱病或陰虛火旺。



黑苔大多由黃苔或灰苔轉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極其嚴重。苔黑而乾燥,為熱盛津虧。舌尖苔黑而乾燥,為心火盛。苔黑而潤滑,為陽虛陰寒極盛。


(1)舌苔白滑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舌苔中醫術語,是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層薄白而潤的苔狀物,叫舌苔。由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碎屑及滲出的白血細胞等組成。在正常情況下,由於咀嚼和吞咽動作,以及唾液、飲食的沖洗,經常不斷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質,僅表現為薄白的一層舌苔。當患病時,進食少或只進軟食,使咀嚼和舌的動作減少,或唾液分泌減少,舌苔就變厚。正常人的舌苔,一般是薄而均勻地平鋪在舌面,在舌面中部、根部稍厚。

㈡ 歌訣+解釋,背完舌診全掌握!

採用歌訣記憶法,使中診變得輕松掌握!以下是舌診望舌部分的歌訣,請收藏:

望舌

一、舌色

1. 淡白舌、淡紅舌

淡紅舌:易辨,未編歌訣。健康人,外感病見之-表證,內傷雜病見之-病輕。

淡白舌:淡白氣血陽虛枯奪氣。主氣血兩虛、陽虛,枯白舌主亡血奪氣。

2. 紅舌、絳舌、紫舌

紅舌:紅舌實熱或陰虛,芒刺實熱少苔虛,尖紅心火邊肝經。主熱證,包括實熱、陰虛。芒刺多是實熱證,舌鮮紅少苔,或有裂紋,或紅光無苔,為虛熱證。舌尖紅,多為心火上炎。舌兩邊紅,多為肝經有熱。

絳舌:絳舌熱亢火旺瘀,有苔營血臟腑舉。無苔陰液與陰虛,少苔而潤是血瘀。主里熱亢盛或虛火旺盛導致。有苔-溫熱病熱入營血/臟腑內熱熾盛。少苔、無苔-久病陰虛火旺/熱病後期陰液耗損。少苔而潤是血瘀。

紫舌:淡紫陰盛陽氣虛,紫紅絳紫熱毒熾,寒熱酒血瘀。淡紫主陰寒內盛或陽氣虛衰。紫紅舌、絳紫舌主熱毒熾盛證。

二、舌形

1. 老嫩、胖瘦、刺裂痕

老舌實證嫩舌虛。胖大水濕停痰飲停。

胖大而淡水濕含,若是紅色濕熱痰,腫脹心脾酒毒看。

胖大舌多主水濕、痰飲內停。胖大而淡-水濕內停,舌紅胖大-濕熱痰飲上泛,舌腫脹色紅絳-多見於心脾熱盛/邪熱夾酒毒上壅/中毒。

2. 腫脹心脾酒毒看

胖大舌多主水濕、痰飲內停。胖大而淡-水濕內停,舌紅胖大-濕熱痰飲上泛,舌腫脹色紅絳-多見於心脾熱盛/邪熱夾酒毒上壅/中毒。

3. 點刺

點刺臟腑血分熱,色紅多為氣分熱。鮮紅血熱陰虛火,絳紫入營瘀滯奪。尖生點刺心火亢,中是胃腸邊肝火。點刺舌提示臟腑熱極,或為血分熱盛,色紅-氣分熱盛。鮮紅-多為血熱內盛,或陰虛火旺。絳紫-熱入營血而氣血壅滯。舌尖生點刺-多為心火亢盛。舌中生點刺-多為胃腸熱盛。邊有點刺-多屬肝膽火盛。

4. 裂紋

裂紋陰血脾虛濕。紅絳熱傷津,淡白血不潤,淡胖齒脾侵。裂紋舌多由陰血虧虛、脾虛濕侵所致。紅絳而有裂紋-多屬熱盛傷津。舌淡白而有裂紋-多為血虛不潤。舌淡白胖嫩,邊有齒痕又兼見裂紋者-則多屬脾虛濕侵。

5. 齒痕

齒痕脾虛濕盛看,胖大淡潤陽虛寒。淡紅脾虛氣虛看,紅而腫脹濕熱痰。淡紅而嫩為先天。齒痕舌主脾虛、水濕內盛證。舌淡胖大而潤,舌邊有齒痕者-多屬寒濕壅盛,或陽虛水濕內停。舌質淡紅而舌邊有齒痕者-多為脾虛或氣虛。舌紅而腫脹滿口,舌有齒痕者,為內有濕熱痰濁壅滯。舌紅腫脹有齒痕-濕熱痰濁壅盛。舌淡紅而嫩,舌體不大而邊有輕微齒痕者,為先天性齒痕舌。

三、舌態

1. 痿軟舌

痿軟陰虛氣血虛,痿軟而淡氣血虛。紅絳內外虛實火,紅干肝腎陰虧涸。痿軟舌-多見於陰虧已極或氣血俱虛。舌痿軟而淡白無華者-多屬於氣血俱虛。舌痿軟而紅絳少苔或無苔者-多見於外感病後期,熱極傷陰,或內傷雜病。舌紅干而漸痿者-肝腎陰虧。

2. 強硬舌

強硬主入心包熱,高熱傷津風痰絡。紅絳少津邪熾熱,胖大厚膩風痰絡。強硬舌多見於熱入心包,或為高熱傷津,或為風痰阻絡。

3. 㖞斜舌

㖞斜中風與喑痱,中風先兆急為催。多見於中風喑痱,或中風先兆。

4. 顫動舌

顫動淡白血虛風,顫動而絳熱極風。舌紅少津又顫動,陰虛動肝陽化風。酒毒內蘊舌顫動。久病舌淡白而顫動者-多屬血虛動風。新病舌絳而顫動者,多屬熱極生風。舌紅少津而顫動者-多屬陰虛動風、肝陽化風,酒毒內蘊-可見舌體顫動。

5. 吐弄舌

吐弄不全心脾熱,弄舌先兆熱動風,吐舌疫毒正氣絕。吐弄舌-心脾又熱/小兒智力發育不全。弄舌-多見於熱甚動風先兆。吐舌-疫毒攻心/正氣已絕。

6. 短縮舌

寒凝氣血與痰濁,熱盛傷津屬短縮。淡白青紫而濕潤,氣血兩虛寒凝筋。短縮滑膩脾虛痰,紅絳乾燥熱津灼。短縮舌-寒凝筋脈、氣血俱虛、痰濁內蘊、熱盛傷津。淡白或青紫而潤者-氣血俱虛/寒凝筋脈。舌短縮而紅絳乾燥-熱盛傷津。

四、舌苔

(一)苔質

1. 薄厚、潤燥、膩腐、剝落

薄厚邪正盛衰深,痰濕食積里熱聞。潤燥津液盈輸知,寒證陽虛滑痰濕。糙苔無津由熱盛,有津穢踞中焦憑。膩腐陽氣與濕濁,皆主食積與痰濁。白膩不燥脾虛濕,膩而白滑寒痰濕。舌苔白膩而厚-為濕熱或痰飲。厚甜脾胃有熱濕,厚黃痰熱暑濕食。舌苔膩而白滑-多為寒濕內阻、痰濁。舌苔黏膩而厚-口中發甜-脾胃濕熱。舌苔乾燥-大汗/高熱 /吐瀉後/過服溫燥葯物/痰飲/瘀血內阻。苔剝落-胃氣不足,胃陰損傷或氣血兩虛, ,亦是全身虛弱的一種徵象。舌紅苔剝-多為陰虛。舌淡苔剝或類剝苔-多為血虛或氣血兩虛。鏡面舌色紅絳者-胃陰枯竭,胃乏生氣之兆。舌色白如鏡,甚則毫無血色者-主營血大虛。

(二)苔色

白苔寒熱或表證,黃苔熱證里證知,灰黑寒盛與熱熾。白苔-主表證、寒證,亦可見於熱證。黃苔主熱證、里證。灰黑苔-主陰寒內盛,或里熱熾盛等。

㈢ 舌苔發白怎麼回事

常見證候 風寒入表舌苔白:舌苔薄白,症見惡寒或惡風,頭項強痛,發熱,無汗,身痛,脈浮緊。 寒濕襲表舌苔白:舌苔白滑,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頭重,腰脊重痛,肢體酸楚疼痛,或一身盡痛,不能轉側,脈緊。 脾陽虛衰舌苔白:舌苔潔白,光亮少津,其形有如片片雪花布散舌上,其色此一般白苔為白,俗稱"雪花苔",並...見面色少華,腹中冷痛,喜溫喜按,腹滿時減,食慾不振,便溏溲清,形寒肢涼,身倦乏力,氣短懶言,脈遲或緩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