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隸書書法作品有哪些
隸書,有秦隸、漢隸等,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磔」。
根據出土簡牘,隸書始創於秦朝,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上承篆書傳統,下開魏晉、南北朝,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隸書相傳為秦未程邈在獄中所整理,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字形優美,扁而較寬。官吏,所以在古代,隸書被叫做「佐書」 。
隸書點畫的寫法於篆書有明顯的不同,篆書的點畫可概括為點、直、弧3種,而發展到隸書已經具備了永字八法中的8種筆畫。在用筆上,篆書多為圓筆,而隸書已有方圓並用之筆,並且筆畫有了粗細變化。
隸書的點有中點、上點、左點、右點和橫點的不同。中點的寫法是落筆後,提筆逆鋒向上,轉筆回鋒向右,頓筆向下,繼回筆收鋒於點內。隸書的點與篆書的點不同的是,已有倚側的變化。上點的寫法略同中點,只是末筆不向點內回筆收鋒,而想向下漸提出鋒。左點和右點及橫點的寫法與上點的寫法相同,但起步的位置和出鋒的方向各不相同。
隸書中的左下挑、右下挑的寫法與左點、右點寫法相似,不同處是末筆出鋒較長。
隸書豎的寫法於篆書相同。
隸書的橫有短橫和長橫兩種,短橫起筆逆入平出,橫末護尾,略似篆書。長橫起筆藏鋒向上逆入,繼之用方筆折下轉向右,使之成蠶頭的起筆,繼而向右行筆,筆稍澀,不可浮滑,至橫的三分之二處,按筆帶出一向下的波凹,繼之提筆稍向上翹出鋒,形成燕尾。這一運筆又稱為波磔。
⑵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 怎麼寫
一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 的書寫方式如下:
(2)古今多少事的隸書寫法圖片擴展閱讀
一字的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枝穗睜從一。弌,古文一。
白話版《說文解字》:一,開天闢地之初、萬物形成之始,道立於一體化的渾沌,然後造化分出天地,化成萬物。所有與一相關的字,都採用「一」作邊旁。 弌,這是古文寫法的「一」。
二字的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二,地之數也。從偶一。凡二之屬皆從二。弍,古文。
白話版《說文解字》:二,表示地的數。由成雙的「一」構成。所有與二相關的字,都採用「二」作邊旁。「弍」,這是古文寫法的「二」。
三字的說文解字:族豎
文言版《說文解字》:三,天地人之道也。從三數。凡三之屬皆從三。弎,古文三從弋。
白話版《說文解字》:三,代表天、地、人之道。由三畫構成。所有與三相關的字,都採用「三」作邊旁。「弎」,這是古文寫法的「三」,採用「弋」作邊旁。
四字的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四,陰數也。象四分之形。凡四之屬皆從四。
白話版《說文解字》:四,陰數。像四分的形狀。所有與四相關的字,都採用「四」作邊旁。
五字的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五,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閑交午也。凡五之屬皆從五。猛歲
白話版《說文解字》:五,金、木、水、火、土五行。依據「二」為字根,「二」表示天地兩極,「乂」代表陰氣和陽氣交錯,「五」表示陰陽兩氣在天地間交錯。所有與五相關的字,都採用「五」作邊旁。
六字的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六,《易》之數,陰變於六,正於八。從入,從八。凡六之屬皆從六。
白話版《說文解字》:六,《周易》常用的數,陰爻稱為六,即陰爻的變數為六,陽爻的變數為八。字形採用「入、八」會義。所有與六相關的字, 都採用「六」作邊旁。
七字的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七,陽之正也。從一,微陰從中衺出也。凡七之屬皆從七。
白話版《說文解字》:七,陽的正數。字形採用「一」作字根,「一」表示陽氣,折筆表示微弱的陰氣從中斜斜冒出。所有與七相關的字,都採用「七」作邊旁。
八字的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八,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凡八之屬皆從八。
白話版《說文解字》:八,劃分、區別。像一分為二、相別相背的形狀。所有與八相關的字,都採用「八」作邊旁。
九字的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九,陽之變也。象其屈曲究盡之形。凡九之屬皆從九。
白話版《說文解字》:九,陽的最大變數。位元組像事物曲折變化直至窮盡的樣子。所有與九相關的字,都採用「九」作邊旁。
十字的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十,數之具也。一為東西,丨為南北,則四方中央備矣。凡十之屬皆從十。
白話版《說文解字》:十,表示十進位所需數都已具備。「一」代表世界的東西,「丨」代表世界的南北,「一」和「|」相交成「十」,則表示東西南北中齊備。所有與十相關的字,都採用「十」作邊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