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體中最小的骨骼是什麼它長什麼樣子最好有圖片。
聽骨為人體中最小的骨,又稱為聽小骨。聽骨由錘骨、砧骨及鐙骨組成,大部分居於上鼓室內,借韌帶及關節相連接組成聽骨鏈。錘骨柄在鼓膜的內側面,位於粘膜層與纖維層之間。鐙骨足板為環韌帶連接於卵圓窗。錘、鐙骨之間為砧骨。聽骨韌帶:有錘前韌帶,錘外側韌帶,錘上韌帶,砧骨上韌帶,砧骨後韌帶和鐙骨後韌等,將聽骨固定於鼓室內,鼓室內有兩條小肌肉,為鼓膜張肌及鐙骨肌。
B. 人身體里一共有多少根骨頭
一般來說,成年人有206根,但中國人和日本人只需要204根。這是怎麼回事?
孩子出生時有305塊骨頭,小時候有217塊骨頭,因為有5塊骶骨,5塊骨頭長大後合成了一塊。
事實上,206也不一定是這樣。因為很多人的骨頭都是「骨頭」,骨頭的形狀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考古中出土的骨頭是根據骨頭的特性來判斷墓主人去世時的年齡。誤差可在5年內控制。
C. 人的身體里有多少塊骨頭哪個部位骨頭最多
人體的骨骼由206塊骨頭組成:有大好長的,也有短的;有扁平的,也有彎曲的;有大的,也有小的。為了完成它所承擔的特定工作,每一塊跡此骨頭都有合適的大小和形狀。
查看更多《神奇校車·覓骨尋蹤》
D. 人體頭部一共有多少塊骨頭(按成年人的頭部算)要有個簡易的結構圖(大圖,帶文字解說)
人體頭骨即顱骨,共23塊。分為一、腦顱;二、面顱。
一、腦顱共8塊。分為(一)成對和(二)不成對。
其中(一)成對共4塊或2對,分為顳骨和頂骨;
(二)不成對共4塊,分為額骨、篩骨、蝶骨、枕骨。
二、面顱共15塊,分為(一)成對和(二)不成對。
其中(一)成對共12塊或6對,為上頜骨、顎骨、顴骨、鼻骨、淚骨、下鼻甲;
(二)不成對共3塊,為犁骨、舌骨、下頜骨。
另:
顱的整體觀可分為1.顱頂面觀、2.顱後面觀、3.顱內面觀、4.顱底面觀、5.顱側面觀、6.顱前面觀。(由於只能發一張圖,所以我只發了顱前面觀)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O(∩_∩)O哈!
E. 人體脊椎骨骼高清圖
人體脊椎骨骼高清圖:
人類的脊柱由23-24塊脊椎骨和中間起緩沖作用的椎間盤組成;這個結構通過韌帶和小的脊柱關節固定;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
脊柱人為劃分為7頸椎、12胸椎、5腰椎、骶骨和尾骨。人類的5塊骶骨和4塊尾骨相互融合,它們被稱之為「假脊椎」。有尾巴的脊椎動物有數目不等的尾骨。
成人的脊柱在矢狀面成雙s形彎曲,脊柱側面觀,有頸、胸、腰、骶4個生理性彎曲。它為直立行走的人類提供了強大支持,而且具有彈性。頸部和腰部向前突出的脊柱彎曲被稱之為脊柱前凸,相對的胸部和尾部向後突出則被稱之為脊柱後凸。
(5)人身上有多少骨頭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骨骼作用
1、支持作用:人體不同的骨骼通過關節、肌肉、韌帶等組織連成一個整體,對身體起支撐作用。假如人類沒有骨骼,那隻能是癱在地上的一堆軟組織,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保護作用:人類的骨骼如同一個框架,保護著人體重要的臟器,使其盡可能地避免外力的「干擾」和損傷。例如顱骨保護著大腦組織,脊柱和肋骨保護著心臟、肺,骨盆骨骼保護著膀胱、子宮等。沒有骨骼的保護,外來的沖擊、打擊很容易使內臟器官受損傷。
3、運動功能:骨骼與肌肉、肌腱、韌帶等組織協同,共同完成人的運動功能。骨骼提供運動必須的支撐,肌肉、肌腱提供運動的動力,韌帶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穩定性,使運動得以連續的進行下去。所以,我們說骨骼是運動的基礎。
4、代謝功能:骨骼與人體的代謝關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鈣、磷及其他有機物和無機物,是體內無機鹽代謝的參與者和調節者。
F. 人的身上有幾百根骨頭,其中最大的骨頭是哪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