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植物老場子的學名是什麼啊
植物老場子就是蒼耳,學名Xanthium sibiricumPatrin ex Widder。蒼耳高可達90厘米。根紡錘狀,莖下部圓柱形,上部有縱溝,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心形,近全緣,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被糙伏毛。
雄性的頭狀花序球形,總苞片長圓狀披針形,花托柱狀,托片倒披針形,花冠鍾形,花葯長圓狀線形;雌性的頭狀花序橢圓形,外層總苞片小,披針形,喙堅硬,錐形,瘦果倒卵形。7-8月開花,9-10月結果。
(1)真假蒼耳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地理分布:主要分布於美洲的北部和中部、歐洲、亞洲及非洲北部。原產南美洲的刺蒼耳 Xanthium spinosum L,在我國河南鄲城縣也有栽培,並已歸化。
產地生境:蒼耳自然生長在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邊、溝旁、田邊、草地、村旁等處。蒼耳喜生長在土質松軟深厚、水源充足及肥沃的地塊上,pH值5左右。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強土壤的肥力,促進蒼耳種子發芽及營養吸收。
⑵ 一種山邊路上扎人的植物,叫山什麼,三個字的,下面有圖片
蒼耳草產我國南北各地,多生於荒地、原野、路邊及村落、城鎮曠地。北方主要危害大豆、玉米、小麥、向日葵、馬鈴薯等。南方主要危害果樹。此外還是棉蚜、棉鈴蟲、棉金剛鑽等害蟲的寄主。
中文學名
蒼耳
拉丁學名
Xanthium sibiricum
別稱
蒼耳草、老蒼子、蒼子、胡蒼子、餓虱子、蒼棵子
二名法
Xanthium sibiricum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綱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亞綱
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目
桔梗目 Campanulales
科
菊科 Compositae
亞科
管狀花亞科 Caroideae
族
向日葵族 Trib. Heliantheae
屬
蒼耳屬 Xanthium
種
蒼耳
分布區域
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及河北、吉林
性味
味苦;甘;辛;性溫;小毒
⑶ 蒼耳的樣子
蒼耳(學名:Xanthium sibiricumPatrin ex Widder)是菊科,蒼耳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90厘米。根紡錘狀,莖下部圓柱形,上部有縱溝,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心形,近全緣,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被糙伏毛。
雄性的頭狀花序球形,總苞片長圓狀披針形,花托柱狀,托片倒披針形,花冠鍾形,花葯長圓狀線形;雌性的頭狀花序橢圓形,外層總苞片小,披針形,喙堅硬,錐形,瘦果倒卵形。7-8月開花,9-10月結果。
相關說明
蒼耳的種子要求不大,只需將種子清洗,然後進行風干即可播種。如果需要貯藏一段時間,可將種子放入濕沙中進行貯藏,不過由此種子的發芽率會逐漸下降。貯藏時間不宜過長,不僅不利於發芽,出苗也會不整齊。
蒼耳一般在每年中秋節前後進行播種育苗,播種前做好育苗床,挖好育苗溝。然後將種子放入育苗溝中,施足基肥,覆好地膜,等到出苗率達到80%左右時將其揭開。出苗後15天左右及時追肥澆水,做好田間管理,當幼苗長至65厘米左右時即可移栽定植。
⑷ 蒼耳長什麼樣子圖片
蒼耳如圖所示
⑸ 圖中那一個個是什麼中葯材
一,看樣子像蒼耳子的。
二,蒼耳子,中葯名。別名:虱馬頭、蒼耳子、老蒼子、道人頭、刺八裸、蒼浪子、綿蒼浪子、羌子裸子、青棘子、搶子、痴頭婆,胡蒼子、野茄、豬耳、菜耳。屬菊科、蒼耳屬一年生草本菊科植物蒼耳的帶總苞的果實,蒼耳子屬於常用中草葯,具有散風除濕通竅等功效。
蒼耳子。
⑹ 蒼耳長什麼樣
蒼耳(原變種)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根紡錘狀,分枝或不分枝。莖直立不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圓柱形,直徑4~10毫米,上部有縱溝,被灰白色糙伏毛。
葉三角狀卵形或心形,長4-9厘米,寬5-10厘米,近全緣,或有3~5片不明顯淺裂,頂端尖或鈍,基部稍心形或截形,與葉柄連接處成相等的楔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有三基出脈,側脈弧形,直達葉緣,脈上密被糙伏毛,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被糙伏毛;葉柄長3-11厘米。
雄性的頭狀花序球形,直徑4~6毫米,有或無花序梗,總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1.5毫米,被短柔毛,花托柱狀,托片倒披針形,長約2毫米,頂端尖,有微毛,有多數的雄花,花冠鍾形,管部上端有5寬裂片;花葯長圓狀線形;雌性的頭狀花序橢圓形,外層總苞片小,披針形,長約3毫米,被短柔毛,內層總苞片結合成囊狀,寬卵形或橢圓形,綠色,淡黃綠色或有時帶紅褐色。
在瘦果成熟時變堅硬,連同喙部長12~15毫米,寬4~7毫米,外面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刺極細而直,基部微增粗或幾不增粗,長1-1.5毫米,基部被柔毛,常有腺點,或全部無毛;喙堅硬,錐形,上端略呈鐮刀狀,長2.5毫米,常不等長,少有結合而成1個喙。瘦果2,倒卵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6)真假蒼耳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蒼耳喜溫暖稍濕潤氣候。以選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耐乾旱瘠薄。4月下旬發芽,5~6月出苗,7~9月開花,9~10月成熟。種子易混入農作物種子中,根系發達,入土較深,不易清除和拔出。常生長於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邊、田邊。
全株有毒,幼芽和果實的毒性最大,莖葉中都含有對神經及肌肉有毒的物質。其中毒機理尚未完全清楚。種仁和子葉含毒蛋白、毒甙等可能是主要的有毒成分,可損害心、肝、腎及引起出血。中毒原因主要是誤食蒼耳果實或幼苗(誤為豆芽)。
若要作為葯用,請去看醫生,並嚴格遵照醫囑。蒼耳中毒的潛伏期因食入物不同而異,一般為2~3天,快者4小時即發病。例如,直接吃生蒼耳子者食4~8小時發病,食蒼耳子餅者10~24小時發病,食幼苗者1~5天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