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空中花園設計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琉璃表情包動態圖片 2025-07-31 22:45:22
小姐這個剛剛哪個圖片 2025-07-31 22:41:43
唯美加班圖片 2025-07-31 22:33:45

空中花園設計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6-01 13:57:56

❶ 介紹一下巴比倫的空中花園是什麼最好有圖片

世界八大奇跡

一提到巴比倫文明,令人津津樂道、浮想聯翩的首先是「空中花園」。它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空中花園造型圖片(18張)

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然從來都不是吊於空中,這個名字的由來純粹是因為人們把原本除有「吊」之外,還有「突出」之意的希臘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錯誤翻譯所致。為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為其妃子所建造。

動人傳說

千百年來,關於「空中花園」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II,在位605BC-562BC)娶了米底的公主安美依迪絲(Amyitis)為王後。公主美麗可人,深得國王的寵愛。可是時間一長,公主愁容漸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說:「我的家鄉山巒疊翠,花草叢生。而這里是一望無際的巴比倫平原,連個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麼渴望能再見到我們家鄉的山嶺和盤山小道啊!」原來公主得了思鄉病。於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區的景色,在他的宮殿里,建造了層層疊疊的階梯型花園,上面栽滿了奇花異草,並在園中開辟了幽靜的山間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們還在花園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樓,矗立在空中。巧奪天工的園林景色終於博得公主的歡心。

名稱由來

由於花園比宮牆還要高,給人感覺像是整個御花園懸掛在空中,因此被稱為「空中花園」,又叫「懸苑」。當年到巴比倫城朝拜、經商或旅遊的人們老遠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樓上的金色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所以,到公元2世紀,希臘學者在品評世界各地著名建築和雕塑品時,把「空中花園」列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從此以後,「空中花園」更是聞名遐邇。

空中花園復原

令人遺憾的是,「空中花園」和巴比倫文明其他的著名建築一樣,早已淹沒在滾滾黃沙之中。我們要了解「空中花園」,只能通過後世的歷史記載和近代的考古發掘。不過也有些記載,雖然提到了「空中花園」,但認為傳說中的「空中花園」並不是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的,而是一位敘利亞國王為取悅他的一個愛妃而特意修築的。有些記載甚至認為傳說中的「空中花園」實際上指的是亞述國王辛那赫裡布在其都城尼尼微修築的皇家園林。

伊拉克文明優越論是薩達姆產生「阿拉伯領袖欲」的心理基礎。伊拉克歷史上曾創造了蘇美爾文明、古巴比倫文明、亞述文明、新巴比倫文明,在輝煌的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伊拉克又充當了中堅,這份遺產讓歷代伊拉克人自豪不已,薩達姆更是繼承了這份遺產,並在新的時代里大加兜售。他曾對外國記者們自豪地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這是毫無疑問的。」在一次公開演說中他提到,伊拉克在歷史上曾經是「一盞閃光的指路明燈」。他上台以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發掘、整理、保護和恢復歷史古跡,在全國設置了1萬多處古跡保護場所。在巴格達的棗拉公園原樣復建了新巴比倫王國的「空中花園」。巴格達市內博物館眾多,其數量在中東各大城市中首屈一指,其中巴格達博物館眾多,其數量在中東各大城市中首屈一指,其中的巴格達博物館可位列世界最大博物館的行列之一,裡面收藏了遠古時期曾經在兩河流域生活過的各個民族的文物,反映了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亞述、塞爾柱和薩珊等各個時代的文明情況。伊拉克復興黨領導集團通過這些手段激發國民的歷史自豪感,向世界展示伊拉克民族超人的智慧。這些做法為世界各國所共用,無可厚非,但確實也折射出伊拉克復興黨領導集團強烈的民族優越感,這一點,聯繫到他們的一系列政治主張和行為,便可一目瞭然。

巴比倫城的遺址

直到19世紀末,德國考古學家發掘出巴比倫城的遺址。他們在發掘南宮苑時,在東北角挖掘出一個不尋常的、半地下的、近似長方形的建築物,面積約1260平方米。這個建築物由兩排小屋組成,每個小屋平均只有6.6平方米。兩排小屋由一走廊分開,對稱布局,周圍被高而寬厚的圍牆所環繞。西邊那排的一間小屋中發現了一口開了三個水槽的水井,一個是正方形的,兩個是橢圓形的。根據考古學家的分析,這些小屋可能是原來的水房,那些水槽則是用來安裝壓水機的。因此,考古學家認為這個地方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空中花園」的遺址。當年巴比倫人用土鋪墊在這些小屋堅固的拱頂上,層層加高,栽種花木。至於灌溉用水是依靠地下小屋中的壓水機源源不斷供應的。考古學家經過考證證明,那時的壓水機使用的原理和我們現在使用的鏈泵基本一致。它把幾個水桶系在一個鏈帶上與放在牆上的一個輪子相連,輪子轉動一周,水桶就跟著轉動,完成提水和倒水的整個過程,水再通過水槽流到花園中進行灌溉。這種壓水機現在仍在兩河流域廣泛使用。

供水系統

巴比倫空中花園最令人稱奇的地方是那個供水系統,因為巴比倫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園的遺址相信亦遠離幼發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認為空中花園應有不少如圖所示的輸水設備,奴隸不停地推動連緊著齒輪的把手,把地下水運到最高一層的儲水池,再經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個難題,是在保養方面,因為一般的建築物,要長年抵受河水的侵蝕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Mesopotamianplain)沒有太多石塊,因此研究人員相信空中花園所用的磚塊是與別不同,它們被加入了蘆葦、瀝青及瓦,更有文獻指石塊被加入了一層鉛,以防止河水滲入地基。

今天的「空中花園」

為了發展旅遊業,1978年,伊拉克政府制定與實施了一項修

當代的空中花園圖片(20張)建巴比倫遺址的計劃,在遺址上仿建了部分城牆和建築,在城內修建了博物館,陳列出土的巴比倫文物,其中,猶以一塊高逾2米的黑色閃綠岩石碑的復製品最為珍貴,石碑的上半部是鐫刻太陽神將權標授予漢穆拉比情景的精緻浮雕,下半部則為用楔形文字記載的《漢莫拉比法典》全文。這部由古巴比倫國王漢莫拉比(約公元前1792─前1750年)領導制定的世界第一部法典的石碑原件現保存在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此外,伊拉克政府還在巴比倫遺址和巴格達市內仿古重建了寧馬克神廟和空中花園,修葺一新古城的淡藍色城牆高數丈,重現了這座古城昔日的風韻。[1]

而且,考古學家也的確在遺址里發現了大量種植花木痕跡。然而,到目前為止,在所發現的巴比倫楔形文字的泥版文書,還沒有找到確切的文獻記載。因此,考古學家的解釋是否正確仍需進一步研究。總之,傳說中的「空中花園」,它的真實面目依舊隱身於歷史的迷霧之中。

編輯本段

發展歷史

巴比倫誕生

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兩河之間的地方)大約在公元前19世紀,也就是1894年,(中國夏朝的時候)就孕育了人類有史以來最早的文明――古巴比倫文明還制定了一部法典名叫《漢莫拉比法典》;這個地區由於沒有天然的屏障,所以產生了古巴比倫多樣化的文化發展趨勢。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間的地方叫「美索不達米亞」,意思就是「兩河之間」。每年春天,高原地區的積雪融化,這兩條河就在美索不達米亞泛濫成災。特別是下游一帶,地勢低凹,幾乎全被淹沒。一個流傳到今天的巴比倫神話,生動地反映了這種情形:一位巴比倫國王的祖先夢見他遇到了神仙。神告訴他,洪水就要淹沒大地,來懲罰人類的罪惡。因為他一向對神十分虔誠,所以神要搭救他。這個人聽從神的吩咐,造了一隻方舟,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還帶了幾只動物和一些種子。沒過多久,烏雲布滿天空,黑暗籠罩了大地,狂風暴雨襲來,滔滔洪水淹沒了一切生命,只有那隻方舟在茫茫無邊的水面上漂行。到了第七天,風住了,河水平靜下來。這時候,方舟漂到一座山旁。舟上的人把動物放出方舟,將種子撒在山上,大地的生命重新開始了。人類許多民族的神話都受到巴比倫這個古老傳說的影響。西方著名的諾亞方舟的故事也是從這個傳說演變來的:一個叫諾亞的人按照上帝的命令造了一隻方舟,全家人坐上去,躲過了水災。當洪水退落的時候,挪亞放出一隻鴿子。不久,鴿子銜著一片新擰下的橄欖葉子飛回來,使諾亞知道洪水已經退去,萬物又恢復了生命。後來,西方人就把鴿子和橄欖枝作為和平的象徵。

當然,無論是神仙還是和平鴿,都不能給人們帶來真正的安寧和幸福。要戰勝洪水,還得靠人們自己。巴比倫人在和洪水斗爭中,學會了修堤築壩,開渠造河。當洪水被制服以後,他們和埃及人一樣,也享受到了河流定期泛濫的好處。泛濫的洪水帶來大量淤泥,使兩岸的土壤變得十分肥沃。再加上這里陽光強烈,水量充足,莊稼年年豐收。據說,小麥最早就是生長在巴比倫的。

巴比倫被征服

住在巴比倫北面的亞述人十分強悍。公元前8世紀(中國已經進入春秋時代),亞述成為一個龐大的軍事帝國。巴比倫被它征服了,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埃及,也都先後歸入它的版圖。除了希臘和義大利,地中海沿岸幾乎都被它佔領了。亞述的首都叫尼尼微,那裡修建了許多宏偉的宮殿。公元前612年,居住在巴比倫的迦勒底人聯合東邊的米堤亞人進攻亞達。他們手執帶血的長矛和盾牌沖進了尼尼微。全城居民遭到屠殺,甚至連兒童也不能倖免。亞述最後一代國王辛沙立希孔和他的宮殿一起被燒成灰燼。從此,這個龐大帝國連同它的首都就從地面上消失了。

卡拉被發掘

底格里斯河邊有兩堆很大的荒丘,據說是尼尼微的遺址。1845年,英國人拉雅得在這里發掘出兩座亞述王宮,發現了著名的帶有雙翼的人頭牛身巨大雕像和許多精美的石版雕刻。後來他繼續挖掘,三年中又挖出28座王宮大廳。但是,這里並不是尼尼微,而是亞述的另一個城市,叫卡拉。真正的尼尼微在卡拉以北六七十公里的地方。1849年,拉雅得在這里找到了西努基立王(公元前700多年)的大宮殿遺址。這座宮殿曾經遭到米堤亞人的焚毀。許多刻有圖畫和楔形文字的泥版還有大火燒過的痕跡。王宮的兩間藏書室堆滿刻有楔形文字的大大小小的泥版。最大的一塊長3米,寬2米多,最小的還不到1寸長,只刻著一兩行文字。這些泥版就是2500多年前亞述的圖書,內容很豐富,包括歷史、法律、宗教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過了幾年,考古學家拉薩姆又發現了亞述巴尼拔王的王宮大殿和另一處王宮藏書室。藏書室內收藏的泥版文書上,刻有許多關於亞述和巴比倫的神話。亞述的宮殿是由成千上萬的奴隸修建的,他們多半是亞述人在戰爭中掠奪來的俘虜。奴隸勞動的時候,有的帶著鎖鏈和腳鐐,有的被鐵索相互牢牢地系在一起。旁邊還有手執武器的兵士監視著。反映這些場面的圖畫也被發掘出來了。在尼尼微發掘出來的大量文物,使人們能夠清楚地了解亞述帝國興衰的歷史。

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

戰勝了亞述的迦勒底人在巴比倫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為了和那個被亞述滅掉的古巴比倫王國區別開,人們把它叫做新巴比倫王國。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把首都巴比倫城建成一座堡壘般的城市。它的規模就是用今天的標准來看,也是非常壯觀的。城市是方形的,每邊長22.2公里。圍繞城市的城牆大約有8.5米高,是用磚砌和油漆澆灌而成的。四匹馬拉的戰車可以在寬闊的城牆上賓士。全城有100扇用銅做成的城門。城牆周圍還有很深的護城河。幼發拉底河從城牆下流進來,穿城而過。巴比倫城裡還有一座很大的皇宮,皇宮內修建了一個「空中花園」,被後世稱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國王尼布甲尼撒在位期間(公元前605-公元前562年),巴比倫的國力最為強大。他率兵攻打敘利亞,出兵巴勒斯坦,奪占耶路撒冷,滅掉猶太王國,強迫猶太人遷居巴比倫當奴隸,成為「巴比倫之囚」。在晚年,他還侵入埃及。在這幾十年裡,巴比倫城人口達到10多萬,還有來自亞洲各地的商人,奴隸制經濟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在強盛的背後,已經埋伏了危機,被征服的外族人對巴比倫奴隸主的仇恨和反抗不斷發生,本族的貧民和農民因破產淪為奴隸,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奴隸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矛盾也越來越激烈。尼布甲尼撒死後,國內政局立即動盪起來,6年中8個國王被廢,其中兩個被殺。在東面,力量越來越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巴比倫的盟邦米堤亞,對巴比倫形成了大軍壓境的局面。

巴比倫的奴隸主們忙於爭權奪利,縱情享樂,他們以為他們的城牆是那樣高大而堅固,誰也攻不破。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敵人會利用穿過城牆的幼發拉底河打進來。一天晚上,巴比倫的一個年輕王子正在舉行狂歡宴會。波斯王居魯士下令在幼發拉底河中修築了一座水壩,把河水放到壩的一邊去。他的軍隊從另一邊放干水的河床中偷偷進到城裡,未經交戰就佔領了巴比倫。據說,有一些巴比倫商人做了波斯人的內應。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538年(中國春秋末年)。

巴比倫王國滅亡

存在僅88年的新巴比倫王國滅亡了。巴比倫的繁華,巴比倫的奇跡,巴比倫的高牆銅門和它的「空中花園」,都變成了一堆一堆的荒丘廢土。巴比倫遺址從1899年開始逐漸發掘出來,使人們能夠更准確地研究它的過去。但是,挖掘工作碰到了難題,地下水的沖擊使古巴比倫城有完全被毀的危險。如何降低河水水位,成為許多國家的專家們研究的課題。

❷ 在陽台上搭建個「空中花園」


陽台一定是用來晾衣、曬被的嗎?如果想有一個幽雅的、適宜喝喝咖啡、曬曬午後陽光的環境,又該怎樣布置?周末去朋友家參觀,一踏入陽台,立刻有「驚艷」的感覺———這才是夢想中的陽台、夢想中的家。
朋友家的北陽台不到10平方米,狹長的一條,建築上毫無特色。令人驚艷的是陽台口的一長條綠化———用長條大理石隔開,堆上土,種上各式花草樹木,長短胖瘦,錯落有致,最絕的是還有一個嵌在泥里的魚缸,和整套景觀渾然一體,養眼極了。「好像在哪裡見過。」朋友翻開一本家居雜志,「喏,這樣的庭院在日本很流行。上海剛剛開始有公司做這種工程。目前有這樣陽台景觀的人家,在上海不過10來戶。」
1平方米也能做景觀
「這個曬台太好了!」設計師一踏進那家的曬台,便贊嘆。「你們家的陽台太直白,沒有角落藏驚喜。這個曬台的條件就好多了。」曬檯面積約20平方米,不過設計師說,之所以容易做,不光是大運隱因為面積大,更重要的是,它有很多曲里拐彎,能做出「曲徑通幽」的效果。
陽台能不能布置出效果,關鍵不在面積,跟來一同出謀劃策的公司負責人任先生說,即便陽台只有三四個平方米大,也一樣能做得漂亮。「甚至如果只能辟出1平方米的角落做景觀,也行。」像那家的曬台上有一面高牆,可以依著它栽種些修長挺拔的樹木;而朋友家陽台小,適合栽些多年生的草本植物;1平方米的角落裡,可以種上爬藤類植物。「最講究的是怎樣搭配。曬得到太陽的地方該種怎樣的植物,完全曬不到太陽的角落裡又該栽什麼,沒有專家設計,很難做到美觀與存活率兼顧。」
搭基礎是關鍵
另外,做排水系統也非常重要。「有個朋友,也想在陽台上搭景觀,我去看時,連土都鋪上去了。我問他怎麼打的基礎,他說就塗了一層防水漆。趕緊讓他打住。」任先生說,如果土和陽台地面沒有空隙,多餘的水分就沒法從下水系統排出去,天長日久,陽台一定會滲漏。任先生替他作了補救,幾個月後,那朋友來報信,說其他沒在地面與泥土之間做排水系統的人家,陽台百分之百滲漏了。
其實,做這樣一個陽台的花費也不是很貴,每平方米連打基礎、搭框架,到栽種植物,造價在千元左右。這是我最聽得進去的。
夢開門窗及陽光房
「空中花園」怎麼搭?
第一步:鋪地磚要做花園,地磚一定不能鋪得太平整,地漏所在的角落地勢適當低一些,以便泥土中析出的水分從地漏流下去。
第二步:做設計一定要告訴設計師,陽台上除了布置景觀外,有沒有其他設計。如果陽台上搭玻璃棚,那麼栽種的植物要喜濕喜熱。如果陽台上有一角要做儲藏室,那麼那塊角落附近一定不能種太多植物,否則儲藏室有潮氣。
第三步:搭結構在不到10平方米的陽台上做一個地漏系統,只需要一天便夠了———在地面上鋪設隔板,板與地面的距離在10厘米左右,板與板之間相隔一定悄搏距離留一段空隙,用以漏水。在板上鋪設類似無紡布的隔離層,防止水在下漏的過程中將泥沙帶走。
第四步:鋪土栽樹土的比例非常講究,任先生說,最好是從滾廳所移植植物周圍挖土,如果條件不允許,需要自己調配土壤,那麼比例應該是2:1:1———2份山泥,1份腐土,1份黃沙。
移植樹木時,也要讓它的根盡可能多帶一些舊土來,這樣存活率比較大。

❸ 驚艷全球的空中花園,你家也可以有

小院生活 2022-07-01 17:26 發表於陝西

要說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數第一,神秘的遺址、美麗的傳說,考古學家趨之若鶩,建築師為之深深著迷。



相傳,空中花園是6世紀新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為其患思鄉病的王妃修建,立體造園的手法,將花草樹木種植於建築的平台之上,遠看猶如花園懸於空中,巧奪天工的設計博得了王妃的歡心,也令聞者怦然、為之神往。


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沒有確定的遺址,沒有人能夠完完整整的還原空中花園,但這個流傳千年的傳說卻給了無數巧工巨匠以設計靈感,全球各地紛紛涌現絕美空中花園,讓綠意環繞建築,讓住宅鮮活呼吸——


義大利

25 verde森林公寓



設計:義大利Luciano Pia工作室


這座位於都靈的集合住宅,共種植有150棵高大的樹木,居住在這里,真的好像身處於空中花園一般。夏天,鬱郁蔥蔥的樹木枝幹與花花草草或覆蓋、或垂墜於建築,讓通體鋼鐵結構的公寓視覺上活了起來,涼爽、遮陰,又柔和螞昌晌了居住空間;冬天,落葉樹種葉子掉光,陽光會毫無遮擋的照進室內,讓居住於此的人,能舒適的享受日光的沐浴。這座空中花園的靈氣就在於,它懂得四季之規律,更懂人對自然的需求。



新加坡

CapitaSpring大樓



設計:BIG建築事務所與CRA-Carlo Ratti Associati聯合設計


位於新加坡中央商務區的CapitaSpring有一種視覺上讓人為之一振的驚艷感,像是怒放的綠意撐開了大地表皮, 樹木從鋼結構與玻璃立面的建築中探出頭來,是一種別樣的生機與活力。CapitaSpring可謂內外兼修,內部螺旋植物長廊,富於層次感,鏤空的設計讓自然光能穿透各層,為植物的生長提供充裕的陽光,茂盛的植物從窗口傾瀉而出,讓這座空中花園,更加的名副其實。




義大利

米蘭Bosco Verticale



設計:Boeri Studio


世界首例的垂直森林,有一種絕世而獨立的驚艷感,也包攬了許多重要獎項。把森林移植於高層建築,讓800棵樹木與15000株多年生植物和被地植物,以及5000株灌木叢,在空中找到落腳生根的地方,這悶鋒是一個大膽的創想,終於讓城市與森林不再絕對的對立,理想中的空中花園不過如此。




空中花園除了帶給人們視覺上的愜意,也能帶來氣候上的微調節,利用植物過濾陽光與空氣,調節溫濕度,從而創造出一種舒適的室內微氣候;此外植物還可以吸收多餘的二氧化碳和雜塵,並有效屏蔽城市噪音,讓喧囂的都迅敗市彷彿與建築隔離開來。


水一方·空中花園 ,西安北·渭河邊·生態公園住區,地鐵10號線涇渭站,建面約83-162 河景高層,汲取世界空中花園建築之靈感,同步國際居住空間理念,戶戶超大陽台設計,可打造成空中花園,自由享受在高層種植花草樹木之樂趣。



- END -

❹ 巴比倫空中花園的具體資料

空中花園,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又稱懸園。在前6世紀由新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倫城
為其患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修建的。現已不存。空中花園據說採用立體造園手法,將花園放在四層平台之上,由瀝青及磚塊建成,平台由
25米高的柱子支撐,並且有灌溉系統,奴隸不停地推動連系著齒輪的把手。園中種植各種花草樹木,遠看猶如花園懸在半空中。巴比倫文獻中,空中花園始終是一
個謎,甚至沒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園。
目錄基本信息發展歷史世界八大奇跡列表展開基本信息發展歷史世界八大奇跡列表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信息空中花園
一提到古巴比倫文明,令人津津樂道、浮想聯翩的首先是「空中花園」。空中花園造型圖片(11張)
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當然從來都不是吊於空中,這個名字的由來純粹是因為人們把原本除有「吊」之外,還有「突出」姿昌之意的希臘文「kremastos」及拉丁文「pensilis」錯誤翻譯所致。由古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為取悅其王後(米底的公主米蒂斯)所建,是古代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它與羅德斯島巨像一樣,考古學家至今仍未能找到它的確實位置。事實上,大半描繪空中花園的人都從未涉足巴比倫,只知東方有座奇妙的花園,波斯王稱之為天堂,而在兩相湊合下,形成遙遠巴比倫的夢幻花園。實際上,在巴比倫文本記載中,它本身也是一個謎,其中甚至沒有一篇提及空中花園。
基本結構
空中花園[1]周
長500多米,採用立體造園方法,建於高高的平台上。假山用石柱和石板一層層向上堆砌,直達天空。從遠望去,花園就像在天空中一樣。假山共分上中下三層,
每層都用大石柱支撐,層層蓋有殿閣。為防止滲水,每層都鋪上浸透柏油的柳條墊,墊上再鋪兩層磚,還澆注一層鉛,然後在上面培上肥沃的土壤,種植了許多來自
異域他鄉的奇花異草,並設有灌溉的水源和水管。動人傳說
千百年來,關於「空中花園」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 Nebuchadnezzar II, 在位605 BC - 562 BC)娶了米底的公主安美依迪絲(Amyitis)為王後。公主美麗可人,深得國王的寵愛。可是時間一長,公主愁容漸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說:「我的家鄉山巒疊翠,花草叢生。而這里是一望 美麗的空中花園無際的巴比倫平原,連個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麼渴望能再見到我們家鄉的山嶺和盤山小道啊!」原來公主得了思鄉病。於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區的景色,在他的宮殿里,建造了層層疊疊的階梯型花園,上面栽滿了奇花異草,並在園中開辟了幽靜的山間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們還在花園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樓,矗立在空中,巧奪天工的園林景色賣冊終於博得公主的歡心。
名稱由來
由於花園比宮牆還要高,給人感覺像是整個御花園懸掛在空中,因此被稱為「空中花園」,又叫「懸苑」。當年到巴比倫城朝拜、經商或旅遊的人們老遠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樓上的金色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所以,到公元2世紀,希臘學者在品評世界各地著名建築和雕塑品時,把「空中花園」列為「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從此以後,「空中花園」更是聞名遐邇。
空中花園復原
令人遺憾的是,「空中花園」和巴比倫文明其他的著名建築一樣,早已淹沒在滾滾黃沙之中。我們要了解「空中花園」,只能通過後世的歷史記載和近代的考古發掘。 不過也有些記中冊宏載,雖然提到了「空中花園」,但認為傳說中的「空中花園」並不是由尼布甲尼撒二世建造的,而是一位敘利亞國王為取悅他的一個愛妃而特意修築的。有些記載甚至認為傳說中的「空中花園」實際上指的是亞述國王辛那赫裡布在其都城尼尼微修築的皇家園林。
伊拉克文明優越論是薩達姆產生「阿拉伯領袖欲」的心理基礎。伊拉克歷史上曾創造了蘇美爾文明、古巴比倫文明、亞述文明、新巴比倫文明,在輝煌的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伊拉克又充當了中堅,這份遺產讓歷代伊拉克人自豪不已,薩達姆更是繼承了這份遺產,並在新的時代里大加兜售。他曾對外國記者們自豪地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這是毫無疑問的。」在一次公開演說中他提到,伊拉克在歷史上曾經是「一盞閃光的指路明燈」。他上台以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發掘、整理、保護和恢
復歷史古跡,在全國設置了1萬多處古跡保護場所。在巴格達的棗拉公園原樣復建了新巴比倫王國的「空中花園」。巴格達市內博物館眾多,其數量在中東各大城市
中首屈一指,其中巴格達博物館眾多,其數量在中東各大城市中首屈一指,其中的巴格達博物館可位列世界最大博物館的行列之一,裡面收藏了遠古時期曾經在兩河
流域生活過的各個民族的文物,反映了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亞述、塞爾柱和薩珊等各個時代的文明情況。伊拉克復興黨領導集團通過這些手段激發國民的歷史
自豪感,向世界展示伊拉克民族超人的智慧。這些做法為世界各國所共用,無可厚非,但確實也折射出伊拉克復興黨領導集團強烈的民族優越感,這一點,聯繫到他
們的一系列政治主張和行為,便可一目瞭然。巴比倫城的遺址
直到19世紀末,德國考
古學家發掘出巴比倫城的遺址。他們在發掘南宮苑時,在東北角挖掘
出一個不尋常的、半地下的、近似長方形的建築物,面積約1260平方米。這個建築物由兩排小屋組成,每個小屋平均只有6.6平方米。兩排小屋由一走廊分
開,對稱布局,周圍被高而寬厚的圍牆所環繞。西邊那排的一間小屋中發現了一口開了三個水槽的水井,一個是正方形的,兩個是橢圓形的。
根據考古學家的分析,這些小屋可能是原來的水房,那些水槽則是用來安裝壓水機的。因此,考古學家認為這個地方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空中花園」的遺址。當年
巴比倫人用土鋪墊在這些小屋堅固的拱頂上,層層加高,栽種花木。至於灌溉用水是依靠地下小屋中的壓水機源源不斷供應的。考古學家經過考證證明,那時的壓水
機使用的原理和鏈泵基本一致。它把幾個水桶系在一個鏈帶上與放在牆上的一個輪子相連,輪子轉動一周,水桶就跟著轉動,完成提水和倒水的整個過程,水再通過
水槽流到花園中進行灌溉。供水系統
巴比倫空中花園最令人稱奇的地方是那個供水系統,因為巴比倫雨水不多,而空中花園的遺址相信亦遠離幼發拉底河,所以研究人員認為空中花園應有不少如圖所示的輸水設備,奴隸不停地推動連緊著齒輪的把手,把地下水運到最高一層的儲水池,再經人工河流返回地面。另一個難題,是在保養方面,因為一般的建築物,要長年抵受河水的侵蝕而不塌下是不可能的,由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Mesopotamianplain)沒有太多石塊,因此研究人員相信空中花園所用的磚塊是與別不同,它們被加入了蘆葦、瀝青及瓦,更有文獻指石塊被加入了一層鉛,以防止河水滲入地基。
如今的「懸苑」
為了發展旅遊業,1978年,伊拉克政府制定與實施了一項修當代的空中花園圖片(15張)建
巴比倫遺址的計劃,在遺址上仿建了部分城牆和建築,在城內修建了博物館,陳列出土的巴比倫文物,其中,猶以一塊高逾2米的黑色閃綠岩石碑的復製品最為珍
貴,石碑的上半部是鐫刻太陽神將權標授予漢穆拉比情景的精緻浮雕,下半部則為用楔形文字記載的《漢莫拉比法典》全文。這部由古巴比倫國王漢莫拉比(約公元
前1792─前1750年)領導制定的世界第一部法典的石碑原件現保存在法國的盧浮宮博物館。此外,伊拉克政府還在巴比倫遺址和巴格達市內仿古重建了寧馬克神廟和空中花園,修葺一新古城的淡藍色城牆高數丈,重現了這座古城昔日的風韻。[1]
而且,考古學家也的確在遺址里發現了大量種植花木痕跡。然而,到目前為止,在所發現的巴比倫楔形文字的泥版文書,還沒有找到確切的文獻記載。因此,考古學家的解釋是否正確仍需進一步研究。總之,傳說中的「空中花園」,它的真實面目依舊隱身於歷史的迷霧之中。
編輯本段發展歷史巴比倫誕生
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兩河之間的地方)大約在公元前19世紀,也就是1894年,(中國夏朝的時候)就孕育了人類有史以來最早的文明――古巴比倫文明還制定了一部法典名叫《漢莫拉比法典》;這個地區由於沒有天然的屏障,所以產生了古巴比倫多樣化的文化發展趨勢。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間的地方叫「美索不達米亞」,意思就是「兩河之間」。每年春天,高原地區的積雪融化,這兩條河就在美索不達米亞泛濫成災。特別是下游一帶,地勢低凹,幾乎全被淹沒。一個流傳到今天的巴比倫神話,生動地反映了這種情形: 亞述人描繪的空中花園一
位巴比倫國王的祖先夢見他遇到了神仙。神告訴他,洪水就要淹沒大地,來懲罰人類的罪惡。因為他一向對神十分虔誠,所以神要搭救他。這個人聽從神的吩咐,造
了一隻方舟,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還帶了幾只動物和一些種子。沒過多久,烏雲布滿天空,黑暗籠罩了大地,狂風暴雨襲來,滔滔洪水淹沒了一切生命,只有那隻
方舟在茫茫無邊的水面上漂行。到了第七天,風住了,河水平靜下來。這時候,方舟漂到一座山旁。舟上的人把動物放出方舟,將種子撒在山上,大地的生命重新開
始了。人類許多民族的神話都受到巴比倫這個古老傳說的影響。西方著名的諾亞方舟的故事也是從這個傳說演變來的:一個叫諾亞的人按照上帝的命令造了一隻方
舟,全家人坐上去,躲過了水災。當洪水退落的時候,諾亞放出一隻鴿子。不久,鴿子銜著一片新擰下的橄欖葉子飛回來,使諾亞知道洪水已經退去,萬物又恢復了
生命。後來,西方人就把鴿子和橄欖枝作為和平的象徵。
當然,無論是神仙還是和平鴿,都不能給人們帶來真正的安寧和幸福。要戰勝洪水,還得靠人們自己。巴比倫人在和洪水斗
爭中,學會了修堤築壩,開渠造河。當洪水被制服以後,他們和埃及人一樣,也享受到了河流定期泛濫的好處。泛濫的洪水帶來大量淤泥,使兩岸的土壤變得十分肥
沃。再加上這里陽光強烈,水量充足,莊稼年年豐收。據說,小麥最早就是生長在巴比倫的。巴比倫被征服
住在巴比倫北
面的亞述人十分強悍。公元前8世紀(中國已經進入春秋時代),亞述成為一個龐大的軍事帝國。巴比倫被它征服了,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埃
及,也都先後歸入它的版圖。除了希臘和義大利,地中海沿岸幾乎都被它佔領了。亞述的首都叫尼尼微,那裡修建了許多宏偉的宮殿。公元前612年,居住在巴比
倫的迦勒底人聯合東邊的米堤亞人進攻亞述。他們手執帶血的長矛和盾牌沖進了尼尼微。全城居民遭到屠殺,甚至連兒童也不能倖免。亞述最後一代國王辛沙立希孔和他的宮殿一起被燒成灰燼。從此,這個龐大帝國連同它的首都就從地面上消失了。卡拉被發掘

格里斯河邊有兩堆很大的荒丘,據說是尼尼微的遺址。1845年,英國人拉雅
得在這里發掘出兩座亞述王宮,發現了著名的帶有雙翼的人頭牛身巨大雕像和許多精美的石版雕刻。後來他繼續挖掘,三年中又挖出28座王宮大廳。但是,這里並
不是尼尼微,而是亞述的另一個城市,叫卡拉。真正的尼尼微在卡拉以北六七十公里的地方。1849年,拉雅得在這里找到了西努基立王(公元前700多年)的
大宮殿遺址。這座宮殿曾經遭到米堤亞人的焚毀。許多刻有圖畫和楔形文字的
泥版還有大火燒過的痕跡。王宮的兩間藏書室堆滿刻有楔形文字的大大小小的泥版。最大的一塊長3米,寬2米多,最小的還不到1寸長,只刻著一兩行文字。這些
泥版就是2500多年前亞述的圖書,內容很豐富,包括歷史、法律、宗教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過了幾年,考古學家拉薩姆又發現了亞述巴尼拔王的王宮大殿
和另一處王宮藏書室。藏書室內收藏的泥版文書上,刻有許多關於亞述和巴比倫的神話。亞述的宮殿是由成千上萬的奴隸修建的,他們多半是亞述人在戰爭中掠奪來
的俘虜。奴隸勞動的時候,有的帶著鎖鏈和腳鐐,有的被鐵索相互牢牢地系在一起。旁邊還有手執武器的兵士監視著。反映這些場面的圖畫也被發掘出來了。在尼尼
微發掘出來的大量文物,使人們能夠清楚地了解亞述帝國興衰的歷史。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
戰勝了亞述的迦勒底人在
巴比倫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為了和那個被亞述滅掉的古巴比倫王國區別開,人們把它叫做新巴比倫王國。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把首都巴比倫城建成一座堡壘
般的城市。它的規模就是用今天的標准來看,也是非常壯觀的。城市是方形的,每邊長22.2公里。圍繞城市的城牆大約有8.5米高,是用磚砌和油漆澆灌而成
的。四匹馬拉的戰車可以在寬闊的城牆上賓士。全城有100扇用銅做成的城門。城牆周圍還有很深的護城河。幼發拉底河從城牆下流進來,穿城而過。巴比倫城裡
還有一座很大的皇宮,皇宮內修建了一個「空中花園」,被後世稱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國王尼布甲尼撒在位期間(公元前605-公元前562年),巴比倫的國力最為強大。他率兵攻打敘利亞,
出兵巴勒斯坦,奪占耶路撒冷,滅掉猶太王國,強迫猶太人遷居巴比倫當奴隸,成為「巴比倫之囚」。在晚年,他還侵入埃及。在這幾十年裡,巴比倫城人口達到
10多萬,還有來自亞洲各地的商人,奴隸制經濟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在強盛的背後,已經埋伏了危機,被征服的外族人對巴比倫奴隸主的仇恨和反抗不斷發生,
本族的貧民和農民因破產淪為奴隸,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奴隸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矛盾也越來越激烈。尼布甲尼撒死後,國內政局立即動盪起來,6年中8個
國王被廢,其中兩個被殺。在東面,力量越來越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巴比倫的盟邦米堤亞,對巴比倫形成了大軍壓境的局面。
巴比倫的奴隸主們忙於爭權奪利,縱情享樂,他們以為他們的城牆是那樣高大而堅固,誰也攻不破。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敵
人會利用穿過城牆的幼發拉底河打進來。一天晚上,巴比倫的一個年輕王子正在舉行狂歡宴會。波斯王居魯士下令在幼發拉底河中修築了一座水壩,把河水放到壩的
一邊去。他的軍隊從另一邊放干水的河床中偷偷進到城裡,未經交戰就佔領了巴比倫。據說,有一些巴比倫商人做了波斯人的內應。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538年
(中國春秋末年)。巴比倫王國滅亡

在僅88年的新巴比倫王國滅亡了。巴比倫的繁華,巴比倫的奇跡,巴比倫的高牆銅門和它的「空中花園」,都變成了一堆一堆的荒丘廢土。巴比倫遺址從1899
年開始逐漸發掘出來,使人們能夠更准確地研究它的過去。但是,挖掘工作碰到了難題,地下水的沖擊使古巴比倫城有完全被毀的危險。如何降低河水水位,成為許
多國家的專家們研究的課題。編輯本段世界八大奇跡列表
1.金字塔
2.宙斯神像
3.羅得斯島巨像
4.巴比倫空中花園
5. 阿提密斯神殿
6. 毛索洛斯墓廟
7. 亞歷山大燈塔
8.秦始皇兵馬俑地下軍陣
巴比倫城 Babylon
巴比倫王國的都城。在今伊拉克巴格達以南約90千米處。巴比倫的阿卡德語意為神之門。公元前18世紀前半期,古巴比倫王國漢穆拉比王統一兩河流域,即以此為國都,同時這里成為祭祀馬爾杜克神的中心。後成為加喜特諸王的都城。公元前689年為亞述王西拿基立所毀,不久又經新巴比倫王國重建。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時(前605~前562),該城達到極盛,約於公元前539年成為波斯帝國的都城。公元前331年馬其頓軍隊入侵,巴比倫成為馬其頓在東方的首都。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巴比倫城逐漸衰落。
古希臘歷史學家對巴比倫城多有記載,其中以希羅多德的記載最早。遺址的考古發掘是1899~1917年進行的。根據史料和考古資料,可大致復原尼布甲尼撒時期的城市布局。當時幼發拉底河可
能從城的中部流過,主要建築集中在河東。城牆有兩重,以泥磚或磚砌成,間有塔樓,其中外牆最寬處有7.1米。城的正門是伊絲塔爾門,高12米,雙重,是為
獻給女神伊絲塔爾而建。進正門是南北向的遊行大街,街道以石或磚鋪築。伊絲塔爾門和大街兩側均裝飾有彩釉動物浮雕,動物橫向排列。遊行大街以西,伊絲塔爾
廟西南方是主要宮殿區,即尼布甲尼撒二世的南宮,由5個院落組成,中心第3號院落里飾有彩釉磚拼成的獅子圖形及各種花木幾何圖案。南宮東北角有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的空中花園。城中有神廟多處,城中心是馬爾杜克神神廟和塔廟。城東有母神寧瑪赫廟和女戰神伊絲塔爾廟。城中出土遺物有陶器、玻璃器、裝飾品、圓筒印章、泥板文書等。
空中花園是上古時代巴比倫人的卓越成就,帶給人民無比的驕傲,來到巴比倫的旅人們經常記錄下這座偉大的奇觀。空中花園應該是在公元前600年時由尼布加尼撒二世國王所建,代表了工程學上的驚人表現,層層疊疊的花園中栽種了各式各樣的樹、灌木、以及藤蔓。據說空中花園本來看起來像是由泥磚塑成的綠色高山,由城市中央升起。
因為新巴比倫人
學會了用色彩明快的上釉磚建造主要紀念物,所以巴比倫城的色彩令人吃驚。著名的例子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巴比倫城牆。城牆以亮麗的藍色為底色,由白;黃兩色組成的獅子;公牛和龍的圖案散布在城牆各處,由上到下一層一層地排序著,昂首闊步,栩栩如生。被後世人稱為「空中花園」。

❺ 在樓頂有塊花園,應該怎麼設計才好看

空中花園本質上是一種人工景觀,所以與陸地上的蘆蠢花草相比,它與建築的關系更密切。它是為室內空間提供遮陽,但如果設計得好,它也可以成為室外空間設計中的一個特殊元素。屋頂花園的設計必須充分陪帶陪考慮自然條件的要求,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如結構牢固、承載力高以及防水、防排水設施。屋頂的自然環境與地面和室內有很大不同。高層建築屋頂多風,夏熱冬冷,日照充足,容易造成乾旱。所以一般選擇積極、抗旱、抗寒的淺根植物,還必須是低矮、抗風、耐移植的品種。

露台,或大或小,不容忽視。設計時,有些小細節沒有注意到,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簡潔實用,行斗同時又能表現出一定的品味,一定是大家都想要的。植物選擇抗寒性強的品種,可以在較嚴寒條件的植物盆中存活,抵禦屋頂常見植物和一年生花卉,可以用來增加顏色。一些類型的遮蔽物、屏障植物或可滲透的擋風牆是必要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歷史勝地或保護區,可能會有限制或禁止建造屏障或在屋頂種植高大植物的規定。花架是設計中最生動的地方。它不僅提供了一個受歡迎的涼爽場所,並作為攀援植物的支撐,還通過控制視野使整個空間顯得更加私密。在許多屋頂花園里,視野往往過於開闊。花架固定在牆壁、椅子和種植池上,以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