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十八般兵器和對應的圖片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鎲、棍、槊、棒、拐、流星錘。這里有圖http://m..com/from=2001a/bd_page_type=1/ssid=0/uid=bd_1302876489_881/pu=usm%401%2Csz%40224_220/w=0_10_%E5%8D%81%E5%85%AB%E8%88%AC%E5%85%B5%E5%99%A8%E5%92%8C%E5%AF%B9%E5%BA%94%E7%9A%84%E5%9B%BE%E7%89%87/t=wap/l=2/tc?ref=www_colorful&tj=www_normal_2_0_10&p=8c34c64ad0830bfa08e2937d7f50&order=2&vit=osres&src=@CCGBcIsxXUE?tid=146658
㈡ 刀種類大全介紹
刀的種類繁多,主要有有腰刀、滾背雙刀、脾刀、雙手帶刀、背刀、窩刀、鴛鴦刀、船尾刀、割刀、繚風刀、單刀、朴刀、鬼頭刀、象鼻刀、武士刀、春秋大刀、長桿尖大刀、龍頭狀元刀、三尖兩刃刀、乾坤日月刀等。
1.單刀
單刀,指一種短柄的砍刀;
單刀的刀法主要有:劈、撩、扎、掛、斬、刺、掃、腕花等,並有纏頭滾腦等動作。
2.朴刀
朴刀是介於大刀與單刀之間的一種兵器,俗稱雙手帶;是一種木柄上安有長而寬的鋼刀的兵器。使用時,兩手握著刀柄,像使用大刀那樣,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來劈殺敵人;到了清末前後開始被廣泛使用。在太平天國時期,太平軍中很多人使用朴刀,又名「太平刀」。全長約60-150cm刀刃長度45-70cm之間。
3.鬼頭刀
刀體沉重,刀柄處雕有鬼頭,相當鋒利,斬金切玉。刀背有一圓口,造形特殊,多於刀身上刻有專有的造形物。鬼頭刀袤方,背厚面闊,分量笨重,宜於劈砍,所以最合於殺頭。
4.象鼻刀
尺寸比大刀要小一點兒,刀頭上端,捲曲作螺旋狀,也有點像象鼻子,樣式上突出的是在刀頭上有一象鼻形,所以叫象鼻刀。又因為這種刀從頭到攢,都是金色的,也叫金刀,在習慣上,多由生角扮演的老年將官--掛白色或花白鬍須者,多用此刀。尺寸比大刀要小一點兒顏色分為黑桿和金桿。
㈢ 中國刀的種類
1.
庖丁菜刀 古代名廚庖丁所用菜刀,是用最普通的鐵刃和最常見的木柄製成,然而由於庖丁技術高超,即便用之解牛也是「游刃有餘」,所以經久不壞,數十年不磨依然刃口如新。 評定:幾乎所有的刀都是殺人的利器,而唯獨這把刀宣揚的卻是道家經典的養生之道,隨波沉浮,消極無為,一切順其自然,則再普通的事物都能「游刃有餘」,刀不在利,而在用刀之人。庖丁菜刀是最朴實無華的刀,卻是最完美的刀。
2.
寒月 戰國末年趙國徐夫人的名刃,形若新月,寒氣四射。後燕國皇室花重金購買,交由宮廷匠師反復淬煉之後,終於成為一把見血封喉的毒刀,其強度也得到大幅提升,足以斬斷當時的秦王佩劍——干將莫邪。 燕國刺客荊柯攜寒月刃刺殺秦王,失敗被殺,後寒月刃不知下落。...
㈣ 古代武器是怎麼掛在馬上的,需要有圖
兩晉之前沒有馬鐙。武器大多為單手矛。
或馬刀,劍之類。刀劍是掛在武將腰上的。
至旁高於長矛基本都是拿鎮搜著御啟歷,或搭於安橋之上的。
弓箭是可以放在馬身上的。
㈤ 唐刀是唐朝哪四種刀的合稱 每種刀有圖沒有
陌刀
唐刀中的陌刀是作為軍隊重要的戰爭物資裝備的,並且在唐中期作為軍用器物,嚴禁民間私造和私藏,其傳承應為漢之長劍(漢:稱一種長劍為「斷馬劍」亦稱「斬馬劍」,應該是一種雙手使用的長劍)。漢長劍出土的有長達140餘厘米,可推測經過盛唐的發展,變成一個雙手所持並加長手柄的兩刃長刀,至今考古資料未曾出土實物。
宋《武經總要》總繪制的「掉刀」、「三尖兩刃刀」也許就是唐陌刀的直接繼承者。明初,大明騎兵橫掃蒙古騎兵時曾使用過一種稱為斬馬刀的武器應該也是陌刀的變種之一 ,相傳斬馬刀亦長近一丈馬上步行皆可使用。
(另:日本大槍可能為陌刀日本型,陌刀可能為組合兵器,附圖日本大槍:蜻蜓切,日本號。唐代壁畫中陌刀未接長柄,右圖唐代壁畫,環首儀刀與陌刀均系腰間,陌刀未加長柄。)
陌刀也主要為步軍所用,個別主要將領使用陌刀作為主戰兵器。
根據唐《衛公兵法》所記錄了唐軍的主要作戰方法:其中諸軍按其職能分為弓手、弩手、駐隊、戰鋒隊、馬軍、跳盪、奇兵等多種。
每當戰斗展開時候,敵人在一百五十步時候,弩兵開始射擊;敵人在六十步時候,弓箭手開始射箭;敵人攻入二十步時候,弓弩手發箭後執刀棒(即陌刀、棒)與戰鋒隊齊入奮擊。步兵稍敗後,奇兵、馬軍、跳盪(銳卒)不準輕舉妄動;如果步兵的戰況不順利,跳盪、奇兵、馬軍即迎前騰擊,步兵後退整頓後准備再援;如果跳盪、奇兵、馬軍進攻不利,所有的步軍必須配合馬軍同時作戰。敵軍退卻,馬軍不得輕易追擊,必須確認敵人真正潰敗後,才能掩殺。
唐軍步馬結合,攻守有職,步兵為先鋒,騎兵為側輔,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騎兵負責步兵戰後的突擊與追擊。陌刀作為長柄大刀如牆一般推進,為先鋒步兵沖陣的主要兵器,與馬軍、騎兵一起構成唐作戰的主要特色。
從史書看唐太宗的作戰很有個人特色外,最喜選擇敵陣薄弱部位,親率騎兵沖鋒,「敵無不潰敗」,一騎飛馳於前,數萬騎兵緊隨其後的場面,今日想來,尤叫人神往。初唐的時期大量的騎兵是作戰勝利的重要保證,而中期的步軍的陌刀如牆推進戰術,創造了盛唐時期輝煌的戰爭歷史,也創造了陌刀的神話。 從武德到天寶,唐在立國戰爭及與善騎射的游牧民族戰爭中能夠取得勝利,步兵的進攻性武器陌刀的使用不能說不構成了主要原因之一。
陌刀的出現與推廣使用也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它關涉到唐馬政及整個軍事形勢,也可以說,陌刀使用、推廣的歷史就是唐立國及對外戰爭、開天武功歷史的一個方面。唐代刀雖分為四種,真正在疆場上發揮作用的兵器只有陌刀。
陌刀軍的參戰,在任何可查詢的戰例中都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陌刀軍做為戰斗序列中單獨的作戰力量在唐中期為唐軍的爭戰立下汗馬功勞,陌刀是漢民族與善騎射的游牧族戰爭中改變自己馬少不精的劣勢、發揮步兵多優勢的關鍵兵器,戰爭兵器的演化實際是隨著戰爭形式的發展而演化,隨著國力的強盛與衰落而變化。
隨著宋朝統一中原以後,中國冷兵器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大量新式的長矛、長刀、斧鉞、神臂弩的誕生並武裝了宋軍,豪壯的陌刀成為奢侈的戰爭器材,宋朝戰爭的主要方向是同樣是北方游牧民族,為了對付遼金的騎兵,長矛、斧鉞開始成為軍隊的主要兵器。斧鉞的大量裝備從《武經總要》和宋石雕造像中得以佐證,斧鉞的製作和使用技藝比陌刀要簡單,對付騎兵同樣有效,岳家軍用「麻扎刀」「捉刀」「長柯斧」大破金軍「連環馬」,有效而不昂貴的兵器永遠是軍隊裝備的重要兵器,豪華的陌刀從此逐漸退出戰爭舞台,並且消失的極其徹底,是中國冷兵器的遺憾。
儀刀
儀刀多出現在重要的禮儀場合,唐懿德太子墓、長樂公主墓中的壁畫中多可看見侍衛所配的長刀,長刀為環手,有明顯呈菱形刀擋,刀鞘上有比較明顯的雙吊環掛在腰間,或雙手持握頂部,或佇立身前,儀刀作為皇家御用軍隊和侍衛的重要兵器,刀比較長,形制上「施龍鳳環 」,承襲漢環手刀式樣, 裝飾上 「裝以金銀」極盡奢華。
這樣精美的環手大刀不僅是威儀的大唐的體現,同樣也深遠的影響了中國冷兵器的發展,這樣的環手大刀隨著各國使臣的往來,流向四方,深刻受到儀刀的影響的有二個國家和一個民族:高麗,日本,吐蕃。從考古資料來看,高麗出土環手刀,這些環手刀的刀環都是以龍和鳳作為主要的藝術表現,大量的鑲嵌金銀,這些環手刀都是儀刀的傳承,而吐蕃保留了唐儀刀的造型特點。而中原大地隨著朝代的更替,戰爭的蹂躪,唐儀刀也消失和湮滅了。
儀刀在向東演化的過程中,高麗在最初的階段都完全照搬形制式樣。
1965年烏茲別克的撒瑪爾罕遺址的壁畫中的高麗使者身配環手大刀。這些環手刀都符合史書記載的「皆施龍鳳環」。
日本刀是唐儀刀的傳承,但是在日本隨著戰爭的錘煉,姿態和鍛造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過平安時期的戰亂,刀刃開始變的有弧度,從此日本刀逐漸脫離的中國唐刀的影響,發展成為具有典型日本特色的冷兵器,同樣作為唐刀的傳承的藏刀,由於沒有大的對外戰爭和內部的戰爭,刀劍的演化和進步基本停止了,所以嚴格保留的唐刀的姿態,對我們如今研究冷兵器提供了活化石的樣本。
障刀和橫刀
從史書記載來看,障刀和橫刀是侍衛和普通士兵的佩刀;從唐長樂公主、章懷太子墓壁畫以及昭陵六駿的「颯露紫」中丘行恭佩刀來看,他們佩戴的橫刀無環,手柄比儀刀短,手柄的柄頭是一個金屬管形套在手柄上,手柄中間收腰,有穿繩孔。
由於缺乏實物和詳細的壁畫資料,無法准確的還原橫刀的形制。但是日本出土的圭手直刀也是唐末流傳到日本的,形制上是非常接近橫刀的。唯一能知道的只是橫刀佩帶范圍寬,應該是大量生產和製造的兵器,手繩從儀刀的環挪到刀柄中間,是為了防止刀脫手後的工藝,這樣的工藝一直流傳到明清,佩刀在以後的演化中就成了軍隊士兵和普通人防身的隨身兵器。
㈥ 馬刀的名詞解釋
馬刀
漢語拼音:mǎ dāo
注音符號:ㄇㄚˇ ㄉㄠ
中文解釋
基本解釋
騎兵作戰用的略彎的長刀
詳細解釋
1. 騎兵肉搏戰時用的長約一米的彎形刀。
《官場現形記》第十四回:「抗馬刀的,馬刀上都捆著紅布;滾藤牌的,穿的老虎衣。」楊大群《關東傳奇》第十五章:「一隊馬隊包圍過來,馬刀飛舞,木棍橫掄,馬隊想把這群學生一個個捆綁起來。」
2. 貝名。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介二·馬刀》:「馬刀似蚌而小,形狹而長,其類甚多,長短大小、厚薄斜正,雖有不同,而性味功用簡絕大抵則一。」
3. 中醫外科病名,又名瘰癧。
《靈樞經·癰疽》:「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 清李梴《醫學入門·腦頸部·耳瘡內疳瘡》:「生胷脅腋下,堅硬如石,形如馬刀蟲,曰馬刀。」
馬刀、俠癭,見於中醫經典《內經》和《金匱要略》。
馬刀、俠癭,乃瘰癧之又名也。其中有瘡作核,如杏核,大小不一,結核生於腋下,形狀如蛤蜊者,名馬刀;生於頸旁者名俠癭,二者毀談常相聯系,或稱為瘰癧。
⑴《靈樞·經脈》:「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腋下腫,馬刀俠癭,汗出振寒。」
隋唐·楊上善《太素·卷第八·經脈連環》註:「馬刀,謂癰而無膿者是也。」
明·馬蒔《靈樞注證發微》雲:「馬刀夾癭,皆頸項腋脅所生瘡名。」
明·張介賓《類經·十四卷·疾病類十》註:「馬刀,瘰癧也。俠癭,俠頸之瘤屬也。」
李經緯、鄧鐵濤等主編《中醫大辭典》:「馬刀即馬刀瘡。出《靈樞·經脈》。馬刀生耳之前後,忽有瘡作核,如杏核,大小不一,名馬刀瘡。……馬刀瘡病名。見《醫學正傳》卷六。《瘍科准繩》卷三》:『又有馬刀瘡,亦生於項腋之間,有類瘰癧,但初起其狀類馬刀,赤色如火燒烙極痛,此瘡甚猛,宜急治之。』……馬刀挾癭病名。又名癘串。《靈樞·癰疽》:『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急治之。」
張登本、武長春《內經詞典》:「馬刀俠癭,即馬刀挾癭。俠通挾。……馬刀挾癭,瘰癧。易生在頸項及腋下。」
楊鵬舉主校注《靈樞經·經脈第十》註:「馬刀挾癭:即瘰癧,生在頸項或腋下等部位。」
周海平、申洪硯、朱孝軒主編《黃帝內經大詞典》:「[馬刀]病證名詞 瘰癧之病。……[馬刀俠癭]病證名詞 瘰癧之病和頸項瘤腫之證。」
⑵《靈樞·癰疽》雲:「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癭,急治之。」
《太素·卷第二十六·癰疽》註:「馬刀亦謂癰不膿者是也。頸前曰嬰也。」
清·張志聰《靈樞集注》:「『其癰堅攔余姿而不潰者』,承上文而言,癰在膺腋之間,堅而不潰者,此為馬刀夾癭。《金櫃要略》曰:『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痹夾背行,苦腸鳴,馬刀夾癭者,皆為勞得之。』夫馬刀夾癭,足陽明之症也。」
高等中醫葯院校教學參考叢書程士德主編第2版《內經·第六章病證·十九靈樞癰疽第八十一》註:「馬刀俠癭:病名。屬瘰癧之類。常成串而出,質堅硬,其形長者稱為馬刀,或生於耳下、頸項,至缺盆沿至腋下,或生肩上而下沿。其生於頸部者稱為『俠癭』。『癭』或作『嬰』,『嬰』通『纓』。瘰癧生於頸部縛帽纓之處,故稱俠纓,或稱俠癭。《病源·疽候》雲:『發於腋下,赤(革卯)(音暴bao)者名曰米疽也,(革卯)而不潰者為馬刀也。』可見米疽、馬刀、俠癭均屬一類。」
⑶《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雲:「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俠背行,若腸鳴,馬刀俠癭者,皆為勞得之。」
清·尤怡(在涇)《金匱要略心典》雲:「李氏曰:癭生乳腋下曰馬刀,又夾生頸之兩旁者為俠癭。俠者,挾也。馬刀,蛤蜊之屬,瘡形似之,故名馬刀。癭,一作纓,發於結纓之處。二瘡一在頸,一在腋下,常相聯絡,故俗名癘串。」
清·周揚俊《金匱玉函經二注》雲:「癭者,即瘰癧也,以其形長如蛤,為馬刀。或在耳前後,連及頤頷頭下,或下連缺盆,以及胸肋,皆謂之馬刀。」
瘰癧者,何病也?
《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瘰癧》雲:「此證小者為瘰,大者為癧。當分經絡:如生於項前,屬陽明經,名為痰瘰;項後,屬太陽經,名為濕瘰;項之左右兩側,屬少陽經,形軟,遇怒即腫,名為氣癧;堅硬筋硬者,名為筋癧;若連綿如貫珠者,即為瘰癧;或形長如蛤蜊,色赤而堅,痛如火烙,腫勢甚猛,名為馬刀。……」
楊思澍、張樹生、傅景華主編《中醫臨床大全·第四章外科·瘰癧》雲:「[釋名辨類]瘰癧以其多發於頸項、甚至延及胸腋,常結核連續成串,累累加貫珠狀而得名。單個發生者,稱結核;小的結核,與周圍不粘連而活動者,稱為瘰;大的結核,與周圍組織粘連不活動者,稱為癧;因其破潰形成竇道及瘺管者,稱為鼠瘺;結核連續,連及胸腋者,稱為馬刀俠癭。本病相當於現代醫學由結合桿菌所致的淋巴結核和非典型分枝桿菌所致的頸淋巴結炎。」
㈦ 整車配備大量碳纖維 限量生產15台 邁凱倫馬刀首次亮相
近日,我們從外媒獲取到一組邁凱倫馬刀官方圖片,這是汽車製造商MSO集團專為美國市場設計的產品,僅計劃生產15輛。動力上,新車將搭載一台V8發動機,最大馬老乎力為824,最大扭矩為800牛·米,最高時速可達350公里/小時。
車尾方面,兩側採用豎置條形尾燈設計,預計在夜晚點亮後會有著不錯的視覺效果,同時,在車頂與擾流板中間增加了一條豎向飾板,使新車在高速過彎時更加穩定,並且整體造型看起來也極為誇張。除此之外,下方大尺寸擴散器設計,使整車看起來更具賽道元素。
動力上,新車將搭載一台V8發動機,最大馬力為824,最大扭矩為800牛·米,最高時速可達350公里/小時。除此之外,官方並未公布其它數據。有關新車更多消息,我們將持續關注。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世界上有哪些好的馬刀,短刀,短劍,要格鬥刀,不是手工藝品,二戰及二戰以後的
樓主MS是伸手黨吖,悉緩不過即便如此汪迅,我還是要給出幾個以便幫到你,
馬刀:32甲、32乙,侵華日軍用。PLA山寨的稱65騎兵刀
短刀:意思商業刀么?卡米露絲、冷鋼、瑞典福克尼文、德國博克,太多了
以上關鍵詞請自行網路,我也可以給你關鍵詞:刀友論壇、悍刀行、127名品睜陵模網 如果我在這里給出鏈接,那一定要被視為商業廣告的……
㈨ 管制刀具認定標准圖片
法律分析:1、匕首:帶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於60度的單刃、雙刃或多刃尖刀。
2、三棱刮刀:具有三個刀刃的機械加工用刀具。
3、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跳刀):刀身展開或彈出後,可被刀柄內的彈簧或卡鎖固定自鎖的折迭刀具。
4、其他相類似的單刃、雙刃、三棱尖刀:刀尖角度小於60度,刀身長度超過150毫米的各類單刃、雙刃和多刃刀具。
5、其他刀尖角度大於60度,刀身長度超過220毫米的各類單刃、雙刃和多刃刀具。
未開刀刃且刀尖倒角半徑R大於2.5毫米的各類武術、工藝、禮品等刀具不屬於管制刀具范疇。
法律依據:《管制刀具認定標准》
一、凡符合下列標准之一的,可以認定為管制刀具:
1、匕首:帶有刀柄、刀格和血槽,刀尖角度小於60度的單刃、雙刃或多刃尖刀。
2、三棱刮刀:具有三個刀刃的機械加工用刀具。
3、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跳刀):刀身展開或彈出後,可被刀柄內的彈簧或卡鎖固定自鎖的折迭刀具。
4、其他相類似的單刃、雙刃、三棱尖刀:刀尖角度小於60度,刀身長度超過150毫米的各類單刃、雙刃和多刃刀具。
5、其他刀尖角度大於60度,刀身長度超過220毫米的各類單刃、雙刃和多刃刀具。
二、未開刀刃且刀尖倒角半徑R大於2.5毫米的各類武術、工藝、禮品等刀具不屬於管制刀具范疇。
三、少數民族使用的藏刀、腰刀、靴刀、馬刀等刀具的管制范圍認定標准,由少數民族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參照本標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