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昌魚。市場8元左右
『貳』 扁魚多少錢一斤
一般是在10元的樣子,價格太低的鯿魚還是要避而遠之。
俗話說便宜無好貨。價格太低的鯿魚可能飼養環境不好,水質,飼料差。吃了對人體也睜嫌有壞處。不要貪圖小便判早激宜。了解每種魚的市場價格進行購買就行了。
正常的鯿魚肉的顏色是白里透紅。要是太白或者太紅的話,那麼就要歸功於染色劑了。用了染色劑的東西,大家都明白,吃多了肯定不好。
鯿魚一般都是放在水箱,水盆或者大魚缸裡面來賣的,我們需要看水的顏色來判斷水質的好壞。如果水已經是深藍或者深綠色,那就是藻類太多。太久掘襪沒有清理水了。魚類的健康程度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鯿魚特點
1、鯿魚刺是比較少的,鯿魚小魚刺多,大魚刺少,鯿魚具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之功效,一般人都可食用。
2、鯿魚為草食性魚類,魚種及成魚以苦草、輪葉黑藻、眼子菜等水生維管束植物為主要食料,也喜歡吃陸生禾本科植物和菜葉,還能攝食部分湖底植物碎屑和少量浮游動物,因此食性范圍較廣。
3、鯿魚屬於中型魚類,生長速度較怏,以1—2齡生長最快。在水草較豐盛的條件下,一般當年魚體重可達100—200克;二齡魚體重可達300—500克,以後生長速度逐漸減慢,最大個體可達3—5千克。
『叄』 鰈魚多少錢一斤
大約20元一斤
鰈魚
鰈魚又叫比目魚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捕食小魚蝦。它們特別適於在海床上的底棲生活。由於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一側,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很好;它們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比目魚的身體表面有極細密的鱗片。比目魚只有一條背鰭,從頭部幾乎延伸到尾鰭。它們主要生活在溫帶水域,是溫帶海域重要的經濟魚類。潮汕地區常用的,用於包餃子用的「鐵脯」其實就是鰈魚干,用鰈魚曬干所制。
中文學名
鰈魚
拉丁學名
Pleuronichthys cornutus
別 稱
木葉鰈、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
界
動物界
綱
魚綱
目
鰈形目
科
鰈科
鰈魚
體形很扁,而且眼睛都長在同一側。在脊椎動物中,身體左右完全不對稱的只有比目魚[1] 而已。當游水時,身體左右擺動,但看起來卻像尾巴上下揮動著往前游。
比目魚中,眼睛在身體右側的稱為鰈,在左側的稱為鮃。
鰈魚[2] 通常躲在沙中,只留眼睛在外面,而且體色會隨周圍環境而變,極不容易被發現。
體側扁,不對稱,兩眼都在右側。口前位,下頜多少突出,前鰓蓋骨邊緣一般游離。有眼的一側暗褐色,無眼的一側白色。[1]
2生活習性
鰈魚(5張)
鰈魚棲息在淺海的沙質海底,捕食小魚蝦。它們特別適於在海床上的底棲生活。由於它們的身體扁平。雙眼同在身體朝上的
一側,這一側的顏色與周圍環境配合得很好;它們身體的朝下一側為白色。鰈魚的身體表面有極細密的鱗片。鰈魚只有一條背鰭,從頭部幾乎延伸到尾鰭。它們主要
生活在溫帶水域,是溫帶海域重要的經濟魚類。[2]
鰈魚的眼睛是怎樣湊到一起的呢?原來,從卵膜中剛孵化出來的比目魚幼體,完全不象父母,而且跟普通魚類的樣子很相
似。眼睛長在頭部兩側。每側各一個,對稱擺放。它們生活在水的上層,常常在水面附近游泳。大約經過20多天,比目魚幼體的形態開始變化。當鰈魚的幼體長到
1厘米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鰈魚一側的眼睛開始搬家。它通過頭的上緣逐漸移動到對面的一邊,直到跟另一隻眼睛接近時,才停止移動。不同種類的鰈魚眼睛搬
家的方法和路線有所不同。鰈魚的頭骨是軟骨構成的。當鰈魚的眼睛開始移動時,鰈魚兩眼間的軟骨先被身體吸收。這樣,眼睛的移動就沒有障礙了。鰈魚眼睛的移
動是比目魚的體內構造和器官也發生了變化。鰈魚已經不適應漂浮生活,只好橫卧海底了。鰈魚是名貴的海產。漁業上把它叫做牙鮃。牙鮃的身體一般長25厘米到
50厘米,最大的牙鮃有70厘米。牙鮃會根據季節的更替,做短距離的集群洄遊。在我國沿海,牙鮃有廣泛的分布。黃海、渤海的漁民們用海底曳網捕撈牙鮃。新
鮮的牙鮃可以食用或者製作成罐頭。牙鮃的肝臟還可以提煉魚肝油。[2]
蝶魚頭 比較常見的就是 紅燒,在家裡做是完全可以的,我介紹下:原料:蝶魚頭1個,五花肉片3
、4片(可以不放,放的目的就是讓魚更香)蔥段薑片
蒜瓣,米醋5滴,油,糖半湯匙,鹽味精適量花椒5粒,大料2瓣,酒少半瓶(酒1加3的水,把魚頭放裡面泡15分鍾,去腥增鮮)
開始做,鍋里放油(比炒菜的多一點)燒開把魚頭粘點面下入 把兩面煎綳皮(不粘面 魚表面有水 很蹦的)下入五花肉在一邊
炒一下,下入蔥姜蒜,花椒大料炒香,烹醋 加水(剛剛要末過魚就可以)大火少開,煮5分鍾 加入調料 在小火煮5分鍾,湯塊剩下三分之一時候
大火煮幾分鍾就可以了。不好吃你來找我。醬油做的顏色是淡了點,但是味不錯。
『肆』 鯧魚圖片
1. 鯧魚
2. 鯧
鯧魚 平魚和靖魚的區別是什麼?如題
鯧魚(又名:鏡魚) 鮃平(又名:偏口) 鯧(Silvery pomfret, Butterfish;Pampus argenteus) 又稱為銀鯧、鏡魚、車片魚,為名貴食用經濟魚類,我國沿海均產.體側扁而高,呈卵圓形,長可達40cm;銀灰色;頭小,吻圓,口小,牙細.成魚腹鰭消失.肉質細嫩鮮美,脂肪含量高,刺少而且多為軟刺.烹飪中多整尾使用,適宜於紅燒、紅燜、清蒸、清燉、熏烤、煎炸等.代表菜式如紅燒鯧魚、糟醉鯧魚等. 牙鮃(Lefteye flounder;iftParalichthys olivaceus) 又稱為偏口、地仔,為魚綱鮃科動物,比目魚的一類.我國沿海均產,為重要的海產名貴魚類之一.體側扁,呈長圓形,長可達70cm.兩眼均在體的左側.有眼的一側褐色,具暗色或黑色斑點;無眼的一側白色.口大,左右對稱.鱗細小,背鰭和臀鰭被鱗.肉質細嫩而潔白,味鮮美而豐腴,刺少.烹飪中適於刀工處理成條、塊、丁、片、茸等,可用於多種烹調方法,也可干制、腌制、罐制.代表菜式如白汁偏口、清蒸牙鮃.由於易腐敗,須注意保管. 鯧魚 鯧魚統稱銀鯧,地方名又叫鏡魚,屬鯧亞目,鯧科.鯧魚一般體長85~260毫米,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口小微斜,無腹鰭,尾鰭分叉頗深,下葉較上葉長,似燕鋒拍尾.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黃灰色,圓鱗甚小,多數鱗亂基或片上有細微的黑色小點.鯧魚是中層魚類,在我國東海分布很廣,數量較多,黃渤海也有分布.東海鯧魚是沿著台灣暖流、沿岸水系和黃海冷水之間的混合水區分布並進行季節性洄遊的,一般棲息於水深30~70米的水域,根據其越冬海區位置,大致可分為浙閩近海和東海中部兩支.冬季鯧魚棲息比較靠外,3~4月隨著暖流勢力增強,鯧魚自南向北,由深水向淺水海區作產卵洄遊.鯧魚的產卵場一般位於蘇浙閩沿海30米以內的江河入海口附近,像江蘇的呂泗洋,浙江岱衢洋、嘩伍大戢洋、大目洋,甌江口外的溫州近海,福建的閩東四石霜列島、俞山、七星一帶.其產卵期:閩東漁場為4~7月,江浙為5~7月.據觀測,進入各產卵場的鯧魚生殖群體可明顯地分為兩群,其產卵期先後相差一個月,前期產卵的鯧魚個體較小為250~500克,呈銀白色;後期產卵的鯧魚個體較大為500~1500克,呈銀灰色.鯧魚產卵後分散在近岸海域索餌,冬季水溫下降,魚群離岸向深水區洄遊越冬.在東海一年四季都可以捕撈鯧魚.春夏季,魚群產卵洄遊時是主要的捕撈時節,上世紀七十年代時,公司的拖網船每年1~3月,在舟山群島的上下大陣島漁場主捕刀魚、魚會魚時,還經常能捕到網產200~300箱、單條體重1~2公斤左右的大鯧魚.鯧魚平時棲息比較分散,群體又小,不適於集中捕撈,僅作為兼捕對象.近年來由於捕撈強度所致,鯧魚也未能倖免,產量銳減,大量的樹葉大小的幼魚也被捕上來,實在叫人心疼.美國對海洋漁業資源的保護可謂有法可依,執法必嚴,公民的資源保護意識也很強.你若垂釣須有證,如釣上低於規定標準的魚,要無條件放生.季節不同漁船捕撈的品種也不一樣,在捕撈鱒魚時,如將鯧魚釣上來,也必須放回大海,否則將受到嚴厲的處罰.公民的資源保護意識是建立在法律之上的自覺的意識,哪怕旁若無人時也不會越雷池一步.在我國要想保護好鯧魚等優良漁業資源,必須提高全民族的資源保護意識,漁政主管部門要嚴格限制船數和漁具網目,依法落實休漁期,加大執法力度等,否則,肥美的鯧魚在不遠的將來,會與我們的子孫拜拜了. 鯧魚是我國名貴的經濟魚種,其肉質細膩、營養豐富,而且骨刺較軟,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無論是酒店還是家庭,也無論是老人還是兒童,鯧魚尤其受到人們的喜愛.話說食生魚片,是國人近幾年的生活時尚,除了金槍魚、三文魚之外,鯧魚緊列其後.用鯧魚做生魚片是十分上講的美食,綜合考核價格等因素,鯧魚會成為工薪族的首選.鯧魚的烹飪方法多種多樣,其清蒸、紅燒、紅燜、干煸是高檔酒店與居家百姓都普遍適用的廚藝,而清蒸鯧魚是人們公認的食品.將新鮮的鯧魚去鱗,順口斜割,剔出腹腔內胃囊肝臟等物,用水洗凈,在魚身兩面割10毫米左右寬的花刀,灑少許精鹽,擺入盤中,澆少量醬油,放入花椒、大料、干紅小尖椒及蔥姜蒜等調味品,放入蒸鍋內旺火蒸35分鍾即可,出鍋前把精刀的胡羅卜絲和香菜段均勻投放盤中,最後再滴入香油.清蒸鯧魚具有清淡典雅、香味撲鼻的特點,更有秀色可餐的誘惑力,成為極品海鮮的「佳作」. 牙鮃 牙鮃是硬骨魚綱鰈形目鮃科鮃屬的一種,俗名有牙片、偏口、比目魚等多種叫法.牙鮃兩眼均在頭左側,有眼側為褐至深褐色,被櫛鱗,無眼側白色,被圓鱗,兩側口裂等長,上下頜各具一行大尖牙.牙鮃是溫水性底層魚類,仔魚眼對稱,在發育中有變態過程,右眼轉至左側,變態過後下沉海底,常側卧於泥沙中,依季節做短距離集群洄遊,一般體長250~500毫米,大者達700毫米,分布北太平洋西部,我國沿海均產之.牙鮃在世界分布較廣,集團公司大型拖網加工船在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拖網作業時,經常能捕獲體長1.5米、重百餘斤的大牙鮃. 牙鮃在發育過程中是如何變態的呢?剛出生的小牙鮃和一般魚類一樣,在中上層水域游泳覓食.大約經過12天,小魚長到7毫米左右,每天以一公里速度向近海游動,這時體長逐漸開始變化.20天。
鯧魚多少錢一斤
鯧魚,別名有鏡魚、鮀魚(《臨海異物志》)、昌侯龜、昌鼠(《本草拾遺》),狗瞌睡魚(《嶺表錄異》),鯧鯿(《醫林纂要》),鏡魚、平魚(《黃渤海魚類調查報告》),白昌(《中國動物圖譜·魚類》),叉片魚(江蘇、浙江)等。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頭較小,吻圓,口小,牙細。成魚腹鰭消失。尾鰭分叉頗深,下葉較長。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殼類等為食。
鯧魚多少錢一斤?鯧魚的價格與鯧魚自身大小也是相關的。市場條重350-500克左右的帶魚價格一般在24.00元/公斤左右,白鯧魚13或14塊一斤很便宜。但是有時候漲幅也會很大,休漁期一兩重的小鯧魚已經賣到40元一斤了,個頭稍微大一點的鯧魚從80元漲到了120元一斤。
很多人一般都是喜歡吃鯧魚的,這和鯧魚的營養價值是有聯系的,並且鯧魚味美鮮,是飯桌上的美味佳餚。
什麼是鯧魚?
鯧魚屬於鱸形目,鯧科。
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頭較小,吻圓,口小,牙細。
成魚腹鰭消失。尾鰭分叉頗深,下葉較長。
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殼類等為食。
初夏遊向內海產卵,為食用經濟魚類。我國沿海都產。
鯧魚是熱帶和亞熱帶的食用和觀賞兼備的大型熱帶魚類。柳州鯧魚在500克/條-1500克/條左右,肉味有如鯔魚的香味。
其魚肉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W-3系列,經醫學臨床證明它是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物資,鯧魚的膽固醇含量也低於所有的動物性食品,鯧魚肉厚、刺少、味佳,營養豐富,是天然營養佳品。柳州鯧魚體形側扁成盤形,背較厚,口端位,無須,體色呈白身、銀鱗、黑尾、線鰭,四色相配極為美觀。
鯧魚含有多種營養。100克魚肉中含蛋白質15.6克,脂肪6.6克,碳水化合物0.2克,鈣19毫克,磷240毫克,鐵0.3毫克。
鯧魚有著另外一個名字,叫做鏡魚。 增加了一條鯧魚含有DHA,對小孩的大腦發育有幫助!(優因培注) 【拼音名】 Chānɡ Yú 【別名】鮀魚(《臨海異物志》),昌侯龜、昌鼠(《本草拾遺》),狗瞌睡魚(《嶺表錄異》),鯧鯿(《醫林纂要》),鏡魚、平魚(《黃渤海魚類調查報告》),白昌(《中國動物圖譜·魚類》),叉片魚(江蘇、浙江)。
【來源】為鯧科動物銀鯧的肉。 【生境分布】棲於近海中下層。
以小魚、硅藻等為食。產卵期5~6月。
分布我國沿海,以南海和東海為多,黃、渤海較少。 生態環境:為近海中下層魚類。
常棲息於水深30-70m潮流緩慢的海區內。以小魚、水母、硅藻等為食。
有季節性回遊現象,生殖期5-6月。懷卵量11.7-21.8萬粒,卵浮性,徑1.6-1.9mm。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海、南海。 【化學成份】銀鯧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二甲胺(dimethylamine),甲胺(methylamine),異丁胺(isobutylamine),乙胺(ethylamine),二乙胺(diethylamine)。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脾;胃經 【功能主治】益氣養 血;舒筋利骨。主消化不良;貧血;筋骨酸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燉服,30-60g。
【注意】鯧魚子慎服。 【原形態】銀鯧,體卵圓形,甚側扁,一般長20-30cm,大者長達40cm余。
頭短小,側扁而高。吻短,圓鈍,稍突。
眼小,側位,眼間隔呈大的弧形隆起。口小,微斜,上下頜各具細小牙1行,排列緊密。
鰓孔小,鰓耙(4-6)+(7-11),細弱。體被細小圓鱗,極易脫落。
側線位高,與背平行,側線鱗110-130。背鰭Ⅸ-Ⅻ,Ⅰ-42-48,起點略在臀鰭起點前上方,臀鰭Ⅵ-Ⅶ,Ⅰ-41-46。
成魚背鰭與臀鰭的鰭棘均埋於皮下;鰭條部相對而同形,呈鐮刀形,前部鰭條均稍延長,但不伸達尾柄上。胸鰭24-27,較長,無腹鰭。
尾鰭分叉較深,下葉比上葉稍長。體具銀白色光澤,背部微呈青灰色,多數鰭片上有不明顯的微小黑點。
腹部乳白色。各鰭淺灰色。
鯧魚的做法 清蒸鯧魚 主料:平魚400克 輔料:豬肋條肉(五花肉)100克 調料:鹽3克 料酒3克 花椒3克 八角3克 大蔥4克 姜3克 烹飪方法 1. 將蔥切塊,姜切片; 2. 魚去鰓去內臟洗凈,在魚身兩側切十字刀,放入湯盤內; 3. 魚身擺上蔥塊、薑片、八角、花椒、肉片撒少許鹽; 4. 將魚盤放入蒸鍋內,用旺火蒸熟爛,取出去掉蔥姜、八角、花椒、肉片; 5. 將魚盤中原湯倒入鍋中,加入鹽調味,燒開,澆在魚身上即可。 白汁鯧魚 白汁鯧魚原料: 鯧魚1條(約750克),牛奶100克,熟火腿末25克,豬油50克,上湯100克,味精、精鹽、紹灑、姜、蔥、澱粉各適量。
白汁鯧魚做法: 1、將鯧魚去鱗、剖腹、去鰓、腸、洗干凈,用布抹乾內外水分,然後用刀在魚身的兩面剞上花刀,抹上精鹽2.5克、紹灑,加入姜、蔥放進蒸籠12分鍾,取出潷去原汁。 2、將上湯下鼎,加入味精、精鹽2.5克和澱粉水一起攪勻,即將鼎離爐,加入豬油、牛奶拌勻再煮一下,淋於魚上面,把火腿末撒在鯧魚上面布成2條直線即成。
一品鯧魚 配 料: 鯧魚1條約600克,醬油、紹酒各1湯匙,糖、香醋各l茶匙,咖哩粉、胡椒粉各少許,香油、生粉、蒜茸各適量。 ·操 作: ①將鯧魚去內臟洗凈,魚身兩側頭尾各劃一個十字刀,中間橫劃一刀,用醬油(1/3)、紹酒(1/2)略腌,再沾上生粉。
②燒熱鍋,下油,至八成熟時,將全頭鯧魚下鍋炸至金黃色時倒進漏勺濾去油。 ③鍋內留適量油,下蒜茸煸香,再加入上湯、醬油、糖、咖喱粉、胡椒粉、香油、醋、紹酒,煮滾倒進鯧魚,煨至汁粘將干時調味,起鍋裝在碟中,碟邊飾配番茄片、梭絲蘿卜、眉毛蔥即可。
鯧魚不適合4個月以下的小孩吃(優因培) 又名平魚、銀鯧、鏡魚。 鯧魚是一種身體扁平的海魚,因其刺少肉嫩,故很受人們喜愛,主婦們也很樂意收拾,它同樣具有海洋魚的營養特點:富含高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微量元素。
鯧魚體近菱形,扁側,口小,背部青灰色,體兩側銀白色,體背小圓鱗,背鰭和臀鰭較長,且對稱,胸鰭大,無腹鰭,尾鰭深叉形,下葉長於上葉,產地大體與比目魚相同,質量以河口和秦皇島產的為好,上市在5~10月間,其中以6~7月產的品質最好,數量最多。 營養價值 1、鯧魚含。
鯧 哪些人不能吃鯧魚 鯧魚的宜忌人群
鯧魚也有它不適合的人群,某些體質的人群吃鯧魚會出現過敏現象,這一類體質的人最好不要吃鯧魚。忌:瘙癢性皮膚病患者忌食。據前人經驗,鯧魚屬海鮮發物,有病之人忌食之。
鯧魚在食用上要注意一下人群,像體質虛弱或者是營養不良的人群最好多吃一些鯧魚,對於體質是有一定的幫助的,而像皮膚愛過敏的人群要少吃鯧魚。
拓展資料:
鯧魚,別名有鏡魚、鮀魚(《臨海異物志》)、昌侯龜、昌鼠(《 本草拾遺》),狗瞌睡魚(《 嶺表錄異》),鯧鯿(《 醫林纂要》),鏡魚、 平魚(《黃 渤海魚類調查報告》),白昌(《中國動物圖譜·魚類》),叉片魚(江蘇、浙江)等。
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頭較小,吻圓,口小,牙細。成魚 腹鰭消失。 尾鰭分叉頗深,下葉較長。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 甲殼類等動物為食。鯧魚是熱帶和亞熱帶的食用和觀賞兼備的大型魚類。
營養價值:鯧魚含有多種營養。100克魚肉含蛋白質15.6克,脂肪6.6克,碳水化合物0.2克,鈣19毫克,磷240毫克,鐵0.3毫克。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有降低 膽固醇的功效;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鎂,對冠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預防作用,並能延緩機體衰老,預防癌症的發生。
食用功效:鯧魚具有益氣養血、補胃益精、滑利關節、柔筋利骨之功效,對消化不良、脾虛泄瀉、貧血、筋骨酸痛等很有效。平魚還可用於小兒久病體虛、氣血不足、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等症。
注意事項:鯧魚忌用 動物油炸制;不要和羊肉同食。腹中魚籽有毒,能導致腹瀉。
網頁鏈接
偏口與鯧魚的區別
平魚,是我們常說的鯧魚中的一種,學名鯧,是一種身體扁平的海魚。
屬魚產形目,鯧亞目鯧科魚類。體形側偏,頭胸相連明顯,口、眼都很小,兩頜各有一行細牙。
常見的鯧魚多為銀鯧、江浙一帶漁民也叫鯧片魚、平魚等。偏口魚,即比目魚,是硬骨魚綱鰈形目魚類的總稱,包括鰜科、鮃科、鰈科、鰨科、舌鰨科魚類。
偏口魚身體扁平,成長中兩眼逐漸移到頭部的一側,平卧在海底。「偏口」和「比目」,都是對它們身體的最突出特徵的描述。
偏口魚種類甚多,在乳山以高眼鰈、石鰈、牙鮃的質量最好,名氣最大。
肉鯧是什麼
肉鯧魚應該也屬於人工養殖的一種鯧魚!鯧魚屬於鱸形目,鯧科。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頭較小,吻圓,口小,牙細。成魚腹鰭消失。尾鰭分叉頗深,下葉較長。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殼類等為食。初夏遊向內海產卵,為食用經濟魚類。我國沿海都產。
鯧魚是熱帶和亞熱帶的食用和觀賞兼備的大型熱帶魚類。柳州鯧魚在500克/條-1500克/條左右,肉味有如鯔魚的香味。其魚肉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W-3系列,經醫學臨床證明它是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重要物資,鯧魚的膽固醇含量也低於所有的動物性食品,鯧魚肉厚、刺少、味佳,營養豐富,是天然營養佳品。柳州鯧魚體形側扁成盤形,背較厚,口端位,無須,體色呈白身、銀鱗、黑尾、線鰭,四色相配極為美觀。
鯧魚含有多種營養。100克魚肉中含蛋白質15.6克,脂肪6.6克,碳水化合物0.2克,鈣19毫克,磷240毫克,鐵0.3毫克。
鯧魚和武昌魚的區別?
鯧魚和武昌魚的最大區別是前者為海水魚,後者則為淡水魚。
鯧魚,又名白鯧、鯧板、鏡魚、平魚、鯧扁魚,系銀鯧屬鯧科,棲息於近海的中下層,多產於象山港和舟山洋面,也是寧波海漁特產之一。
鯧魚,體側扁而高,卵圓形,體長約40厘米,銀灰色,頭小,吻圓、口小、牙細,成魚腹消失,以甲殼類等為食,尾形似燕尾。
武昌魚,團頭魴(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屬鯉形目,鯉科,鮊亞科,魴屬。俗稱:團頭鯿,平胸鯿。
體高,甚側扁,呈菱形,頭後背部隆起,體長為體高的2.0-2.3倍。頭小,吻圓鈍,口端位,口裂寬,上下頜等長,上下頜的角質層較薄;胸部平坦,腹部僅自腹鰭基部至 *** ,具有皮質腹棱。背鰭具光滑硬刺,其長度較頭長為小;臀鰭長,具27-32根分枝鰭條,尾柄高而短。體背部青灰色,兩側銀灰色,體側每個鱗片基部灰黑,邊緣黑色素稀少,使整個體側呈現出一行行紫黑色條紋,腹部銀白,各鰭條灰黑色。
團頭魴多見於湖泊,比較適於靜水性生活。平時棲息於底質為淤泥、並生長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區的中、下層中。幼魚主要以枝角類和其它甲殼動物為食;成魚攝食水生植物,以苦草和輪葉黑藻為主,還食少量浮游動物。4月開始大量攝食,6-10月為肥育期,攝食強度最大,冬季11月起停食。2齡可達性成熟,5-6月間,成魚集群於流水場所進行繁殖;產卵場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的流水,有茂密的水草,底質為軟泥多沙,水深1.0-1.5米,水溫20-28℃。懷卵量一般為3.7-10.3萬粒。受精卵在水溫為25℃時,經兩晝夜可孵化。冬季集群在深水處的泥坑中越冬。
團頭魴僅分布於長江中、下游附屬中型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