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中國戰神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天然料有哪些圖片 2025-08-08 18:25:23
動漫古裝唯美圖片 2025-08-08 18:18:26

中國戰神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5-06 05:59:55

❶ 中國神話中的戰神原型是誰

「戰神」一詞泛指人類歷史進程中,一些古代歷史或神話故事中掌管軍事戰爭的英雄人物。中國神話中的戰神為邢天與蚩尤。

1、戰神「刑天」 刑天:「上古十大魔神」之一 。干戚之舞,猛志常在。胸腹代首,天刑何有於我哉 刑天 。《山海經·海外西經》說,刑天與天帝爭位、廝殺,最後被天帝砍斷了頭,把他葬在常羊山麓。刑天雖斷了頭,卻仍不泯賣前志。他以乳頭為目,以肚臍為口,操盾牌、大斧繼續揮舞,與天帝再決雌雄。刑天是中國上古神話中,最具反抗精神的人物之一。

2、戰神「蚩尤」 蚩尤:上古時代九黎族部落酋長,中國神話中的武戰神。曾與炎帝大戰,後把炎帝打敗,於是炎帝與黃帝一起聯合來戰蚩尤。蚩尤率八十一個兄弟舉兵與黃帝爭天,在涿鹿展開激戰。傳說蚩尤有八隻腳,三頭六臂,銅頭悶橡鐵額,刀槍不入。善於使用刀、斧、戈作戰,不死不休,勇猛無比。黃帝不能力敵,請天神助其破之。殺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黃帝所殺,帝斬其首葬之,首級化為血楓林。後黃帝尊蚩尤為「兵主」,即戰中罩清爭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讓人畏懼,黃帝把他的形象畫在軍旗上,用來鼓勵自己的軍隊勇敢作戰,諸侯見蚩尤像不戰而降。傳說中蚩尤性情豪爽、剛直不阿、打仗勇往直前,充滿武將帝王陽剛之美,不失為一代蓋世豪傑。

資料參考自網路

❷ 中國戰神第一名是誰

中國戰神第一名是蚩尤。蚩尤歷史明確戰神提法的第一人,兵主傳說中金屬武器的最早使用者自上古起數千年享受官方戰神祭祀。蚩尤中華古代部棗謹落首領。上古時期蚩尤帶領九黎氏族部落歲岩橘在這一帶興農耕,冶銅鐵,制五兵,創百藝,明天道,理教化為中華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傑出貢獻使陽谷成為中國農耕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中國戰神關羽官方武聖

兩千餘年香火不斷甚至進入其他宗教祭祀被奉為武財神。三國時蜀漢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乎團。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❸ 歷史上戰神有哪些

1、白起

郿(今陝西寶雞眉縣)人,羋姓,白氏,名起,戰國時期秦國人,秦穆公大將白乙丙的後人。秦國第一名將,戰國第一名將。

他完全憑自己的戰功從一名士兵成長為秦國最高軍事長官,他是戰國時期最為顯赫的大將,中國古代歷史上戰功最為輝煌的將軍。他戎馬一拿哪生,六國將領聞『白』色變,都不敢與之交戰,史書上有確切的記載後面加了一個注釋,就是因為秦人有此將軍。

他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不世之功。他的戰績創造了中國兵法的最高實戰典範---戰神---武安君白起。

2、韓信

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漢族,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曾先後為齊王、楚王,後貶為淮陰侯。為漢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戰功,但後來遭到漢高祖劉邦的疑忌,最後以謀反罪處死。

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蕭何譽為 「國士無雙」。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派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3、項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故都彭城(今江蘇徐州),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勇戰派」代表人物,與「謀戰派」孫武、韓信等人齊名。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從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巨鹿之戰摧毀章邯的秦軍主力。

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後與劉邦爭奪天下,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公元前202年兵敗,在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烏江邊自刎。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消早碼古無二」的評價。

4、衛青

字仲卿,漢族,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系縣吏鄭季與平陽侯府中婢女衛氏的私生子,西漢著名將領。幼為家奴,飽嘗酸辛,及長,為侯府騎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異父姊衛子夫得幸武帝,始以衛為姓,入宮當差。

戰法革新始破匈奴,首次出征奇襲龍城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睜悔不敗的神話,曾七戰七勝,以武鋼車陣大破伊稚斜單於主力,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

衛青善於以戰養戰;用兵敢於深入,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常奮勇爭先,將士皆願為其效力;威信很高,位極人臣,但從不養士。元封五年,長平侯衛青逝世,起冢如廬山,葬茂陵東北。謚號為『烈』。

5、孫武

字長卿,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樂安(今山東惠民,一說博興,或說廣饒)人,是吳國將領。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了楚的國都郢城,幾滅亡楚國。

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之書。今日在山東、江蘇蘇州等地,尚有祀奉孫武的廟宇,多謂之兵聖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