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注射胰島素有哪些注意事項
注射胰島素的裝置很多,有胰島素專用注射器,無針注射器,胰島素泵等,常見的是使用胰島素注射器和注射筆,胰島素的注射通常採用皮下注射,在選擇筆用針頭或是注射器時,針頭長度的選擇取決於皮下組織的厚度,如果針頭太長,容易刺入過深,導致肌肉注射,引起疼痛和血糖水平的波動。而針頭如果太短,在注射時,容易導致葯液發生滲漏現象。
7
使用完的針頭不要隨意放置,否則,有發生污染和刺傷他人的可能。
❷ 糖尿病是打胰島素好還是吃葯好為什麼
糖尿病是打胰島素好還是吃葯好?為什麼?
糖尿病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慢性疾病,是由於我們機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外周組織對胰島素抵抗所致的以持續性高血糖為表現,並可伴有多組織器官並發症發生的綜合征。對於診斷糖尿病明確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化治療,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葯,同時注意監測血糖水平變化和定期復查。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合理飲食,要嚴格控制每日總熱量,三餐要定時定量,多吃新鮮蔬菜、粗糧;要適當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講求循序漸進,避免空腹或服用降糖葯物後立即運動;要積極戒酒、控制體重。我們在規范化治療的同時,也要注意監測病情變化和定期復查衫鬧。
綜上所述,糖尿病是打胰島素好還是吃葯好。要根據是哪一個類型。
❸ 門冬胰島素怎麼胖了
圖片(3張)門冬胰島素(英語:Insulinaspart),由諾和諾德生產,葯物商品名諾和銳(英語:NovoRapid),胰島素類似物,用於治療糖尿病。無色澄明液體。臨床試驗期間,本品與人胰島素相比,低血糖的總體發生率沒有差異。低血糖病發時忌用。對門冬胰島素或本品成份過敏者忌用葯品名稱:門冬胰島素別名:諾和銳外文名稱:Insulinaspart是否處方葯:處方葯主要適用症:糖尿病不良反應:低血糖最為常見主要用葯禁忌:對門冬胰島素或本品成份過敏者忌用劑型:酵母運動員慎用:慎用葯品類型:生物製品該喚游飢品皮下注射。患者應採用醫生或糖尿病專業護士的指導以及胰島素注射系統用戶手冊中描述的注射技巧進行注射。注射後針頭應在皮下停留至少6秒,以確保葯液全部注射入體內。每次注射後必須卸下針頭。否則,和返當溫度變化時就會有葯液從針頭漏出。有關胰島素泵輸注系統該品不能與其他胰島素混合進行胰島素泵輸注。關於該品在胰島素泵中的使用方法請遵醫囑。在接受連續皮下胰島素輸注治療之前,患者應得到詳細的相關指導,包括:如何使用胰島素泵,患其他疾病時和血糖過高或過低時的應對措施,以及胰島素泵損壞時的應對措施。在插入針頭之前,用肥皂和水清洗雙手和將要注射的部位,以避免輸注部位的感染。在灌注一個新的儲葯器時,確保不要在儲葯器或管路中留下大氣泡。輸注裝置(管路和針頭)必須根據輸注裝置說明中的相關要求進行更換。為了使患者受益於胰島素泵輸注治療,同時及時發現胰島素泵可能出現的故障,建議在進行胰島素泵輸注時定期監測患者血糖水平。胰島素泵損壞時的應對措施接受連續皮下胰島素輸注治療的患者必須隨身配備備用的胰島素並可以進行皮下注射,以防胰島素泵磨擾系統損壞而影響用葯。
❹ 糖尿病可以完全治癒這種新葯告訴我們:很有可能!
定義糖尿病
在全球范圍內,1980年以來罹患糖尿病的人數一直呈現上升趨勢,截至2014年,共有4.2億人被診斷患有糖尿病。單單在美國,罹患糖尿病的幾率也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確診患者人數已經從1980年的550萬人上升到了2014年的2200萬人——也就是說,在不到40年間,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增長了300%。
在Stephanie Stanford的帶領下,來自帶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研究團隊正在嘗試一種解決方案——使用單片葯物來重塑糖尿病人的胰島素敏感度。胰島素是一種調節血糖的激素,當人體對這種激素的反應減弱時,就會患上二型糖尿病。一個人在一生中是否會患上二型糖尿病受到基因及生活方式的影響。
截止目前,沒有任何一種葯物能夠還原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信號功能,現存葯物只能通過過濾血液中多餘的葡萄糖來抵消胰島素失效造成的影響。而這種由Stanford的蠢鬧信研究團隊開發的新葯則有望重啟胰島素自身的功能。
❺ 牛胰島素詳細資料大全
牛胰島素:自牛胰腺提取而來,分子結構有三個胺基酸與人胰島素不同,療效稍差,容易發生過敏或胰島素抵抗。動物胰島素唯一的優點就是價格便宜。患者可以輕松負擔。是一種多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牛胰島素
- 外文名 :insulin from bovine pancreas
- 分子量 :5733.53(Da)
- 性質 :蛋白質激素
- 測定時間 :1955年
- 功能 :血糖調控
牛胰島素
簡介
中文名稱:牛胰島素 英文名稱:insulin from bovine pancreas 英文別名:insulin human; insulin hybri-max from bovine pancreas; insulin bovine; Insulin (bovin) CAS號:11070-73-8 EINECS號:234-291-2 分子式:C254H377N65O75S6 分子量:5733.53 牛胰島素是牛胰臟中胰島β-細胞所分泌的一種調節糖代謝的蛋白質激素,是一種多肽。其一級結構1955年由英國桑格(S.Sanger)測定。牛胰島素在醫學上有抗炎、抗動脈硬化、抗血小板聚集、治療骨質增生、治療精神疾病等作用。中國是第一個合成人工牛胰島素的國家。1965年,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在所長王應睞的組織領導下,與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通力合作,在經歷了多次失敗後,終於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人工牛胰島素的合成,標志著人類在認識生命、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1965年9月17日我國完成了結晶牛胰島素的全合成。經過嚴格鑒定,它的結構、生物活力、物理化學性質、結晶形狀都和天然的牛胰島素完全一樣。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為人類認識生命、揭開生命奧秘邁出了可喜的一大步。這項成果獲1982年中國自然科學一等獎。 1953年,英國人F. SangerSanger由於測定了牛胰島素的一級結構而獲得1958年諾貝爾化學獎。 牛胰島素簡稱BHb,可以用小角X射線散射進行表徵。化學結構
牛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分子,它的化學結構於1955年由英國的科學家桑格測定、闡明:牛胰島素分子是一條由21個胺基酸組成的A鏈和另一條由30個胺基酸組成的B鏈,通過兩對二硫鏈連結而成的一個雙鏈分子,而且A鏈本身還有一對二硫鍵。 牛胰島素結構模型 以後,科學家們又陸續測定了不同生物來源的胰島素,發現與桑格首次確定的牛胰島素的化學結構大體相同。人胰島素也是如此,只有:A鏈的第8位由蘇氨酸代替丙氨酸、第10位由異亮氨酸代替纈氨酸;B鏈的第30位由蘇氨酸代替丙氨酸。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當美國的維格納奧德(V. Vigneand,1901-1974)於1953年合成了第一個天然多肽激素(他孫戚因此而獲得了1955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英國的桑格(F. Sanger,1918-)於1955完成了胰島素的全部測序工作(他因此而獲得了1958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之後,人工合成胰島素就成了一項世界性的熱門課題。凳塌據媒體報導,1955-1965年間,在世界范圍內共有10個研究小組在進行胰島素的人工合成 。 研究路線的確定 1956年,即在桑格因率先測定了牛胰島素的化學結構,並由此而獲得了諾貝爾獎的第二年,另一位英國著名科學家在國際權威的《自然》雜志評論文章中預言:「人工合成胰島素還有待於遙遠的將來」。在這種情況下,1958年的上半年,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的科技人員提出研究「人工合成胰島素」這一意義重大、難度很高、國際上還沒有人開始研究的基礎科研項目。 然而,對於一個蛋白質的合成來說,必須拿到了與天然物的生物活性和結構完全相同的純產物,才能算得上實現了它的全合成。由於胰島素分子不但化學結構復雜,而且還具有蛋白質分子的特定構象。因此,人工合成胰島素不僅要完成肽鏈的合成,而且還要求使合成的肽鏈能棗凱圓夠摺疊成具有與天然胰島素同樣構象的活性分子。而當時的胰島素的「家族」中,牛胰島素是唯一被測定了化學結構的,於是便作出了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審慎抉擇。 這一重大基礎科研項目一經提出,立即得到中國國家領導的重視。在王應睞所長的同意和支持下,決定將已有的由鈕經義領導的蛋白質人工合成組、曹天欽領導的蛋白質結構功能組和鄒承魯領導的酶組聯合起來,成立一個由曹天欽任組長的「五人領導小組」,採用五路進軍的方案,即1、抓住天然胰島素A、B鏈拆合的關鍵;2、加強多肽的合成力量,發展多肽合成;3、組織生產原料胺基酸和多肽合成試劑;4、開展有關胰島素構象的研究,並從胰島素酶解產物中分離純化天然肽段,以期用作化學合成或酶促合成更大肽段的原料;5、開展肽鏈的酶促合成和轉肽反應的研究,向著牛胰島素人工合成研究的成功彼岸挺進。科學研究
研究過程
按照這個方案積極組織人員,使各項研究工作很快順利展開。首先,在沈昭文的指導下,胺基酸的生產工藝建立起來,胰島素B鏈中幾個小片段人工合成完成;其後,杜雨蒼、張友尚等發現:天然胰島素A、B鏈經S—磺酸化後,不僅能分離純化得到穩定產物,而且容易進行A、B鏈的重組,並得到有5~10%的胰島素活性產物。1959年的這一成功,奠定了胰島素合成可以採用化學合成A、B鏈的路線,至此,胰島素的合成研究取得了初步的進展。在此後的幾年裡,雖投入了「大兵團作戰」,但並未取得實質性突破。 直到1963年,鄒承魯領導研究的天然胰島素A、B鏈重組生成胰島素的產率,由原來的5~10%提高到50%左右;1964年,鈕經義、龔岳亭領導的多肽合成組人工合成B鏈。並與天然A鏈重組構建胰島素獲得成功;1965年,中科院有機所和北京大學化學系合作,由汪猷和邢其毅領導的聯合研究小組完成了胰島素A鏈的化學合成,上海生化所化學合成的胰島素B鏈進行重組取得成功,並純化得到了具有與天然胰島素完全相同的比活性和抗原性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且其結晶形狀和酶切圖譜也與天然物相同。人工合成胰島素的成功,宣告了中國科學工作者歷經八年的科研攻關,奪得了這項科學競賽的「世界冠軍」。 隨後,由曹天欽主持起草論文,將這一重要科學研究成果首先以簡報形式發表在1965年11月的《中國科學》雜志上,並於1966年4月全文發表。科學意義
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是科學上的一次重大飛躍,它標志著人工合成蛋白質時代的開始;是生命科學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重要里程碑.在揭示生命奧秘的偉大歷程中邁進了可喜的一大步。同時,它也是中國自然科學基礎研究的重大成就。醫學功能
消炎作用
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同是一種炎症性疾病,重危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腦出血、敗血症、燒傷等,即使沒患糖尿病也會發生應激性高血糖反應。國外對181例重危患者采了靜脈輸注胰島素,死亡率下降了43%。一周後,C-反應蛋白、炎症因子和一氧化氮明顯下降。這說明胰島素具有保護血管內皮,減少脂質浸潤,抑制血管壁炎症,防止臟器功能衰竭。抗動脈硬化作用
載脂蛋白E基因缺陷是引起動脈硬化的原因。因此臨床上可以使用牛胰島素,不必擔心胰島素會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還有人進行了胰島素口服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的試驗,結果硬化塊減少,硬化面積下降22%-37%,由於口服胰島素已被胃液破壞,失去降糖作用,故而抗動脈粥樣硬化與胰島素抗炎和保護內皮細胞作用有關,與降糖作用無關。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正常的血管內皮細胞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一般不會發生動脈粥樣硬化,而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會激活內皮細胞的氧化應激反應,損傷內皮,血小板的聚集作用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牛胰島素的降血糖作用間接起到了保護內皮細胞作用。治療骨質增生
牛胰島素可增強成骨細胞活性,合成膠原纖維,促使骨質對胺基酸的攝取,牛胰島素還可促使維生素D的合成和鈣和吸收,有利於骨質形成,最適合糖尿病合並骨質疏鬆的治療。治療精神疾病
牛胰島素低血糖療法主要用於中毒性精神病的精神錯亂和震顫性譫妄,對焦慮、緊張和神經衰弱也有效。 不同類別的牛胰島素也有不同的作用。(牛)胰島素分為三種類型,即中長效牛胰島素、短效牛胰島素、專降餐後血糖的超短效牛胰島素。 中長效牛胰島素也稱為預混胰島素,是把短效胰島素和中效胰島素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它的起效時間為1小時~2小時,持續時間為12小時左右,一天注射兩次,一般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適合,但需要在注射後半小時之後才可吃飯。 短效牛胰島素適合於血糖不容易控制的人群,以及餐後血糖特別高的人群。他們在臨睡前還需再加一次中長效胰島素,以維持夜間的基礎胰島素需要量,保持夜間血糖平穩。注射後20分鍾~30分鍾起效,持續時間為4小時~6小時,一天需要注射3次~4次。它的特點是見效快,濃度大,單位時間內降糖效果強,可以皮下、肌肉或靜脈注射。 關於胰島素醫學文獻 專降餐後血糖的牛胰島素起效特別快,10分鍾之後就開始起作用了,它是專門針對餐後血糖高的患者,在注射完畢後即可吃飯。它的持續時間也較其他胰島素短,為1小時~2小時。作用機理
為什麼牛胰島素對患者有那麼大的作用?這必須從牛胰島素的作用機理談起。調節糖代謝
胰島素能促進全身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並抑製糖原的分解和糖原異生,因此,牛胰島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島素分泌過多時,血糖下降迅速,腦組織受影響最大,可出現驚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島素休克。相反,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受體缺乏常導致血糖升高;若超過腎糖閾,則糖從尿中排出,引起糖尿;同時由於血液成份中改變(含有過量的葡萄糖), 亦導致高血壓、冠心病和視網膜血管病等病變。 胰島素與糖尿病關系 牛胰島素降血糖是多方面作用的結果: (1)促進肌肉、脂肪組織等處的靶細胞細胞膜載體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運入細胞內進行代謝。 (2)通過共價修飾增強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cAMP水平、升高cGMP濃度,從而使糖原合成酶活性增加、磷酸化酶活性降低,加速糖原合成、抑製糖原分解。 (3)通過激活丙酮酸脫氫酶磷酸酶而使丙酮酸脫氫酶激活,加速丙酮酸氧化為乙醯輔酶A,加快糖的有氧氧化。 (4)通過抑制PEP羧激酶的合成以及減少糖異生的原料,抑製糖異生。 (5)抑制脂肪組織內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減緩脂肪動員,使組織利用葡萄糖增加。調節脂肪代謝
關於胰島素醫學文獻 牛胰島素能促進脂肪的合成與貯存,使血中游離脂肪酸減少,同時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島素缺乏可造成脂肪代謝紊亂,脂肪貯存減少,分解加強,血脂升高,久之可引起動脈硬化,進而導致心腦血管的嚴重疾患;與此同時,由於脂肪分解加強,生成大量酮體,出現酮症酸中毒。調節蛋白質代謝
胰島素一方面促進細胞對胺基酸的攝取和蛋白質的合成,一方面抑制蛋白質的分解,因而有利於生長。腺垂體生長激素的促蛋白質合成作用,必須有胰島素的存在才能表現出來。因此,對於生長來說,胰島素也是不可缺少的激素之一。其它功能
牛胰島素可促進鉀離子和鎂離子穿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可促進脫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
❻ 如果及時使用胰島素,胰島功能有恢復正常的可能嗎
胰島素由胰島β細胞合成和分泌,經血液循環到達體內各組織器官的靶細胞,與特異性受體結合並引發細胞內物質代謝反應,在這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異常均可導致糖尿病。如果及時應用胰島素,胰島功能有恢復正常的可能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糖尿病的幾種類型:
編輯搜圖
❼ 胰島素里有個透明的小球,還能用嗎
是那種胰兄敏嫌島素?很多預混型胰島素,在每次注射前,都需要搖均勻。為了方便使用,裡面都有個小圓珠子,拿凳搖的時候會有動靜。這個是正常的。
樓主建議上個圖片,拍下胰島素的商標和名字,再拍下羨手珠子的圖片。等你聯系。
祝身體健康!望採納!
❽ 請問這是不是胰島素葉,如果不是是什麼植物
明月草,一種神奇的保健蔬菜,其莖葉中含有大量的藻膠素,甘露醇,維生素B,磺,鉀及多種氨基酸等營養元素,因而具有極強的降血壓,嫌掘辯降血脂,抑製糖尿病的奇特功效,室內擺放還能起到殺菌凈化空氣的效果。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長期食用,天然抗病又可延年益壽。該草葯主要作用是清熱解毒,在治療毒蛇咬傷方面療效顯著,但沒有現在傳說的能治癌症、心臟病等幾十種病那麼神奇的療效,而且服用得不散沖好還可能影響患者的消化系統,對肝臟也有損傷,他建議芹缺老年人最好慎用。
❾ 胰島素用了以後能不能停
首先要了解為什麼用胰島素,胰島素的作用機制是什麼?1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是由於自身胰島受到破壞,喪失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基本不分泌胰島素,而目前醫學水平沒有辦法修復胰島細胞,所以只能靠外源性的胰島素補充。對於這類患者胰島素是救命葯,是不能停用的,甚至是不能隨意更改注射次數(注射次數不同,選擇的胰島素劑型也不同)的,1型糖尿病患者建議堅持選擇一天注射4次的強化治療方案。
2型糖尿病是由於身體肥胖,對自身分泌的胰島素產生抵抗,或者分泌的胰島素不夠用,血糖過高,反過來刺激胰島分泌胰島素,進一步加重胰島負擔,功能越來越差。新發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比較肥胖的年輕的患者,如果補充外源性胰島素,通過胰島素強化治療(一天注射4次的方案)2周至3個月,解除高糖毒性,胰島功能逐漸恢復,胰島素是可以逐漸減少注射次鍵叢喚數,甚至停用的。可根據胰島恢復情況,改為保留晚上注射一次長效胰島素,同時結合1 2種口服降糖葯,結合飲食控制、運動的治療方案。甚至直接改為1 2種口服降糖葯,結合飲食控制、運動就可以較好地控制血糖。有的甚至不需要注射胰島素,也不需要用口服降糖葯,單純通過飲食控制和運動就可以較好地控制血糖。
隨著2型糖尿病的進展,前期如果沒有規范治療,加之飲食沒有控制,運動也比較少,胰島功能就會越來越差。到了後期,胰島也基本喪失分泌胰島素,也要靠補充外源性胰島素維持血糖穩定。這種情況,胰島素也是不能停的。
妊娠合並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懷孕前沒有糖尿病,懷孕後血糖升高,需要胰島素治療。這些患者在生產結束後,體內各種激素會逐漸平衡,血糖會逐漸穩定。胰島素是可以停用的。但仍然應稿凱該注意飲食控制和加強運動。因為妊娠期間血糖升高,以後得糖尿病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葯事網權威解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胰島素用了以後是不會上癮的,注射胰島素就想喝水一樣,血糖高了就要吃葯太高就要注射胰島素。胰島素只是一種蛋白質,是不會使人上癮的。
對於停不停這個問題,針對不同的病人所得的答案是不同的。醫生讓你停你就停,醫生不讓你停千萬不要停,因為糖尿病是一種持久性疾病(有些不是下面會說到),而且糖尿病的發生是突然的,可能會致命。
2型糖尿病 舊稱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或成人糖尿病,是代謝性疾病。多在35 40歲之後發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產生胰島素的能力並非完全喪失,有的患者體內胰島素甚至產生過多,但胰島素的作用效果較差,因此患者體內的胰島素是一種 相對缺乏 ,可以通過某些口服葯物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但到後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島素治療。
糖尿病得的人很多,只要正常治療壽命與正常人一樣,所以不必害怕糖尿病。
(本人非專業人士,文章僅供參考。圖片選自網路,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這兩天發生的16歲少年因父母溺愛而死在糖尿病上的事件,再次把胰島素推向人們的視線。那是不是用了胰島素,就會產生依賴性呢?
胰島素是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受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它不是毒品,不存在成癮的問題。有些人需要終身注射胰島素,乃是病情的需要。
哪些情況下必須長期使用胰島素? 哪些情況下即使用了胰島素也可以停用的?胰島素治療存在個體化,每個人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量身定製治療方案。我想要強調的一點是, 除了胰島素或者降糖葯的正確使用外,在日常飲食和生活方式上面一定要有所控制和調整。 16歲的少年除了停用胰島素外,父母還任由他吃喝,最後悲劇釀成,後悔莫及,無不讓人惋惜。
對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上關於胰島素起始治療的推薦,我們來為糖友解答一下哪些情況必須使用胰島素,哪些情況可以停用胰島素。
1. 1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病時就需要胰島素治療 ,且需終身胰島素替代治療。
解答:需使用,不能停。
確診是 1型糖尿病 的話,是不能停用胰島素的,只有出現一段可遇不可求的蜜月期時,可暫不用胰島素。
2. 新發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有明顯的高血糖症狀 、發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可首選胰島素治療。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和症狀得到顯著緩解後,再根據病情確定後續的治療方案。
解答:需使用,視情況可停。
如果 新發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 出現急性血糖升高或急性並發症時,應該首選使用胰島素治療,急性並發症一旦過去,就有可能改為口服降糖葯物治療。
這是因為2型糖友出現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等急性並發症,除了可能存在外界的誘發因素以外,也有可能是因為體內的胰島功能受到嚴重的破壞了,因此在急性並發症糾正後,醫生一般會再評估一下患者的胰島功能。
如果患者 胰島功能 確實已經不容樂觀,建議患者開始胰島素治療,如果胰島功能尚可,且不存在使用口服降糖葯物的禁忌證,度過急性期後,完全可以改用口服降糖葯物控制血糖。
3. 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與1型糖尿病鑒別困難 時,可首選胰島素治療,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症狀得到顯著緩解、確定分型後,再根據分型和具體病情制訂後續的治療方案。
解答:視情況使用,可停。
這條的意思是,有些 新診斷的糖尿病 難以明確分型, 即不知道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這時可以先用胰島素把血糖降下來,然後再根據病情及進一步的檢查結果明確鑒定分型,如果可以排除1型糖尿病,就可以停用胰島素,改為口服降糖葯物或生活方式干預控制。
4. 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葯聯合治療的基礎上 ,若血糖仍未達到控制目標,即可開始口服降糖葯和胰島素的聯合治療。一般,經過較大劑量多種口服葯物聯合治療後糖化血紅蛋白仍 7.0%時,即可考慮啟動胰島素治療。
解答:視情況使用,一般不能停。
如果 口服降糖葯物聯合生活方式控制效果不好 ,多說明此時2型糖友體內的胰島功能已經較差,此時需要長期接受胰島素治療。當然此種情況下接受胰島素治療也不說明病情就加重了,如果沒有合並嚴重的糖尿病並發症,仍然可以 健康 生活很多年。
5.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體重顯著下降時,應該盡早使用胰島素治療。
解答:需使用,可停。
體重明顯下降 很可能會出現感染等嚴重的並發症,而胰島素有促進能量在體內存儲的作用,可以增加體重,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改用胰島素治療,等體重達到滿意水平,仍可以恢復口服降糖葯物。當然,如果體重下降是某些特殊原因所致,比如胰島功能不好導致(類似1型糖友的情況),很可能仍然需要胰島素治療。
6.特殊情況下胰島素的使用:圍手術期、妊娠和感染。
解答:需使用,可停。
糖友如果存在 手術前後、妊娠和感染等 特殊情況 ,應該換用胰島素治療,等上述情況穩定或結束,仍可以改為口服降糖葯物。
7.存在口服葯物禁忌時,如嚴重肝腎功能損害等。
解答:需使用,一般不能停。
如果 存在 口服降糖葯物的禁忌證 ,需要改用胰島素治療。經過治療,口服降糖葯物的禁忌證能夠明顯改善乃至消除,仍然可以考慮將胰島素改為口服降糖葯物。但有些禁忌證,比如已經出現 肝腎功能損害 、腎功能衰竭或尿毒症,一般來說很難恢復,需要長期使用胰島素治療。
8.糖尿病妊娠和妊娠糖尿病。
解答:需使用,一般不能停。
多數口服降糖葯物都會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對其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這時候改用胰島素是最理想的選擇。需要根據妊娠結束的身體狀況,決定是否可以停用。
以上不難看出, 某些情況下糖友是必須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某些情況下不能停,需要長期使用,但有些情況胰島素是完全可以停用的 ,比如其中的第2、3、6條。可見,使用胰島素肯定不會上癮,導致一旦用上就停不下來,只要病情允許,是可以停用的。
並且,使用胰島素治療很可能是絕大多數糖友漫長糖尿病病程最終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也是 幫助患者控制血糖, 延緩並發症發生發展的一個有效手段 。 使用胰島素 並不一定代表病情加重 。
評價「糖友」病情嚴重程度的標準是看有沒有糖尿病的嚴重並發症 ,嚴重的糖尿病並發症會影響「糖友」的壽命以及生活質量。就拿1型糖尿病來說,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終身使用胰島素,但這類「糖友」因體型多「苗條」,出現高血壓、血脂異常的情況並不多,因此不像2型「糖友」那樣容易因心腦血管並發症而死亡。
一般來說,糖尿病前期、二型糖尿病都一般不會一來就讓注射胰島素,只有一型糖尿病中,胰島細胞基本完全被破壞,完全沒辦法釋放胰島素了,才會推薦注射胰島素來平穩血糖。一旦用了胰島素也不是完全就依賴胰島素了,一般注射的胰島素是採用豬的胰島素,因為成分和人體最為接近,胰島素並不是毒品不是葯品,就是一種人體會自然釋放的激素,是不會產生依賴作用的,每天注射胰島素的次數較多,注射一次就會在身體上扎一個洞,我相信所有人都不願意注射胰島素,更別說上癮了。
很多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後血糖很平穩,狀態也不錯,如果他們的胰島細胞尚未被完全破壞,還能分泌胰島素,特別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其實可以漸漸嘗試取消注射胰島素,靠葯物來調整的,並不是注射了胰島素就就永遠回不來了。一般醫生推薦注射胰島素是由於胰島功能大幅降低或者無效,葯物沒法控制的情況下,才會用主動提供胰島素的辦法來控制血糖。
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不會一來就推薦注射胰島素的,除非是一型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完全衰竭,胰島已經無法工作,即使用葯物促進胰島功能和促進分泌也無濟於事,才會必須終身接受胰島素治療以保證機體的代謝之需。另外,二型糖尿病患者出現糖尿病急性並發症(如酮症酸中毒)、手術期間、合並肝腎功能不全以及血糖很高時,必須用胰島素治療。但這並不帶表以後一直要依賴胰島素,如果期間出現好轉或者胰島功能有所恢復的話,是有可能改用葯物輔助治療的。但胰島功能完全衰竭的晚期 2 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終身使用胰島素。
胰島用了以後可以停,但要根據患者的情況而定。因為用胰島素屬於強化制療,減輊糖毒,恢復胰島功能。如果患者不是很嚴重,而每天的用量在30左右的話,就可以採用口服葯物,科學治療。
胰島素能不能停,需要在醫生的建議下,不能個人隨意改變糖尿病治療方法。
糖友都知道,1型糖友是必須通過胰島素治療來控制病情。而很多2型糖友在聽到醫生建議胰島素治療時的第一反應是拒絕的:「通過口服葯物就足夠了,沒必要使用胰島素。」 「用上了胰島素就會產生依賴性,要一直用下去。」實際上,在臨床工作中不少2型糖尿病人應用胰島素能較滿意地控制病情,也無需擔心胰島素的依賴性。
一、胰島素使用原則
1、總體原則
1 型糖尿病患者必須使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2 型糖尿病在胰島素相對或絕對缺乏的時候也需要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由於糖尿病患者的年齡、病因、病程、並發症、胰島細胞功能、低血糖風險、體重增加情況各不相同,因而每位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控制目標以及胰島素治療方案也會有所區別,必須由醫生制定個體化治療。
2、選擇合適的胰島素類型
a.合理的胰島素治療方案應盡可能模仿生理性胰島素分泌模式,由於大多數人每日進食3次,所以 比較理想的胰島素治療模式應該是3次餐時速效胰島素+1次基礎胰島素 。
由於該方案注射太多,不太方便,臨床2型糖尿病使用此種方案比例不高,胰島細胞功能較差的1型糖尿病及血糖顯著增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選用較多;
b .預混胰島素治療是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更常選用的長期治療方案, 一般於早、晚餐前各注射1次,較為方便;患者使用預混胰島素需要按時、定量進餐及規律運動,預混人胰島素應在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預混人胰島素類似物可在餐前即刻注射或餐後立即注射,其中預混人胰島素類似物對餐後血糖的控制及夜間低血糖的風險均優於預混人胰島素;如果使用預混人胰島素類似物治療還可在中餐前增加一次注射以改善中餐後的血糖控制;預混胰島素治療時,不建議同時使用胰島素促泌劑(如磺脲類/格列奈類,主要不良反應與胰島素一致,為低血糖和體重增加);
c. 部分胰島功能較好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以將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葯聯合應用 ,這樣不僅可減少胰島素用量、減少低血糖及體重增加的風險,而且往往能獲得更好的療效。比如磺脲類/格列奈類口服降糖葯/糖苷酶抑制劑+基礎胰島素,預混胰島素+二甲雙胍/糖苷酶抑制劑等方案都是臨床常用的聯合用葯方式;
d.對於一些 血糖波動較大的病人 (即所謂脆性糖尿病患者,胰島功能極差),即使採用三餐前餐時速效胰島素+每日一次基礎胰島素模式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血糖,對這些病人 可以試用胰島素泵來改善血糖波動的控制;
二、使用胰島素應注意這些
1、使用胰島素治療的主要風險是 低血糖及體重增加 ,患者必須每日監測血糖2-3次,了解低血糖的表現及自我急救處理,同時秉承控制飲食及適當運動鍛煉的基礎上來調整胰島素劑量的治療原則;
2、由於腎臟和肝臟功能受損可影響胰島素的代謝, 在肝腎功能受損患者中應降低胰島素的使用劑量;
3、 沒有胰島素成癮的說法 ,如果患者胰島功能很差則必須接受外源性胰島素的治療,這屬於補充自身不足並非成癮,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胰島素治療後依然可以轉換為單純口服葯物治療。
4、如果糖友存在一些急性疾病或情緒激動、抑鬱以及其他情況時,交感神經興奮和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導致血糖波動,並減弱胰島素的作用。因此 控制情緒對於胰島素的充分起效也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5、 適宜的運動有助於胰島素發揮作用 ,加速機體有關組織如肌肉、脂肪等對於葡萄糖的利用,在一定程度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
所以胰島素能不能停,適不適合停,不僅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還要聽取醫生的建議。
最好不要停,這個不能說是上癮,是正常需求。不要大驚小怪
可以停。
符合以下3種情況的病人,注射胰島素一段時間後,完全可以改成口服葯。
第一種,平時應用降糖治療的病人,而且血糖控製得很好,在感染,手術,創傷等情況下,那我們胰島素本身的需要量突然間增加了,
那這時候我們補充短期的胰島素後,渡過了這個應激期,並且待病情穩定後,可以改為口服葯治療。
第二種,血糖較高的第一次來治病的病人,如果沒有糖尿病的並發症,經過短期的胰島素的強化治療,恢復自身的胰島功能,這個時候病人可以改為口服葯治療。
第三種,對於妊娠期哺乳期的婦女,用口服降糖葯對這個嬰兒或者幼兒是有影響的,所以要用胰島素治療一段時間以後,可改為口服葯治療。
曾經有患者甚至是親戚朋友都覺得,胰島素能不打就不打,打上了就停不下來了?
這是真的嗎?我們應該了解一下什麼是胰島素?胰島素具有成癮性嗎?何時該用胰島素?什麼時候可以停?
胰島素是由胰臟內的胰島β細胞受內源性或外源性物質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種蛋白質激素,並不是糖皮質激素,而糖皮質激素是可以使人發胖(向心性肥胖、滿月臉、水牛背)。胰島素是機體內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時促進糖原、脂肪、蛋白質合成。外源性胰島素主要用來治療糖尿病,降低血糖的。
外源性胰島素從來源上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代胰島素,動物胰島素。比如豬源胰島素、牛源胰島素、羊源胰島素,其中豬源胰島素結構和人體自身分泌胰島素的結構是最相似的,但同樣會發生過敏反應。
第二代胰島素,人胰島素。人們通過基因工程(重組DNA)(轉基因)酵母(啤酒酵母.畢赤酵母或漢遜酵母)或重組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O)表達出高純度的合成人胰島素,其結構和人體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一樣。過敏反應、皮下脂肪萎縮等不良反應大大減少。
第三代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研製出更適合人體生理需要的胰島素類似物,此類胰島素同樣不良反應較少,且起效迅速,一般用於餐食。
外源性胰島素注射入體內是幫助或替代體內胰島素降血糖的,你用或者不用,你體內都是存在這種物質的。且這種物質並不會讓人產生欣快感、幻覺等,所以並不會產生成癮性!
一般來說,對於糖化血紅蛋白(HbA 1c) 9.0%或空腹血糖 11.1 mmol/L 同時伴明顯高血糖症狀的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可考慮實施短期(2周至3個月)胰島素強化治療。這樣可以讓胰島得到一段時間的「休息」,胰島功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還有以下幾種情況!
1、1型糖尿病患者,他們的胰島功能很差,幾乎不能分泌一丁點胰島素,只能靠外源性的胰島素幫助降糖!
2、新發的病情比較嚴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滲狀態的患者等,這時候先用胰島素把血糖降下來,避免血糖過高影響生命安全,然後再制定個體化的降糖方案。
3、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但是從臨床症狀、血糖值等表現很難區分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這時候也可以先用胰島素治療,待完善檢查確診分型後,再更改治療方案。
4、當糖尿病患者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和口服葯物治療的方案不能達到降糖目標時,尤其是已經服用了四五種葯物血糖還是很高的患者,可以開始小劑量胰島素配合口服葯物的方案。
5、糖尿病患者近段時間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體重顯著下降,這時候也建議使用胰島素降糖。
6、糖尿病合並妊娠或妊娠糖尿病的患者,為了快速降糖和胎兒安全,首選胰島素降糖。
一般來說當我們胰島素日劑量用到10單位以內時,而且經評估後胰島功能尚有一部分功能時,我們可以換用口服葯物降糖。但是,對於很多病程較長胰島功能差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來說,胰島素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胰島素是否使用,除了根據病情,還要遵從患者本人的意願。胰島素不是毒品,患者對他沒有精神和生理上的依賴,當然,當我們胰島功能喪失殆盡的時候,胰島素確實是最佳方案。
最後祝大家,身體 健康 ,闔家幸福,工作順利,學業有成! 純屬手打,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若覺得寫的還可以,請點贊關注一下!
❿ 糖尿病的過去、現在和未來(2):胰島素
上文說到,我們身體里的細胞那麼多,不同的細胞對能量的需求又總是在變動當中,那麼我們的身體又是如何判斷什麼時候缺乏能量;又是怎麼通知肝臟和肌肉,並從中提取葡萄糖分子以供身體需要呢?
胰島素:血糖減壓閥
我們聰明的身體的應對思路是這樣的: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滾激,明月照大江。
想要設計開發出(或者說,由進化發展出)一套信號收集系統,能夠實時監測身體上百萬億細胞的能量需求是不現實的,這套系統即便是能開發出來,可能需要消耗的細胞數量不會少於需要被監測的對象,這種疊床架屋的思路不是進化所擅長的。
我們身體的對型備脊策是,不需要專門照看每個細胞,只要設計一套血糖穩壓系統,能夠保證血液循環中的葡萄糖水平衡定即可。在這套系統的操縱下,身體所有的細胞,都可以穩定地從血液中汲取能量來源。如果所需能量很多,血糖穩壓系統可以為血液注入更多葡萄糖以滿足供應;如果細胞恰好不需要那麼多能量,那麼這套血糖穩壓系統也可以及時停止將更多的葡萄糖輸入血液中,防止血液中積累不必要的高濃度糖分子。
想像起來,這套系統的工作原理其實類似於我們用來熬粥的高壓鍋上的限壓閥,它可以將鍋內的氣壓維持在恆定范圍內:氣壓過高,高壓蒸汽可以通過限壓閥排泄而出,氣壓過低,那麼限壓閥起到封閉作用、從而繼續在鍋內積蓄氣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