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頭上長一個燈是什麼魚有圖片嗎
琵琶魚:學名鮟鱇魚,俗稱結巴魚、哈蟆魚、海哈蟆、琵琶魚等。屬硬骨魚類,鮟鱇目、鮟鱇科,為世界性魚類,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種類多樣。
琵琶魚(學名鮟鱇),又稱「電光魚」,是一種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狀怪異的魚類。體長一般為45厘米,最長可達2米。體色從褐綠色到灰黑色,各不相同,體表還具有雜色斑點。琵琶魚身體扁平,頭很大,背鰭和胸鰭發達,還有一條馬鞭一樣的長尾。尾根與魚身銜接處長有一排鋒利的刺,刺尖可產生毒液。從魚體的背面俯視,很像一把琵琶,故稱「琵琶魚」。
⑵ 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 蒙托克怪獸渾身無毛水滴魚丑爆
盡管受許多科幻電影的熏陶,我們對一些生物的奇特長相已經見怪不怪了,但真當那些奇怪生物出現在眼前時,還是令人驚嘆!以下是幾個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開開眼。
No.1 蒙托克怪獸
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應該是蒙托克怪獸,其屍體於2008年在美國紐約長島蒙托克地區被發現,它渾身無毛,一身皮厚實而光滑,嘴的形狀看起來像鳥喙,牙齒非常尖銳,長相可以說十分奇怪,這種生物在過去是肯定沒有出現過的!
自蒙托克怪獸圖片傳上網上後,引起了互聯網熱議,十多年多去了,一些投機者仍對蒙托克怪獸的起源充滿了幻想,專家分析稱這是長期浸泡在水中高度腐爛的浣熊屍體。但是存在著很多的爭議,很多人都認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查看更多】
No.2 蜥蜴人
說到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蜥蜴人不得不提,它長相是蜥蜴與人的結合,可以說十分奇怪。在過去,蜥蜴人存在於想像,但在美國深海南部,有人目擊了蜥蜴人,說它是三指綠皮,高2.3米的生物,從此關於蜥蜴人,開始了各種猜測,甚至認為蜥蜴人是以前地球的主人,人類是入侵者……【查看更多】
No.3 琵琶魚
琵琶魚又稱電光魚,這是一種生活在海洋里的奇怪魚類,因為從背面俯視,這種魚很像一把琵琶,故稱琵琶魚。琵琶魚體長一般45厘米,最長可達2米,它身體扁平、頭很大,背鰭和胸鰭發達,還有一條馬鞭樣的長尾。雌魚的頭部有一個釣竿狀的結構,末端有一個能發光的突起,看起來真的很奇怪!
No.4 水滴魚
在沒見過水滴魚前,我真的沒想到魚還可以長這樣,它長相真的太奇怪了,因為丑,水滴魚也被稱為世界上最醜陋的魚類。水滴魚看起來像一團黏液,它的凝膠狀肉幫助它漂浮在水中,身體里沒有肌肉,常生活在1200米深的海底中,是世界上最奇怪的生物之一。
⑶ 我抓到一條魚是這樣的,哪位大神知道這是什麼魚啊急急急在線等 答對重賞
這是清道夫魚。
纖細介紹:
清道夫魚(學名:Chaunacops coloratus),屬於鯰魚科,又叫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幾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前如旦它們經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是水族箱里最好的清道夫。由於是外來物種,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天敵,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會威脅本地魚類的生存,破壞生態鏈。又稱:垃圾魚:專門吃垃圾的。
屬於鯰魚科,又叫吸盤魚、垃圾魚、琵琶魚,原產於南美洲各地的河流中。橡彎幾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它們經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舔食青苔,是水族箱里最好的清道夫。清道夫魚成年後食量巨大,除吃青苔等藻類之外,還經常以其他魚類的魚卵為食,一天能吃掉3000至5000粒魚卵,也能大量吞食魚苗。而且,由於是外來物種,目在國內還沒有天敵,在江河中很容易大量繁殖,會威脅本地魚類的生存,破壞生態鏈。
所需實物:
清道夫是雜食魚類,吸食藻類、底棲動物和水中的垃圾,也能大量吞食魚卵和魚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塊上、玻璃上穩定身體和吸食藻類,也尋覓底棲動物(如水蚯蚓),是水族箱中忠實的「清潔工」。屬夜行性魚類,可與健康的品種魚混養。清道夫喜食飼料,特別是沉性小顆粒飼料,便於吸盤吸入,對於浮在水面上的小顆粒飼料,會採用肚皮倒貼水面的方式吸食。盡管如此,清道夫還是可以清潔魚缸的壁面。它擦過的地方都特別的干凈。清道夫的嘴像吸塵器一樣,把魚糞、綠色的植物統統吸到了肚子里。它嘴裡還含著一個氣泡,這個氣泡里是氧氣,這樣就可以使它在水裡的時間變長,讓它可以吃到更多的「食物」了。清道夫以魚苗、海慧擾藻、細菌、飼料為主要食物飢餓難耐時也會吃少量魚類排泄物,這也成為了它名字的由來。
⑷ 什麼魚被稱為窮人龍蝦
安康魚常被稱為窮人的龍蝦,這要歸功於茱莉亞·查爾德。
安康魚在20世紀70年代被稱為醋栗魚或琵琶魚。由於它的醜陋的外觀和不同的,非薄脆的質地,很少美國消費者會觸摸它。漁民把琵琶魚賣到市場上,價格很低。當時的漁民通常會丟棄琵琶魚,而不是花時間把它們清洗干凈,裝上冰塊再拖回來。
1979年,茱莉亞·查爾德帶著一條完整的安康魚。從nefsc.noaa.gov形象。版權所有2000-2007蓋蒂圖片社保留所有權利。
整條安康魚,也就是窮人的龍蝦。
可憐人的龍蝦食譜
窮人最初的龍蝦食譜是用黃油煮,然後烤。修道士的尾巴在縱向上被劃痕,大約有一英寸厚。魚尾先煮5分鍾,然後再烤5分鍾。尾巴很結實,形狀像龍蝦的尾巴。塗上融化的黃油,再把融化的黃油放在邊上食用。就像龍蝦!波博,又名鰻魚。這肉沒有骨頭,而且是白色的。不像大多數魚肉那樣團襪又硬又脆,烹煮後,鰻魚肉會變得蓬鬆,和龍蝦肉很像。它們是湖裡最丑的魚但卻是你盤子里最好吃的魚之一。祝你有個好胃口。
⑸ 求圖片:全身黑色,有刺,殼硬類似烏龜是什麼魚
你說的應該是清道夫魚,
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間的花紋,體表粗糙有盾鱗,頭部扁平,背鰭高聳,尾爛塌余部側扁,吻圓鈍,口下位,有豐富的吸盤,須1對,胸腹棘刺能在陸地上支撐身體和爬行。 魚體呈半圓筒形,側寬,尾鰭呈淺叉形。口下位。背緒寬大,腹部扁平,左右腹鰭相連形成圓扇形吸盤。從腹面看,很像一個小琵琶飢滾,故又稱為琵琶魚。魚體呈暗褐色,體上布滿黑色斑點。體長可達250毫米。會變白。
中文學名:下口鯰、多輻翼甲鯰
拉丁學名:Hypostomus plecostomu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衫陸: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亞綱:新鰭亞綱Neopterygii
目:鯰形目Siluriformes
科:甲鯰科 Loricariidae
亞科:下口鯰亞科 Hypostominae
屬:下口鯰屬 Hypostomus、翼甲鯰屬 Pterygoplichthys
種:下口鯰 H. plecostomus、多輻翼甲鯰 P.multiradiatus
食物:魚卵、藻類及小型甲殼類動物等。
顏色: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間的花紋。
⑹ 有沒有琵琶魚的簡筆畫的相關圖片
琵琶魚的簡筆畫:
先弄懂什麼是琵琶魚。以下節錄於360網路:
鮟鱇(ānkāng),俗稱結巴(jiébā)魚、哈蟆魚、海哈蟆、琵琶魚等,一般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深海水域。屬硬骨魚類,鮟鱇目(Lophiiformes)、鮟鱇科,為世界性魚類,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有分布。
圖片:
⑺ 琵琶魚真實圖片是什麼魚 雄性會寄生在雌性身上一輩子繁殖
琵琶魚真實圖片是什麼魚,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深海水域的魚類,琵琶魚別名也叫鮟鱇魚,是深海六大恐怖生物之一,但對於愛情卻極其的忠誠,琵琶魚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自帶燈光”,在頭部上方有一個小燈籠一樣的肉狀突出物,利用它發光來捕食獵物,琵琶魚頭部為什麼會發光呢?
琵琶魚真實圖片是什麼魚:
琵琶魚的愛情以忠貞”著稱,一夫一妻制,它們的繁殖季節一般是在春夏兩季。雌魚所產的卵可群集形成長9米、寬3米的凝膠質的片狀卵群,這樣的卵群可在海面上漂浮直到孵化出幼體。等到發育至一定程度,雄魚就會選擇一條合適的雌魚,咬破雌魚腹部的組織並貼附在上面。而雌魚的組織生長迅速,很快就可包裹住雄魚。最後,雌魚帶著寄生在自己體內的雄魚一齊沉入海底,開始享受它們甜蜜的二魚世界”。
⑻ 馬里亞納海溝8000米以下,究竟有哪些生物能夠生存下來
目前科學家認為海洋生命極限大約8300米,超過8300米後的海底顯得非常貧瘠,缺乏生物活動的跡象,大概只有一些結構簡單的生物,原因在於生物的存活需要環境的支撐。
海洋中因為水的關系,越深越黑壓力也越大,而海洋生物主要是靠浮游植物生存,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須有光,所以浮游動植物生存在海水的表層,海洋面積廣闊浮游植物的量非常龐大,對地球大氣氧含量的貢獻率大概在70%左右。這使得海洋表層的氧含量和食物量都十分充沛,所以大多數的海洋生物都生存在較淺的地方,即便通常說的帶魚等深海魚也就生存在百十米的地方。海水越深的地方環境越是黑暗,直接造成浮游植物減少,氧含量相對也低一些;且壓力巨大,大型動植物對氧需求比較高,同時由於生物種類比較少,大型動物在那裡也難以獲取足夠的食物,所以深海不利於大型動物的生存。
8000米以上的海域中還能見到不少生物,不過體型一般不是很大,而且適應深海的特點,那裡的動物進化得都比較奇葩,當然不是因為黑暗別的動物看不到所以隨便長,而是因為壓力巨大,生物的骨頭比較軟比較薄,而且適應深海特徵魚的體內缺乏類似於魚鰾的空腔,骨頭軟也造成活動比較慢,而視覺的限制導致觸覺等感知方式增強,所以深海魚會有一些向螞臘外伸的結構,以便感知周圍海水的活動,然後身體的含水量也比較高,是生物適應性的體現。
17年科學家在馬里亞納海溝 7966米 的深處發現了一條魚,學名馬里亞納獅子魚,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生存深度最深的魚類,長得也是相當奇葩,科學家還給它拍了CT照,發現它的肚子里還有條小蝦。8000米以下的海域中生存的物種就少得多了,因為食物來源比較匱乏,靠吃上層動植物的殘渣、糞便生存,而經過數千米的生物層層攝取,就算是生物殘渣到了8000米以下也比較少了,公認的海洋生命極限是8300米左右,經過多次的探測,發現那裡的生物種類很稀少,幾乎看不到大型動物的身影。
網上很多文章老說馬里亞納海溝里的魚,但馬里亞納海溝畢竟很深,就像是一個山谷,這里說的其實還是較淺地方的魚類,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曾乘坐單人深海潛具潛入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拍到的畫面顯示那裡就像是荒漠一樣貧瘠,看不到任何大型動物活動的跡象,海底盡管還有些淤泥,但是卡梅隆聲稱自己只看到了一些類似小蝦的物種,本來要採集海水樣本,但是遇到了機械臂的故障,沒能成功,相當於就是下去轉了一圈,本來是為電影做准備,但是並沒有拍到什麼奇異的生物,上來之後發現潛具也被壓得稍微變了形。
地球生命有極強的適應性,綜合大洋鑽探計劃的美國方面,曾在深兩三千米的大西洋海底繼續深鑽1400米,發現了一些生物群落,不過也都是簡單的單細胞生物,靠化能自養等方式供應較小規模的生物種群。但地下深處的生命極限可能更淺,因為越往地下溫度越高,幾千米的地方溫度就數十攝氏度了,一般的生物只能生存在50攝氏度以下的環境,只有嗜熱生物可以適應。
馬里亞納海溝是海洋中最深、最黑暗的部分。其最大已知深度為10,911米,比珠穆朗瑪峰高2000多米。光只傳播到大約1000米的海水中,所以90%以上的馬里亞納海溝存在於完全黑暗中。光線的缺乏創造了看起來不像是來自這個世界的野生動物,必須承認,它們看起來都有點可怕。
頂部的圖片是深海琵琶魚。它的名字來源於支撐發光器官的細長背脊,它將發光器官用作吸引獵物的魚餌。然後它用那些巨大的牙齒來殺死獵物。
這桶裝眼魚很奇怪。你認為看起來悲傷的眼睛實際上是誘餌,真正的眼睛是軟組織透明圓頂下的那些大圓球。
馬里亞納海溝底棲生物 底棲生物是水母的一個屬。像琵琶魚一樣,這種動物利用生物發光來吸引獵物。穹頂邊緣的紅色小絲是細小的紅色觸須,動物用它來推動自己快速穿過水面。
馬里亞納海溝龍魚 這深海龍魚是一種兇猛的掠食者,這只動物只有大約6英寸長,所以不用擔心你的生命。它與……有驚人的相似之處中國龍,這很可能是它的名字的來源。
馬里亞納海純閉溝小飛象章魚 這小飛象章魚直接出自迪士尼電影。它的觸須有一排吸盤和兩排肉質尖狀物用於進食。有趣的事實是:它們沒有像許多軟體做物裂動物那樣有著堅硬的舌頭和牙齒。相反,它們會把獵物整個吞下去!
馬里亞納海溝范芬海妖 ,但它不使用生物發光來吸引獵物。它幾乎完全是黑色的,這使得它在黑暗的海洋深處非常隱秘。有趣的事實:雄性只有1/2英寸長,而雌性長到8英寸。
馬里亞納海溝地精鯊魚 這妖精鯊魚是一種看起來很可怕的魚。它通過感應鼻子里有電敏感器官的獵物來捕獵。一旦小妖精鯊魚找到獵物,它會突然伸出下顎,同時用舌頭般的肌肉將受害者吸進鋒利的門牙。它長到3.3米159公斤。
馬里亞納海溝斧魚 深海斧魚我有非常瘦的身體,像斧頭的刀刃,但是我發現更迷人的是那些面部表情!顯然,它的眼睛可以近距離或遠距離聚焦。 馬里亞納-海溝-望遠鏡-章魚 這望遠鏡章魚它的名字來自它獨特形狀的管狀眼睛。它是透明的,幾乎無色,給人一種怪異的幽靈般的外觀。
科學家潛入10000米深的馬里亞海溝,到底發生了什麼?
當潛水艇下潛到3000米深的時候,發現了章魚、抹香鯨等一些人類常見的海洋生物。
海底深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是無邊的黑暗,經過各國科學家的不斷 探索 ,人們在3700米的地方發現了水螅水母。
很多科學家預測說海底4000米以下的話就不會有生物了,因為壓強太大,生物必死無疑。
當當潛水艇不斷下潛之後在4700米深度的時候發現了紫色海參。
據說最深的位置距離海平面大約一萬一千米。在那裡科學家發現了如同海參一樣的生物在蠕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