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海參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舍棄的圖片唯美 2025-08-18 23:26:41
ps怎麼把圖片部分去除掉 2025-08-18 23:20:07

海參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3-23 05:56:05

⑴ 海參是什麼樣子的

體呈圓筒狀,長10~20厘米,特大的可達30厘米,顏色通常為暗黑色,多肉刺。觸手輪形,17~30個,約為20個。觸和手壇囊發達。

絕大多數海參有骨片,有桌形、扣狀、桿狀、穿孔板、花紋樣、輪形、錨形、籠狀等形狀;數量不一,一個丑海參約有2000萬個骨片,而海地瓜有時全無骨片;骨片多的海參觸感粗糙,骨片少的則光滑;骨片是一種單齲的內骨骼,是變小的骨板。

海參特有器官是石灰環,起支持咽部、神經環、環水管的作用;一般由5個輻片和5個間輻片組成;某些枝手目海參的石灰環由多數小片鑲嵌成,各輻片向後伸出叉狀延長;無足目的石灰環一般多於100片。

海參有一個生殖腺,位於腸系膜的一側或兩側,一條總管在背中線的觸手之間或稍後方開口。 海鮮市場售賣的「珊瑚蚌」,其實就是這些腸臟清理過後剩下來可吃的部分,是吃火鍋時的材料之一。

(1)海參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1、生活習性

當水溫達20℃時,刺參就會轉移到深海的岩礁縫隙中或潛藏於石底,不吃不動,整個身體收縮變硬如刺球。一般動物不會吃掉它。它一睡就是一個夏季,等到秋後才蘇醒過來恢復活動。

2、生長繁殖

為了保證種族的不被滅絕,在長期的自然選擇進化過程中,海參擁有了超強的生殖能力。一頭4年以上的成年海參,在春季繁殖期,一次可排卵約500萬枚。這樣,即使有萬分之一的成活率,也可以保證種族的延續。

⑵ 下圖哪種海參好,有什麼區別

左邊黑色海參好,質量比較好的海參表面顏色是不均勻的淺黑色或黑褐色,且身上的刺比較短,且粗壯,而顏色泛白或沒有粗壯的刺,證明海參年齡不夠。 一般選擇海參應選擇生長了3-5年的壯年海參,因為只有長到一定年齡的海參,才會發育成熟,營養價值才高。 摸手感 品質好的海參刺質地較為柔軟,用手捏起來富有彈性,而質量較差的海參彈性不夠,綿軟無力。

干海參選購

觀察外表

干海參外表呈黑灰色或灰色,體型完整,大小均勻,有光澤,嘴部無明顯石灰質或石灰質較少,而質量較差的海參正好相反,大小參差不齊,形體不正,殘缺不全,可以看到明顯的鹽霜或其他雜質。

觸摸手感

質量高的干海參個頭堅硬,不容易被掰開,分量較輕,在桌上敲擊有木炭感,擲地有彈性,劣質干海參容易被掰斷,有明顯的雜質脫落,手感沉重,敲擊無彈性。

聞味道

干海參的味道應該純正,好的海參聞起來有股海參特有帆絕的鮮美的味道,無其他異味,但不好的海參要不沒有味道,要不就是帶有異味或化學物品的味道。

看漲發情況

淡干海參一般漲發都在2倍-3倍之間,漲發斤數從10斤-16斤,而且好的淡干海參發後顏色比較深,內筋的顏色是乳白色。


海參注意的幾個要點

1、看海參的足

在目前的市場上,海參存在兩種,一種是野生的海參,一種是人工養殖的海參,正常的野生海參在足會比較大,並且非常的厚實,足也相對來說比較少,而如果是人工養殖的海參,足就會比較少,並且相對於野生海參來說,足的力量並不會那麼大,而如果是假海參的話,足就會非常的少,因為一般劣螞轎帆質的海參足都會存在一定的缺失。

2、看海參的沙嘴

首先來說明一下野生海參以及人工養殖海參,這兩類海參的沙嘴會有一定的區別,那就是野生海參的沙嘴會比較大,並且比較堅硬,並且比較齊全,如果是加工悶雹過的話,優質的海參沙嘴是內翻的,而如果是質量比較差的海參,或者說是假海參的話,其沙嘴看起來就會是殘缺不全的或者說是內翻的。

3、感受海參的肉質

還是需要知道野生海參與人工養殖海參的區別,不管是哪種形式的海參,海參的肉質都會比較的緊,只是野生海參在肉質的感覺上會更加的硬,但是如果是假海參的話,肉質就會比較鬆散,原因可能是生長年限不夠,也可能是加工過程中造成的損害。

4、看形態 如果是優質的海參,

形態是兩頭尖然後中間粗,而如果是質量差的海參,那麼海參的形態可能會比較差勁,就是看起來是五官不正的感覺。

5、看價格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海參的價格,一般來說,假海參的市場售價會比較低,很多消費者就是吃在了佔便宜的虧上。

⑶ 海參的種類圖片及參名

一、梅花參

梅花參別稱鳳梨參、紅刺參等,為刺參科梅花參屬棘皮動物,體長一般60~75厘米,最長可達1.2米,寬約10厘米,高約8厘米,背部肉刺很大,每3~11個肉刺的基部相連呈梅花狀,故名梅花參,又因體形很象鳳梨,故又稱鳳梨參。生活時體色艷麗,背呈橙黃色或橙紅色,散布黃色和褐色斑點,腹面帶赤色,觸手黃色,棲息於水深3~10米的珊瑚沙底,分布於太平洋西南部,我國主要產於南海的西沙群島。
二、綠刺參

綠刺參別稱方刺參、方參等,為刺參科刺參屬棘皮動物,體呈四方柱形,一般體長30厘米,沿著身體的稜角各有兩行交互排列的圓錐形肉刺,腹面管足很多,排列成3個縱帶,中央一帶較寬。體濃綠色或黑綠色,肉刺頂端為橙黃或橙紅色,觸手基部灰白色,末端帶灰黑色,管足為灰黑色。以西沙群島、海南島南部及廣西北海、洞洲島等海域產量較多。

三、花刺參

花刺參別稱方參、黃肉、白刺參、豬蟲參等,為刺參科刺參屬棘皮動物,一般體30~40厘米,體稍呈四方柱形,背面散生多數圓錐形肉刺,腹面管足排列成3縱帶,其中中帶較寬,體色多數為深黃色帶深淺不同的橄欖色斑點、黃灰色帶錢褐色的網紋或濃綠色的斑紋等,肉刺末端有的帶紅色,分布我國西沙群島、海南島和雷州半島。
四、刺參

灰刺參別稱灰刺參、灰參等,為質量較高的一種海參,一般體長20厘米,呈圓筒狀,背面略隆起,有4~6行排列不規則的大小圓錐形肉刺,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3條不規則的縱帶,口周圍具觸手20個,背面為黃褐色或栗子黑色,腹面為黃褐色或赤褐色,有的體表為綠色、紫褐色或灰白色,以遼寧、河北、山東沿海產量較多,春、夏、秋三季均生產。

五、石參

石參別稱白石參、黃瓜參等,一般體長25~30厘米,略呈橢圓形,口偏於腹面,有觸手20個,肛門偏於背面,周圍有5個石灰質小齒。,背面隆起光滑,有稀疏的管足,腹面平坦,管足排列成3縱帶,中間一帶較稀,排得較寬,體色變化較大,一般背面為黃褐色或紫褐色,並有許多灰白色不規則的橫斑,肛門周圍灰白色,腹面顏色較淺,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西沙群島、海南島海域,產期多為春季和秋末冬初。

六、黑參

黑參別稱玄台、黑陽參、太白陽參、太白參、煤參等,一般體長20~30厘米,圓筒狀,兩端較細。口偏於腹面,周圍有觸手20個。背面疣小,呈管足狀,散生不規則。腹面管足小而密集,排列不規則。體黑褐色或深褐色,管足末端為白色。我國西沙群島和海南島南部出產很多,產季為春季和秋冬季。
七、白底靴參

白底靴參別稱赤瓜參、白底靴參、靴海參等,一般體長35厘米,體後部常較粗壯。口大,偏於腹面,觸手25~27個。背面隆起,散生許多小疣,圍繞各疣的基部有一白色環,體後部更為明顯。腹面平坦,管足密集。體色變化較大,一般背面褐色,腹面顏色較淺。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西沙群島及海南島南部、廣西北海沿海。產季多為春季和秋冬季。

八、香參

香參別稱茄參、南參、花瓶參等,體呈圓柱形,略似番薯,一般長20厘米左右,粗10~15厘米,皮質細凈,無顆粒和肉刺,後端有尾狀物。香參鮮品體表呈黑灰透棕紅色或肉紅色,腹部為淺棕色,體壁很薄,半透明。干品以參體完整壯實、肉質厚、體順直、無缺損者為優。香參漲發率高,每500克干參可出水參3500克左右。我國沿海均產。
九、瓜參

瓜參又稱赤白瓜參、赤參,為大型海參。赤白瓜鮮品參體粗大,呈長筒形或扁圓形,有的兩側有乳狀突起,背部為棕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為黃白色或白色,肉厚皮薄者屬上等品。干品以體形完整、肉肥厚堅實、刀口整齊、腹內干凈、腹部肉質厚、體無殘缺或穿孔者為優,產於廣西北海潿洲島和廣東、西沙群島及海南島等地。

十、黑乳參

黑乳參別稱烏圓參、開烏參、烏參、大烏參等,為海參綱海參科棘皮動物,體寬而厚,兩端鈍圓,長一般為30厘米,肛門周圍有五組小疣,體表有大型乳狀突起,體壁厚,骨片多,全體黑色,常帶白斑,棲息在熱帶珊瑚礁沙底,我國西沙群島多產,為優良的食用海參。

⑷ 海參的品種及圖片名字

這個只是各品牌自己內部的叫法,海參行業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按含鹽量來分的,特級是純淡干海參,一級是淡干海參,二級是鹽干海參,三級為糖干海參。
1.中國通稱的海參(Sea cucumber),包括所謂「海地瓜」的全部動物或指干海參。狹義指海參屬。海參屬是海參綱最大的屬,包括120多種。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參綱(Holothuroidea或Holothurioidea)1,100種無脊椎動物的統稱。食用海參如海參屬(Holothuria)、刺參屬(Stichopus)和梅花參屬(Thelonota)的種類。各地海洋中均有,多在淺水中,但有時也在深水中。主要產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參屬的80~100種多在珊瑚礁。
2.海參又名刺參、海鼠、海黃瓜,是一種名貴海產動物,在萬美鮮海參地球上已經生存了6億年,古人發現「其性溫補,足敵人參」,因補益作用而得名。海參肉質軟嫩,營養豐富,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滋味腴美,風味高雅,是久負盛名的名饌佳餚,是海味「八珍」之一,與燕窩、鮑魚、魚翅齊名,在大雅之堂上往往扮演著「壓台軸」的角色,被視作為中餐的靈魂之一。
3.我國海域出產的可以食用的海參有20多種,其中刺參營養價值最高,主要產於黃海、渤海海域,也就是遼寧沿海和山東沿海等地,又稱北方刺參。其形態特徵是:體圓柱形,長20-40厘米。前埠周生有20個觸手。背面有4-6行肉刺,腹面有3行管足。體色黃褐、黑褐、綠褐、純白或灰白等。喜棲水流緩穩、海藻豐富的細沙海底和岩礁底。

⑸ 海參有多少

海參在全世界有900多種,在中國有約140種。

海參屬於無脊椎動物、棘皮動物門、海參綱,根據其觸手的形狀、管足和呼吸樹的有無分為6個目:

1、枝手目(Dendrochirotida)觸手枝形,有翻頸部和收縮肌。

2、指手目(Dactylochirotida),觸手指形,身體包圍在1個由復瓦狀構成的殼內。

3、盾手目(Aspidochirotida)觸手盾形,有呼吸樹;4)平足目(Elasipodida)觸手盾形,缺呼吸樹。

5、芋參目(Molpadiida)體表缺管足,呈芋形,有肛門疣、觸手壇囊和呼吸樹。

6、無足目(Apodida)體表缺管足,呈蠕蟲狀,無肛門疣、觸手壇囊和呼吸樹。

(5)海參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海參的形態

海參的形態為圓筒狀,但粗細、形狀和大小隨種類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常見的大型食用海參均為較粗壯的圓筒狀,背面有疣足。

海參觸手的形狀是分目的重要依據,枝形觸手見於枝手目海參;盾形觸手見於盾手目和平足目海參,羽形觸手見於無足目海參,指形觸手見於指手目海參。

海參觸手的數目常為10個、15個、20個、25個或30個,一般均為5的倍數,但也有12個的海參的體壁柔韌,富於結締組織,厚薄隨種類而異,大凡體壁厚的種類均可食用,體壁薄的種類則失去食用價值。

⑹ 海參這是壞了嗎

沒有壞,這是一種古老的海參工藝,叫做草木灰海參。

從這個圖片來看,這個海參表面有一層灰濛蒙的東神啟西覆蓋著,這個東西是海參乾燥過程中採用的草木灰,這種工藝是最古老的海參乾燥方法,使用草含改木灰來吸附海參體內的水分,達到海參完全乾談瞎判燥的目的。

從這個海參外觀來看,這個海參粗壯,參刺呈現倒三角形,應該是品質不錯的。

⑺ 活海參是什麼樣子的

活海參圖片:

補充:

海參,屬海參綱(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邊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動物,距今已有六億多年的歷史,海參以海底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 海參全身長滿肉刺,廣布於世界各海洋中。我國南海沿岸種類較多,約有二十餘種海參可供食用,海參同人參、燕窩、魚翅齊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參不僅是珍貴的食品,也是名貴的葯材。據《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海參,味甘咸,補腎,益精髓,攝小便,壯陽療痿,其性溫補,足敵人參,故名海參。海參具有提高記憶力、延緩性腺衰老,防止動脈硬化以及抗腫瘤等作用。隨著海參價值知識的普及,海參逐漸進入百姓餐桌。生活環境決定海參品質。

因海水水溫低,海中微生物多,海參所積蓄的營養價值極高,被稱為「海中的寶石」,是世界上價值最高的海參之一,產品具有體型飽滿、無雜質、無鹽、發制出成率高等特點。長期服用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力,少感冒,加強記憶力,改善睡眠情況,穩定情緒,保護腸道,增強食慾,補充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的各種主要的微量元素等。

⑻ 海參的沙嘴圖片

海參的沙嘴是海參的嘴,也成為海參的牙狀物,位於海參的前端。其實只要沿著海參腹部縱向剖開後,一端有白色石灰狀硬物便是沙嘴,用剪刀剪去即可。海參的沙嘴圖片如下:

通過對比海參沙嘴的大小來判斷海參品質的好壞,沙嘴越大的海參,品質越好。原理就是:海參在海底不斷的運動,不停的進食,所以海參的沙嘴就會越發達,沙嘴就自然大,而養殖海參進食的時間短,所以海參的沙嘴就小。

(8)海參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對比海參的大小是對比海參嘴中的白色鈣化物大小,整體去看同樣大小的海參,哪一份海參白色鈣化物同比比較大,那麼一般哪一份海參品質就更好。

注意事項:發制好的海參應盡快食用,不可長時間浸泡水中或長時間帶水放置在冰箱保鮮室內。另外,海參食用注意事項:

1、海參是高蛋白食品,肝臟疾病患者每天食用不超過50-100g為宜,感冒,咳痰,氣喘,腹瀉期間不宜多吃;

2、海參不宜與甘草,醋同用食;

3、尿毒症病人不能吃海參,海參中含有較多的尿酸會加重尿毒症。

⑼ 海參種類及圖片大全

海參在全世界約有500多種,我國約有101種,其中可供食用的僅有21種。為了能更好的利用開發好海參原料,要對海參的品種類別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根據海參背面是否有圓錐肉刺狀的疣足分為「刺參類」和「光參類」兩大類。其中「刺參類」主要是刺參科的種類,「光參類」主要是海參科、瓜參科和芋參科的種類。
刺參科包括仿刺參、梅花參、綠刺參和花刺參。
仿刺參又稱灰刺參、刺參、灰參、海鼠。它體長20-40厘米,體呈圓筒形,背面隆起有4-6行大小不等、排列不規則的圓錐形肉刺(稱為疣足);腹面平坦,管足密集,排列成不規則的3行縱帶,用於吸附岩礁或匍匐爬行。口位於前端,偏於腹面,有楣狀觸手20個,肛門偏於背面;皮膚粘滑,肌肉發達,身體可延伸或捲曲。體形大小、顏色和肉刺的多少常隨生活環境而異,喜棲水流緩穩、無淡水注入、海藻豐富的細沙海底和岩礁底,晝伏夜出;夏季水溫高時進行夏眠;環境不適時有排臟現象;再生能力很強,損傷或被切割後都能再生。仿刺參分布於日本、朝鮮和我國的山東、遼寧和河北沿海,主產於大連、煙台、長山島等,捕撈期分春秋兩季。仿刺參體壁厚而軟糯,是北部沿海食用海參中質量最好的一種。
梅花參又稱鳳梨參。體長一般60-75厘米,最長可達1.2米,寬約10厘米,高約8厘米,是海參綱中最大的一種。背部肉刺很大,每3-11個肉刺的基部相連呈梅花狀,故名「梅花參」;又因體形很象鳳梨,故又稱「鳳梨參」。皮膚內的骨片很簡單,一種是微小、重疊和密集的顆粒體;另一種是纖細和分枝2-3次、不規則的X形體。生活時體色艷麗,背呈橙黃色或橙紅色,散布黃色和褐色斑點;腹面帶赤色;觸手黃色。棲息於水深3-10米的珊瑚沙底;分布於太平洋西南部,我國主要產於南海的西沙群島。它體大肉厚,品質佳,是中國南海的食用海參中最好的一種。
綠刺參又稱方柱參、方刺參;花刺參又稱黃肉參、白刺參、方參,它們都為南海很普通的食用海參,產量較高,品質較好,但過於軟嫩。
海參科包括九種海參,是種類最多的一科:
圖紋白尼參又稱白瓜參、白乳參、二斑參等。它體形肥胖,前後兩端幾乎一樣寬,酷似冬瓜,生活時體色變化很大,底子為白色或淺黃色;背面略呈淺黃褐色,前後各有一塊赤褐色橫斑,故稱「二斑參」。它是一種大型食用海參,肉質厚嫩,品質較好。
蛇目白尼參又稱虎魚、豹紋魚、斑魚等。它背面為深灰色,帶黃色蛇目狀斑紋,排列成不規則縱行,生活於熱帶珊瑚礁內有少數海草的沙底、水深6-18米處,肉質肥嫩,品質較好。
輻肛參又稱石參、黃瓜參等;白底輻肛參又稱靴參、赤瓜參等;烏皺輻肛參又稱烏參,這三種海參都是生活在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海域的一種大型食用海參,質量較好,但產量較低。
另外,還有黑海參、玉足海參、黑乳參、糙海參,都是我國南海普通的食用海參,品質較次。
瓜參科包括方柱五角瓜參、裸五角瓜參、瘤五角瓜參三種,都因體壁較硬,故食用質量較差。
芋參科包括海地瓜和海棒槌兩種:
海地瓜又稱茄參、海茄子,體形和顏色都很似番薯,因此這種海參被稱為「海地瓜」。體呈紡錘形,長一般4-12厘米。生活時體呈肉紅色,體壁很薄,半透明,干制後背部為棕黑色,腹部為淺棕色。品質較差,但價格較低。
海棒槌又稱海老鼠,體表光滑,無管足或肉刺,生活時體呈灰褐色或黃褐色,體壁很薄,半透明,稍能透視其縱肌和內臟,食用價值很低。

⑽ 海參和海茄子的圖片對比,有哪些區別

區別有是否有刺、飢睜價格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