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葡萄有哪些品種
葡萄是常見水果,葡萄是一串一串的,果粒豐富,它的果實肉質細膩,含水量充足,口感酸甜,非常好吃。葡萄的營養價值也很高,適合鮮食,也可以製作加工食品,目前,市場上供應的葡萄品種比較豐富,那麼,葡萄有哪些品種?常見的葡萄品種有哪些?接下來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一、葡萄有哪些品種?
葡萄品種包括巨峰、維多利亞、陽光玫瑰、巨玫瑰、赤霞珠葡萄、梅洛、歌海娜、霞多麗、醉金香、京亞、夏黑、金手指、藤稔、牛奶葡萄、玫瑰香葡萄、紅巴拉多、黑巴拉多、雷司令、無籽露、美人指等等。葡萄的品種繁多,現在全國各地種植葡萄的基地也比較多,每個地區都有適合種植的品種。葡萄按用途還可分為鮮食果品、釀酒、制干、其他加工品種等等。
二、常見的葡萄品種有哪些?
1、巨峰
夏黑葡萄的果實顏色非常深,果粒是紫黑色的,果實的個頭不大,但吃起來還是很甜的,夏黑的果皮厚而脆,果肉顏色淺,呈透明狀,果肉硬脆,甜度高。
5、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這個品種不是本地品種,它是從羅馬尼亞引進過來的,維多利亞的名字很洋氣,果實的果穗很大,造型為圓錐形或圓柱形,它的果實顏色為淺綠色,果肉硬脆,酸甜可口。
6、玫瑰香葡萄
玫瑰香葡萄也是近年來興起的一個品種,該品種果實顏色比較淺,是淡紅色或深紅色的,顆粒小,不過一串葡萄的果粒比較多,口感微酸帶甜,吃起來非常清爽。
以上就是葡萄有哪些品種的介紹,葡萄的具體品種非常多,基本上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品種,但葡萄整體的上市期在夏末和秋季,大部分品種的成熟期在秋季。當前有部分品種上市,基本上是早熟品種。
❷ 葡萄品種大全圖片
葡萄品種大全圖片如下:赤霞珠、梅洛、黑皮諾、西拉、歌海娜。
1、赤霞珠
口感略甜且酒精度高,猶如一位討喜的潑辣女人
歌海娜(Grenache/Garnacha)非常晚熟,因而廣泛種植在炎熱的地中海一帶,包括法國南部以及西班牙等地。歌海娜常帶有紅色水果味,口感略甜,且酒精度高,猶如一位討喜的潑辣女郎。不過其酸度不夠,單寧含量較低,因而一般不耐久存。在南羅訥河谷(Southern Rhone),以歌海娜、西拉和慕合懷特(Mourvedre)這三者為原料的 GSM 混釀葡萄酒非常知名,尤其是老藤歌海娜更易釀制出非常出彩的葡萄酒。此外,歌海娜皮薄色淺,常用來釀制桃紅葡萄酒。
❸ 葡萄有哪些品種圖片
葡萄屬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實,為落葉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葡萄原產於歐洲、西亞和北非一帶。據考古資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區是小亞細亞裏海和黑海之間及其南岸地區。大約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亞細亞、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區也開始了葡萄的栽培。多數歷史學家認為波斯(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歐洲最早開始種植葡萄並進行葡萄酒釀造的國家是希臘。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產,主要產於新疆、甘肅、山西、河北、山東等地。莖蔓長達10~20米。單葉,互生。花小,黃綠色,組成圓錐花序。漿果圓形或橢圓形,因品種不同,有白、青、紅、褐、紫、黑等不同果色。果熟期8~10月,中國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歷史,相傳為漢代人張騫引入。
葡萄品種很多。全世界約有上千種,總體上可以分為釀酒葡萄和食用葡萄兩大類。世界栽培品系有歐洲品系(European grape)及美洲品系(Fox grape)兩大系統,根據其原產地不同,分為東方品種群及歐洲品種群。我國栽培歷史久遠的「無核白」、「牛奶」、「黑雞心」等均屬於東方品種群。「玫瑰香」、「佳麗釀」等屬於歐洲品種群。鮮用或陰干備用。 在果品中,葡萄的資歷最老,據古生物學家考證,在新生代第三地層內就發現了葡萄葉和種子的化石,證明距今六百五十多萬年前就已經有了葡萄。有的學者認為在23000萬年前至6700萬年前就有類似葡萄的植物。
「提子」即廣東語「葡萄」的意思,是商品名稱。從廣義上講,紅色的葡萄即為紅提,黑色的葡萄稱黑提,青色的葡萄則叫青提。但是,「提子」的叫法是在近幾年引入美國紅地球葡萄後才開始在國內流行的。人們只把從美國引進的紅地球等葡萄稱為「提子」,而對巨峰、玫瑰香等還叫葡萄。
地形條件
1、緯度和海拔: 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園分布在北緯20-52度之間及南緯30-45度之間,絕大部分在北半球。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中國葡萄多在北緯30-43度之間海拔的變化較大,約200-1000米,河北懷來葡萄分布高度達1100米,山西清徐達1200米,西藏山南地區達1500米以上。緯度和海拔是在大范圍內影響溫度和熱量的重要因素。 2、坡向和坡度: 在大地形條件相似情況下,不同坡向的小氣候有明顯差異。通常以南向(包括正南向、西北向和東南向)的坡地受光熱較多,平日氣溫較高。坡地的增溫效應與其坡度密切相關。一般坡地向南每傾斜1度,相當於推進1緯度。受熱最多的坡地角度約為20-35度(在北緯40-50度范圍)。葡萄因較耐乾旱和土壤瘠薄,可以在相對不大范圍內發育根系,所以比其它果樹更適宜在坡地上栽培,然而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嚴重,因此,在種植葡萄時應優先考慮坡度在20-25度以下的土地。 3、水面的影響: 海洋、湖泊、江河、水庫等大的水域,由於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多,熱容量較大,白天和夏季的溫度比陸地低,而夜間和冬季的溫度比內陸高。因此,臨近水域沿岸的氣候比較溫和,無霜期較長。臨近大水面的葡萄園由於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藍紫光和紫外線,漿果著色和品質好,所以選擇葡萄園時盡量靠近大的湖泊、河流與海洋的地方。
土壤條件
葡萄可以生長在各種各樣的土壤上,如沙荒、河灘、鹽鹼地、山石坡地等,但是不同的土壤條件對葡萄的生長和結果有不同的影響。
1、成土母岩及土心 :在石灰岩生成的土壤或心土富含石灰質的土壤上,葡萄根系發育強大,糖分積累和芳香物質發育較多,土壤的鈣質對葡萄酒的品質有良好的影響。世界上著名的釀酒產區正是在這種土壤上,如香檳地區和夏朗得—科涅克地區等。但土層較薄且其下常有成片得礫石層,容易造成漏水漏肥。
2、土層厚度和機械組成 :葡萄園的土層厚度一般以80-100㎝以上為宜。沙質土壤的通透性強,夏季輻射強,土壤溫差大,葡萄的含糖量高,風味好,但土壤有機質缺乏,保水保肥力差。粘土的通透性差,易板結,葡萄根系淺,生產弱,結果差,有時產量雖大但質量差,一般應避免在重粘土上種植葡萄。在礫石土壤上可以種植優質的葡萄,如新疆土魯番盆地的礫質戈壁土(石礫和沙子達80%以上),經過改良後,葡萄生長很好。
3、地下水位:在濕潤的土壤上葡萄生長和結果良好。地下水位高低對土壤濕度有影響,地下水位很低的土壤蓄水能力較差;地下水位高、離地面很近的土壤,不適合種植葡萄。比較適合的地下水位應在1.5-2米以下。在排水良好的情況下,在地下水位離地面0.7-1米的土壤上,葡萄也能良好生長和結果。
4、土壤化學成分:對葡萄植株營養有很大意義。一般在PH為6—6.5的微酸性環境中,葡萄的生長結果較好。在酸性過大(pH接近4)的土壤中,生長顯著不良,在比較強的鹼性土壤(pH為8.3-8.7)上,開始出現黃葉病。因此酸度過大或過小的土壤需要改良後才能種植葡萄。此外,葡萄在果樹中,是屬於較抗鹽的植物,在蘋果、梨等果樹不能生長的地方,葡萄能生長的很好。
氣候因素
是葡萄品種區域化的主要指標。法國人認為,只有在某種特定的土壤中栽培的葡萄,才能釀造出具有特殊風味的世界名酒。但對世界廣闊的葡萄產區來講,這種以土壤進行葡萄區劃的情況、不具有普遍性和絕對性。影響葡萄品質和葡萄酒質量的因素是綜合性的.僅在多數情況下,往往是氣候對葡萄的生長、結果和葡萄酒的優劣起主導作用,氣候因素已成為諸多因素中最重要、最活躍的因素。光照、量度、降水等天氣條件都是葡萄生長和結果所必需的,特別是夏秋季的天氣狀況。
1、光照: 太陽能是葡萄進行光合作用唯一的能源.是葡萄進行能量和物質循環的動力,葡萄產量和品質的90%—95%來源於光合作用。真正消耗於光合作用的太陽能在許多情況下,還沒有達到太陽總能量的1%。在我國一般葡萄園太陽能的利用率僅為0.5%左右。 葡萄是喜光作物,幾千年來人們為它搭架和整形修剪,以便使它獲得更充足和合理的光照。
2、溫度:溫度(熱量)是影響葡萄生長和結果最重要的氣象因素。葡萄屬暖溫帶植物,要求相當多的熱量。葡萄生長期 (從明芽至槳果成熟)需要的月平均氣溫在10度以上的活動積溫、因品種不同而存在差異。溫度對葡萄生長、結果的進程也產生重要影響。高溫能對葡萄造成危害,但程度遠遠不如低溫,低溫對葡萄的傷害是世界葡萄栽培中常遇到的問題、低溫限制了葡萄的栽培區域。葡萄一般栽培在北半球北緯20—51℃之間。歐洲葡萄品種的栽培北限是德國的萊茵河流域,栽培的南界伸展到了印度。在南半球、葡萄主要栽培於南緯20—40℃之間。歐洲葡萄的種植范圍朝赤道方向擴展的限制因素是高溫、病害和缺乏足夠的低溫誘發葡萄的休眠。歐洲葡萄向兩極方向擴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生長季節短、不足以保證果實和枝蔓成熟以及抵禦冬季低溫。
3、降水:降水的多寡和季節分配,強烈地影響著葡萄的生長和發育,影響著葡萄的產量和品質。在某些地區,對某些栽培品種、降水量季節性的變化是葡萄品種區域化的最重要的氣候因素之一。降水量季節性的變化,因世界不同的氣候類型.而表現出顯著的差異。地中海氣候的降水量季節分配的特點是:夏秋乾旱.冬春多雨。而我國主要葡萄栽培區的氣候為季風氣候(除新疆外),夏季高溫多雨,南方春季陰雨天氣更加重了葡萄栽培的難度。除新疆外,對葡萄不利,水分脅迫現象對葡萄表現十分顯著。
❹ 葡萄的種類一共有幾種
葡萄品種很多,全世界約有8000多種,我國現有700多種。
根據地理分布不同,真葡萄亞屬各種可分為三個種群:
一、歐亞種群
為栽培價值最高的種,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本種可分為兩亞種:野生順型森林葡萄和栽培類型。歐亞種葡萄的抗寒性較弱,易染真菌病害,不抗根瘤蚜,抗石灰能力較強,在抗旱、抗鹽及對土壤的適應性等方面,不同品種之間有差異。
二、北美種群
包括28個種,僅有幾種在生產上和育種上加以利用,多為強健藤木,生長在北美東部的森林,河谷中。在栽培和育種中常用的種有:
(一)美洲葡萄野生於美國東南部和加拿大南部。抗寒力強,可耐-30℃,抗病力中等,生產上較多栽培的是本種與歐亞種葡萄的自然雜交品種伊沙拜拉、康可、卡它巴等。其中康可是優良的制紅葡萄汁的著名品種。
(二)河岸葡萄原產北美東部,抗寒力強,可耐-30℃,抗真菌病害和抗根瘤蚜的能力很強,在育種在主要利用它來培育抗根瘤蚜的砧木。河岸葡萄與美洲葡萄的雜交品種貝達可用作抗寒砧木。
三、東亞種群
包括39種以上,生長在中國、朝鮮、日本、前蘇聯遠東等地的森林、山地、河谷及海岸旁。在中國生長約30種,變種及類型豐富,主要用作砧木、供觀賞及作為育種原始材料。
(4)葡萄在廣州有多少品種圖片擴展閱讀:
葡萄的營養價值:
葡萄的營養成分葡萄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價值很高。成熟的漿果中葡萄含糖量高達10%-30%,以葡萄糖為主。葡萄中的多種果酸有助於消化,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睥和胃。
葡萄中含有礦物質鈣、鉀、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和維生素P等,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裨益。
研究發現,葡萄比阿司匹林能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並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
每天食用適量的鮮葡萄,不僅會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還特別有益於那些局部缺血性心臟病和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患者的健康。鮮葡萄中的黃酮類物質,能「清洗」血液,防止膽固醇斑塊的形成。葡萄越呈黑色,含黃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