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南方農村常見蛇類大全圖片及名稱
絲帶蛇,或襪帶蛇是無毒蛇。(個人更偏向絲帶蛇…絲帶蛇很溫順且不怎麼攻擊人)
❷ 中國有哪幾種蛇以及圖片
1、銀環蛇: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
分布於福建(福州周邊的幾個縣都有分布,包括福州市的郊區)、江西、湖南、廣東、廣西、海南、貴州、雲南、香港和澳門等地方。
❸ 蛇的108個品種分別是什麼
蛇[shé](蛇亞目動物的統稱),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爬行綱蛇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
❹ 各種常見的毒蛇圖片;要求給出每一條蛇的毒性,生活習性加以解釋。
我國地域廣闊,氣候溫暖,很適宜各種蛇類生長。其中常見 的陸地毒蛇有9種,海蛇有15種。本書把15種海蛇合為1種介 詔。現將這10種毒蛇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概述如下。
一、眼鏡蛇
海蛇科與眼鏡蛇科一樣,都是具有前溝牙的毒蛇。世界已知心.50多種海蛇,我國15種,廣西沿海所產的海蛇有青環海蛇、 卟紋海蛇、淡灰海蛇、平頦海蛇、小頭海蛇和海蝰6種。
海蛇由於終年生活於海水中,所以它們的形態有一些共同特徵:腹鱗退化,體圓柱形,尾側扁,鼻孔朝上,有鼻瓣,體1.5~3米。除扁尾海蛇外均為卵胎生。每胎產蛇仔數因蛇種不 同, —般在2~20條。
海蛇主要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浙江、 江蘇、山東和遼寧等省區的海洋沿岸近海區。特別是半淡半鹹水 的河口帶,每逢雨季河水猛漲,夾帶大量的有機物的河水沖入海水中,此時魚群集中於人海河口,以魚為食的海蛇隨之增加。侮 蛇在繁殖時期也常到海河口產仔,進行魚類捕撈時應提高警惕,小心被海蛇咬傷。海蛇的蛇毒均為神經毒。
❺ 這是什麼蛇
銀環蛇(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稱過基峽、白節黑、金錢白花蛇、銀甲帶、銀包鐵等。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白環較窄,尾細長,體長1,000—1,800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藍黑色,具30—50個白色或乳黃色窄橫紋;腹面污白色。
銀環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極為猛烈,是環蛇屬中毒性最強的。事實上,它是繼細鱗太攀蛇、東部擬眼鏡蛇和太攀蛇之後,陸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綜合排位(含海蛇)中也在前八之列。銀環蛇的LD-50為0.108,為歐亞大陸上最毒的毒蛇。但由於該蛇生性膽小、性情溫和,不主動攻擊人,因此為其所傷的案例並不多。
銀環蛇具有α-、β-bungarotoxin兩種神經毒素,患者被咬時不會感到疼痛,反而想睡。輕微中毒時身體局部產生麻痹現象,若是毒素作用於神經肌肉交接位置,則會阻絕神經傳導路線,致使橫紋肌無法正常收縮,導致呼吸麻痹,作用時間約40分鍾至2小時,或長達24小時。在抗蛇毒血清應用以前,銀環蛇咬傷死亡率極高,可以用神經性抗毒蛇血清治療,但仍十分危險。
人被咬傷後,起初感覺不是很明顯,疼痛感較小,數小時後如不及時治療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銀環蛇成體供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葯,稱金錢白花蛇,有祛風濕、定驚搐的功效,治風濕癱瘓、小兒驚風抽搐、破傷風、疥癬、梅毒等症。銀環蛇膽可治小兒高燒引起的抽搐。
❻ 圖片上這條是什麼蛇
頸槽蛇
為游蛇科頸槽蛇屬的爬行動物,俗名野雞項、紅脖游蛇、扁脖子。分布於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印度、錫金、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福建、廣東、香港、海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多生活於農耕區的水溝附近。其生存的海拔上限為225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尼西亞爪哇。
與眼鏡蛇等劇毒蛇一樣,紅脖頸槽蛇屬進步蛇類。生態習性:生活於農耕區的水溝附近,白天活動,以蛙為食;受驚擾時,身體前段膨扁,局部皮膚擴張,背鱗間露出腥紅色,有警戒威嚇作用。1998年12月出版的《中國毒蛇學》(第2版)亦未把紅脖頸槽蛇列入毒蛇分類。
然而此蛇在國內已經造成多起嚴重傷害甚至致死的案例,頸槽蛇屬毒牙位於口腔後部,為後毒牙,而不是更先進的管牙,需要咬得很深並咀嚼才能注毒,一般被咬一口不會出現嚴重反應,加上性格大多溫順,所以未能引起足夠重視,頸槽蛇屬咬傷無對應血清,目前只能透析治療。
樹棲,穴居。白天活動,多發現於農耕區的水溝附近,主要以蛙、蟾蜍、蝌蚪為食,也吃小魚、昆蟲、鳥類、鼠類。該蛇分布廣,適應性強。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汶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爪哇、加里曼丹、蘇門答臘)、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中國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香港,海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
❼ 廣東最毒的是什麼蛇
銀環蛇,國內最毒的蛇之一(我不知道為什麼又是「之一」)
毒性劇烈且咬人沒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