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個多月的寶寶這樣的便便正常嗎
您好,一個多月的寶寶這樣的便便是正常的。
由於寶寶的喂養方式不同,會影響到便便的形態也不同,大便正常的范圍較為寬泛,主要分為母乳喂養和奶粉喂養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母乳喂養:純母乳喂養或母乳喂養為主的情況下,寶寶的大便相對偏稀、偏軟,且大便次數較多,大便顏色大部分是金黃色的。純母乳喂養的寶寶,只要大便次數不超過進奶次數,相對屬於正常范圍。部分寶寶可能大便次數較少,幾天才排便一次,有時也屬於正常狀態。若大便性狀比較稀,如水樣便,完全沒有糞質的,此時不屬於正常范圍,建議及時就醫。
奶粉喂養:純奶粉喂養或奶粉喂養為主的情況下,大便相對偏干、偏硬。但若大便特別干硬、粗大,此種情況也不屬於正常范圍,需要考慮存在便秘的情況。除上述異常情況外,各種大便性狀、次數、顏色等,基本均屬於正常范圍。
嬰兒的排便次數較多,大便性質偏稀、偏軟,這些主要是嬰兒以奶為主食,消化功能不完善的原因有關。對於滿月寶寶大便性狀怎樣是正常的問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結合喂養史、大便性質與次數,進行綜合判斷。
關於0-3個月嬰兒便便的正常形態圖
圖片來源於網路
❷ 一歲寶寶大便顏色常識圖解
從嬰兒的大便顏色是可以看出很多問題的,嬰兒大便是否異常,媽媽們要了解清楚。首先我們隊嬰兒正常的大便顏色要有個了解。什麼階段的嬰兒,大便是什麼顏色的,這樣就不會引起誤會。
1、寶寶剛出生時:深綠或者墨綠色
一般來說,寶寶出生12個小時以內就會主動排便,但早產兒例外,因為胃腸功能相對較差,所以一般會比正常胎兒略晚。這個時候嬰兒的糞便是比較稠的,帶有粘性,但是沒有臭味,一般呈墨綠色。媽媽們大可不必擔心,這其實是正常的顏色,因為這時候排出的糞便主要是由寶寶在子宮內吸入的羊水、脫落的組織或細胞所組成的。另外,寶寶這種排便狀態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的,如果喂養條件比較好的話,3日左右寶寶就會正常排便了。
2、寶寶進食母乳後:金黃色
當寶寶經歷過上述的階段後,大便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顏色上由綠色向黃綠色過渡,最後變成金黃色;形狀上由粘稠變為稀薄糊狀,有的還伴有顆粒,總體上比較均勻。這是因為寶寶所吃的母乳中有一種可以刺激腸蠕動的物質——寡糖,因此這個階段寶寶的糞便不會出現很硬的狀態,也沒有泡沫,但是可以聞到酸腐味,每天排便的次數會比較多,一天四五次算是比較正常的。
3、寶寶進食配方奶時:土黃或者金黃色
寶寶如果是吃配方奶的話,糞便顏色會淡於金黃,以土黃色多見,甚至會發綠,媽媽們同樣不要擔心。市面上很多奶粉都添加了大量的鐵,以保證孩子能夠得以吸收,如果孩子無法充分吸收,鐵質就會被排出,致使糞便顏色變為綠色。顏色變化是其中一個表象,媽媽也可以觀察到寶寶的大便開始成型了——膏狀,同時寶寶大便也沒有那麼頻繁了。
4、寶寶進食輔食時:變暗
當寶寶不再單純依賴母乳或者配方奶,也就是開始進食其他食物的時候,寶寶的大便顏色會發暗,跟成年人有些類似,有時甚至跟食物的顏色相關。
關於嬰兒大便顏色的常識,媽媽們都應該了解一下,這樣你才知道嬰兒大便是否異常。
❸ 一張大便圖教你識別寶寶便便,「六正常六異常」媽媽要清楚
文 瑩媽
當媽前後 最大的變化就是沒當媽之前看到別的孩子拉大便,馬上 捂著鼻子 走遠了,但當了媽之後,自己的孩子拉了大便,巴不得把鼻子湊到孩子的尿不濕上, 聞聞大便的味道 ,看看大便的樣子!
因為孩子的大便就是食物經過 腸道的消化吸收 之後殘留出來的殘渣,孩子的大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孩子的 消化能力 以及 孩子的 健康 狀況 !
小艷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在孩子剛出生的那一段時間 特別的焦慮 ,因為他們家孩子的大便變化得比較多,有時候比較稀,有時候又比較稠,有時候綠色的,有時候又是黃色的,小艷還因此帶孩子去看過兩次醫生,結果排了半天隊掛了號,看完醫生什麼葯都沒開就回來了,因為醫生說孩子沒有任何的問題,都是 健康 的!
其實有些看似不正常的便便,但都是正常的,那我們要怎麼區別哪些正常哪些不正常呢?
第1種:墨綠色的大便
這種大便一般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排出來的 胎便 ,因為胎便是胎兒在媽媽肚子裡面儲存的大便沒有什麼味道,但是量會比較多,而且顏色會比較深,一般在出生24小時之內排出胎便,到了2~3天之後,慢慢的胎便排完之後就會變為 正常的大便 。
第2種:綠色大便
綠色的大便要比胎便顏色要淺一些,綠色大便的原因比較多,比如寶寶沒吃飽或者著涼了,或者是消化不良又或者是喝的奶粉裡面 鐵含量 比較高,孩子消化不了都會出現綠便的情況。
只要孩子 生長發育正常 ,那孩子的綠便是屬於正常的情況,家長不用過於擔心,也不用著急地給孩子 換奶粉 。
第3種:泡沫便便
不少家長會發現孩子在拉大便的後面會有一些泡泡,這其實是因為孩子對於母乳或者奶粉中的 糖消化不徹底 導致出現的一些泡泡。
特別是有一些媽媽喜歡 吃甜食 的時候,寶寶更容易出現 泡泡大便 。
發現寶寶大便泡泡比較多,媽媽要 減少飲食中糖的攝入。
第4種:消化不良的大便
最常見於剛添加輔食的孩子,剛給孩子添加青菜,孩子吃什麼就拉什麼出來,這樣的情況不需要帶孩子去看醫生,而是建議媽媽在給孩子 添加輔食 的時候要做得 更細致 一些,比如說給孩子添更嫩的青菜,要把青菜搗鼓得更爛一些,慢慢的適應孩子的 胃腸消化能力 。
第5種:奶瓣便便
比較常見於 奶粉喂養 的孩子,因為奶粉中的 蛋白質 孩子不太容易消化,所以不容易消化的蛋白質就會隨著大便排出體外,就會有一些奶瓣或者是孩子喝奶喝得太多了,胃腸沒有辦法消化這么多就會有奶瓣,只要孩子的 生長發育正常 ,能吃能喝能睡能玩,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
第6種:正常便便,油膩膩的便便
在寶寶排出大便的時候會發現有一些脂肪類的物質看起來油膩膩的,這極有可能是母乳喂養的媽媽吃比較多油膩的食物,所以建議媽媽在母乳喂養的時候 脂肪攝入不用太多 ,比如說不要吃太油膩的雞湯,或者是肥肉豬腳等。
以上6種大便是屬於正常的大便
但如果寶寶身上出現 6種異常大便 ,媽媽要及時帶娃去看醫生
第1種:大便有粘液
代表著孩子胃腸不適,如果孩子還有 腹瀉腹痛 的話,建議要去醫院。
第2種:豆腐渣樣便便
代表著孩子可能會有 念珠菌感染 。
第3種:蛋花湯樣便便
比如孩子秋季腹瀉就會有蛋花湯樣便便,可能代表 病毒感染 。
第4種:紅色便便
如果是鮮紅色的可能是孩子 肛周破裂出血 ,導致大便有鮮血。
第5種:黑色便便
孩子排完胎便之後還會出現黑色的便便,那可能是孩子 消化道出血 。
第6種:灰白色便便
提示孩子有 膽道梗阻 ,盡量地帶孩子早點就醫。
孩子的大便跟孩子 吃進去的食物 有關, 腸胃的消化肝膽 的情況都有關系,所以可以通過孩子的大便了解孩子的 健康 情況!
而孩子的胃腸不僅僅 跟大便有關 ,還有可能會出現脹氣,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情況。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立刪除。)
❹ 寶寶便便圖解:3種算正常,6種太異常,另外這幾種要警惕
網上有一個段子是這么說的:是誰發明了新生兒這種生物,完全無法溝通:一經訂購,近10個月後才到貨;到貨後裸機一部,無說明書,待機極短,2小時一充;耗電量驚人,且無法退貨更換走三包;需要購買大量配件,鈴聲也很崩潰;且需要自己慢慢摸索著安裝語音系統、操作系統……
說得真是不要太真實,無論你在孕期做過多少的心理建設,小傢伙的到來都會把你的生活攪成一團(糟)。
好在裸機一部,也有正確的打開方式,提前儲備一點知識,可以更好地迎接寶寶的到來。
這是一個關於新生寶寶便便的秘密,新手爸媽們一定要知道。
拉臭臭是寶寶的大事,便便是寶寶的「 健康 晴雨表」,食物從口、咽喉,再到腸胃一路「變身」,探尋了身體各種器官的 健康 狀況後,變身成便便才跑出來,它的顏色軟硬都能告訴媽媽們,寶寶現在健不 健康 。
據統計,嬰兒在第一年至少要穿2000片尿布,所以你有足夠的時間熟悉他們的排便。但是在新生兒階段,一些新手媽媽很難知道你寶寶的大便是否正常。
張歆藝前段時間在網上分享了兒子四坨拉稀的事。
半夜的時候,兒子四坨拉稀了,推醒正在睡覺的媽媽爸爸。
張歆藝很茫然孩子為什麼壞肚子了,感覺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孩子而感到自責。
但是四坨卻十分懂事,安安靜靜地讓爸爸媽媽給他擦洗。
看了這件事,網友開始調侃,四坨這個名字寓意就不該拉稀哈哈哈
還有的感慨四坨懂事,半夜拉臭臭能叫醒媽媽。
也有媽媽猜測,也可能沒蓋好肚子著涼了。
對於父母來說,寶寶的一丁點異常都牽動著心。
寶寶拉稀這個事,可大可小,確實讓人容易小緊張。
健康 寶寶的便便
胎便,呈深墨綠色。是由胎兒腸道脫落上皮細胞、腸分泌物、膽汁及吞入的羊水組成。出生後10~24小時內即會排出胎便,黏稠、無臭味。
母乳喂養兒便便,呈金黃色。多為均勻糊狀,有酸味,不臭,偶有細小乳凝塊或稀薄綠色。
配方奶喂養兒便便,呈淡黃色。大便較干,大多成形,含乳凝塊較多、較大,為鹼性或中性,量多,較臭,每日1~2次,有時發生便秘。
添加輔食後的寶寶便便,為黃色。添加谷類、蛋、肉、蔬菜等輔食後,便便性狀接近成人,每日1次。
寶寶一天大便幾次算正常?
1
新生寶寶
一般來說剛出生的寶寶大便次數較多,一天大概2 5次,有的4-8次。
2
母乳喂養的寶寶
一天排便2 5次,有時候一天可達7 8次。隨著寶寶的長大,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
3
奶粉喂養的寶寶
與母乳喂養的寶寶相比,吃奶粉的寶寶排便次數較少,每天約1 3次。
寶寶大便色質與對應的問題
大便太臭 :蛋白質吃得太多,消化不良。剛從母奶換牛奶時會有此現象。
多泡沫 :糖發酵旺盛,不是毛病
呈油狀 :脂肪不消化
有凝塊 :奶未完全消化
呈綠色 :胃腸蠕動太快,不是毛病
色太淡或淡黃近於白色 :黃疸,嬰兒的眼睛與皮膚可能有點黃。
呈黑色 :胃腸道上部分出血,去看醫生
呈紅色 :胃腸道下部分出血,去看醫生
呈紅色水果凍狀 :可能是腸套疊,應立即送醫院
寶寶的大便是身體 健康 的晴雨表,新手爸媽通過觀察寶寶的大便情況,結合寶寶精神狀態,能直接判斷寶寶的身體 健康 與否。
對於正常的大便要輕松淡定,對於非正常大便要及時就醫,學會做一名合格的大便觀測員!
文章來源
1.http://www.babycenter.com
2.http://www.healthychildren.org
3.http://www.quora.com/
4、劉松.大便,孩子 健康 的「晴雨表」[J]. 科技 致富向導,2003(09):40.
5、王春雨.看孩子大便知疾病[J].康樂園,1994(09):28.
6、鄭啟城.從便便判斷寶寶 健康 [J]. 健康 博覽,2017(02):43.
❺ 寶寶健康狀況好不好,看看便便就知道,6種特殊便便要警惕
沒當父母前,絕對想不到自己能對便便「情有獨鍾」。為人父母後,每天都為寶寶便便操碎了心:
寶寶正常的便便應該是怎麼樣的呢?哪些是異常情況,要及時就醫呢?
從寶寶出生,慢慢長大,飲食在增加與改變,從而使便便也隨之變化,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
> 出生後約10小時:開始排便
這時屬於胎糞,受飲食影響小,一般是由脫落的上皮細胞、濃縮的消化液、胎兒時期吞下的羊水所構成。 便便基本是粘稠的、黑黑的。
>出生後3~5天:每日多次,無規律
寶寶開始吃奶了,便便的成分變成了奶類、消化道殘留的羊水及濃縮的消化液。 這時,便便是泥糊狀的,開始帶點墨綠色,有時還會有奶瓣。
>出生後1個月:
寶寶的便便被飲食所左右,為奶液的消化物。這時,母乳寶寶和奶粉寶寶的便便出現了較明顯的差異。
便便為稀稠泥糊狀,可以是黃色、褐色、綠色,還有股酸臭味。
便便像花生醬,從黃色到褐色都可能出現,臭味更明顯。
>出生後6個月:1~3次/天
寶寶開始增加輔食, 便便逐漸成型,大多數為黃色 ,但因為消化系統未成熟,容易有殘留的菜渣,吃啥拉啥。
1、奶瓣便便
緊張指數: (不用太擔心)
出現原因:
處理方法:
2、食物殘渣便便
緊張指數: (不用太擔心)
出現原因:
處理方法:
爸媽給寶寶准備的食物盡量切得細一些,食物要適量!如果寶寶出現腹脹、食慾下降等不適,要及時就醫。
3、油狀便便
緊張指數: (不用太擔心)
出現原因:
處理方法:
媽媽和寶寶都要合理飲食,營養均衡,適量攝入油脂。
vivi媽小貼士
《中國膳食指南》建議,不同月齡每日攝入油總量為:
>> 0~6個月,純母乳或配方奶中的脂肪已經足夠滿足寶寶生長發育需求,不需要額外添加。
>> 6~12個月,要看寶寶的飲食習慣:
>> 1 2 歲寶寶每日推薦攝入5 15g油;
>> 2 3 歲寶寶每日推薦攝入10 20g油;
>> 4 5 歲寶寶每日推薦攝入20 25g油。
4、泡沫樣便便
緊張指數: (便便中有明顯泡沫,需要觀察)
出現原因:
處理方法:
5、豆腐渣便便
緊張指數: (便便稀薄、有粘液、像豆腐渣,及時就醫)
出現原因:
處理方法:
爸媽多觀察寶寶,調整寶寶的飲食,寶寶的不適症狀2~3天還未改善,及時就醫。
6、蛋花樣或水樣便便
緊張指數: (便便黃色、水分多、有奶瓣,盡快就醫)
出現原因:
處理方法:
爸媽發現寶寶拉蛋花樣或水樣便便,要盡快就醫。
寶寶的便便在出生6個月給予添加輔食後,便便會逐漸的接近成人。 爸媽們通過便便,也能更好的初步判段娃的 健康 狀況。不過,判斷也是有技巧的。
1、先看形狀
根據布里斯託大便分類法(正經的醫學分類法),便便可以分為7類:
vivi媽提醒:
此外,爸媽如果發現寶寶的便便逐漸往便秘或腹瀉兩個方向走(逐漸加重)時,還是要及時看醫生呀!
2、再看顏色
vivi媽提醒:
如果排除食物、葯物等因素導致的正常顏色改變後,便便顏色卻一直停留在不正常的范圍,要及時到醫院兒科就診~
看完文章
❻ 嬰兒什麼樣的便便是異常的啊
生娃後的媽媽們,除了是「飼養員」,更是「鑒屎大師」。
寶寶拉的每一坨便便,都承載著媽媽們的苦樂哀愁。
一眼就能從便便的形態、顏色、氣味等來判斷寶寶健康狀態,更是媽媽初入門必備技能之一。
▲圖片來源:Pexels
好了,今天對於便便的介紹暫時就到這里啦!有用的話記得點擊關注查看更多育兒知識並分享讓更多媽媽知道哦!
❼ 寶寶吃米粉後的正常大便圖、應該是什麼樣、變化
我們都知道,寶寶的便便里,藏著健康的小秘密,稍有異常,媽媽們就會緊張不已。而寶寶的便便在不同的時期也是有所差別的。那寶寶吃米粉後的大便應該是什麼樣的呢?吃米粉後的便便正常的又是怎樣的呢?
有過母乳喂養的媽媽應該都清楚,在母乳期間,寶寶便便的顏色是金黃色的。但在添加米粉之後,便便的顏色、形狀、氣味等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寶寶吃米粉後,便便的會隨著所吃米粉的種類而改變,比如吃的是鐵強化為主的米粉,便便的顏色就會偏綠色或者偏黑色,如果吃的是胡蘿卜味的米粉,便便的顏色又會變成棕黃色。所以,在寶寶吃米粉的過程中,只要便便的質地跟牙膏的形狀差不多,排便次數正常,就不用太擔心。要是寶寶便便呈現血樣、油性、水便分離、蛋花湯樣、豆腐渣樣或者深棕色水樣,則要引起注意了。
不過,有些寶寶初次接觸米粉也會出現腹瀉或便秘的情況。但很多時候並不是實際意義上的腹瀉或便秘。真正的便秘應該是大便干結、排便比較困難,如果寶寶排便的間隔比較長,偶爾排便比較費勁其實都是正常的現象。而真正的腹瀉應該是寶寶的排便次數異常增加,大便形狀變稀。
只要寶寶的飲食正常,精神狀態好以及發育指標合格,媽媽們就不用過於擔心。
❽ 0-12個月大便對照,次數、顏色、形狀都要清楚,看你家娃正常嗎
0-12個月大便對照,次數、顏色、形狀都要清楚,看你家娃正常嗎?
沒當媽的時候,看到別的孩子拉屎都覺得好臭,捂著鼻子走,但是自從當了媽媽,每一天都會仔細的觀察自己的孩子的大便,恨不得拿個放大鏡看一下孩子的大便裡面有沒有其他的東西,甚至湊近看一看孩子的大便是什麼樣子的。媽媽們對於孩子大便的次,色,形那是非常關注的。
(2)發燒感冒。
寶寶發燒感冒時,腹腔和腳很可能很冷,排便可能是翠綠色的。這是因為發燒和感冒會導致大便過快,直腸中的膽紅素不容易減少到膽紅素,所以會發生翠綠色。這也是綠色糞便的常見因素之一。如果只有綠色糞便,其他情況是常規的,父母可以注意嬰兒的腹部冷暖,幾天後會修復。如果你有流感的症狀,你應該同時治療感冒。
(3)挨餓
有些嬰兒很可能吃不飽。飢餓會加速腸道蠕動,產生綠色大便。嬰兒因飢餓而哭泣和不安。這樣的事情只需要增加食物攝入量,讓寶寶吃。
(4)加強鐵嬰兒配方奶粉。
奶粉喂養嬰兒的糞便是鹼性的,可以進一步將一些糞便膽紅素轉化為糞便膽液原,糞便化學物質沒有顏色,所以糞便通常是淺黃色的。如果嬰兒配方奶粉不能完全消化和吸收鐵,它會使他的排便呈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