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京劇姬里霸王虞姬的裝扮
金少山出演京劇《霸王別姬》,謝杏生應邀設計楚霸王的霸王靠,以及虞姬的戲裝。他採用比喻與象徵手法,設計的斗篷圖案深藏寓意:它一面是錦雞和花卉,象徵虞姬忠貞於楚王項羽,同時,「雞」與「姬」諧音;另一面是鴛鴦和蘆葦,暗喻漫漫黑夜、四面楚歌的現實,從而烘托項羽別姬時「力拔山兮氣蓋世、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悲壯氣氛。他還取「虞」的諧音「魚」,別出心裁設計了魚鱗甲,令梅蘭芳愛不釋手。
——這個是比較經典的裝扮。
B. 百家講壇里王立群講霸王別姬里的插圖哪有出自哪
你打開下面的網頁,這里有很多關於「霸王別姬」的插圖。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B0%D4%CD%F5%B1%F0%BC%A7&z=0
C. 電影《霸王別姬》:誰是霸王(肆)
第五幕:
這一幕也是兩段故事,我還按我的節奏劃為一幕。
那老闆受託為張公公家找戲班子唱堂會,找到了喜福成(看我上一篇文章的朋友們,看到鏡頭里這個戲班子的名稱了么?)。發現小豆子似乎不錯,搞個面試。點中《思凡》一出戲,小豆又雙叒叕錯了!事情很嚴重,大師兄發飆,親自出手處罰。喜福成最終被選唱堂會,小石頭小豆子唱的主角。然而戲後小豆子遭遇不幸,回喜福成路上撿拾一名棄嬰。
細節1.張公公問了小豆子一句話。
死太監,大怒,鬼叫道:不對~!是大清宣統二十四年!
這又暗示著什麼?!
細節2.那老闆出場,注意他的手。
我為啥總注意他的手?
所實話,整部戲給人的感覺充滿了無奈的宿命感和壓抑的悲涼情緒。也就是看見了那個動作,我才覺得有點搞笑的意思。也算是苦中尋樂罷。
放心,以後還會有這個動作的,我一定指給大家看。
呵呵,其實重點不是這個動作,而是那老闆說的話。
張公公很牛逼啊~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了,民國成立二十一年了。這一年,東北淪陷了,溥儀跑到長春了。北平城裡,那老闆這樣的人還把老佛爺掛在嘴邊;張公公這樣的死太監還是權勢熏天,還在作威作福(和大清宣統二十四年沒兩樣);喜福成的些人還是「下九流」。
如果說小豆子的悲劇是個人的悲劇,那麼造成個人悲劇的原因與那個時代無關么?又是誰讓那個時代變成了一個悲劇的時代?
前一段時間出了不少「果粉」。我想問問「果粉」們,如果在這電影里挑一個身份,讓你「竄越」到民國,你願意做誰?小石頭?小豆子?關師傅?那老闆?小賴子?還是我寫的第一幕,圖片里白雪下覆蓋著的那個?你肯定都不願意。
但別忘了,這些人才是生存在那個時代的大多數!
你如果願選擇做張公公,好啊~去吧!
祝你狗屎運好一點,能成為死太監身邊那些人。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了,民國成立二十一年了。
民尤是也,國尤是也!——甚至比八年前還不如!
細節3.小石頭懲罰小豆子。受了師兄懲罰的小豆子,似乎茅塞頓開,背對了台詞。喜福成接下了唱堂會這個「大單」。
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折。小豆子台詞不再錯了,象徵著前一篇我分析的:他的「本我」、「自我」已經不再矛盾,達成統一了,也就是他的心理性別轉變完成了,而在死太監家的遭遇,則更加固化了這一轉變。而這個轉變,是他的好師兄親手完成的。如果說這個轉變是一個悲劇性的轉變,那麼拉開這個「悲劇」的帷幕的,就是他敬愛的師兄。
其實你還完全可以從一個更深入、更抽象的角度去理解這個受罰的過程。這里不展開分析。
細節4.回到戲班,再次跪在祖師爺像前。
約在41分25秒左右。注意聽電影配樂,背景音樂的響起了一聲吆喝「磨剪子咧~~~」。這在我聽來簡直就是一個恐怖的魔咒。
第一次響起吆喝聲,母親揮刀斷指,完成了小豆子肢體上的變化。這次吆喝響起,則又是一刀——心理的閹割。
彩蛋~~還是放兩地雷個吧:
1.注意看那老闆的表情:一是偶然看見小豆子練功,要求其唱兩句這個過程的表情;二是看見小石頭懲罰小豆子的表情。很傳神。
2.注意37分15秒左右的那、關、還有類似管家三人的對話,說的很平靜,卻讓人不寒而慄:多少年的老規矩了!可以想像一下。而那老闆又接了一句......。
3.這幕關照了前面一個細節,小豆子為小石頭潤眉角的傷口;
同時又為今後劇情留下了一個細節:小石頭和小豆子看見了一把寶劍。這是個重要的道具,為啥。隨情節發展,咱們再慢慢分析。
這幕完事,影片進行了41分鍾。下回繼續。
有個問題:
小石頭他們這批學徒是喜福成里哪班的?
D. 霸王別姬講的是什麼故事簡潔點
程蝶衣,幼年被身為妓女的母親賣到戲班,性格內斂沉靜,除了與師兄唱戲以外對其他事,哪怕是時代浪潮的改變,都鮮有興趣。抗戰時期,他給日本人唱戲,心中並不在乎民族仇恨,只覺得「青木是懂戲的。要是他在,京劇就能傳到日本去了。」他是柔,是旦角,是虞姬。
文化革命讓程蝶衣這樣的從事文化演藝人喪失了基本的生存能力,可是他們內心還是充滿了夢想,希望能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希望自己的戲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希望…………,可惜很多事總是殘酷的。
(4)霸王別姬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故事中的程蝶衣為戲瘋魔,那句「不瘋魔,不成活」是程蝶衣人戲合一的精神寫照,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只為戲而活,他毫不關心時代是否在變,也毫不關心家國仇恨,他只瘋魔般的知道唱戲。段小樓評價,說他「你一輩子就知道唱戲,你也不出來看看這世上的戲都唱到哪一出了」。他只想唱戲給能聽戲賞戲之人,他只想讓中國的戲曲傳揚光大。他的一生固執而純粹。
段小樓飾演戲劇之中的霸王項羽,他卻是假霸王。他知道戲台是戲台,人生是人生,時代在變化,段小樓其實很現實,他不像程蝶衣那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知道時事在變,他知道為此變通。
而《霸王別姬》中,是霸王與他的虞姬死前一別自刎烏江的悲劇故事,同時也是飾演著霸王和虞姬的段小樓與程蝶衣一生的悲劇故事。他們的一生如戲,戲如人生。時代的變遷讓霸王與虞姬的感情走到了盡頭,也讓段小樓與程蝶衣的情感糾葛促成了一出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