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好萊塢「光頭硬漢」范·迪塞爾:一邊得罪人,一邊狂吸金
「光頭硬漢」范·迪塞爾是好萊塢知名動作影星,也是長據全球演員富豪榜的吸金王。他身兼演員和製片人兩種身份,不僅可以獲得不菲的片酬,也能在影片大賣後獲得高額的分紅。
談到他的代表作,無疑是《速度與激情》系列。他憑借該系列成為全球炙手可熱的動作影星,也憑借影片的票房大賣躋身富豪榜,卻也因捲入《速激》劇組的不和傳言引起爭議。
作為演員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范·迪塞爾只是他的藝名,他原名為馬克·辛克萊爾·文森特,1967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州紐約市。關於他成名前的經歷,迪塞爾很少向媒體透露,據說他從來沒見過自己的親生父親,而是由非裔美國人繼父養大的,他的繼父是一名劇院經理和演員,母親是一名占星術士。
7歲時的一件小事,讓范·迪塞爾與演藝事業結下不解之緣。
一天晚上,迪塞爾與小夥伴溜進一家劇院搞破壞,但是被一名值班的工作人員抓住了。不過這名工作人員沒有報警或聯系他們的家長,而是給了他們每人一本劇本和20美元,讓他們每天放學後參加話劇的培訓。從此,迪塞爾的童年一直在劇院度過,在劇院工作的繼父也給予他很多幫助,使迪塞爾逐漸成長為一名專業的演員。
(范·迪塞爾自曝年輕時的照片)
斯皮爾伯格是他的「伯樂」
大學時期,范·迪塞爾在亨特學院主修英語編劇。從學院畢業後,迪塞爾開始嘗試拍電影,但是沒有成功,之後他當過電話推銷員,還做了十年的保鏢工作。不過迪塞爾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明星夢,在打工的同時他也創作了一些話劇。
直到1994年,范·迪塞爾終於有機會出演了第一部電影《千面人》。三年後,他又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小投資影片《迷失》,這部影片給他帶來了4萬7千美元的收入,也為他帶來更多的表演機會。
1997年,影片《千面人》參展了聖丹斯電影節,受到了廣泛好評,也讓不少大導演開始注意到范·迪塞爾。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看過《千面人》之後,馬上為他提供了一個角色——《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士兵阿德里安·卡帕佐。雖然只是一個配角,卻讓迪塞爾有機會與湯姆·漢克斯同台飈戲。
斯皮爾伯格十分信任迪塞爾,甚至沒有給這個角色安排替補,迪塞爾也充分把握了這次機會,士兵卡帕佐一角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迪塞爾在好萊塢嶄露頭角。
戲里戲外,他都是「光頭硬漢」
演藝事業開始步入正軌後,范·迪塞爾先後接拍了不少動作片,包括《星際傳奇》、《極限特工》和《超級奶爸》等。此時他一身肌肉的「光頭硬漢」形象也開始深入人心。
尤其在《極限特工》上映時,范·迪塞爾公開對現代間諜電影的鼻祖詹姆斯·邦德表示不屑,直言挑戰時任邦德的扮演者皮爾斯·布魯斯南,並指著《極限特工》的海報對媒體稱:「這不是海報,這是宣戰!」
在他的特工片中,勁爆的烈酒代替了溫和的馬丁尼,功率強勁的越野摩托代替了優雅的跑車,松垮隨意的T恤代替了名牌西裝,狂傲不羈的極限運動瘋子代替了彬彬有禮的詹姆斯·邦德,他用自己的張揚與另類為《極限特工》打上了「范·迪塞爾」的烙印。
在此後令其名聲大噪的《速度與激情》系列中,范·迪塞爾成功塑造了飆車黨老大的形象,肌肉、反叛、極限運動,這是范·迪塞爾影片帶給觀眾的獨特體驗。
不過迪塞爾的火爆脾氣也讓他錯失了不少機會,導演約翰·弗蘭克海默曾邀請他出演《馴鹿游戲》,可他不但拒絕穿上墊襯肌肉的道具,還堅決要求增加自己的戲份,最終雙方只得一拍兩散,主演也被換成了本·阿弗萊克。
「多米尼克·托雷托」將他推向巔峰
2001年,由范·迪塞爾、保羅·沃克、米歇爾·羅德里格茲等人聯袂出演的賽車犯罪類影片《速度與激情》上映。和環球當年上映的其他影片,如《侏羅紀公園3》、《木乃伊2》、《漢尼拔》比起來,《速激1》沒有大導演、名編劇、大明星,完全是無心插柳之作。然而就是這樣一部片子,多年後成為了環球最耀眼的招牌。
范·迪塞爾飾演的飆車黨老大「多米尼克·托雷托」,不僅是一名技藝高超的車手,也是有情有義的家族領袖,一句「we are family」,講出了男人的責任和擔當,再次鞏固了他好萊塢「光頭硬漢」的形象。
平心而論,《速激》只是一部狗血警匪劇。任何一個警匪劇,在有了故事的框架之後,尚需要細節來支撐。《速激》的編劇們曾打算選擇沖浪、跳傘等極限運動來充實故事,但最後還是選擇了地下賽車,也恰恰是這個決定,讓影片有了「速度」和「激情」,成就了今天的《速激》系列。
范·迪塞爾在拍攝第一部《速激》之後,一度擔心戲路太窄限制了自己,所以並沒有參演系列的第二部。但是在2005年與西德尼·呂美特導演合作拍攝《判我有罪》時,呂美特導演告訴他,不應該刻意隱藏自己在動作電影中得天獨厚的才華,也不必刻意規避動作電影類型。所以後來范·迪塞爾重返《速激》系列,並且愛上了「多米尼克·托雷托」這個角色。在拍攝《速激6》時,因為檔期沖突,他甚至放棄了與伍迪·艾倫合作的機會。
「樹人格魯特」讓他一句台詞搶戲
2014年,作為漫威第一部「逗比英雄電影」的《銀河護衛隊》上映。雖然該片角色大都是漫畫中人氣較低的二線英雄,媒體也不看好影片的市場前景,但該片上映後卻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
其中最令人意想不到的要屬范·迪塞爾配音的「樹人格魯特」這一角色。「樹人格魯特」在整部戲中只會說一句話——「I Am Groot」(我是格魯特),看似十分簡單,卻要在不同的情形下表現出他不同的心境。因此迪塞爾雖然台本簡單,但細微調節每句話的心態語氣卻非常復雜,為此他花了大量功夫研讀劇本。
影片上映後,「樹人格魯特」這一角色因呆萌的人設獲得超高人氣,范·迪塞爾作為配音看似戲份少的可憐,卻成為圈粉最多的人。
范·迪塞爾在為「樹人格魯特」配音的時候正好是《速激7》拍攝過程中一個長達4個月的間隙,那時保羅·沃克剛剛去世。迪塞爾說,是樹人格魯特幫助他度過保羅·沃克去世的悲傷期,「因為這棵樹代表著生命、預示著恢復與轉生,它的一切治癒了我。」
李安邀他參演 「比利·林恩」
接下來的幾年,范·迪塞爾還會有多部作品與影迷見面,他要在《銀河護衛隊2》繼續為「樹人格魯特」配音,主演的《速度與激情8》也已殺青,在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還出演了一名配角。
范·迪塞爾在facebook上曬出與李安的合影,並稱:「身為演員,能跟李安合作,對我來說是美夢成真,讓我有機會親眼見證大師級的導演工作,我受益良多」。
接受采訪時范·迪塞爾坦言,跟李安共事深深激發了他執導演筒的慾望,而身旁的李安帶著一貫溫暖、真心的笑容,拍拍迪塞爾的背,稱贊道:「很以他為傲」,讓迪塞爾高興不已,連說三次「謝謝李安」。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根據本·芳汀同名小說改編,被認為是伊拉克戰爭版的「第22條軍規」。講述一名19歲的美國大兵比利·林恩被派往伊拉克戰場,布希政府為了展示伊戰的成果把他們召回國,並在感恩節的橄欖球賽中場休息時向他們授予榮譽勛章,但隨後他們立刻又被送回戰場前線,而比利·林恩也逐步意識到關於戰爭的實質與國家的真相。范·迪塞爾將在本片中飾演一名美軍軍官。
作為製片
范·迪塞爾雖然以演員的身份被影迷所熟知,但是他早期是通過自導自演、創作劇本的方式在影視圈逐漸闖出名頭的,這些經歷也讓范·迪塞爾知道如何拍好一部電影,以及怎樣才能讓一部電影賺錢。
所以,在演藝事業取得成功之後,范·迪塞爾開始擔任製片人。范·迪塞爾說,在拍攝《速激4》時,製片人拿著劇本找到他,但是他並不喜歡那個劇本,於是對方對他說:「如果你看不上這個劇本,那你可以找個自己喜歡的來拍。」於是范·迪塞爾真的自己當上製片人,掌握了電影拍攝的大權。
尤其是他參與投資拍攝的《速度與激情7》,全球票房達15億美元,讓范·迪塞爾成功躋身全球演員富豪榜:
2015年,范·迪塞爾年收入4700萬美元,居《福布斯》全球男演員富豪榜第三位(統計范圍為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稅前收入);
2016年,范·迪塞爾年收入3500萬美元,排《福布斯》全球男演員富豪榜第七位(統計范圍為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6月1日,稅前收入)。
亞裔演職員助他「開拓市場」
作為製片人,范·迪塞爾希望在《速度與激情》系列中融入多文化元素,因此亞裔導演、演員一直在影片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迪塞爾說,自己出生在紐約曼哈頓,那裡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的城市,這讓他喜歡在自己的作品中去展現多元文化的碰撞。
因此,該系列電影包含了多位亞裔演職員,如第三、四、五、六部的導演均為華裔導演林詣彬,第七部導演為華裔導演溫子仁;參演的亞裔演員包括華裔的歐陽靖,韓裔的姜成鎬、尹成植,菲律賓裔的雷吉·李,日裔的千葉真一、妻夫木聰等。
(左起林詣彬、溫子仁、姜成鎬)
其實,這也是好萊塢日益看重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導向所致。2015年,《速度與激情7》內地市場狂攬24億票房(人民幣),驗證了范·迪塞爾的精明策略。
不過,范·迪塞爾在擔任製片人後,依然沒能改掉自己態度強硬、脾氣火爆的性格,也因此被傳出與《速激》劇組的多名主創不和。
巨石強森罵他「懦夫」
今年8月,在《速度與激情8》殺青前一周,巨石強森突然在臉書上發飆,怒斥同劇組的某位男演員為「窩囊廢」、「膽小鬼」。頓時驚呆不少網友:你們不是一直宣稱「We are family」嗎?
強森的臉書全文如下:(《速度與激情8》)女演員都非常優秀,我愛她們。但是同劇組的男演員就完全不同了。有些男演員非常正直、真心專業,但有些則不是。那些屬於後者的人因為太懦弱而對此毫無辦法。窩囊廢們。明年4月觀眾也許在看這部電影時,發現我在某些場景里看上去並沒有表演,而是真的很憤怒——是的,你的猜測是對的。
隨後有媒體指出:強森針對的正是《速激》系列的台柱子范·迪塞爾,強森與迪塞爾之所以產生矛盾,很大程度上因為迪塞爾作為製片人,在影片創作方面擁有決定權,他的一些決定惹怒了強森。
更糟糕的是,劇組的工作人員都站在了巨石強森的一方。有內部來源告訴美國媒體TMZ,范·迪塞爾經常「在拍攝的時候遲到30分鍾到1個小時」,並補充道,他的遲到完全是因為他只是待在自己的車內不出來。並且,由於范·迪塞爾「不喜歡」早上7點鍾開工,於是便把他的開工時間推遲到了早上10點,巨石強森「對范·迪塞爾的職業道德不滿已有很長時間」。
據TMZ報道,范·迪塞爾的回應是,在拍攝完最後的場景之後,憤然離開了片場。據說,他將演員和工作人員召集起來,告訴他們自己要離開了。他的言辭中包括了「爸爸要走了」之類的話。
保羅·沃克與他「不和」
無獨有偶,早在保羅·沃克意外逝世的時候,也有媒體爆料稱,其實《速激》的兩位主演早已是「面和心不和」,兩人私底下不相往來,根本不是兄弟,只是礙於面子做戲給外界看。
得知保羅·沃克的死訊後,范·迪塞爾對媒體稱自己「哭光了三盒紙巾」,然而根據《showbiz》的報道指出,保羅沃克的朋友大部分是攝影師、特技人員等工作人員,和演員范·迪塞爾根本就不合,不過他盡力隱藏不讓外界發現。兩人雖然會在公開場合交談、宣傳影片,但私底下彼此卻盡量避免接觸。在他的死訊公布之後,范·迪塞爾立刻飛往加州協助處理後事,並探視保羅的家人,這些舉動看在保羅的朋友眼裡卻覺得十分可笑。
事實上,《速激》系列原本就是雙男主設定,在系列的第一、二部,保羅·沃克才是男一號。如果說巨石強森只算是在第五部才加入的後來者,那麼保羅·沃克在劇情中的分量足以威脅到范·迪塞爾的領導地位,憑借《速激》大紅大紫的范·迪塞爾害怕對方搶風頭,因此一直與對方心存芥蒂。
溫子仁稱他「難搞」
不同於中國的「導演中心制」,好萊塢的影片拍攝多採取「製片人中心制」,這導致影片製片人的話語權過大,導演往往成為一件苦差。
在《速度與激情8》開拍前,環球影業就曾為尋找導演而頭疼不已。環球原本計劃讓溫子仁再執導兩部《速激》系列電影,但溫子仁拒絕了該邀請,直接了當地表明他要回歸恐怖片,為華納拍攝《招魂2》。考慮到《速激7》拍攝過程中經歷的種種艱辛,環球也接受了溫子仁的選擇。
溫子仁之後,環球找到曾執導過四部《速激》的林詣彬,希望他再次回歸,但林詣彬因要執導《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拒絕了這一邀請。據《好萊塢報道者》稱,碰壁後的環球又轉頭去找溫子仁,並承諾給他提供「足以改變人生的薪酬」為合約的一部分,請他至少執導一部《速激》續集,但溫子仁卻再次拒絕,表示給多少錢也不幹。
有外媒報道,溫子仁兩次拒絕回歸《速激》不僅是因為這一系列電影確實不好拍,還包含了范·迪塞爾對此造成的一些影響。「消息稱,迪塞爾真得很難搞。作為製片人,他的干涉范圍事無巨細,就連已經編排好的武打動作順序也要管——這無疑讓影片拍攝變得更加復雜。他還會在半夜召集導演、編劇改劇本,目的是為了讓他對自己扮演的角色與台詞都滿意。」
當然,范·迪塞爾與溫子仁方面都否定了片場關系緊張的說法,不過這種聲明就像冠冕堂皇的外交辭令,可信度又有多少呢?
《好萊塢報道者》的消息還透露,環球影業的部分內部人士擔心范·迪塞爾會請纓執導續集,顯然范·迪塞爾多次透露了自己想當導演的願望,不過對於一個經驗不足的新人導演來說,環球不可能把金字招牌放在他的手裡。但作為該系列的製片人之一,迪塞爾對於導演的選擇還是具有一定的話語權,雖然他並沒有一票否決權。
最終,《速度與激情8》的導演被確認為黑人導演F·加里·格雷。F·加里·格雷與《速度與激情8》的三大男主角:范迪塞爾、巨石強森、傑森·斯坦森都曾合作過電影,分別是電影《單刀直入》、《一酷到底》、《偷天換日》,想必環球也是看重了他在劇組中的平衡作用。
(F·加里·格雷與范·迪塞爾)
想了解《速度與激情7》的導演溫子仁,請點擊下方文章:
打破吉尼斯,票房壓《魔獸》,進軍商業片的溫子仁不只會嚇人!
黑人演員對他「力挺」
雖然范·迪塞爾作為製片的獨斷專權讓他幾乎得罪了《速激》劇組的所有人,但還是有兩名《速激》演員對他表示了支持。
影片中的搞笑擔當,黑人演員泰瑞斯·吉布森果斷的出來支持「老大」范·迪塞爾,在Instagram上貼出了他與迪塞爾兩人的合照,並稱他知道迪塞爾有多麼努力地保護這個系列和角色。
泰瑞斯寫道:「我總是說,要是人們光知道你有多努力地工作去保護維系這個系列和角色們,他們的想法就會完全轉變。能夠稱呼你為家人和兄弟我深感自豪。如果沒有其他人能夠站出來挺你,我會的。 」
另外,飾演黑人技術男的盧達·克里斯也表態到對范迪塞爾的支持。他的方法是貼了一張《速度與激情》系列前作的劇組照片,裡面有已故的保羅,但是沒有巨石強森。
可以看到,這兩位黑人哥們兒還是很講義氣的。泰瑞斯·吉布森和盧達·克里斯也是《速激》系列的元老人物,但是論咖位還是稍遜一籌,這就讓人們十分在意《速激》的另一位大咖傑森·斯坦森的看法。
但是第七部才加盟該系列的傑森·斯坦森保持了吃瓜群眾的立場。他對媒體表示:「我身處在任何口角和爭端之外。我和這件事沒關系,我也不想任何事發生。」
嗯,不愧是高情商的男神,遠離一切撕逼才是保持格調的明智之舉。
撕逼or炒作?賺錢才是王道
當然,也有媒體指出,巨石強森和范·迪塞爾的撕逼之舉,只是在為電影進行炒作。一位知情者告訴《Life & Style》:「他們只是在玩一個巨大的惡作劇而已,這都是一次宣傳。巨石強森說服范·迪塞爾共演他們之間的這場戲,然後他們就可以利用這場撕逼來幫助宣傳《速度與激情8》在2017年4月的上映。」
滿滿的都是套路,不過考慮到范·迪塞爾的製片人身份,為了讓票房大賣也不是做不出來。
回顧一下巨石強森和范·迪塞爾的從藝經歷,他們都曾因為在片場特立獨行與他人產生爭執。不過大家都在一個鍋里吃飯,既然有錢賺,那麼和和氣氣的坐下來談又有何不可呢?畢竟《速激》系列已經成為了一棵搖錢樹,不僅讓范·迪塞爾成為2016年福布斯演員富豪榜第七的位置,更讓年收入達6450萬美元的巨石強森占據了富豪榜的第一名。
觀眾喜歡=票房大賣=大家有錢賺。所以,那些擔心因為劇組不和導致《速度與激情8》不好看的影迷們大可放心,縱然是好萊塢大咖,又會有誰和錢過不去呢?
B. 請問范.迪塞爾的個人資料和照片還有他主演的所有影片及簡介
姓名:Vin Diesel
譯名:范·迪索
港譯:雲·迪素
又譯:文·迪塞爾
原名:馬克·文森特Mark Vincent
生日:1967年7月18日
出生地:美國紐約
身高:188cm
家庭成員:父母、雙胞胎弟弟、兩個姐姐
寵物:義大利大牧犬
愛好:《龍與地下城》游戲
◆2003年《首映》好萊塢權勢榜第46位
個人 簡介范·迪塞爾至今仍拒不向外界透露他的生活履歷,甚至連真名都諱莫如深。他只向外界公開說自己的真姓是文森特,在紐約長大,父親是一個戲院教師而母親是占星術士——在狗仔隊成群的好萊塢,能夠如此有效的保守秘密簡直是一件奇跡。
迪塞爾生就一張淺黑色、神秘兮兮的臉,外加一副低沉的嗓音,外型看上去像個足球運動員多過像演員。1997年他曾經自編、自導、自演了一部小投資影片《迷失》(Strays),這部影片給他帶來了4萬7千美元的收入。但是真正讓他引起好萊塢注意的卻是他此前出演的另一部影片,1995年的《千面人》(Multi-facial)。
一向善於發掘新人的斯皮爾伯格正是在看了《千面人》之後,注意到了范·迪塞爾,讓他在《拯救大兵瑞恩》里扮演士兵阿德里安·卡帕佐一角——斯皮爾伯格是如此信任迪塞爾,甚至沒有給這個角色安排替補B角。雖然這個人物只是一個戲份不那麼多的小角色,但是斯皮爾伯格卻給予了范·迪塞爾足夠的信任,甚至沒有給這個角色安排替補人選。一向標榜我行我素的范·迪塞爾雖然狂傲,但是卻善於抓住機會,在大導演的悉心指導下,他所扮演的那個最壯實的二戰士兵還是給人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也為他以後的演藝事業鋪平了道路。接著,迪塞爾出演了兩部相當成功的片子:科幻片《星際傳奇》和講述華爾街股市黑幕的《沸騰空間》。
迪塞爾強硬的作風也給他惹了一些麻煩,約翰·弗蘭克海默曾想請他出演《馴鹿游戲》,結果他不但拒絕穿上墊襯肌肉的道具,還堅決要求增加自己的戲份——最後人家當然只好請他開路。
范·迪塞爾今年將與約翰·馬爾科維奇和丹尼斯·霍普合作,在影片《暴力幫》(Knockaround Guys)中扮演一名暴徒的兒子,此外他還將在影片《暗黑破壞神》(Diablo)中出演毒品聯盟的頭目。同時多才多藝的迪塞爾還打算寫一部有關紐約板球運動員的劇本《守門員》(Doormen)。
如果以前有人被好萊塢的專業人士評價為「擁有蘭博一樣的岩石個性,還有像詹姆斯·邦德一樣的迷人風度」,那麼你也許會感到言過其實。然而在如今這個崇尚狂放個性的時代,有一名影星卻毫不謙虛地接下了這項贊譽。因為在他看來,他自己就是新時代當之無愧的動作巨星。神秘、炫耀、張揚、冷漠、輕蔑,這一切特立獨行、玩世不恭的街頭做派,都不過是他極力標榜、吸引觀眾眼球的噱頭。這位自我感覺比好萊塢的媒體膨脹得還要快的人物就是范·迪塞爾,一位聲名遠遠凌駕於實力之上的明星。
不過,當范·迪塞爾告別了《拯救大兵瑞恩》後,這位對自己的未來戲路沒有什麼遠大規劃的男影星卻陷入了迷惘之中。他在那部講述華爾街股市黑幕的影片《股票分析員》中,莫名其妙地就充當了同時代影星本·阿弗萊克的配角,讓人們看到了他因為缺乏定位而有些傻乎乎的眼神和表演。或許對後來崇尚耍酷的范·迪塞爾來說,《股票分析員》是他最想一筆抹去的演藝經歷之一,因此此後他往往以奉行神秘主義為借口,對這部影片含混帶過或者避而不談。
但似乎幸運之神對這個淡黑臉龐的小伙兒有點情有獨鍾,因此范·迪塞爾並沒有郁悶多久,就很快迎來了他迄今為止最風光的一部影片《速度與激情》,並成功地在其中向人們展現了他一身出色強壯的肌肉。事實上,在此之前,范·迪塞爾已經通過出演科幻片《星際傳奇1:漆黑一片》奠定了自己動作明星的戲路。像他這樣擁有高大威猛的身材卻沒什麼演技的演員,走兜售自己力量與肌肉的動作路線,無疑是一種討好的選擇。尤其是在這部充滿了瘋狂飈車場面的《速度與激情》中,他更能在汽車的疾速賓士中,將自己威猛而充滿力量的肌肉與風一樣的速度融為一體,把時尚與速度的視覺快感呈現給銀幕前的人們。於是,在少男少女們的驚聲尖叫中,《速度與激情》成為了2001年投資回報率最高的影片,范·迪塞爾也相應地成為了大紅大紫的青春動作偶像。
迅速走紅為范·迪塞爾帶來了眾多的片約,他也如同一輛加足了油的賽車,在自己的演藝之路上飈得不亦樂乎。在急速飛越了火爆的《速度與激情》後,他的名字與那張讓人過目難忘的臉又出現在了間諜片《極限特工》中。在這部影片里,他公開對現代間諜電影的鼻祖詹姆斯·邦德表示出不屑。他認為007已經完全過時了,現在這個時代呼喚著用勁爆的啤酒代替溫和的馬丁尼,用功率強勁的越野摩托代替優雅的阿斯頓馬丁跑車,用松垮隨意的街頭T恤代替一塵不染的名牌西裝,最後歸結為用狂傲不羈的他自己代替彬彬有禮的皮爾斯·布魯斯南。他用自己的張揚與另類為《極限特工》打上了「范·迪塞爾影片」的烙印,也把更多人吸引進了他的魅力磁場中。
也許在這個新好萊塢的時代,無需演技,也不用智慧,僅憑幾個火爆的角色就可以被人們稱為新的精英代表。
在崇拜范·迪塞爾的人看來,他就是好萊塢最炙手可熱的動作片新星,哪怕是那部僅僅把他當作一個西部牛仔符號的動作片《單刀直入》,也在觀眾席上贏得了一片此起彼伏的叫好聲。
這時的范·迪塞爾已經達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他驕傲地認為自己就是票房明星的代名詞,他所主演的任何一部影片都能夠颳起一陣票房風暴。但是當他滿懷信心地在《星際傳奇2》中再次充分地展示著他剽悍的肌肉、線條鮮明的臉龐和冷漠不羈的眼神和自以為神秘落寞的男人味道時,寥寥可數的票房收入卻給這位自信滿滿的帥哥潑了一瓢冷水。范·迪塞爾頓時從演藝生涯的最高點跌落到了事業的低谷,他終於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需要去鍛煉一下他那生疏已久的演技了。
於是,在2005年的喜劇片陣營里,我們看到了這位動作明星努力經營的影片《神勇奶爸》。雖然他在這部轉型喜劇片中的表現生硬而笨拙,但卻終於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腳踏實地的范·迪塞爾。他不再裝酷,也不再盲目自信,只是用心地打磨著自己的演技,或許,這位迷失太久的小夥子是該撿起他七歲時在戲院里學到的表演基本功了。
或許范·迪塞爾所代表的,是一個與前輩影星完全不同的電影時代。這些新時代的偶像們不再從跑龍套做起,而是憑借外形條件一步登天;他們也不再以謙遜為美德,而是崇尚解放個性的傲慢與張揚。但是,他們也應該看到,無論是那個正在淡出我們視野的古典電影時代,還是他們主宰著的新電影時代,英雄和猛男都只是一種標簽,而真正能吸引人們視線的,還是作為一個演員那不變的核心靈魂——演技。
范·迪索是好萊塢的一個謎,從不吐露自己的過去,似乎也不大在意自己的未來。在演完《速度與激情》、《極限特工》之後,范·迪索就被推成新一代動作天王,可他神情依舊,冷漠依舊。
范·迪索生就一張淺黑色、神秘兮兮的臉,外加一副低沉的嗓音。其實他真正叫人們瘋狂的,並非是6英尺2英寸的威猛身材,也不是結實厚實的強硬肌肉,而是他玩世不恭、特立獨行的街頭做派。那樣的輕蔑,那樣的不屑,也許如此的氣質才屬於X世代的真正巨星。
● 以上十一個段落的介紹純屬完全外行的連影迷都算不上的超級業余解說
首先請分清電影與演員的區別
《星際傳奇2》不受歡迎不代表迪塞爾演技有問題,因為《星際傳奇2》更大的弊病是它根本就沒有劇情,一個垃圾本子,讓誰演也不可能獲得成功,08年的《正當殺人》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羅伯特·德尼羅加上阿爾·帕西諾兩人聯手也不可能拯救一部垃圾片!
迪塞爾的迷人之處在於他的真實,在當今這個世界,人人都戴著面具,能有一個真實面對自我的硬派演員活躍在銀幕上實屬難能可貴!迪塞爾作風確實直率,但他也兼具著成熟的特性,他張弛有度的性格使他非常適合演那些能夠拯救世界的英雄,加上他玩世不恭的態度——就成了另類的英雄。如果有些對電影和表演一知半解就已經混成影評人的人對迪塞爾的演技有微詞,那我問你們,你們看到的是一個游戲人間的小P孩還是一個雖然玩世不恭卻能掌控局面的人?那些無知的影評人批評迪塞爾沒有智慧,我問你們,你們寫過劇本嗎?你們知道寫一個劇本和寫一個幾千字的影評的差別嗎?你們做過製片人嗎?我一直相信,一個人越多才多藝,他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也能走得更遠,范·迪塞爾是個電影工業里的多面手,所以他更清楚走到鏡頭前時該做什麼,本著忠於自己的態度,嫻熟的做他該做的,這就是我們喜歡他的原因!
如果想要真正了解迪塞爾的個人魅力,推薦去看《星際傳奇1》,也翻譯成《一片漆黑》等。這部片子可以說簡直就像是為他量身訂做,他那張狂的個性、低沉的嗓音、危險卻誘人的眼神、強健的身體等等這些都使得這個平庸的科幻劇本散發了獨特的味道。《星際傳奇1》拍攝於2000年,相比於現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特技效果,也許這部年代較為久遠的電影已無法滿足習慣了宏大場面的觀眾,但迪塞爾的表現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大概是人們已膩歪了大多一副正義凌然的英雄形象,這也是他能夠憑借這部電影躋身新時代動作影星的原因之一吧。
《星際傳奇2》的劇本詬病很多,但對於迪塞爾迷來說,這部電影無疑將迪塞爾的個人魅力繼續深化。比起《星際傳奇1》中的耍酷緘默,第二部中的迪塞爾更加有血有肉,我想能看到他更為細膩的一面才是最值得的,將那後現代式莫名其妙的劇本情節拋之腦後吧,他在第二部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this could be one speed , mine!", 有意思的是"one speed"也是電影原聲大碟音樂中的一首曲目,看來霸氣十足也是大家公認的迪塞爾魅力。
接下來,迪塞爾拍了不少動作電影,不可否認的是他似乎並沒有很仔細的挑選劇本,又或者在這個優秀劇本缺乏,特別是好的動作劇本匱乏的好萊塢時代,他已經沒有什麼太大選擇。
《極限特工XXX》、《速度與激情》、《單刀直入》
連著3部電影,都致力於打造一個另類不羈的個人英雄主義形象,而且都比較成功。
相較於老牌動作影星在電影中更為多面的個性,迪塞爾的英雄形象更為直接,他的動作電影中較少涉及愛情故事情節,這讓他看起來威猛冷漠不近人情,也使得他的角色比較平面單薄。雙刃劍,於他有好有壞。
2005年拍攝的《神勇奶爸》有不少人覺得它凸顯了迪塞爾在喜劇方面缺乏幽默感的拙劣表現,可回頭想想施瓦辛格那部喜劇聖誕片,也許我們的迪塞爾還是不錯的。
作品年表*The Fast and the Furious 4 《速度與激情4》(2009)演員
* Babylon A.D.,《巴比倫密碼》 (2008)演員
* Hitman,《職業殺手》 (2007)製片人
* Find Me Guilty,《判我有罪》 (2006)演員
* The Pacifier,《超級奶爸》(2005)演員
* The Chronicles of Riddick ,《Riddick的歷代》(2004)演員,製片人
* A Man Apart,《單刀直入》 (2003)演員,製片人
* Knockaround Guys ,《黑幫第二代》(2002)演員
* XXX,《極限特工》(2002)演員,製片人
*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速度與激情》 (2001)演員
* Boiler Room,《開水房》 (2000)演員
* Pitch Black2,《星際傳奇2》 (2004)演員
* Pitch Black,《星際傳奇》 (2000)演員
* The Iron Giant,《鋼鐵巨人》 (1999)演員
* Saving Private Ryan ,《拯救大兵瑞恩》(1998)演員
* Strays,《迷失》 (1997)演員,製片人及編劇
* Multi-Facial,《千面人》 (1995)演員,導演,製片人及編劇
C. 當年的范迪塞爾真是帥!《速度與激情8》首映青澀照大對比
即使被不少影迷吐槽劇情有點太狗血,《速度與激情 8》還是在全球票房上風光大賣,這一次嶄新的「家人決裂」劇情,讓我們又忍不住想要回味《速度與激情 8》主演群第一次參加電影首映會的鮮嫩模樣,跟 2017 年是否會有很大的差別呢?
「唐老大」范迪塞爾(Vin Diesel)在 2001 年《速度與激情》第一集就以街頭賽車老大的身分出場,當年 33 歲的他還只是個好萊塢商業片的小配角演員,因為《速度與激情》走紅而逐步提升地位,經過了 16 年,唐老大還是堅持著同樣的招牌手勢。
「萊蒂」米歇爾·羅德里格茲(Michelle Rodriguez)也同樣是在第一集就以唐老大女友的身分登場,16 年前的米歇爾在首映會上的造型更火辣、街頭,展現出莉蒂潑辣奔放的性格。
美國人有一句話說「黑人不長皺紋」(Black don't crack.),「羅馬」泰瑞森吉布森(Tyrese Gibson)就完全證實了這一個說法,他在《速度與激情 2》首度加盟,由於羅馬的出現更加強了電影的喜劇性。
「盧克霍布斯」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在《速度與激情 5》首度現身,這一位強悍的光頭在這 6 年內的外貌幾乎毫無退化,身材也一樣勇猛。
「泰吉·帕克」盧達·克里斯(Ludacris)跟著羅馬一起在《速度與激情 2》首度加盟,當年以修車廠老闆出鏡的路達克里斯,打扮可是更嘻哈的。
即使「米亞」喬丹娜·布魯斯(Jordana Brewster)在《速度與激情 8》沒有現身,但她在 16 年前的美貌還是讓人忍不住想要回味一下,第一集時她還是 21 歲的泳裝模特兒,跨界的電影事業才剛起步。
「伊蓮娜」埃爾莎·帕塔奇(Elsa Pataky)在《速度與激情 5》首度以女警身分出場,《速度與激情 6》還成為了唐老大的戀人,事實上埃爾莎·帕塔奇今年已經 40 歲了,臉蛋和身材卻依然保持的相當火辣美艷。
D. 誰有,范迪塞爾的,穿大衣的那種圖片,發給我謝謝
E. 找幾張范迪塞爾的肌肉圖